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

大食人在未來必定會是大唐的一個重大的威脅,只是一個大唐擴張過程中的巨大的威脅。因爲在大唐擴張的過程之中,大食人還沒有能力打到長安來。

早作準備,這是戰略性計劃。

李嵐姍是接受這個任務最合適的人了。

“藥師兄,今年,能打仗嗎?大唐可以打什麼規模的戰爭?”

在李嵐姍離開之後,李元興問了李靖這樣的一個問題。

李靖被李元興這個問題,問的陷入了兩難之中。說能打,也能打。大唐的糧食儲量足夠,軍械足夠。但是如果年年都有對外戰場的話,對國內有多大的影響,李靖作爲中書令都不敢回答這個問題。

沉默了好一會之後,李靖說道:“小打還是可以的。”

“藥師兄自從當上的中書令之的,變的謹慎了許多。”李元興笑着說道。

李靖卻沒有笑,反而說道:“管兵部的時候,心裡自然操心着如何訓練,如何佈防,如何打仗。身爲中書令,自然要考慮更加全面,整個大唐之事無論是民生,還是防禦,都是極爲重要的。”

“算算成本吧!”櫃爺突然說了一句讓李二與李靖都不明白的話。

李元興懂,所以李元興回答道:“現在大唐根本就沒有天天有戰鬥的地方。倭島那裡我不打算用我們正規軍去戰鬥,陸戰之邊,吐谷渾會有一戰,但兩年內也不會有。吐番那邊這一戰。更是不到時候。”

說完,李元興這纔對李二解釋道:“皇兄,這個成本是這樣計算的。不斷的在可以發生戰鬥的地區派駐不同的軍團,輪流參加防禦性或者是衝突性戰鬥。這樣對軍隊戰力的提高是有極大用處的。”

李元興解釋到這裡,李二與李靖自然就明白了。

李靖說道:“這個成本,應該不是糧食的成本。首先是運輸的成本,這個成本是巨大的。然後是戰損的成本,長年面對同一敵人戰鬥的部隊,戰損必然很低,但是總是更換不同的部隊出戰。那麼這個戰損會提高數倍。”

“那就休息兩年吧!”

李二對於這個討論作了總結性的發言。

“西突厥之事。交由天英閣議吧。”李二已經準備離開了,西突厥這一次變故對於大唐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有些過於突然了,而且西突厥眼下與大唐親近。更是限制了大唐在西域的發展。

李二發了幾句牢騷後。離開了天策上將府。

李元興則跑去找李嵐姍。好多天不見,總要去表現一下自己的關心。

至於說武曌帶回來的東西,能拿出來用至少還需要五天時間。所以李元興也沒有去催。倒是把心思放到了已經數次推遲的股市開市上。

幾天之後,倭島。

在這裡休整了好幾天的大唐各精銳部隊接到了頭一份作戰任務。

一隊來自萊州的補給船上,帶着三十幾份文字手令。

沒有用電報,而是用信封將手令封了起來。

赤血衛只來了一千人,雷騎兩千,人數最少的是羽林軍,只有一百二十人。

“裴胖子,你的任務是什麼?”羽林軍的薛領衛看過自己的任務之後,一邊將任務書裝在袋中,一邊問着。

裴胖子,自然是指裴承光了。

爲什麼是胖子,不是因爲裴承光夠胖,而是他在年少的時候,有一次打下敵軍主營,結果用大大小小的袋子,裝了不知道多少銅錢,整個人遠遠的看着都圓了。

而他弟弟裴承先,則是叫裴瘦子。

裴承先攻打的是另一處目標,回來的時候身上似乎任務的戰利品。

到了晚上的,裴承光在數那大堆銅錢的時候,裴承先則解開鎧甲,從鎧甲內側拿出十幾片被壓成餅的金器。就算是一個金酒杯也頂上了裴承光背的那一堆銅錢了,更何況,這藏了十幾個,其中還有大件的,比如金盤子。

裴承光沒有打算和人鬥嘴,只說道:“我的任務是,打下一座營寨。但要求戰損爲零!”

“看來,大夥的都很有趣,我是單挑三千騎軍!”

“我最無趣,也是單挑三千騎軍,要求一通鼓就拿下戰鬥,而且敵軍的戰馬還要留下至少兩千匹。這樣怎麼能夠打個痛快,我要回營去考慮一下了。”阿史那杜爾說完,向衆位將軍行了一禮,轉身離開了。

裴承光也轉身離開:“我也要想想!”

這個反應象是會傳染一樣,各位將軍紛紛回營。

最後只有羽林軍的薛家老大沒有動,他有一百二十人,挑三千騎軍。如果是挑雷騎,他認爲自己是在送死,挑突厥精銳估計也死掉了。

但是挑戰普通的騎軍,他還不怎麼在意。

倭人那些騎兵,連個馬鞍都沒有,他們真的知道如何使用騎軍嗎?

反倒是步戰,倭人倒是敢拼命。

任務書並沒有作出任何的隱瞞,所有的攻擊或者是防禦等作戰目標,都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倭人五家族因爲上次的失敗,需要重新調整以及訓練新兵,所以這些戰略目標點,他們根本無力作戰。

倭人原本看到大唐本王調來些士兵,數量上卻並不算多。也並沒有太過在意。

可那命令書的內容傳出來之後,倭人們都在懷疑,特別是羽林一百二十人約戰敵軍三千騎兵,倭人們都認爲,這是瘋了。

一條家的消息多些。在一條家召集了其餘四個家族之後,一條家主將他所知道的一切,有關於羽林軍的情況告訴了另外四個家族的人。

“這羽林軍,他們的備選次軍聽聞就是大唐皇家的禁軍。這羽林,應該很厲害,但也厲害不到一百二十人在正面作戰之中擊殺三千人!”一條家主將一些羽林軍明面上的資料給了其他幾家。

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也沒有相信這一百二十人可以對抗三千人。

可是,在許多倭人懷疑之時,羽林軍的戰書已經送過去了,以一條家所請的僱傭軍之名。

江津城外,次日清晨。

這自然是要加賭注的,賭的是黃金萬兩。以一方死光,或者投降,或者逃跑爲勝負的標準。萬兩黃金就堆在戰場之上,勝的一方負責將黃金拉走。

一條家的士兵作爲羽林的輔兵,負責照顧馬匹,擦拭兵器。

清晨之前,一條家準備了大量的美食,美酒擺在江津城頭上,在一條家主心中認爲,自然是應該有許多貴客觀戰的。

對外宣稱,這是出雲五大家族在大唐請的傭兵。

可他們自己卻是非常的清楚,這些人的身份有多高。

說起來,許多將軍的身份比起王霸將軍只高不低,而且還是大唐真正的主力精銳部隊。

太陽升起,除了羽林的一百二十騎之外,大唐根本沒有一個將軍前來觀戰,就是王霸將軍也沒有來,這讓一條家主十分的不理解。

此時,王霸正在給幾位將軍分析行軍的路線,攻擊的時間。

每個將軍都有各自的任務,看羽林打仗有屁的意思,羽林是全大唐最狠的,那些傢伙名爲士兵,事實上羽林正軍士兵最低的軍職也是從七品,放在文官圈子,也是下縣的縣令了,隨便拉出來一個,就敢在武力上和一軍的將軍單挑。

羽林是一隻特殊的存在,這裡聚集着的全是隻知道砍人,懂戰術,卻不懂兵法軍略的人,這些人自然要單獨挑出來,他們帶不了兵,但個個都是兵王。

大唐軍制改革,不會帶兵的校尉怎麼能領軍上戰場。

在一條家主滿腦袋疑惑之時,羽林軍一百二十騎已經來到戰場上。

“你們是來送死的嗎?”對方大喊着。

薛領衛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問他們敢不敢加註!”

跟着旁邊的倭人是一條家主身邊的親信,懂漢話,立即用倭語大叫着:“敢不敢加註!”

“哈哈哈!”對方大笑着。

“告訴他們,加註雲錦一千匹。再順便說一句,他們身上那些破爛三千人加起來,也頂上我們一個人身上軍械的價值,所以他們這些人戰死之後,身上的東西我們一點也不要,馬匹留下就是了。”

羽林軍囂張的態度讓對方沉默了。

一萬兩黃金堆在場中,再加註一萬兩,用的只是一張紙,並不是真黃金。

羽林軍沒有佈陣,當然只是在倭人眼中,這些騎兵沒有佈陣,只是很散漫的三三兩兩的,馬匹的移動更象散步,而不是準備戰鬥。

太陽升的更高了,羽林軍將大斗篷脫掉,倭人的輔兵趕緊拿着向後跑去。

陽光之下,帶着紫色光芒的全身鎧甲,英武的羽林軍讓倭人無論是敵人,還是一條家的人都看呆了。

這些人身上的裝備值多少錢,會不會非常厲害?

“不要怕,他們只有一百二十人,我們三十人打一人,誰殺了對方,就可以得到對方身上的東西,殺光他們。回去每個賞賜奴隸兩個,米一石。”

敵軍在鼓舞着士氣。

羽林軍依然那副懶散的樣子,鬆散的在拉着馬匹以原地打轉。

臉上那帶着一絲輕蔑的微笑,進一步的激怒了與他們對抗的三千倭人。(未完待續。。)

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265節 堵門!第228節 身世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860節 定策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707節 遺囑(下)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670節 定江山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808節 地標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654節 奇蹟第858節 急務!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168節 爭牛!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477節 秦王錢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865節 精神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471節 天啓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780節 股市開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655節 高端黑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777節 澳洲第777節 澳洲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216節 失算呀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
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265節 堵門!第228節 身世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860節 定策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707節 遺囑(下)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670節 定江山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808節 地標第499節 遼東行倒計時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654節 奇蹟第858節 急務!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168節 爭牛!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477節 秦王錢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865節 精神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471節 天啓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780節 股市開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655節 高端黑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777節 澳洲第777節 澳洲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216節 失算呀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