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節 秦王出遊

次日清晨,在李元興吃早餐的時候,崔敦禮已經到了。

“殿下有何吩咐?”

“崔長史,本王打算出去。你安排一下,本王要去蘭州。然後再順便去見一見伊吾王。”李元興指了指面前的椅子,示意崔敦禮坐下說話。

崔敦禮謝座之後,卻還是站着:“殿下打算給高昌人施壓嗎?”

“本王去蘭州是有重要的事情。高昌人本王還不放在眼裡,當然順便去伊吾,也算是讓高昌王安穩上兩年。這兩年本王抽不出空閒去對付他們,兩面作戰對於大唐是不利的。要打高昌,必須一擊而下!”

崔敦禮想了想,又問道:“殿下需要陪同的官員嗎?”

“想禮部派兩個人跟上,再把那韋挺也叫上。你與魏長史留在長安,原定的計劃必須要保證穩定可能的執行。秋收的事情,自然不能放鬆,估計本王回來也在入冬之時了。”李元興給崔敦禮交待着安排。

崔敦禮心中計算了一下時間:“殿下,臘月初十之前,一定是要趕回來的。今年的新年慶典要怎麼處理,沒有殿下在長安,是誰也作不了主的。”

李元興點了點頭。

現在已經是大唐的七月底了。李元興心說,從這裡到蘭州,再到伊吾。放在後世也在一千多公里,在大唐路遠遠不如現代的好,可李元興卻是不得不去的。光是走過去,李元興的全套儀仗。每天也就是走上六十里,最多八十里。

等走到蘭州也需要差不多二十天時間了。

所以崔敦禮請求李元興在臘月初十之前回來。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下臣告退!”崔敦禮施禮準備離開之時,李元興突然開口問道:“崔長史爲何不問本王,爲何一定要去蘭州呢?”

“殿下是秦王!”崔敦禮給了一個答案。

崔敦禮的回答讓李元興有些意外,難道自己就可以無理取鬧嗎?或者是,這個秦王名聲還不錯,作事情必然是有原因的?

李元興分不清崔敦禮那話中的意思,索性也就不想那麼多了。

崔敦禮去安排出行的事情。

而李元興則需要安排自己的幾位王妃,誰留下。誰隨行。

上次去洛陽,盧秋雨、李麗苑、鄭秀嫣同行了。這一次李元興也同樣不想作主,看王妃們如何的安排了。或者是兩人,或者是三人。至少要留下一個人看家吧,家中不可能連主人都沒有。

七女倒真是在開會商量去了。

袁天罡人在長安,午餐之前來到了秦王莊。

“吃飯之前,有些東西需要老袁你看看!”李元興帶着袁天罡進入了書房東側的花園。

太極這個詞源自東周末年。至少在現代考古之中所發現的文獻證明太極是源自東周末年的《易繫辭傳》。

太極拳原型則源自元末明初,道門張三丰。

後經歷整個明代,吸收了明代武術的精華,結合了道門導引、吐納之術,又運用了運用了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以意行氣,通任督二脈。練帶脈、衝脈。

所以太極屬於內家拳法。

李元興這一套太極是來自陳氏太極的傳人。而事情上,也是在明末由河南陳氏將太極拳整合,創新,變成了一套完整的拳法。

李元興學的不精,只能說有其形。卻不知精華所在。

袁天罡卻不同,他是道門得道之人。身心修爲之高。

看到李元興打了幾式之後,袁天罡就意識到這是道門的拳法,暗合天地五行,陰陽兩儀。

“殿下,此拳何名?”

“太極!”李元興又作了一個吐納,這才收了動作,繼續說道:“我只知其形,卻不知其意。連毛皮也沒有粘到,只是因爲精華的部分可能失傳了。老袁你可有辦法完善,我卻是知道你那借力推手,連老狼都可能被你摔出去。”

“貧道需要思考!”

李元興不需要再打第二遍,袁天罡不需要那拳法的形式,他只需要一個理念。更何況以袁天罡道門的開學造詣,看過一遍也能記住九成。

“三個月時間!”

“貧道可以與其他人交流嗎?”袁天罡又問了一句,在得到李元興一個肯定的答覆之後連午餐都沒有吃就離開了,他沒有回長安城,而是去了神農大殿,那裡有道門宗師級的武者,或者應該稱爲,武學宗師。

李元興則在吃過午餐之後,下令輕車簡從進長安。

要離開長安三四個月的時間,李元興需要給李二一個說法。

在李元興進皇宮之前,派人把李元昌也叫到了皇宮之中。

李元昌就象是一隻老鼠,而他的面前坐着一隻很可怕的貓,以及一隻更可怕更巨大的貓。

李二與李元興有說有笑的,似乎在講什麼趣事。可李元昌卻是半個字也沒有聽進去,他還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被叫到這裡來,這是皇宮的書房。

原先在父皇作皇帝的時候,他就對這裡很是緊張。現在卻是更緊張了,因爲曾經在大唐報上有一段皇家家訓,郡王守國門就是其中的一句,換句話說,身爲皇族如果不大唐出力,你這一代可能就是貴族的最後一代的,你的兒子是繼承不了爵位的。

被叫到了皇帝的書房。

這如何不讓李元昌緊張呢?

“元昌!”李元興突然開口叫了一聲,正在緊張之中的李元昌差一點倒在地上。一副小可憐樣的李元昌,連李二都不由的生起一絲同情之心。

“五哥讓你去作的事情,你作的如何?”

“回五哥的話,那新羅公主倒是好接觸,只是元昌以爲她心中有某種算計,總是在問一些我大唐政務上的事情。臣弟問過魏長史,後每天夜裡都會派可靠之人去魏長兄那裡,臣弟已經將能夠告訴新羅金德曼的事情每天背過,不會有什麼口誤!”

李元昌中規中矩的回答的。

李二與李元興都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五哥交待的另一件事情,就是關於坊市改造的。臣弟只是安排人在各坊間貼上了佈告,又派坊官給各家解說,百姓們聽聞新坊能與樂民園相比,大部分人當天就搬到城外的臨時居住點,後又有數個原多是菜地的坊間的坊官去京兆府上書,也願意搬出城外。只是長安城之中多有傳聞,五哥爲這城花費的銀錢過多,這些銀錢應用於軍費,高句麗人無理,應該興兵伐之。”

李元昌一口氣說了許多。

說完之後低下頭,等着聽李元興的點評。

李元興沒有開口,倒是李二說道:“五郎,爲兄聽你府中崔長史報告。改造樂民園的花費大約爲十八萬貫,各店家自行裝修,整修自家門前的花壇,累計又花銷了七萬多貫。你改造八個坊間,長安民間的傳聞是,花費不會低於一百三十萬貫,甚至高達一百六十萬貫,這個錢數超過了武德年間軍費的總和。”

“啊!”李元興張了張嘴,卻是半個字也沒有說出來。

“五郎沒有細算過嗎?爲兄不信!”

李元興看了看李元昌,嘆了一口氣:“也罷,這原本是個秘密的。真實的賬目其實是不對外傳的,先說樂民園,這個是沒花錢。”

“沒花錢!”李二驚的直接站了起來,原本跪坐在地墊上的李元昌因爲站的急了,整個人撲倒在大殿之上。

“臣弟把那個電影院賣了,有鉅富的商家給了臣弟三千兩黃金,一萬兩白銀,還有舊銅錢八萬貫。臣弟給他提供影畫,每一部影畫的收益臣弟十抽三,再加十稅一,影院樓內的二十二家大小店鋪歸他,臣弟二十稅三。影院樓外的門前的除了一個酒樓與一個茶樓單獨賣出外,靠近影院的八間店鋪也歸了他,臣弟十稅一!”

李二把御案上的算盤一推:“七郎!”

李元昌趕緊上前,他如果連這個也不會算,他肯定會這兩位兇狠的哥哥收拾的。

“皇兄,五哥。樂民園大影院每個時辰約爲兩場,每兩場之間休息一刻鐘,用於清掃。每天總共放十六場。內有座位五百六十個,其中一百文的中間特座爲六十個,三十文的中間好座位有一百個,二十文的次好座位二百個,十二文的次等座位一百個,六文的邊角座位一百個。加上一貫的包廂八個,五百文的包廂十個。累計每一場次僅門票收入就是二十七貫又八百文錢!”

李元昌算的真是不慢,說完算完。

“皇兄,五哥。每天十六場,就是四百四十四十貫又八百文,一年下來,就是十六萬貫的門票收入。”李元昌算完,自己都嚇了一跳。

就算是那商人只分到一半,一年也是八萬貫。

“其實,這是剛開園,長安的百姓心還熱着。往後再算,有七成入座就不錯了。”

李元興這個說法按現代的想法,半點也不會錯。

可李二卻不這麼認爲:“五郎,只是長安的百姓口袋有銀錢,這影畫院必當是天天暴滿,就算減去每個月需要整修的時間,那商人還有許多店鋪可以買賣。爲兄卻是知道,僅那爆玉花一項,頭一天就賣出了三石玉米。”

李元興哈哈一笑,沒有接這個話題,只是說道:“八個坊的改造,臣弟可實收二百萬貫。”

PS:求月票。請喜歡本書的朋友投上一票,謝謝大家

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4節 又穿越了?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655節 高端黑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591節 回長安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449節 加糧稅每544節受審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228節 身世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10節 炭哥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191節 文明(二)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777節 澳洲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85節 烈酒壯行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430節 武(二)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285節 大史記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764節 邊戍(下)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449節 加糧稅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緊急通知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732節 先鋒戰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92年兩個和尚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385節 軍損!第9節 軍神上門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3節 秦嶺小莊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630節 遣唐使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875節 垃圾廠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90節 海匪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789節 唐人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875節 垃圾廠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453節 極限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
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4節 又穿越了?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655節 高端黑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591節 回長安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449節 加糧稅每544節受審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228節 身世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10節 炭哥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191節 文明(二)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777節 澳洲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85節 烈酒壯行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131節 巔峰之戰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430節 武(二)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285節 大史記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764節 邊戍(下)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449節 加糧稅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緊急通知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732節 先鋒戰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92年兩個和尚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385節 軍損!第9節 軍神上門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3節 秦嶺小莊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630節 遣唐使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875節 垃圾廠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90節 海匪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789節 唐人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875節 垃圾廠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453節 極限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