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節 回長安

李元興下令回長安,把蘇定方留在這裡繼續挖。不要求進度,只需要看住這片地方就行了。其餘的大部隊隨着李元興一起回長安去。

帶在身邊的,只有那完整的巨龍骨頭。以及三具基本上完整的恐龍骨頭。

其中最完整的不是那隻翼龍,而是一隻個頭只有一米多的迅猛龍。竟然一片骨頭也沒有少,更難得的是身上的骨頭破損的極少。

秦王回長安,沒有鼓樂,沒有旗幟,只有加速趕路的隊伍。

李孝恭與張公謹回各自鎮守的城池,加緊防務,特別是李孝恭開始全力留心高昌的反應,在伊吾開始儲存戰備物資,訓練民勇。李元興已經承諾,冬天之前無論如何,十萬石糧食以及十萬人的軍械一定給他運過去。

河州距離長安一千三百多裡。

李元興下令,十天回長安!

第九天中午,大唐皇帝李二親自出迎三十里。

不爲別的,只爲李元興竟然突然提前回來,而且沒有鼓樂,竟然用急行軍的速度,許多輜重都拖在後面。李二不能不揪心。

“皇兄親自出迎,臣弟惶恐!”李元興臉上依然保持着微笑。

“五郎辛苦了,定是想讓爲兄早一天看到那巨獸骨架,五郎辛苦呀!”李二也哈哈的笑着,伸手將李元興一接:“來與爲兄同車,爲兄送五郎回秦王莊!”

李二與李元興坐在李二的車架上。

上了車,李元興與李二的臉同時沉了下來。

“五郎。出了什麼事?”

“一件極是有趣的事情,臣弟倒是小看了些許人物。所以回長安作些準備。和他們好好的玩這一場遊戲。”李元興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李二輕輕的搖了搖頭:“五郎別太爲難自己了,爲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今年長安周邊必定是大豐收,戶部與司農寺已經派人統計過,今年長安城周邊五百里,收成是去年秋天的五倍,這都是五郎興修水利帶來的好處。”

“先給李孝恭那裡運去十萬擔,讓兵部準備十萬人的軍械秘密運到伊吾去!”

“五郎說說,發生了什麼事?”

李元興整理了一個頭腦中的思路後。開始說道。

“皇兄,我們先說時間。吐谷渾人突然提出開春市,那麼時間就是明年四月中,到四月下旬。這個時候應該是臣在遠征高句麗,或者說已經到了高句麗,準備開戰的時間點。這兩個時間重合了。”

李二點了點頭,他能一統天下。在戰略的高度上絕對比李元興高明。

“再說地點。吐谷渾選擇了甘州,這是大唐與伊伊吾之間的咽喉位置,可以說只要甘州不穩,就算只有一些戰亂。我大唐就會在兩個月時間裡顧及不到伊吾。再說伊吾,伊吾所有的關卡都是針對大唐設立了,自西往東攻打容易。自東往西攻打難,非常難!”

李二默默的點了點頭。

“皇兄,最後一點。就是高昌王玩了一個自以爲非常聰明的招數。我以爲臣弟爲了穩住他高昌,是爲了幾年之後用兵,所以他有意的提出幾條非常無理的要求。臣弟以爲他錯了。這種畫蛇添足之事,反倒是讓臣弟警覺了!”

李二聽完了李元興全部的介紹之後。輕輕的搖了搖頭。

“皇兄認爲臣弟錯了?”

“五郎,聽爲兄說。”

李元興重重的點了點頭:“請皇兄指教!”

“五郎,你只是猜測,卻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高昌與吐谷渾人要對大唐不利。但五郎你說的沒有錯,這樣的安排,這樣的時間與地點放在一起,似乎本身就是一個陰謀。先說真、或者是假!”

李二想的比李元興復雜了一些,因爲他還在思考大唐內部的矛盾。

“如果是真的,只有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我大唐提前動手。但是,提前動手就代表着與吐谷渾決裂並且開戰。高昌王剛剛遞上了順表,吐谷渾提出友善,這個時候我們大唐先動手,讓天下人怎麼看。”

“是呀。當真是一個麻煩事!”李元興嘆了一口氣。

李二又說道:“再說是假的,他們並不想反抗,大唐調過多的軍力過去。會影響到其他地方的防務。你調十萬兵,加上輔兵與運輸糧草的人馬,等於讓大唐少了近五十萬勞力,要知道長安現在勞力的需求量有多大。”

有多大,李元興心中大概有數,但沒有詳細的數字。

李二是皇帝,也是皇兄。在大唐內部建設的問題上,這是頭一次,從李元興在講道理,變成了李二在講道理。

“五郎,長安現在室韋畜工的身價,漲了快三倍了。靺鞨船工每月工錢,漲了五倍左右。一個三等工匠,只要在工部的告示上貼出自己求工的告示,告示貼出不有一個時辰就會有不低於十個人上門。收入已經高過大唐的五品官員了。”

哈,哈哈哈!

李元興爽朗的笑着。

大唐變了,與歷史上的大唐已經完全不同了。

什麼時候勞動力在大唐成爲了緊缺物資了,可事實上長安的各工坊真的是在搶人。

“五郎有所不知,你那一日千畝的機器。是大唐現在需求量最大的,壯牛的價格掉了兩成了,買一臺你那個機器,就可以空出好幾百勞力,而這幾百人一年爲世家創造的利益,是你那機器價格的十倍。”

“仙工,就是生產力!”李元興用仙工一次代替了科技一詞。

李二也陪着李元興笑了。

突然,李二臉色一變:“五郎,爲兄再告訴你一個大陰謀!”

“皇兄請講!”

“西突厥人暗中告訴王及善,只要爲兄同意和親,他們的彩禮是高昌!”李二語氣非常嚴肅的說着。

李元興愣了一下,繼續大笑着:“好,果真是極好的。這幫傢伙,都是些無恥之徒!”

西突厥這話中的意思,李二與李元興兄弟兩人都明白。這也是在等於告訴大唐,如果不和親,在高昌的問題上,西突厥絕對是迴避的。其餘的問題都可以商量,商路、貿易等等,都沒有問題。

無論是你大唐要馬,還是要女人,還是要貨物,都不是問題。

唯獨,不談高昌。

李二聲音又低了幾分:“五郎,聽聞你要造兩架空中堡壘。所以爲兄還要告訴你,另一架非萬不得已,不要用。除非你有把握與吐谷渾全面開戰,否則用了,很可能大唐周邊所有的小邦都會在暗中聯合起來。”

“因爲大唐讓他們感覺到害怕了?”李元興認爲自己猜測的沒有錯。

“沒有錯,就是這個原因。五郎可以想像一下,東突厥、西突厥、吐谷渾、高句麗。如果他們聯手的話,我大唐應該如何?爲兄此時纔算真正明白,不和親有多難。大唐一但在這個時候進入了全面戰爭的狀態,大唐的發展會就此止步,很可能會倒退回數年之前,那戰亂之時的混亂。”李二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他想的不比李元興簡單,肯定更全面的多。

李二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那就是隱太子一黨的人還有許多人呢,現在才僅僅是貞觀元年呀。

到時候,萬一世人說,李二坐上皇帝只知道窮兵黷武。真是不如隱太子好。那個時候,李二受不了,李元興也受不了。大唐肯定會有內亂的。

“皇兄有什麼高明的建議?”李元興追問道。

李二笑着搖了搖頭:“沒有,那怕是明知道吃虧,也要讓高昌先動手,然後再反攻。這是爲兄心中唯一的主意。只是爲了佔一個大義,我大唐是爲伊吾報仇。”

李元興懂了,這就是政治,那怕明知道要吃虧,明知道要犧牲,也不得不選擇的。

“如果對方一開打,我們就反擊呢……”

李元興問完就自己後悔了,這就如果李二所說的,需要大量的準備民夫。

萬一自己猜錯了呢?

那麼只有一種選擇,就是直接向高昌開戰。否則就會讓大唐的百官認爲,秦王殿下也有錯的時候,只能被逼着將錯就錯的去幹了。

與高昌開戰,代表着與吐谷渾開戰,這又陷入了一個新的麻煩當中。

大唐需要休養生息,需要積存力量。

李元興靠着馬車,腦子中越想越亂,政治這東西果真不是好玩的,玩政治的就不能是好人。否則殘忍的決定是無法下達的,李元興無論怎麼算,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甚至是要犧牲許多人。

無論是大唐的軍士,還是大唐的百姓。

“五郎你要記得,高句麗不能不打。打到什麼程度,這一次爲兄將決定權完全交給你,那怕你一寸土地也不戰,爲兄也不會報怨。”

李元興沒有回答,只是默默的抽着自己的煙。

秦王身上的擔子卻是越來越重了,這不是遊戲,不是隨性子來。這不是遊戲,不可能錯了再重新來過。這不是遊戲,因爲犧牲掉的全是最真切的生命。

“五郎,這一路極是辛苦了。回莊之後好好休養幾日,國事天天有,也不急於這幾天。”

ps:十點了,還有時間再寫一更,自己給自己加油。

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448節 華夏論!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696節 破石頭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61節 疾如風!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668節 慾望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285節 大史記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143節 尋寶去!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191節 文明(二)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節 秦嶺小莊第148節 唐玉米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623節 出雲城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726節 黃河清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2節 大軍齊出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
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448節 華夏論!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696節 破石頭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61節 疾如風!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793節 土着暴動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668節 慾望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285節 大史記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143節 尋寶去!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191節 文明(二)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節 秦嶺小莊第148節 唐玉米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623節 出雲城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726節 黃河清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2節 大軍齊出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