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

【本月最後三天,

長安城中世家勳貴們在既天英閣立閣爭位之後,大唐最大的一次,可能也是最後一次全面官場洗牌拉開了戰幕。

李元興的三份表章全部在天英閣公開。

這是李二的態度,你們爭,朕看着。但朕要的是一個公平,你們誰也別下黑手,誰也別想欺負人,更不要想着把持朝政。

可就在天英閣擴大性會議開始不到一個時辰,已經退出天英閣的秦瓊到了。

這所謂的擴大會議就是指不僅僅是天英閣閣員,還有六部侍郎、三省五品以上官吏,九寺、五監。可以說大唐長安城中百分之九十的五品以上官員都聚焦在這裡了,這個會議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大唐行政會議。

秦瓊進入主廳,全場靜默。

秦瓊身爲帝國帝全司司長,領兵部尚書銜,上將軍。

事實上的影響力絕對不比任何一個尚書差,更加之身份特別,所以秦瓊的出現對於任何人都是一個衝擊。

秦瓊徑直走到了會議主持王及善面前,將兩個貼有淡黃色封面的表章放在王及善面前。

“聖上有兩句話,第一句,國內城京觀是當下大唐第一要務,祭祀之事不可輕視!”

王及善站了起來,全場所有人無一例外都都站了起來,就是腿腳不好的也讓扶着站了起來。

王及善這才說道:“天英閣今日會議,第一議就是國內城京觀之事,此爲我大唐第一個要務,關乎國體。五日之後,是大吉之日,當祭!”

秦瓊點了點頭,將另一份幾前推了推:

“秦王殿下的表章,聖上以爲非常有道理,望天英閣議一議。秦王殿下建議,三省主官關乎大唐之安穩,可自薦,可推薦。但無論是自薦,還是推薦,當事之人必寫出未來兩年,或者是未來三年的施政目標,要領,以及實施方法。聖上批示,三省主官不是朕的傳聲筒,是國之棟樑,大唐之支柱!”

王及善玩政治多少年了。

李元興這一手已經不能用高明來形容了。

說的粗俗一點就是,大唐皇帝與秦王殿下管你誰當這三省主官,但你們要給大唐把家看好,而且還要有所發展。說的精細一些,這不是在考校個人能力,而是在考覈一個團隊的力量,甚至這位主官背後支持者,各世家的未來三年的對大唐的發展思路。

末了,秦瓊臉上出現一絲微笑。

這一線笑容讓王及善心頭一顫。

“秦王殿下還有一個建議,聖上沒有批准。但卻希望讓天英閣知曉。”

“秦將軍請言!”

“秦王殿下建議,施政綱要公示天下,凡大唐子民皆可贊同或者是批評,亦可表現出相應的支持。聖上批示,可以長安公示,但大唐交通、信息還多有不便,大唐子民之支持,緩議!”

王及善一言不發的向着皇宮的方向施了一禮。

突然之間,這幫在官場上的老臣子們悟了,大唐秦王不參與朝政,也不玩政治,但不代表不會玩。不出手則罷,出手卻是驚天動地。

不能說不一個服氣。

李元興真有這麼大才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有櫃爺在後面出主意,還有後世玩了二千年的政治,僅僅是一個競選的皮毛,全民公投的雛形罷了。

那子民、居民、公民李元興還沒有拿出來的玩呢,只是眼下時機不到罷了。

天英閣的氣氛變的凝重了,造成這一切的人,大唐秦王李元興卻是一個人躲在書房,戴上耳機,看着那沒有半點營養的搞笑動畫片。

這一整天時間,半條政令也沒有發出過。

一直到快晚餐的時候,秋香進來請示:“殿下,晚餐用什麼?”

“晚餐呀,來碗麻辣粉,要寬粉,要海帶絲,鮑魚丁。不要海蔘,有花生的話給油炸一盤,再來兩塊烙餅就好了!”李元興隨口說着。

秦王富可敵國,卻是極清儉,這個美德已經傳遍天下了。

事實是什麼,是一個迷。李元興這一碗麻辣粉要是放在後世,一碗至少值一萬。

“對了,七郎最近怎麼樣?”

“殿下,還沒有回報。”

秋香看李元興再沒有問什麼,施了半禮退下了。

七郎,大唐皇帝的七弟,李元昌這會還在山裡發瘋呢,身上那一套用棉布加厚織成的,類似於後世牛仔布的衣服已經有了許多的口子,頭冠也不知道丟在那裡了,這會用破衣服扯成的布條將頭上綁着。

滿頭的草葉,灰塵,臉也是黑的。

“漢王,吃些東西吧!”親衛捧着一袋乾糧,還有水袋在李元昌身旁小聲的說着。

“不許叫漢王,以後叫李隊正。這裡沒有漢王,叫大夥趕緊休息,趁天黑之前再探一處山谷,我五哥找那巨獸骨架,僅用了兩天時間就確定的位置,我們用了八天了,連一塊發亮的石頭都沒有找到,你讓我回去怎麼和五哥交待!”

話說也是,李元興提供了詳細的座標,大致的地形圖,還預計下挖的深度都說清楚了。

這並不是滿山遍野的瞎找呀。

親衛不敢多話,只是站在一旁,默默的低着頭。

李元昌怎麼能不急,曾經李元興告訴過他,爲什麼讓他作新羅王,爲什麼讓他學習這尋寶之術,因爲半島有着無數的礦,金、銀、銅、鐵、煤。還有各種寶石,半島了礦區數量是耀州的十八倍,甚至二十倍。

草草的吃了幾口乾糧,李元昌用力的拍了拍自己那已經痠痛的腿:“找!”

累嗎?

李元昌累,他身旁帶的這二百多人也不輕鬆,因爲他們還需要背上一些資料,乾糧,裝備等,可誰也不會叫苦。因爲這個礦區是要獻給大唐太上賢皇的,這是禮,也是他們的榮耀。

夜深了,李元昌勞累了又一天的李元昌坐在帳篷之中,還在燭光下讀着李元興給他的書,關於各種岩石的特點,區別。什麼樣的地形會有什麼樣的岩石,而什麼樣的岩石會有什麼樣的礦區等最原始的理論知識。

另一邊,坐在建安城舒適的房間之中,剛剛吃完晚餐的李元興正舒服的靠在軟椅上,聽着秋香給自己讀着來自各處的報告書。

“殿下,以上都是金州至建安,四天前的政務報告。各地招工的情況良好,最先動起來的是農業,然後是一些加工業。人力還有非大的富裕,礦區開工之後,人力必然可以保證,只是以前的高句麗軍,投降之後,挑精銳整編,這些人卻是閒着的。”

“沒有訓練嗎?”

李元興反問了一句。

“回殿下的話,裝備至少在一個月後才能運來,精挑出來的四萬多人,也沒有足夠的訓練場地,也沒有足夠的訓練器械。讓這些人閒一個月怕是會有些麻煩,建安城與安市城中幾位將軍提出了一個建議,讓他們去前線,從丹東城再進攻二百里。”

“胡鬧,沒有經過訓練的軍士是作炮灰嗎?這些人剛投降,送去前線軍心會受到影響的。叫牛進達交了安市城的軍務,帶着至少兩萬人的挖掘工具來見本王,再讓那四萬人在建安城聚集,明天本王有安排。”

秋香聽完命令,已經就去發電報了。

李元興這才向着王語煙與崔燕燕招了招手:“你們說,你們喜歡金子、銀子,還是水晶呀!或者,綠晶石,海藍石?”

兩位王妃已經不是初嫁時了,她們的心智已經不是在喜歡財貨的感覺了。

聽到李元興提到這些,兩女都是迷茫,崔燕燕問道:“殿下,這樣問。我們卻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金子秦王府已經極多,但有金子自然是喜歡的。不過,這幾樣之中,紫水晶卻是極爲罕見。”

紫色,兩女已經有資格用了,因爲她們是秦王側妃。

可紫水晶在大唐市集的價格,黃豆大小,鑲在頭花的就需要至少十貫錢。

“好,就金子,紫水晶了。”李元興笑着一拍大腿,明天叫讓四萬人也別閒着,這建安城近前就有金礦十七處,水晶礦不知道有多少,總之挑好的挖上他幾個,要是人多還閒着,再找個銀礦什麼的挖了。

崔燕燕與王語煙聽傻了。

李元興輕輕一攬兩女的腰:“知道本王爲什麼要先打遼東嗎?而不是打通七世家最希望的西域通道。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高句麗太可恨,第二個原因就是,遼東的金礦比中原加起來還多數倍,這裡寶藏無數。現在,你們去發電報,上報聖上,就說這裡高句麗降兵太閒了,本王讓他們挖幾個金礦。”

太閒了。

這也是理由嗎?

兩女感覺頭腦已經跟上不李元興的節奏了。

牛進達什麼也不知道,他只是知道秦王有命令。正在安市城城主府門前獨一人坐着,對着乙支文德喝酒的牛進達總着乙支文德舉了舉酒杯。

“今個就到這裡吧,殿下有事急召。本將再勸你一句,降了吧。用你一個人的命,換你一家老少,還有這些忠心軍士的命。你知道,本將要殺你,你擋不住!”

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753節 戰國始第309節 趙州橋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27節 新聞第373節 和親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601節 春曉園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782節 博弈第228節 身世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09節 債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373節 和親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591節 回長安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148節 唐玉米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876節 不列巔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846節 再巡邊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314節 嶺南論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465節 抗令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336節 宣戰吧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515節 名之戰!第706節 遺囑(上)第295節 箭神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
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753節 戰國始第309節 趙州橋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27節 新聞第373節 和親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601節 春曉園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782節 博弈第228節 身世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09節 債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373節 和親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591節 回長安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148節 唐玉米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876節 不列巔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846節 再巡邊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314節 嶺南論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465節 抗令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336節 宣戰吧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515節 名之戰!第706節 遺囑(上)第295節 箭神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