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節 定江山

大唐秦王殿下回到了長安城,那是不是代表着遼東之戰有了結果呢?

整個長安,無論是茶樓、酒樓。還是街頭巷尾最讓人激動的話題就是這個了。

勝!必然是勝利了。

飛舟上正有大量的貨物準備搬下船,禁軍衛已經過去了。

而大唐秦王已經身穿正式的袍服入宮。

“你回來,不是來陪爲兄吃晚餐的吧?”李二微笑着站在御花園中。

“臣弟是遇到了些小麻煩,來把麻煩給皇兄分享的。”李元興皮笑肉不笑的應着。李二也笑着回答:“爲兄喜歡驚喜,不喜歡麻煩!”

“麻煩不解決,這個驚喜就失去了味道!”

李二哈哈一笑:“先吃飯,吃完飯再議不晚

。”說罷,李二一指躲在遠一些的高公公:“去請明月公主過來,就說朕請她吃晚餐!”

賜宴、請客。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高公公相信自己的耳朵沒有聽錯,立即跑着去安排人請明月進宮了。

進入了書房,李元興親自把門給關上了,然後一臉嚴肅的說道:“我許了突利小可汗封王,許了契丹王一門三王爵。”

“爲兄想到了,從你要讓給淮南加封就想到了。”

“他們給臣弟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臣弟已經很頭痛了。這種事情是不可能隨便找人商量的,所以必須回來。”

李二重重的在李元興肩膀上拍了一下:“好,很好。爲兄與你商討!”

李二最喜歡就是驚喜,李元興這次帶給他的必然是天大的驚喜。能讓李元興這麼緊張的,絕對不是幾塊金子這種小事。

李元興走到李二的書桌旁翻出一支菸。

“契丹王請封,我想契丹很快就是大唐的一部分的。但是有幾個問題。我卻拿不定主意。思考再三之後,依然沒有一個非常合適的答案,所以回來向皇兄討個主意。不急着要答案,只是希望皇兄在有空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二!”

聽李元興說的嚴肅,李二的表情也變的嚴肅了許多。

“皇兄還記得那三萬斤精鋼嗎?臣弟查過了。這是從契丹流出的。但不是從某一家,而是許多契丹貴族都參與到了其中。臣弟分析過原因,契丹王富了,跟着他一起爲我大唐爭戰的富了,而契丹老貴族們卻是沒有富!”

“他們用精鋼換成了錢財?”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個不是重點。臣弟用這個藉口嚇唬了一下契丹王。原本是想讓他更聽話一些。可契丹卻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把契丹獻給了大唐!”李元興說着,講當時的細節講給了李二聽。

李二聽的非常認真,他也在分析契丹王是不是真心的。

聽完之後,李二默默的點了點頭,他似乎是相信了契丹王的話。

“接下來。臣弟心中的幾個問題。第一個,收服契丹之後,是不是要派出官員。還是實施契丹人自治,自治的壞處是契丹人就象是隨時會產生麻煩的一堆柴。只有些火星就會成爲大火,給大唐帶來了一些麻煩!”

李元興的話李二理解,就如果那些小邦今天投靠,明天造反一樣。

他們會隨着自己的利益變化而改變其忠誠度的變化。

“皇兄。如果大唐派官員,會有幾個壞處。第一個官員對契丹人的管理,會讓契丹人心中暗生不滿。他們會認爲是大唐奴役了他們。再下來,另一個麻煩就是會讓其餘各邦認爲大唐人作事太過赤裸裸,強佔小邦的惡名我們背不起。”

“還真的是很麻煩!”

李二作爲皇帝,他知道這種民族矛盾的麻煩呀

坐在李元興的面前,李二說道:“五郎你繼續說,有什麼顧慮都說出來。”

“漢諸葛武候已經是天縱其才了,他對蠻夷的處理方式看似高明,卻是隱患無窮。蜀國在少數民族與漢族的混合區派駐的官員。卻執行着不同的法令。無論是寬容,還是嚴厲,都是後患無窮的作法。”

李二起身走到書桌後拿也紙筆開始記錄。

“五郎你繼續講!”

李元興並不比李二,或者是大唐這些精英的政治智慧高明多少,但貴在有後世的經驗。

“漢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是。威壓、奴役、利用。蠻爲漢奴,纔是諸葛村夫的核心思想,所以南蠻他所謂的攻心爲上,僅僅只是針對了極少數的南蠻貴族,而不是整個南蠻百姓,所以南蠻會不反覆不斷的發生着暴亂。”

李元興說到這裡就停了下來,他需要給李二一些時候去思考的。

李二沒有急着回答,而起身去書房的後書庫翻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大唐皇帝的書庫,無論是存書量,還是種類都是極高的。

作爲皇帝,這樣的大事上李二也不敢就憑自己的記憶,或者全憑李元興去講。他需要親自去驗證,去讀那一段的歷史,去用心的分析着。

李元興知道急不得,多民族國家最難的就是民族融合,也是主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以及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穩定。這個難題就是在後世全球都在研究着,你可以在政治上有所融合,但卻無法在人心上。

主民族人心中永遠存在一種優越感。

“蜀丞相諸葛孔明與蠻夷所立誓碑這裡有記載,事實上他作的事情你五郎也在作,而且你五郎比他還狠,爲兄倒是有些不理解了,你爲何會稱呼諸葛孔明爲村夫!在你五郎的戰略之中,這些少數民族也僅僅是你五郎的傭兵罷了,他們靠打仗換取財富的。”

李二非常理智的分析着。

在李二的眼中,李元興代表的是大唐,李元興的錯誤也是他的錯誤。

“皇兄,之前他們與大唐是邦與國的關係,並不是一個國家。所以我可以無限制的利用他們,消耗他們。可一但併入我大唐,就必須要有區別。這也是在作給其他各邦看的,成爲大唐的一員,會有極大的好處!”

“這個好處不容易,給多了他們會貪心,給少的沒有意義!”

“臣弟不容易呀!”李元興叫了一聲苦。

“爲兄也不容易呀!”李二也跟着叫了一聲苦。

兩兄弟相視一笑。

“皇兄,晉,司馬昭雖然是奪位之野心者,可他的才能卻不能被抹殺掉。至少臣弟以爲,他的民族政策還是可取的,至少其中一些部分我們可以學習。”

“試想在晉時,八百萬少數民族的融入,讓三國之後人口減少的問題得以解決

。這些百姓中多數人忠於晉朝,很多人與中原人融合,從俗改姓成爲中原文化的擁護者。可以說,現在大唐有許多人都未必是百分百的漢族血統,我們大唐既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那就應該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說的容易,要的卻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李二沒好氣的頂回了一句。

這個時候,李二才真正的理解到,眼下大唐真的是面臨着一個巨大的選擇。

這是一場戰役,大唐內部的戰役。

“五郎你先安坐,爲兄給你看一樣衣服!”

衣服?

這個時候看什麼衣服,李元興倒是有些糊塗了。

李二親自從書庫內的一隻櫃中拿出一個盒子,當着李元興的面將裡面的衣服抖開:“五郎這是禮部新送上來的,給爲兄的便裝。你有沒有注意到許多不同之處!”

李二將衣服鋪在地上,李元興蹲在那裡仔細的看着。

圓領,這個改變倒是讓脖子輕鬆多少。然後是……對襟!

這個對襟卻是讓李元興吃驚不少,因爲漢服講究的左襟壓右襟。這件衣服竟然是對襟,就是左右一樣,在胸前繫上。就象後世的衣服一樣了,這個並不是李元興帶來的,因爲李元興就算穿輕便的衣服,也是漢服的式樣。

“胡服!這個設計是緣自胡服的。還就是這個窄袖子,書寫,還是作事的與極爲方便,爲兄還不是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也不會動的人,至少大量的表章要批閱,寬大的袖子很重,而且很容易打翻墨汁!”

李元興沒有說話,繼續翻看着這件衣服。

“北魏的時候,曾經嚴令禁止胡服,以爲是失了禮節。可事實上不是皇帝一句話就能夠禁止的,百姓們爲日常的生活工作所需要,自然要考慮行動方便些。五郎四月出徵,現在已經過去一月有餘,你可知耀州的工匠夏裝嗎?”

李二說着,在書架上翻出一副圖來。

李元興一看,這個已經完全是對襟的衣服了,而且袖口不僅僅是窄袖,而且還在手腕處加了束手。

整衣顯得非常的緊身得體,這倒是越發的象後世的工作服了。

“要想在思想上收服契丹,就必須先從思想上讓大唐的臣子們先認可契丹。爲兄知道,契丹人的訓馬術甚至高於突厥人,契丹人對牲畜的獸醫之術,是我大唐不及的。”

“所以爲兄以爲,在解決五郎所提出的麻煩之前,先讓漢族的百姓認可契丹人,再讓契丹人不會感覺低了漢人一等,這纔是解決亂子的根源!”

皇帝就是皇帝,李二一句話就點到了問題的核心上。

雖然解決問題沒有具體的方法,但至少思路上李元興是服氣的。(未完待續。。。)

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104節 火計(二)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88節 老秦人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77節 商之爭第277節 換防令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742節 長安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428節 好美!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9節 軍神上門第782節 博弈第49節 天價第104節 火計(二)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06節 火計(四)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27節 新聞第286節 耀州禁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51節 海盜?第792節 甘蔗園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140節 武曌!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753節 戰國始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190節 文明(一)第471節 天啓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719節 獨木橋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50節 女財神第104節 火計(二)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670節 定江山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751節 海盜?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24節 李淵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627節 新聞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765節 櫃爺點將每544節受審
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104節 火計(二)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88節 老秦人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77節 商之爭第277節 換防令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742節 長安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428節 好美!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9節 軍神上門第782節 博弈第49節 天價第104節 火計(二)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06節 火計(四)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27節 新聞第286節 耀州禁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51節 海盜?第792節 甘蔗園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140節 武曌!第22節 秘密終於保住了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753節 戰國始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190節 文明(一)第471節 天啓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719節 獨木橋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50節 女財神第104節 火計(二)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670節 定江山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751節 海盜?第251節 靜默的唐僧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24節 李淵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627節 新聞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765節 櫃爺點將每544節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