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血戰赤海(三)

契苾何力所部稍落後於薛氏兄弟所部的唐軍後面幾十裡地。

正策馬奔馳的契苾何力有些窩火,幾次聯絡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倆,勸告他們不要單兵冒進,幾部階梯樣前進,可以相互支援照應同,以免中了吐谷渾人的埋伏或者偷襲,但薛氏兄弟卻絲毫不聽,甚至到後來都不和他聯絡了。

想着出生名門的薛氏兄弟有些看不起他這個歸降的胡將,契苾何力有些懷念與李業詡一起作戰的那些日子,沒有架子的李業詡讓他感覺不到什麼隔閡,李靖給他的出戰機會,讓契苾何力立下了不少的軍功,這都讓自小習漢語漢俗的契苾何力異常感激,也慶幸能跟着這祖孫倆一起征戰。

只是如今薛氏兄弟這樣,讓契苾何力又有些鬱悶起來,這些漢人高官的心態真有些捉摸不透,看起來軍中的將領還是要多打交道,混熟了纔好相處。

正自胡思亂想着,遠處快速奔來一騎,正是自己所派出的斥候。

這名氣喘吁吁的斥候飛奔到眼前,滿臉驚慌的神色大聲報告着,“頭人,兩位薛將軍所率部遭到吐谷渾人的伏擊!”

“什麼?”正不爽的契苾何力聽了大吃一驚,一下子心裡竟是有些幸災樂禍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只是持續了很少一點時間,馬上被焦急所取代,“遭遇地點在哪兒?”

“就在左前方赤海附近!”

很快,第二、第三名斥候帶回了相同的情報,唐軍傷亡不少。

“頭領,待唐軍與吐谷渾人拼個兩敗俱傷時,我們再去撿個現成的便宜,”契苾何力的一位部將上前說道,“誰讓唐軍看不起我們!”

另一位部落長老也是如是說,他們都對薛氏兄弟的傲慢很是不滿。

“不!傳我命令,全體都給我加速前進,契苾忠亮,率領你部,跟着我走,”契苾何力暴喝一聲,親自帶領本部最精銳的前營士兵五百人,全速衝擊。

契苾何力部所處的位置離吐谷渾人的伏擊地,也不過才三十幾裡地。

------------------------------

從涼州方向而來的李大亮部,經過近一個多月的連續行軍,出了淌門河谷,繞過了青海湖北岸衆多的河流,在水勢尚淺的布哈河上游河段淌過河,人馬疲憊之極地到達了指定的目的地。

選定的從淌門河谷繞遠行進,正是挑選大通山谷間道路比較平坦,又沒什麼吐谷渾人把守,比較適合騎兵通行的這條路,雖然遠一些,但能讓他們快速行進。

一路行來,沿途並沒有遭遇太多的吐谷渾人的抵抗。

因爲高大的赤嶺及大通山還有衆多河流所阻,唐軍沒有選擇路途更加遙遠的北岸方向攻擊,吐谷渾人在這一線並沒佈置的防衛力量也並不多,這也給李大亮部帶來便捷,遭遇的敵人很少,只是一些零散的吐谷渾族人或者牧民,這些牧民或者吐谷渾族人都被唐軍掠來隨軍帶着或者殺死,不讓其走漏消息。

到目的地紮營休整後,李大亮迅速派出斥候偵騎四處打探吐谷渾人的消息。

已經過去了近十天的時間,除了一些零星的吐谷渾人遇上,被他們擒住或者消滅外,並沒有遇上他們想象中大部的吐谷渾殘敵潰逃。李大亮不知道青海湖南岸戰役進展的如何了,只是從俘虜的吐谷渾人口中瞭解了一二,唐軍打了一些勝仗。

無事可做,李大亮派出更多的斥候探聽消息,雖然李靖如此的佈署讓他很是佩服,但長時間的行進下來,卻沒有仗打,讓李大亮有些鬱悶,有些怪李靖給了他一個最不爽的任務。

李大亮軍主帳外,一名斥候從飛奔着的戰馬上跳下來,一跤摔在地上,卻是連聲地大喊着:“緊急…緊急軍情…快…”

邊上幾名主帳的守衛連忙上前把這名斥候攙扶着起來,架着快步來到帳中。

“報告…李將軍,吐谷渾…吐谷渾人…約兩萬餘的騎兵,往西部方向快速而去,”這名斥候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哦!?吐谷渾人想逃了?是在什麼位置發現的,”李大亮看了看地圖問道。

“離我大軍西南方向約四十里地,這支騎兵軍容整齊,不像是逃跑的樣子,”這名斥候喝了一大杯水後,喘氣已經有所緩解,說話也流暢了。

“報告將軍,”又一名斥候連滾帶爬地衝了進來,“西南方向發現我軍的形蹤,在追擊吐谷渾人的殘部,離此約六十里地!”

接着又有派出去的斥候連續地回來報告情況!

依着斥候的報告,李大亮手指在地圖上移動,然後停在那裡不動了,這支吐谷渾騎兵不是逃跑,那就是…

想到這,李大亮驚出一身冷汗。

“速傳衆將到我帳中,緊急軍情,”李大亮大聲吼道,連營帳都爲之一震。

―――――――――――――――――

赤海邊的唐軍正和吐谷渾人苦戰着。

快速衝擊中的唐軍被吐谷渾人的箭雨迎面打擊,許多士兵被射落馬下,連衝擊在陣中的薛萬徹背上也中了一箭,幸好有鎧甲擋着,只是一點皮外傷,座下的戰馬也沒被射中。

“將軍,我們中了吐谷渾人的埋伏,”薛萬均的親衛拼命在前面護衛着。

“都給我往前衝,吐谷渾已經沒多少人了,他們這是想借機逃脫,”薛萬均命令唐軍士兵引箭還擊,嚴令不得後退,並派人快速通傳身後的契苾何力部,讓其儘快支援。

在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的命令下,唐軍士兵還是死命地往前衝擊,並不斷地引箭還擊,他們還不知道在此所遇的是吐谷渾的生力軍,天柱王親率的兩萬餘精騎。

吐谷渾人的箭矢好像並不多,幾陣射擊後即稀疏了,唐軍將士所穿的鎧甲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些被射中的士兵大多隻是負傷,或是身下坐騎被射翻了,被掀落馬下的士兵也都拿起弓箭還擊,其餘的唐軍士兵立即集結陣勢,準備攻擊。

不多的幾陣箭矢射擊後,幾聲號角響,從兩側山坡上衝下來成片的吐谷渾騎兵,往唐軍陣中衝殺過去。

面對吐谷渾人如此多兵力的衝擊,唐軍陣中出現了稍稍的慌亂,但在各自將領們的帶領下,還是迎着衝了過去。

以逸待勞的吐谷渾人體力充沛,唐軍士兵經過連續的追擊,體力顯然要差很多,滿身是疲憊,但士氣正旺,雖然是遭受伏擊,在稍許的慌亂後,也立即組織起隊形,反擊吐谷渾人的衝殺。

原準備包抄慕容伏允殘部的薛氏兄弟快速收縮隊形,兩隊人馬已經匯合到了一起,抵抗着吐谷渾人報復似得衝殺。

薛萬均和薛萬徹各自帶領部下,迎着吐谷渾人衝上去。

在這片沙磧谷地上,一場正面的廝殺開始上演。

但與前幾場戰役完全不同的是,這裡佔着優勢的是吐谷渾人!

唐軍士兵雖然鬥志旺盛,無奈體力上明顯有差距,吐谷渾人數上又佔着優勢,在拼殺過程中,不斷地有唐軍士兵倒下。

“將軍小心,”隨着身邊親衛的猛喊聲,薛萬徹快速轉過頭,一名吐谷渾人正揮舞着刀快速向他衝過來,而身邊的幾名親衛也正抵擋着其他吐谷渾人的進攻。

“找死,”薛萬徹大喊道,揮過手中的長槊,把這名吐谷渾人腦袋敲開花,接着又有另一名衝過來的吐谷渾人被掃落馬下,倒地而死。

“啊…”一聲慘叫,薛萬徹的一名親衛被吐谷渾人刀砍中左臂,鮮血直流,但這名親衛還是用手中的刀把這名吐谷渾人斬殺在地,並揮舞着刀繼續戰鬥。

“嗖,”遠處射來一箭,射中另一側薛萬均的坐騎,戰馬痛苦地長嘶一聲,跪在地上,把薛萬均掀翻在地,薛萬均滿是狼狽地從地上起來,順手刺死一名試圖衝上來的吐谷渾人,跳上已經陣亡的一名士兵留下的戰馬上,繼續戰鬥。

正面衝過來的吐谷渾人有增無減,唐軍士兵有些頂不住壓力,慢慢地往後退着,倒下的士兵不斷地增多。

“大哥,這些不是慕容伏允的殘部,而是吐谷渾人另外的軍隊,而且人數比我們要多的多!”薛萬徹擊斃一名吐谷渾軍官,邊上沒有敵人時,趁勢對着另一側的薛萬徹大喊道,“我們怎麼辦?”

“繼續收縮隊形,準備集中力量衝殺出去,”薛萬均心中已經是十分後悔,真不該如此冒進,想不到吐谷渾人還有這麼強的戰鬥力量,這一定是天柱王所部了。

“大哥,四面都是吐谷渾人,而且越來越多,很難衝出去,”薛萬徹急切地大喊道,“大哥你先帶人衝,我掩護你!”

話剛說完,又有幾名衝過來的吐谷渾人被薛萬均掃落馬下。

薛萬均在砍殺了近處的幾名吐谷渾人後,這才朝薛萬徹喊道,“不,二弟,我掩護你衝出去,大哥我已經無顏去見大帥了!”

“大哥,我不會扔下你逃走的,”薛萬徹不再喊,而是一力奮戰着。

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都已經多處負傷,身下的坐騎也都已經倒斃,但還是粗着嗓門指揮所部的人馬拼死抵抗,揮舞着手中的長槊,不斷地有吐谷渾人死在他們的槊下,有許多唐軍士兵陣亡,兄弟兩人身旁死命護衛的親衛也倒下了好多名。

形勢對唐軍越來越不利…

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4章 回府(上)第38章 壽辰(中)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5章 論道第25章 顯神威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49章 有佳人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4章 回府(上)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36章 收留第10章 開始募兵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4章 拍板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40章 伏俟城內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79章 出征平叛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40章 伏俟城內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8章 高山流水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章 即將開始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64章 初經人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33章 皇帝巡視第64章 回到軍中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72章 這是誣告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32章 出征在即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6章 長安西市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4章 坊間傳聞第15章 回府(下)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3章 三月三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8章 凱旋之師
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14章 回府(上)第38章 壽辰(中)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5章 論道第25章 顯神威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49章 有佳人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4章 回府(上)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36章 收留第10章 開始募兵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4章 拍板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40章 伏俟城內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79章 出征平叛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40章 伏俟城內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8章 高山流水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章 即將開始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64章 初經人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33章 皇帝巡視第64章 回到軍中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72章 這是誣告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32章 出征在即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6章 長安西市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4章 坊間傳聞第15章 回府(下)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3章 三月三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8章 凱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