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心跡

李恪如此說。其他人也是一副期盼的樣子。

李業詡甚是覺得侷促,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知道這樣無論如何不能推卻了!

顏如賓既然已經作了這樣一五言詩,李業詡知道也應該回和一同樣體裁的詩,但搜腸刮肚了想了半天,李業詡也想不出能應眼前景。又和以顏如賓的五言古詩來。心下已經在後悔,剛纔自己應該先背一,讓顏如賓來和才行。

只是已成騎虎之勢了,若是想不出詩來。那臉就丟大了,李業詡也只有硬着頭皮耍賴了,當下說道:“姑娘所作,實乃上佳之作,在下無以爲和,甚是汗顏。只是姑娘詩中似頗有傷感,如此春色中,不應該有。我就另贈一詩於姑娘,聊表歉意!”

“季將軍子太客氣了,將軍所作皆乃豪放之作,如賓小女兒心態的,想必是不入將軍眼,那還請將軍另贈一與如賓”顏如賓爲自己不自覺地把那份幽怨表述在其中而被李業詡道破,有些不安,今日。怎可如此?

顏如賓所知李業詡所作的幾詩,皆爲充滿男兒豪氣之作,其餘的幾。文辭間都是充滿歡欣和希望的,就如上次贈自己的那以梅爲作的,以爲是李業詡不喜歡這樣訴悲情的詩。

“勝日尋芳洋水濱,無邊光景一日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李業詡是想表述一份春天的熱情,也就把這一下子想不起來是誰作的詩唸了出來,略改幾字。

李恪在李業詡念第二遍時已經把詩寫好了,看着筆下所寫得詩文唸了幾遍。有些嫉妒地說道:“業詡兄,你這詩念着還真有味兒,只是爲何這麼女兒姿態。故作謙虛,我們今日有詩即行,和不和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一旁的顏如賓從李恪手中接過詩文,也默默在念着。已經明白詩中的意思,如此春景。總是讓人充滿期望的。如何能充滿愁怨呢?

眼前燦爛的桃花,還有稍遠處帶着綠色的汗河水,青青的柳色,河岸邊許妾不知名的花兒,確實是一副萬紫千萬的景色。顏如賓卻從這句“等閒識得東風面”裡卻讀出了不一樣意思,李業詡是在稱讚自己麼?

“李將軍所做之詩澡然不同一般,如賓甚敬佩,還請將軍多多指點”顏如賓熱切的眼神看着李業詡道。“姑娘客氣了,姑娘如此才氣,在下如何敢言教”。李業詡對顏如賓拱手行了一禮道。說真的。李業詡也知道。眼前這位女子的才學遠在自己之上,只不過比人家多揀了些現成的東西而已。

“業詡兄,人家姑娘如此有誠意向你請教,你如何能推卻呢?。李恪在一邊說道,李吉也趁機煽風點火。

“不若我們一道走走,看看美景,若有詩作,即可寫下來”。李業詡有些哭笑不得,詩文方面,自己懂得真少,如何敢教人家,這樣老底要被揭穿了,自己的光輝形象那就毀了。

李恪對着李業詡擠擠眼,像是要表示一些見不得人的意圖一樣,“業詡兄,你和顏姑娘先行一步小我將你們所做的這兩詩,再抄一份,以留作紀念”。說着即吩咐跟隨的另幾人,收拾那些紙墨起來。

李業詡已經完全明白了李恪今日的意思,只是卻不願意去揭穿,心裡雖很不安。但對李恪如此安排也無法指責。也挺有想與顏如賓聊些話兒的想法,“那好吧”。說着。即擡步,沿着石徹的小徑往前走顏如賓稍落下兩步,也跟着往前走。

“好久沒出來遊玩了,汗河邊的桃花還是一樣美”李業詡沒話找話。

幾陣風吹來,桃林間落英繽紛,花瓣打着轉兒從枝頭飄落,落在兩人身上。

顏如賓用手指捏起一瓣花瓣,幽幽地說道:“花開雖美,花期卻短。幾日後,這片景色將不再有,春天也就過去了,今日之景,讓人留連”

李業詡踢了一腳掉落在地上的花瓣,回頭對着顏如賓一笑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只是用另一種方式延續它們的美麗而已。況且春天過去,還有夏。滿眼的翠綠,不也是很美?還有明年春來,花開年年,或許明年花更好,姑娘何必如此傷感!”

“將軍說得真好。如賓不應如此想”。顏如賓本想說女子紅顏易老。青春易逝,但被說完即被李業詡打斷了。也立即明白李業詡的意思,怕李業詡不高興,即換了話題道:“這兩句詩也是絕佳之作,將軍爲何不將它全部吟出來?,小

“只是偶然想到。前面的想不出來了”。李業詡慚愧地笑笑,還真不記得這詩的前面兩句,怕顏如賓再追問,忙岔開話題,“姑娘往日所唱的,皆爲自己所作之詩?。

“那是如賓閒着無事,偶有感所,讓將軍見笑了!”顏如賓婉爾一笑。對眼前的李業詡已經不再那麼感覺到害怕了。

“姑娘如此才學,想必定不是一般八永二午,如何李業詡停下了話語,有此不知道如何問“爾標問顏如賓爲何會落入風塵,卻問不出口。

小女子自小與父母失散。輾轉到京,爲了生計,無奈入了樂籍”顏如賓卻似並不在意李業詡如此問,即開口說道。

她本也想向李業詡解釋一番,爲何會到怡香院去,藉此向李業詡表明自己只是無奈之下而去的。

原來顏如賓祖籍琅琊,是一名被遺棄的官宦家女子,本有一名老僕相伴,無奈老僕也在前幾年過世了,死前並沒吐露什麼消息,使得她的身世成了一個迷。只是顏如賓自幼聰慧,少時也在府中習一些琴棋書畫,當年被遺棄時已經是六歲了。後爲謀生計,入教坊中習舞,一直至今。

李業詡想不到還有如此的身份,想着如今朝堂上爲官的,姓顏的好似是顏師古兄弟,但也不知道顏如賓本姓是否就是顏。

“姑娘才情頗高,實是平生少見,在坊間皆在傳着你的名,只是如今名盛時候,爲何就隱退了!?”李業詡有些不解。

“這樣的日子如賓早就過厭了,只是想過一些平常人的日子顏如賓低着頭。輕聲地說道。

“姑娘想離開怡香院?”李業詡一愣之下問道。

“幾年前就想了,只是一旦入了樂籍,想再脫身,憑小女子之力,談何容易,除非。顏如賓欲言又止。

“除非什麼?”

“除非有人幫小女子贖身脫籍”。顏如賓見李業詡如此問,有些悵然若失的感覺,“小女子贖身之物都已經有,只是沒人能幫着脫籍,也沒有歸處!還有,東家。大東家也不願讓如賓離開的”

女子入了樂籍,想脫出來實在不容易,而且,所在青樓的東家不同意你離開的話,也是挺麻煩的事兒。這樣招牌的紅姑,作爲東家當然不太願意放的。

李業詡也知道,時下樂籍之人實屬社會最低層的人兒,比之農民地位還要低得多,入了樂籍的,若不脫籍,按現在的婚嫁制度。也沒資格嫁個好人家,脫籍嫁咋。好人家是樂坊女子最大的夢想。

看着眼前顏如賓一副落寂的樣子。李業詡想了下問道:“或許我可以幫你”我在朝中還有些名聲,想必幫你做到這些應不是難事”。如此一個出衆的姑娘,在煙花巷時消磨青春,實在是太可惜了,若落入一些不懂得愛惜之人手裡,那此女子的下場將很悲慘。李業詡想到這點,心裡像似被什麼抽了一下。

“真的?”顏如賓大喜過望,李業詡如此說,有些變相地想爲她贖身的意思,難道今日真的夢想成真了?

“只是姑娘有沒有想過以後的生活?。李業詡見顏如賓有些誤解了,忙再說道。

“若公子能幫如賓脫籍,如賓無以爲報”

“姑娘誤會了!我只是想幫姑娘而已,並無所求”李業詡大急道。自己如何會是這樣趁人之機的人。

“公子是看不起如賓了?。顏如賓眼中有淚涌出,低聲地說道:“如賓雖在怡香院多年,但還是保留着清白之身”

“姑娘”。李業詡更是尷尬,想不到顏如賓會如此大膽,說這樣的話。“我如今還是待罪之身,家中也有妻妾。萬不敢如此委屈姑娘。姑娘應尋一咋。中意男子,好好地過日子!”

李業詡雖然對眼前這位各方面都非常出衆的姑娘有着不一般的感覺。但卻不敢想把她如何,甚至都怕讓鄭燕知道,面對另外的女子。李業詡還是做不到和現在其他權貴家裡公子少爺們那樣的心態,佔爲已有。這一點很難轉變過來。

只是李業詡不明白,顏如賓這樣說,已經是有些豁出去的意思。她知道,若錯過今天這咋。機會,那可能永遠就沒有機會了。

“如賓在長安舉目無親,又無一技之長,一下子還真不知能去做什麼顏如賓卻也沒再說,有些強顏歡笑地說道。

“姑娘你不要急,凡事可以慢慢來,若真的有爲難之處,儘可來找我!”李業詡有些不忍心,卻也不敢再說什麼,“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城了”

“將軍”。顏如賓低低地喚了一聲。心情複雜,不知道說什麼,卻也只得往前走,哪知心緒紛亂,不小心一下子踩到了裙襬,身子失去了平衡。

“姑娘小心了”邊上的李業詡眼疾手快,一把抱住顏如賓就耍倒地的身子。

心緒大亂的顏如賓竟然沒了反應,腦中一片空白,剛剛還在爲要失態而羞愧,如今卻被人抱在懷裡。更是不知所措,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身子都在顫抖着。

“姑娘沒事吧?”。李業詡低聲的說道。

“沒,沒事。多謝將軍已經回過神來的顏如賓慌亂着站起了身。一張俏臉已經通紅,鼻間和腦海中留着的滿是李業詡的男子氣息。

“業詡兄,我們該回了,一會城門要關了”遠遠地傳來喊聲,李恪等人冒了出來”

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5章 回府(下)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8章 高山流水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4章 蜀王李恪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46章 取高昌城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32章 出征在即第61章 緊急事件第45章 龍涎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6章 成爲軍人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38章 壽辰(中)第25章 顯神威第72章 這是誣告第27章 拜訪房府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46章 好馬第14章 出征時刻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16章 如何戰?第23章 初次進宮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5章 論道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5章 回府(下)第39章 壽辰(下)第76章 千刀血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9章 新事物第158章 出海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78章 爲何如此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49章 過年了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5章 再次相遇第268章 託孤?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3章 李靖請命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74章 組建情報網
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5章 回府(下)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8章 高山流水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54章 應該放開宵禁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4章 蜀王李恪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46章 取高昌城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32章 出征在即第61章 緊急事件第45章 龍涎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34章 喝酒鬧事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6章 成爲軍人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38章 壽辰(中)第25章 顯神威第72章 這是誣告第27章 拜訪房府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46章 好馬第14章 出征時刻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16章 如何戰?第23章 初次進宮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5章 論道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5章 回府(下)第39章 壽辰(下)第76章 千刀血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9章 新事物第158章 出海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78章 爲何如此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49章 過年了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5章 再次相遇第268章 託孤?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3章 李靖請命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74章 組建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