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出海

已經是三月初,清明過後了,隨着天氣的轉暖,渡海作戰的時機也來到了。

這些日子沒有特別異常的天氣,不特別冷也不特別熱,風勢也不大,據水師軍中負責海況觀察的人員所提供的情況,此正是出海的最佳時候。

李業詡在將情況通傳給正往遼東的李世民及鄰近的張亮後也即命令大軍,準備渡海出發。

此前從遼東道行軍部傳來的情報,李世績與李道宗所率的大軍已經行進營州,正屯兵於柳城一線,即將準備對高麗展開攻擊,而李世民的御駕,落後一些日子,剛過幽州。

因此前遼河水大漲,張儉所部並未對高麗人展開有效的攻擊,也因此也受到了李世民的責問,只是張儉在將遼河一帶的情況向李世民通報後,李世民也即沒有對張儉問罪,仍令其率領諸蕃騎,爲大軍前鋒。

離成山軍港不遠的萊州,平壤道行軍部下諸軍,也正在做渡海作戰的準備。

依此情況,李業詡也明白,三路大軍,將在差不多的時候,從各個方向對高麗、百濟展開攻擊——

貞觀十九年三月初五,這是一個註定要載入史冊的日子。

河南道登州成山碼頭,旌旗如織,鐵甲如林,數萬將軍都集結在海港附近,將在這裡踏上他們從海路出征百濟的行程。

李業詡率領大軍的主要將領們,在成山碼頭誓師出征。

在響成一片的戰鼓聲中,李業詡和諸將一道,祭戰旗,祭海神,一番出海前必須要行的禮儀後,李業詡也照例發表了一通鼓舞士氣的演說,在將士們震天的怒吼迴應的“大唐萬勝”中,李業詡命令,所有的將士登艦出發。

隨着諸將將李業詡的命令傳達到各部,各近衛師的官兵們,在各自主官的帶領下,從各個方向,非常有序地登上戰船,一時間,成山碼頭,到處是忙碌的景象。

成山碼頭從來沒有聚集過如此多的人,若從高處望去,碼頭黑壓壓的一片,仿若是搬家的螞蟻一般的人羣,看不到頭的唐軍士兵們,從岸上向港灣中的艦船上移動,人員雖多,但一切卻井然有序。

各種物資比軍士早許多日子即裝於艦中,出征之日,只要將士們登艦後,戰船即可出發。

一些已經裝載軍士的戰船,已經收起那重達千斤的鐵錨,隨後在指揮調度的水師值班將領的指令下,戰船依次啓航,緩緩駛離錨地,往東南方向的海區出發。

最先出發的是那些艨艟、走軻和海鶻,這些船體較小的戰船,因行進速度較快,機動性能好,先一步出海,在港區外圍集合列陣,同時也做好防衛,以防艦隊遭到不明敵人的攻擊。

隨即大型的鬥艦和樓船也從各自錨地啓航,停泊在成山周圍各個港灣處的其他戰船也都依次出發,一時間,成山外海寬幾十裡的海面上,密密碼碼都是戰船在航行。

水師的官兵以數百艘戰船的行進已經操練過幾次,出發前各分艦隊指揮軍官都領了各自航行的方位序列,分艦隊間在海上航行時,都由各指揮官們指揮各自的分隊行進,如今這個沒有無線電的時代,在海上,所有船隻間的聯絡,都只能靠旗語和燈光。各艦船上,都有一個高高的瞭望塔,值守的是校尉級的軍官,隨時觀察從領近船隻傳過來的信息,特別是指揮艦所傳來的命令,並依次將命令往遠處的船隻傳送。

所幸如今的戰船船體不是很大,各艦船間的相隔間距也不是很寬,信息的傳遞雖然有些遲緩,卻是能有效傳達,應急情況下,特別是遭遇敵人時,還有其他的聯絡方式。

啓航一切都順利,從一大早的出征儀式後,再到全軍都登艦,啓航到海上集合並編隊航行,也只用了大半天的時間,看到船隻都按序列在海上往東南方向航行時,在最大那艘指揮艦最上層舉着望遠鏡觀察情況的李業詡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鄭仁泰在水師幾年時間,就打造出如此一支水師大軍來,確實是不容易,雖然李業詡還無法確切掌握水師的戰力水平如何,但從艦隊啓航時所表現出來的有序來看,這支大唐水師的戰力應該不會差的。

“大帥,鄭大將軍傳來消息,一切平安、順利!並請求下一部的安排!”一名校尉跑到李業詡身邊,敬禮,大聲地報告道。

李業詡放下望遠鏡,沒做考慮即命令道:“水師將士表現不錯,本帥非常滿意,向水師將士表示敬意!回令,依原定計劃,全速前進!”

“是!”那名校尉再行一禮,即跑回,將李業詡的命令通過旗語傳達給各艦。

隨着李業詡命令的下達,各戰船依次掛了帆,海風鼓起戰船上的帆,速度明顯加快。

每艘戰船上都裝有指示方位的大型指南針,在行進中依據指南針所指示的不斷地修正,再根據海流、海況和一些島嶼及其他標識,李業詡對艦隊行進方向的正確性,並不抱懷疑。

只是如今的戰船上沒有測量速度的儀器,艦隊行進的速度,只能根據那些有經驗的水師官兵來判斷,依這些船員的決斷,加上李業詡的估計,艦隊整體行進的速度應該在每個時辰約三十到四十里間,也就是時事在七到十公里左右,這是風勢不大情況下的行進速度,若是風勢加大,,行進速度還可以快些,但若風向改變,使艦隊偏離航向,那進行修正的話,行進的速度卻是要大大的減緩。

李業詡最擔心的就是,艦隊行進在海上時候,遭遇到大的風暴,若有一場大風暴來襲,那整個艦隊就會遭受滅頂之災。艦隊中每艘船都有人員不間斷地觀測海流、風浪、風向的變化,若有異常需立即報告,以使艦隊能早一步採取對策。

這個季節裡,若是沒有冷空氣南下,或者南面有熱帶氣旋之類的,那這一帶黃海起非常大風浪的可能性並不大。

海上的第一天將盡,太陽也將西沉,整個海面騰起霧氣,落日的餘輝下,湛藍的海面上看去不是一般的美,看着船隻行進中翻騰起的浪花,李業詡也沉思起來。

不知是否是他這個穿越人確實的與人不一般,並沒有大海上呆過的李業詡,在開始時的適應性訓練時,並沒有和其他將士們一樣出現暈船現象,這讓李業詡驚喜之下也有些納悶,莫非真的有冥冥中的事,有上天眷顧着他?

一向是無神論者的李業詡,自穿越到大唐後,這麼多年過來,似乎有些相信那些傳神的東西,這世界很神秘,或許真的有許多不爲人所知的東西,在主宰着什麼,李業詡也只希望,這次征戰中,上天能再眷顧他,給他帶來好運。

只是雖然這般想,李業詡在戰事上的佈置卻沒有絲毫的鬆懈。

艦隊行進中,各艦都是保持最高的警戒的,若發現敵軍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發出戰鬥警報,前衛艦隊馬上可以投入戰鬥,各艦上所裝備的火炮、拋石機、手雷、弩弓等各種遠近程武器,可以對敵方艦隊造成致使的打擊。

共計六百餘名的特戰隊早在年前就已經出發,從陸路進入高麗、百濟和新羅境內,只待大軍開始攻擊時,可做出策應。

進入百濟和新羅一帶的特戰隊員共有三百餘名,他成兩個戰略小隊,分別在陳雷和吳柏的指揮下,負責百濟和新羅境內的行動。雖然說這幾百人的特戰隊員對於這一大片地方來說,有些似滄海一粟,但在關鍵時候,這些讓人恐怖的力量,卻可以扮演決定性力量的作用。

而早幾年潛入高麗、百濟、新羅一帶的情報人員,在源源不斷送回來的情報中,報告了有關這些地方的詳細情報,一些要害地方的佈防,特別是這次大軍攻擊的地方,都是有非常具體的情報送過來。李業詡所部將要攻擊登陸的熊津江方向,都有詳細的情況說明及地圖。知己知彼,雖然不能說即可百戰百勝,但勝利的天平肯定是偏向自己這一邊的。

李業詡也想起這次還有一位應該在出徵序列中的人物,卻沒率軍出征,那就是侯君集。這位原本在歷史上此時已經被殺的大唐名將,如今還好好地活着,只是還是被李世民晾在一邊,沒被啓用,具體的原因李業詡也不清楚。多次與侯君集一道征戰下來,李業詡對他還是有挺好的印象,只可惜這位正當壯年的將領,自出徵高昌回來後,一直被李世民冷落,李業詡也不知道侯君集有沒有重新被啓用的可能。

“大帥,鄭大將軍傳來消息,將入夜,準備實施夜間航行管制!”又一名校尉跑到李業詡身邊,大聲地報告道。

“依鄭大將軍令行事即可!”被打斷思慮的李業詡回頭命令道。

“是!大帥!”這名校尉行禮後即跑回去讓旗兵回令。

校尉過去後一會,一名親衛跑到李業詡身邊報告道:“大帥,晚飯準備好了!請您進去用飯吧!”

船上傳來飯菜的香味,船上的將士們晚飯也都準備好了,也將輪流用餐,今天大部時間在呆在船頂上的李業詡,也感覺到了飢餓,也即應聲進了船艙。

第一個白天平安度過,李業詡也希望晚上,及接下來的幾天也能如此順利。

按此行進速度,若方向不錯的,從成山到熊津江口,也只要兩三天的時間….

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62章 只能成功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46章 取高昌城第68章 分兵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4章 回府(上)第54章 上元節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38章 壽辰(中)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73章 閉門謝客第24章 一場鬧劇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82章 夷男被殺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4章 不速之客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79章 買一送一?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6章 喜歡你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75章 女助手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5章 論道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34章 轉移陣地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8章 高山流水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2章 論理第86章 有驚喜第1章 邀約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39章 伏俟城外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5章 論道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8章 計策第58章 連根拔除第82章 李業嗣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39章 伏俟城外第210章 破任存城
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62章 只能成功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46章 取高昌城第68章 分兵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4章 回府(上)第54章 上元節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38章 壽辰(中)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73章 閉門謝客第24章 一場鬧劇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82章 夷男被殺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4章 不速之客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79章 買一送一?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6章 喜歡你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75章 女助手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5章 論道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34章 轉移陣地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8章 高山流水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2章 論理第86章 有驚喜第1章 邀約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39章 伏俟城外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5章 論道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8章 計策第58章 連根拔除第82章 李業嗣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39章 伏俟城外第210章 破任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