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

二盡城外,消橋邊的長亭邊。李業詡帶着羣紈絝爲革附出引

李恪將歸去到安州,行其安州大都督職。

離開生活舒適的帝都,告別許多相熟的朋友們,往不算太近的安州,李恪心裡有股難言的傷感,只是沒在臉上表現出來。

李業詡臉上稍稍的有些落寂。他能理解李恪的心情,也知道,李恪這一去。下次再見面不知會是何時。

程處默等人一副嘻哈的神情小大聲地吵鬧着,把離別的愁緒稍稍的沖淡了些。

客套和吹牛的話說了一大堆小告別的時候終於來到。

前面幾輛馬車在兵了們的保護下慢慢地駛離長亭,跨上馬的李恪對李業詡恭敬地作一禮:“業詡兄,恪就先去了,待來日再見,你放心,恪一定記着你的話”接着收了禮,指着前面些的幾輛馬車道,“有你特意製作的這幾輛馬車,這一路行去,仁兒和他的母親定是會少受一些顛簸!”

“恪弟不必如此,此是舉手之勞”李業詡絲毫不爲意,只是笑笑,對李恪前面的話也不迴應。

李恪看着李業詡也大笑起來小一切盡在不言中。其他幾位紈絝卻面面相覷,不知兩位搞什麼鬼。

“各位兄弟,保重 ”李恪對所有人行了一禮,即調轉馬頭,頭也不回地去了,手中還握着李業詡相贈的楊柳枝。

已經是五月上旬,天氣還不算熱,正是行路的好時節。

離李世民給予的半年修養日子還差近一個月,李恪就提出早一些去安州,李世民稍作考慮!即同意了,臨行前,只是贈了李恪一手書:“汝惟茂親。勉思所以簿王室,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外之爲君臣。內之爲父子,今當去膝下,不遺汝珍,而遺汝以言。其念之哉!”

李恪心裡坦然,在和李業詡說了這事後,接受李業詡吩咐軍器監特意趕製的馬車,往安州而去。

夏收秋種後的七月初,天氣還是有些熱,百姓在田間的農事基本已經忙完。只剩下後期的管理,朝廷大規模的徵兵開始了。

招募的士兵數額在五萬人左右,分別在離長安較近的各道內進行,除長安邊的長安、萬年、渭南、涇陽、咸陽各縣在長安城外設置幾個募兵點,接受適齡青年的報名外,其他各州縣都是由兵部派員下去,協助各州的州府做好募兵的工作。

在募兵改制後,各州府都新成立了一個有些類似後世人武部的機構,由州司兵參軍主管,負責募集兵員的工作,平時對募兵的宣傳也都由這個部門負責,縣裡則是由縣承主管這個事。

這次募兵開始之前,州司兵參軍和各縣承,已經派人將朝廷的募兵方式在治下各地進行了詳細的宣傳,每個村子裡都貼了朝廷統一下的對募兵制解釋的佈告。

兵部的官員帶着從特衛軍和左、右衛軍中抽拔的一些負責體格檢查的中下級軍官,每個州都設一個或者兩個報名點,招募對象爲合適年齡段的青年男子,這個年齡段的男子,大部都是編入府兵中,招募起來還是比較方便的。

新的募兵法中士兵的待遇比之府兵要優越的多,除本人享受免租庸調,糧秣、短兵器不需要自備外,每名士兵在軍中還有一些津貼,士兵所在的家庭也有賦稅方面的照顧,並且不再委派瑤役,若有立下軍功,獎賞更是豐富,還有可能得到提拔。

特衛軍中一些佼佼者,如薛仁貴、席君賣、裴行儉等的事蹟,都被用來廣泛宣傳。

一切好處都是實實在在的,因此募兵正式開始前,各州都有大姿的年青人提前到招募點候着,因爲每個州都有一定數量的名額,青年人們怕名額招足了,自己被落下,錯過機會。

萬年縣和長安縣的募兵地在同一個地方,都是設置在長安城外消河邊一廣闊的廣場地。募兵開始當天,募兵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讓主持這地募兵的李業詡嚇了一跳。

李業詡事前還擔心募兵活動開始後,來參加募兵的人不多,畢竟現在不是秋收後的農閒時節,雖然夏糧已經收割,但也還算農忙時候,許多農村的勞力還要忙於田間管理小還有準備幾個月後的秋收,不一定能脫得開身。

但如此多的人,一下子打消了李業詡的顧慮。

場地四周,都有大幅用布制的條幅掛着,寫着諸如“好男兒,當兵去保家衛國,殺敵立功,光耀子孫後代到這裡來,你會成爲一名被萬人敬仰的將軍”等煽動性的口號。

而薛仁貴等人則現身說法。用他們的經歷告訴前來應徵的人們,只有有本事,在軍中都是大有作爲的。

薛仁貴和席君賣等人的口才還真的不錯。面對圍着他們津津有味聽着的應徵看輕人,唾沫橫飛地一遍遍講着他且二算的成長曆程,他們的米輝事蹟,被臺下的聽者口匕柑愕 健慢地放大,到後面越傳越神乎了,都快把這幾人說成馬上就可以當大將軍了。

爲了造勢,兵部尚書李世勤,還有諸衛軍的大將軍和將軍們大部都在徵兵現場現身。李世助和諸將們威嚴的氣勢。還有不少長相各異的胡將,邊上一身輕薄玄甲戎裝高大挺拔的李業詡,這些高級將領威風凜凜的樣子更是吸引人的眼球。只是那些待徵的青年人,還有一些看熱鬧的人,面對這些在民間很有聲望的軍中高官,都只是站着遠遠地看。不敢靠近。

長安近的萬年、長安、渭南等幾縣戶籍管理較好,兩縣直接提供給戶部那些合適年齡段的青年人名單。這兩地各里正調查所轄各戶人丁土地狀況,經過縣團貌之後小編成手實;里正依據手實,編成計帳;各縣依據手實、計帳,編成戶籍,這樣人口大部登記在冊,有多少募兵的對象也大概有數。

只是偏遠的地方,或者新妾的州縣,這些工作還未全部完成,因此這次募兵工作也先在離長安較近幾道內進行。

募兵現場有各縣司戶判司協助戶部的官員拿着名冊在登記,以備待徵人員募集完成後,再與各縣在募兵之前令各里正報上來的適齡青年名單進行校對。

除了長安附近的長安、萬年幾縣,其他各州縣情況也都是類似。

這次徵兵還有秋收後的冬季徵兵,是戶部還有各州縣分管戶籍的官員在年內最忙碌的大事,爲此他們在年後即開始做準備工作了,這也給募兵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這些待徵募的人員很多都是編入關內道各州的府兵內,自有各府給他們證明身份的文碟,一些是因身份低微,沒有可能入府兵的,在這次募兵時候,也是可以報名的。

這也是李業詡的提議,不論出身,只要是身體力壯,沒有惡劣品行的,都可以入伍從軍,這也讓那些因成分問題不能編入府兵中,而受到別人歧視的一些身份低微者終於有機會和其他人享受一樣的待遇,他們所在的家庭也正常享受朝廷規定的那些優惠。

因隋末大亂,民間尚武風很盛,再加上這些年朝廷對外征戰並未停歇,有戰功的將士們得到的封賞都是很豐厚,升遷也快,比之參加科舉更容易謀得一官半職,也使民間尚武之風日盛,更是因貞觀以來,朝廷多項利民政策的實施,百姓都能吃得飽,吃得好,身體素質有大幅的提高,來應徵者中,合乎條件的是非常之多。

待徵的人員都在維持秩序的士兵們引導下,排成幾隊。經過問詢、登記、身份校對,再進行體檢,還有才藝展示,當場告知你能否錄用。

在特殊才能者,馬上就會被錄取,身體強健者,也基本能通過體檢而被錄取。

。吳公子,你也來報名了?”排在人羣中的張南看到另一列中站着那位多次在酒樓遇上的吳公子,忙打招呼道。

“小張公子,某在看了官府張貼的告示後,與父母親商量過後,還是來試試看,一道來的還有不少的鄉鄰”。吳公子笑呵呵地回道,“沒想到今日有這麼多人,真不知能否被錄入

“吳公子,某想應該能被錄上的,我們身體雖然略差一些,但都能識字斷文,這是那些莊稼漢比不上的 ”張南說着臉上露出自傲的神色來。

張南與這個吳姓公子家境都不錯,也自小都識字唸書,父母本期望他們能一朝高中,能謀個一官半職,只是經過幾年的科舉考試後,他們覺得憑他們的才學高中太難了,還是來從軍好

站在遠年的李業詡已經看到了這兩位在酒樓遇上的人,悄悄吩咐人,將這兩人都留下

經過半個多月的辛苦,長安附近幾縣的募兵工作基本結束,這兩地招募了合格的兵員共五千人,比原計劃多了一千人。

一個月多後,各地的募兵工作都基本結束,傳回的快報顯示,共募集兵員七萬兩千人,比原計劃多募集了兩萬多人。

這些兵員,三萬兩千人充入第一衛軍中。各師都滿員編制。第二、第三衛軍各有兩萬新兵補充。

各地募集的兵員在徵兵官員的帶領下,正往長安方向而來,長安、萬年兩縣的兵員最先整理完畢,主要都補充到第一衛軍中。

貞觀十二年九月底,天氣已經有稍稍的涼意,各地募集的兵員6續抵達長安,分編入各衛軍中。

十月中,在冉冉升起的特衛軍戰旗中。李業詡站在特衛軍營內的檢閱臺上,代表兵部宣佈,大唐第一衛軍正式組建完成”。

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55章 再抵鄯州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42章 善後事宜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86章 有驚喜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6章 喜歡你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46章 取高昌城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38章 再次進宮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4章 一場鬧劇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69章 佈置任務第54章 上元節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58章 出海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173章 復職第16章 喜歡你第32章 這是迷底?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24章 游泳訓練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88章 各地的情報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9章 新事物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30章 朕看好你第53章 青海道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4章 不速之客第149章 有佳人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71章 完勝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15章 無奈接受
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55章 再抵鄯州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42章 善後事宜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86章 有驚喜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6章 喜歡你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46章 取高昌城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38章 再次進宮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4章 一場鬧劇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69章 佈置任務第54章 上元節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58章 出海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173章 復職第16章 喜歡你第32章 這是迷底?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24章 游泳訓練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88章 各地的情報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9章 新事物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30章 朕看好你第53章 青海道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4章 不速之客第149章 有佳人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71章 完勝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15章 無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