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恪回京

品除夕只有二天了。長安又下起了大個世界鬱甘口匯茫的一片,許多亭臺樓閣都隱在風雪中,不見了蹤影,天地也都失去了界線?

長安城外,消橋盡頭,長亭邊,有一大羣人騎着馬站着,裡面一些着官服的朝廷官員,後邊還有許多身着鎧甲的軍士。?

如此天氣,除這些官員與軍士外,莆河邊不見其他行人。?

“業,哦,李將軍,你說吳王殿下怎麼挑個這樣的日子回京啊!?。一個長得五大三粗,滿是絡腮鬍子的青年將領拂去身上的雪花,上前一步,對在最前邊的一位騎在青色駿馬上的青年將軍道。?

“我說,處默兄,你若覺得這天氣差,呆不住,你可以先回去,我保證不會與皇上稟告!”這名青年將軍側轉頭說道,也順勢抖了一下落在披風外面的積雪。?

“唉,你別這樣,我不是這個意思!嘿嘿!只是說吳姜爲何不早幾天進京,前幾天天氣都挺好的”。?

“一會你自己問腳匕行了”。?

說話的正是李業詡和程處默。?

李業詡奉李世民之命,率領一羣官員的軍士出長安城迎接凱旋而歸的李恪,卻沒想到是如此惡劣的天氣,一大早起牀就發現天在下大雪,這李恪回京挑得還真不是時候。?

李業詡已經清楚李恪在這一年內所做的事了,這位好戰的皇子率數萬大軍,還有諸多的將領,轉戰南方千餘里,以快速的攻擊和鐵血手腕,俘虜、消滅了十數萬獠人,使得整個南方爲之震動,一些心懷不軌的部落,聞風而降。?

戰事進展的很是順利,經過幾個月的奔襲戰鬥,九月初,平叛的戰役即告結束。李恪當即奏報朝廷,建議大量移民往這些原本獠人佔多數的地方,並將這些反叛的獠人押解到其他地方,進行苦役勞作。此議得到李世民的認可,朝廷的詔令下發後,各地的官府即開始這方面的工作,同時,李世民宣詔李恪和原龔州道行軍總管張士貴一道進京述職。?

上年初李恪離開長安。至今已經快兩年了,這段時間兩都各自忙着事兒,也只有可數的幾封書信來往,李業詡也很是想念這位無賴王爺。?

這次李世民讓李業詡作爲朝廷的特使。到長安城外迎接凱旋後帶着戰功進京的李恪和張士貴,天氣雖然是如此之差,但李業詡還是很興奮。?

李恪是十月初從桂州出發的,一路行來,速度也頗快,歷經快兩個月的行程,將抵長安。這段時間長安附近連續遭遇幾場風雪,也使得李恪等人行程緩慢,但爲了過年前抵達長安,如此惡劣的天氣,李恪一行也頂着風雪往前趕了,終於趕在年前到達長安,卻已經是隻離除夕三天了。?

幾位以前一道玩的紈絝,也都要跟着李業冉來迎接,李業詡在挑選迎接人員時也把帶有軍職的他們拉了進來,一道來迎接的還有一些禮部和兵部的官員?

李業詡作爲守兵部尚書,正三品的特衛大將軍,是此次迎接凱旋將士的主使,不過那些禮節什麼的。只有禮部的官員會去安排。?

李業詡低聲地和邊上的程處默聊了幾句,即不說話,盯着前方被風雪遮掩的道路。?

這時,隱隱地傳來馬蹄聲,接着風雪中衝出來幾騎,跑到李業詡面前,跳下馬,單膝屈禮,“報告李大將軍,吳王殿下和張大將軍一行已經離此一里外,馬上到達!?

這些是李業詡所派出打探情況的人員。?

“明白了!”李業詡還了一禮道。?

接着李業詡傳令身邊一道來迎接的蘇定芳、程處默等人,還有諸位官員及其他軍士,“所有人員聽令,下馬,跟着本將迎接吳王殿下和張大將軍!”?

隨着李業詡的命令。衆人都下馬,排成列。儀仗的鼓樂也奏了起來。?

很快,白茫茫的天地間,隱隱出冒出來幾騎,接着騎者越來越多,李業詡帶着衆官員迎了上去。?

風雪中看不清是哪些人,待行的近了。纔看清,騎在最前面的正是李恪。雖然有披風遮蓋着頭,但那張英俊的臉,李業詡還是一下子認了出來。?

“參見吳王殿下,見過張將軍,奉陛下之令,末將在此迎接吳王殿下和張大將軍”李業詡上前行了禮,身後的諸位將領和官員也都上前行禮。

鼓樂聲更加響亮,在風雪聲中都傳得老遠。?

“業詡兄,是你!”李恪被風雪迷住了的眼一下子沒看到前面來迎接的是誰,待聽了李業詡的話仔細看了後纔看清楚,很是驚喜地喊道,飛快地跳下馬,衝上來擁抱着李業詡。?

李恪一行是不知道朝廷派誰來迎接他們的。?

也是長久未見李業詡,如此場面?

“正是末將,末將奉陛下之命,率衆官員在此迎接吳王殿下李業詡也緊緊地擁抱了一下李恪,再退後一步,重複了一遍迎接的話,也想借機提醒,這不是私下來迎接,他是代表皇帝來迎接凱旋而回京的將士的。?

“哦,本王感謝李將軍冒如此風雪來此迎接”李恪也馬上反應過來,也還了一禮。?

在邊上有些驚異的張士貴這才上前還了禮。?

接着李業詡身後的諸個將領和官員也一道上前再次行了禮。?

一番簡單的禮節後,所有人都重新上馬,往長安城方向過去。?

“李將軍,業詡兄,我彰,已經聽聞了你在劍南一帶將吐蕃數十萬大軍全殲的事兒,真是可喜可賀”。李恪導李業詡並排行着,張士貴在身後,李恪表現的很是興奮。也不顧什麼,扯着喉嚨和李業詡說話。?

風雪中即使在近處,說話也比較費力。?

“殿下和張將軍一道,在南方也打了不少漂亮的戰役,當是可賀之卓!”李業詡知道身邊的張士貴聽得到話兒,也把他們的戰事一道說了進去,“往後,西南將會逐漸地安定下來,這是殿下和張將軍之!”?

“不敢當李大將軍誇獎,與將軍相比,我們所取得的戰績微不足道”。行在李恪右側的張士貴也忙回話,“末將聽聞了侯大將軍和李大將軍所指揮的戰事,唯有佩服了,他日還想每李大將軍請教一番”。?

張士貴說話間很是客氣,不過看李恪的神態,與這個張士貴相處的應該不錯。?

“張將軍客氣了,你是長者,應該是末將向你請教纔是”李業詡淡淡地說道,對張士貴不瞭解,也不想說太多,“殿下,張將軍,陛下還在宮內等着我們,我們快行一步吧”。?

“好吧,張將軍,傳令後面的衆軍士,護着馬車,我們幾個先行,讓他們隨後進城!”?

“是!”張士貴停下馬,和李恪的侍衛長往後跑了幾步,大聲地命令道,“保護王妃和小王子回府!”?

李業詡與李恪對望一眼,相視一笑,李業詡想着的是,這樣的天氣,李恪還帶着王妃和兒子一道回來,真有些難爲他了。

“恪兒,此行辛苦了,父皇看到如此天氣你還在路上,未抵京,很是心痛!”李世民臉上露出痛惜的神情。?

“父皇,兒臣想早日見到父皇,因此也是快馬加鞭行來,哪知天氣如此差,耽擱了一些時日,幸好趕在年前進了京,不然都趕不上給您拜年了!”李恪恭敬地說道。?

李恪在外兩年多,也成熟多了,連眼神都變了不少,讓李業詡覺得有些陌生了。?

“好了,此行辛苦,你回去休息吧,還有你的王妃及我的孫兒,待過些日子再一起過來見聯吧”。李世民看着李恪,一臉慈愛的神情道。?

“是,父皇!”?

“恪兒,還有張愛卿,你們軍務的交接,都與李愛卿說吧”。李世民指着李業詡道。?

“臣明白”。李恪和張士貴在回京的路上時,已經知道,李業詡領兵部職了。?

隨後幾人也都告退,張士貴先行一步。去佈置自己的部下了。李業詡和李恪一道出了宮。?

“業詡兄,你太厲害了,恪聽到你升任了大將軍職,還領守兵部職,真爲你高興,過幾日你得好好請我喝次酒才行,以示慶賀”。網出了宮門,李恪就露出了原形,沒了正經。?

不過李業詡倒一下子有了親切感,兩人間還是這樣相處纔有味兒。?

“吳王哦,恪弟”李業詡看到李恪一臉不滿意的神態,趕緊換稱呼,“請客是小事,要上哪隨便你挑”。?

“這是你說的,待過了年,諸事安定下來,我就來找你!”李恪一臉猥瑣的笑,看起來有想把李業詡吃窮的念頭。?

李業詡也是心情大好,兩年過去,與李恪之間的交情還是沒有變味,這是他最高興的事。?

“聽說你也有了小王子,待過幾日我上你王府中來看望一下”。?

“我才一介”哪能與你比!”說到這。李恪有些受打擊。?

“你加緊努力就行,能趕上我的。好了,恪弟,先回府吧,一路勞累,早些休息,爲兄還要去處理你們回來耍交接的軍務!改日再聊!”?

“一定,不和你聊,我要憋死的!”李恪說道。一路行來,李恪確實累着了,都忍不住打個哈欠。?

兩人互拍肩膀,各自回府,?

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70章 攻擊第38章 壽辰(中)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59章 回家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1章 陽春白雪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55章 再抵鄯州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28章 李恪母子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48章 大事也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32章 出征在即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9章 解惑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56章 遭遇馬賊第34章 轉移陣地第9章 有後了第171章 心跡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95章 刻石記功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10章 祖孫對第20章 廟會第76章 千刀血第29章 解惑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章 即將開始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71章 朝會第52章 鎮兵之將第56章 意外的事第46章 火藥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68章 託孤?第59章 路途艱辛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33章 皇帝巡視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73章 復職第95章 刻石記功第46章 取高昌城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4章 回府(上)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85章 長樂公主第57章 回到長安第48章 新的佈署
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70章 攻擊第38章 壽辰(中)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59章 回家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1章 陽春白雪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55章 再抵鄯州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28章 李恪母子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48章 大事也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32章 出征在即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9章 解惑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56章 遭遇馬賊第34章 轉移陣地第9章 有後了第171章 心跡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43章 再次得手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95章 刻石記功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10章 祖孫對第20章 廟會第76章 千刀血第29章 解惑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章 即將開始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71章 朝會第52章 鎮兵之將第56章 意外的事第46章 火藥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68章 託孤?第59章 路途艱辛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33章 皇帝巡視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73章 復職第95章 刻石記功第46章 取高昌城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4章 回府(上)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85章 長樂公主第57章 回到長安第48章 新的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