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復職

太極殿,朝會日。

多日未參加朝會的李業詡,也被李世民宣入殿,當日一同被去職的侯君集,也在殿上站列。

參加朝會的大臣們看到此情況,也都知道,御史臺彈劾李業詡通敵的案子,今日會有正式的結果了。

果然,朝會剛一開始,李世民即宣佈此事。

李世民進殿後,並沒在御座上就座,而是走到殿中,看着各位朝臣道,“各位愛卿,前些日子,御史臺奏劾守兵部尚書,特衛大將軍李翼在鬆州前線私放敵主將的事,經過御史臺和刑部、大理寺的追查,終於有了結果!”李世民說着,這才走回御座中,卻變得面無表情,“調查結果如何,還由御史大夫宣讀!”

“是,陛下,”御史大夫馬周聽李世民如此說,出列應道。

“經查,所謂特衛大將軍李翼在鬆州前線通敵之事,純屬誣告,證人證物皆爲作假,詳情如下…”馬周先說了一個結論,再接着把查案的經過也詳細地講述了一遍。

這樣的結果沒有出任何人的意外,李世民和朝臣們一開始就知道這樣的事根本不可能發生。從鬆州城外的戰事開始,到結束,纔不過一兩天時間,吐蕃二十餘萬大軍潰敗,只有幾千人逃走。我方是長途奔襲攻擊的,打了個敵軍措手不及,纔有如此成果,若說我方主將通敵,誰也不會相信這樣的說法的。

李世民聽完馬周講述經過,並沒馬上說什麼,而是用威嚴的眼神看着殿下諸臣的臉,一些人被皇帝的眼光掃過,不自覺地低下了頭。

“陛下,臣有罪,”馬周讀完案件的經過,即向李世民施一禮道,“臣調查不嚴,沒仔細覈查證人和證物,就輕易地在彈劾的摺子上押奏,差點使得立下大功的將領蒙受不白之冤,此是御史臺失職,因此臣請辭去御史大夫之職。臣無這方面的才能,實在無法勝任御史大夫之職,請陛下另擇人擔心,也請陛下責罰臣的過失!”

“此非馬愛聊你之過,彈劾百官失職過失,本就是御史臺之職,朕剛即位時就有規定,即使糾彈失真者,也不予追究,你不必自責!”李世民道,“朕沒想到此中還有諸多意外之事,更是有吐蕃使團參與其中…”

“陛下,臣不是自責,御史臺之職事關重大,臣自覺無法勝任這個職位,辜負陛下信任,誤了大事…”馬周對李業詡的寬容並不領情。

這時房玄齡站民出來道:“陛下,那些參與其中被抓獲的漢人,在御史臺監押下自縊身亡,使我們無法繼續追查下去,此是御史臺官員之失職,陛下必須追究責任!”

“即是如此,那朕就免去馬周御史大夫職,御史臺負責看押嫌犯的官員,一概免職!”房玄齡既然提出這事來,李世民也就順着應承了,“傳朕詔令,復李業詡兵部侍郎,特衛大將軍職,仍行守兵部尚書,賞絹兩千匹,復侯君集吏部尚書職,罰俸祿半年!”

李業詡也已經預料到這個結果,和侯君集一道出列謝恩,兩人並相視一笑,對這樣的結果都還是滿意的。

李世民當堂宣佈了對李業詡和侯君集的獎罰,又接着道,“除馬周御史大夫職,轉授中書舍人!”

“謝陛下,”馬周也出來謝恩!

“另,吐蕃使者祿東贊,居心險惡,派出人員假扮我百姓,散佈謠言,詆譭我當朝大臣,想離間我君臣,如今人證物證俱在,讓朕很是寒心,”李世民一張臉很冷,“朕想問問各位愛卿,該如何處置這些被抓獲的吐蕃人,還有吐蕃使團?”

“陛下,應該將其責罵一番,然後將使團人員全部驅逐出境!”長孫無忌第一個跳出來奏道。

“陛下,應該如此,吐蕃人如此用心險惡,我們必須得給他們以警示!”右僕射高仕廉也出列奏道,“將吐蕃使團逐出我境,並將吐蕃人的惡劣行徑詔告天下!”

“陛下,如此不可,”李業詡出列奏道,“祿東贊此行是來稱臣內附,吐蕃人還敢如此做,並非誠心內附,定是還有更深層次的目的,想在我大唐京都製造混亂,使得我大唐無力顧及吐蕃。若我們放祿東贊歸去,吐蕃國內知道我們不會對吐蕃再進行征伐。他們可借我大唐的聲威,趁機平定其境內四起的叛亂,重聚國力,對我邊境構成威脅。因此臣以爲,爲示警戒,也爲了對其行爲進行懲罰,應將祿東贊扣留在長安,治其罪!”

“陛下,臣反對,李將軍此是報復,”魏徵出列奏道,言語很是激動,“我們不能無故扣留一外蕃來稱臣的使團,若如此做,不但失了禮節,也使的諸夷都會對我朝心存戒心,如此將陷我大唐於不義!”

“陛下,臣附議!”長孫無忌再次出列,“常言道,兩軍交戰都不斬來使,吐蕃使團來稱臣內附,還將其扣留,此有失我天朝的尊嚴,我們不能做如此失信天下之事!”

“陛下,臣覺得不能放其歸去,”房玄齡這時出列奏道,“吐蕃人如此做,差點使我大唐君臣生疑,我立下大功的將領,名聲也因此受損,若不嚴懲製造事端者,我軍中將士,還有千萬不明事理的百姓,定是以爲吾皇懼外,不敢懲誡這些外番來朝犯事的人,番人知之,皆會如何,以後還將會有更多的外蕃使團做如此之事。所以爲了詔示天下,維護我大唐在諸夷中威信,必須嚴懲吐蕃使團人員,治其罪,不能放罪魁禍首祿東贊歸去!”

接着剛剛復了職的侯君集也是如此說。

“父皇,兒臣也是如此認爲,不能放吐蕃使團中這些肇事者回去,必須要對其嚴懲,並詔告天下,不然必將如房相所說般,還有其他的使團來使這樣的離間之計,這樣的事即使我們能查清楚,但也耗費時日,若在戰時,軍心必將受損,機會就會如此錯失!”今日參加朝會的李恪也出列奏道。

“父皇,兒臣附議,我們必須得在諸夷中樹立威信,不能讓這種事再發生,殺一警百,兒臣覺得,應該將這些散步謠言的吐蕃人斬首示衆,將吐蕃使者祿東贊扣在長安,治其罪!”李承乾也出列如此說。

當朝太子的表態,要將犯事的吐蕃人斬殺,讓朝中許多的人吃驚,一下子,沒有再有人出來發表看法,連想再次站出來的長孫無忌也退了回去。

“衆位愛卿皆言之有理,然朕也覺得,我們不能放任到長安的外蕃使團做出這種事,爲了警示其他屬國的使臣,我們必須要嚴懲,散步謠言之吐蕃人,由刑部治其罪,祿東贊,也必須受到處罰!”李世民冷着臉喝道,“傳祿東贊上殿!”

一會,祿東贊被宣上殿,李世民用嚴厲的語言責罵了一番,接着宣佈處理決定,被抓獲的那些吐蕃人將按大唐律論罪,作爲正使的祿東贊也要留在長安,由御史臺查探祿東讚的作爲,使團其他人員,在半個月後離開長安,所貢之物,必須在年前送達,並再次傳詔令棄宗弄贊進京述職。

如此決定沒有朝臣再表示反對,滿臉灰敗的祿東贊也不敢申辯。

“業詡兄,今日我母妃想見你!”朝會散了後,李恪悄悄地把正與侯君集一道走出來的李業詡攔了下來。

“哦,”李業詡一愣,想着也已經有好長時間沒見着楊妃了,也應該去看望一下,今日還正趕着巧,“那我們一道去吧!”

李恪如今在自己府中居住,也是不常見自己的母親的。

來到楊妃所住的淑景殿,楊妃正等着他們,還有李業詡久未見着的高陽公主。

高陽已經長成一個頗高的大姑娘了,李業詡依稀還記得,前些年,還拉着自己手撒嬌的那副可愛模樣。

“李家哥哥,玲兒都好久好久沒見你了,你也不來看我們,三哥你也是!”高陽一見李業詡和李恪進來,跑了過來,卻是抱住李業詡的手臂,搖晃着撒嬌。

李業詡感覺手臂上有軟綿綿的東西壓着,一看甚是尷尬,原來高陽把那挺起的胸部都擠在他的手臂上。

“玲兒,不得無禮,如今你已經長大,不可再如此了!”楊妃也是一愣之下才出聲阻止。

“是,母妃,”高陽不情願地放開李業詡的手臂。

李恪和李業詡分別上前作了禮,楊妃卻讓李恪和高陽迴避一下,她單獨有事和李業詡說。

李業詡知道楊妃所託的定是大事,也不問話,等着楊妃說。

“賢侄,你已經身居高位,我也不方便見你了,只是還是有一些事兒想拜託你!”楊妃看着李業詡道,“恪兒與你最相熟,如今也不在我身邊,以後還是要你多多照顧,一些事兒也要你規勸,這次立下戰功,希望他能安心地呆在封地上。賢侄,你可明白…”

“娘娘放心,我一定會勸恪王爺如此做的,”楊妃如此說,李業詡有何不明白的。

“如此即好,”楊妃見李業詡如此說,也明顯地鬆了口氣,再說道,“陛下有意將高陽許以房相之二公子房遺愛,只是這丫頭甚是不願意,她是…看不上房遺愛那副樣子!”

“娘娘,房相已經託過我,讓我將房遺愛收入軍中,調教一番,相信會變好的!”

“若這樣就好,”楊妃終於露出了些的笑容。

楊妃也喚出來李恪和高陽,幾人說了一會兒話,李業詡和李恪準備離去。

高陽卻又跑上來,拉着李業詡的手道,“李家哥哥,我想什麼時候上你府裡去玩,好嗎?如今這時都沒人玩了,聽說你家有一羣小子,應該很好玩的!”

“這,若陛下和娘娘應允,我也沒意見,”李業詡看了眼楊妃,無奈地說道。

高陽只得又去哀求楊妃了。

“業詡兄,我母妃和你說了些什麼?”出了宮門,李恪好奇地問道。

“沒什麼,你記得我以前和你說過的話就行了!”

“哦!”李恪恍然大悟。

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0章 祖孫對第15章 回府(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31章 重兵出擊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16章 如何戰?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64章 回到軍中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23章 初次進宮第62章 只能成功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4章 拍板第4章 不速之客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78章 爲何如此第39章 壽辰(下)第31章 是喜是悲?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96章 太子監國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9章 新事物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1章 陽春白雪第15章 再次相遇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5章 論道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56章 意外的事第86章 有驚喜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78章 異常情況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
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0章 祖孫對第15章 回府(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31章 重兵出擊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16章 如何戰?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64章 回到軍中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23章 初次進宮第62章 只能成功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4章 拍板第4章 不速之客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78章 爲何如此第39章 壽辰(下)第31章 是喜是悲?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96章 太子監國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9章 新事物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1章 陽春白雪第15章 再次相遇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5章 論道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56章 意外的事第86章 有驚喜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78章 異常情況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