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

二,衆名侍御史所奏劾的,李業詡只覺得腦袋轟的下唰,有此不相信自己剛纔所聽到的,與曼蘇之間的事,怎麼這麼快就被人知道了?

侯君集在這時遭到彈劾倒並不意外,畢竟侯君集率領所部大軍回來已經有好幾個月了,一些事情都從各個方面傳了出去,戰利品也都已經入庫,御史臺官員得到舉報,查知情況也是情理之中。而安北道的大軍班師回朝才幾天啊,就馬上有御史臺的官員以這樣的事來彈劾,有些不合常理,這些御史臺的官員行動速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幟

李業詡對自己在這次朝會上遭到同樣的待遇有些不解,這非常的不正常,讓李業詡生出許多疑慮刺

當日酒醉後與曼蘇之間的事,李業詡想着只有自己的親衛知道,而且以李業詡對自己這些親衛的瞭解,他們做事基本不會給人留下把柄,難道自己屬下的親衛中有人去舉報?或者是曼蘇自己或者回訖使團中有人說出去?

只是無論是何種途經秘密被泄,李業詡覺得都有必要搞清楚,而且一定要搞清楚,若是自己親衛中有這樣的告密者,那將要毫不客氣地清除出去

李業詡也推敲起這名侍御史剛纔所奏的,史臺官員口中這個。“有染”是何意思?只說有染,沒說私通,還真不清楚御史臺官員具體指件麼。

不過無論如何,李業詡覺得今日要臉面大失了,即使不被李世民治罪,那也要被天下的恥笑了,近十萬人的領軍主帥,竟然在出徵時候,與異族女子有私情,鬧到被御史臺官員彈劾的地步,看來一世英明要毀在這名侍御史的手上。

這樣的情況是李業詡怎麼也沒想到過的。

李業詡腦中飛快地轉着,眼角偷偷地看了幾下站在上邊的李世民。

李世民表情很豐富,嘴巴有些微微地張着,看似也不相信御史臺官員所奏的,不過最終表情變成了憤怒。

“放肆”李世民暴怒,指着剛纔這名彈劾的御史臺官員大喝道,“今日聯封賞出征的將士,你們竟然先後彈劾領軍的主帥,豈有此理”

殿內的諸臣都被李世民的暴喝嚇了一跳,許多朝臣面面相覷,今日還真怪事多。對出征將領的封賞朝會上,連續兩名行軍道的大總管被御史臺官員彈劾,這樣的情景還未出現過,一些人在注視侯君集和李業詡的同時,也看看站在一邊面無表情的李世績,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這位行軍大總管也被彈劾。

李世民的聲音雖然很大。口氣很變得很兇,但這名侍御史卻不爲所動,面不改色地繼續說道:“陛下,我朝有定則,無論是士族還是庶家嫁娶,宜門當戶對,律中還有條文,五品以上官員,不得與胡人女子有染,更不得娶胡人女子爲妻,李大總管作爲一軍主帥,爲已之淫慾,公然與胡人女子有糾集。於禮於法皆不合,陛下應當重責”

“此事可有證據?”李世民口氣已經發寒,幾乎是一字一冉地問道。

“陛下可讓李大總管與回訖頭領吐迷度之女曼蘇一道,當廷對質,即可知曉”

“來人,傳回訖女子曼蘇”李世民怒喝道。

“陛下,不可”魏徵疾步出列,勸諫道:“臣聞“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今陛下令李大將軍與胡人婦女在朝堂上對辯帷箔之私。實則所得者輕,虛則所失者重。從前秦穆公給盜馬的野人喝酒,楚莊王赦免因調戲宮姬被扯斷帽纓的臣下,最後都得到加倍的回報,難道陛下道高於堯、舜,而卻趕不上秦穆公、楚莊王二人嗎?臣覺得即使李大將軍與回訖女子有私情,陛下也應該從寬處理,若讓大將軍與胡人女子當廷對質,那我軍中將領威嚴何在?軍心必然大亂,以後如何領軍作戰?”

“陛下,臣附議”房玄齡也緊接着站了出來,奏道:“萬不可因爲此事,而折損立下戰功的領軍主帥名聲,此是因小失大之事。會使軍中將士生怨,還請陛下三思”房玄齡看了眼另一邊低着頭沒有任何表示的李業詡,繼續說道,“臣覺得,作爲一軍主帥的李大將軍,在短短時間內取得了對薛延陀戰事的勝利,此戰功無人可比,取得如此戰績的李大將軍不可能有如此閒心與異族女子勾搭,不會如此不知輕重”退一步講,即使有這樣的事,陛下也不應該在今日的朝會上對質,今日是新年的第一個朝會,而且還是封賞將士的喜慶之時,若是因這樣的事,破壞了喜慶的氣氛,傳了出去,會成爲笑談,我大唐的威名將大受影響”

“陛下,臣不同意魏特進與房相所言”房玄齡話剛說完,長孫無忌出列奏道:“回訖歸附,在薛延陀覆滅後成爲安北大都護府境內最大部落,曼蘇作爲回訖頭領吐迷度的女兒,身份自是非同一般。

李大將軍與回訖女子私通,不會空穴來風,而且御史臺官員還握有證據,臣覺得這其中還可能有隱情,陛下應該嚴查安北道行軍部,還有回訖部落,看看有沒有我領軍主帥和迴繞頭領間私下的利益交易,如今回訖部落所居之地,也爲安北大都護府治下最大,萬一生變,那將是一場災難,”

聽長孫無忌如此一說,李世民眼角爲之一跳,狠狠地盯了一眼長孫小無忌,眼光又掃過其他朝臣們的臉,然後停在李業詡身上,正想說什麼,這時中書冉郎本文本又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不同意長孫司空此言…”

舉文本沒看任何人,娓娓而道:“陛下,當日陛下曾說,李大將軍在報與朝廷的奏報中,對如何處置回訖部落都曾有過詳細的說明,臣記得奏報裡面是如此說的:迴繞部落族人十萬數,若薛延陀覆滅,將是漠北勢力最大之部,因將回訖部落分而治之。可以令吐迷度領一部。婆閏領一部,再令與吐迷度及婆閏頗有嫌隙的烏訖也領一部,折分他們的力量,可以他們間相互牽制,力量抵消,這樣纔可以將其牢牢的統治住,陛下也採用了此策。而且此戰中。李大將軍也令回訖軍在攻擊煩利芯部及夷男本部時,作爲攻擊的主力,此也正是削弱回訖人力量的手段,陛下。一溫贊此計,也採用了此計,如何能說是與回饒人!間有刃。”

“陛下,臣有奏言”。這時站在武將隊列中的蘇定芳也站了出來說道:“回訖頭領吐迷度的子女婆閏、曼蘇,都是極力嚮往我大唐的,正是他們的建議,吐迷度纔不聽夷男的號令。率部西進,準備歸附,並且婆閏和曼蘇在作戰中都曾立下戰功,而且曼蘇多次到我大軍中,反映其部落內的情況,使得李大總管對回訖部落的一舉一動都掌握的清清楚楚。做出一些相應的佈署,若言及李大總管及回訖人有什麼密謀之計,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決無此事

蘇定芳是在看到李業詡沒出列辯解,忍不住纔出來說的,對長孫無忌剛纔的指責,已經是滿肚子怒火了,李業詡帶着他們在前方浴血奮戰,如今還遭到別人陷污,這口氣如何能受得了?

“陛下,臣也願以項上人頭作保,李大將軍在與回訖人打交道中,決無私心”作爲李業詡副手的執失思力,也跟着站出來奏道。

李世民冷着臉看着殿中諸臣,也狠狠地瞄了幾眼李業詡,反而不說話了。

“父皇,兒臣有一言站在最上首的太子李承乾出列奏道,“李大將軍率我大軍連年征戰,立下無數戰功。若只是與一胡人女子有私情這樣捕風捉影的事件就責其罪,甚至因此懷疑其與回訖人有不可告人的利益交換,而問責其罪,使其遭污,不說軍中將士不服,連朝中諸臣,包括兒臣在內都不服,若這樣的事傳出去,大將軍名氣必將受損,那以後如何領兵作戰?退一步講,即使真的有此事,大將軍與回訖女子相好,兒臣覺得也不能責罰,回訖既已經歸附,爲我大唐子民,父皇也曾說,華夷皆爲一家,也就是說如今安西和安北大都護府治下的百姓,皆爲大唐之民,已經無華夷之分,吐迷度是父皇親封的瀚海都督府都督,鎮邊的一府長官,其女也可以與士族同列。李大將軍與一我大唐州府都督之女相好,並不與我朝定律中官員不得與胡人女子有染之規定相牴觸”

李承乾看了看李世民眼中有讚賞的神色,繼續道:“若李大將軍與曼蘇姑娘真的是相互敬幕,那也會是一段傳奇的佳緣,父皇也應該成人之美,還有,爲鞏固對安北的統治,也有必要進行聯,”李承乾看了眼李世民,卻轉了話語,“爲鞏固安北的統治,必須維護將其征服的大將軍威名,不然,不只軍中將士寒心,讓那些已經成爲我大唐子民的歸附部落族人也會寒心!還請父皇三思

“陛下,太子殿下,臣覺得處理此事應該慎重,朝廷的律制所有人都應該遵守,李大將軍有沒有與回訖人密謀什麼,也應該查清楚,不然長孫無忌有些急迫地再次站出來說道。

長孫無忌的講話卻被李世民打斷了,李世民有些不耐煩地說道:,“李大總管與回訖女子有私情之事,正如太子所說,沒有追究的必要,說着轉頭對李業詡道,“李愛卿,你對此事有何說明?”

“陛下,臣沒有任何想說的小一切願憑陛下發落”李業詡不敢看一旁的李靖,也不想說任何辯解的話,灰溜溜地說道。

今日李世民不一定會責罰自己,但此事一定會傳的滿城風雨,說不定會給坊間那些文人們編出什麼離奇的故事來,自己這位原本口碑極佳的才子加戰功卓著的武將,名聲將一落千丈,更不要說回府去受到李靖的責罵,府中妻妾們的質問,

還有如何與曼蘇說,自己答應過曼蘇,會將此事處置妥當的,如今拿到朝堂上這麼一鬧,自己原先的打算,都沒有可能實現了,這個與自己有夫妻之實的回訖女孩,與自己的關係又會如何收場呢?

至於有沒有與回訖人密謀什麼,這李世民心裡自是知道,李業詡也不擔心因此事件遭查詢,他倒是在想,今日這齣戲,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特別是長孫無忌

“好”李世民爲之氣結,很想怒罵一句,但話到嘴邊,又咽回了半句,憋着氣,乾咳了幾下,這才說道:,“此事待查清後再做處置,對李翼的封賞也暫徽,小

隨後李世民親自宣佈了對諸將的封賞,侯君集因征戰西北有戰功,但又御軍不嚴,私取財物,功過相抵,暫無職務上的升遷,加封食邑五再戶,賞萎金十斤,絹一千匹;

李世績仍爲兵部尚書,授以從二品的鎮軍大將軍銜,加封食邑六百戶,賞黃金二十斤,絹兩千匹。

李道宗轉禮部尚書,授以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銜,加封食邑五百戶,賞黃金二十斤,絹兩千匹;

執失思力轉右衛大將軍職,接替張士貴留下的缺,授以冠軍大將軍銜,加封食邑五百戶,賞黃金十斤,絹兩千匹;

歸附的胡人將領成爲衛軍的正職,這也讓許多朝臣有些意外。

李思摩因戰敗逃回,雖然在以後跟隨李世績的戰事中有戰功,但功過相抵,不以獎賞,跟隨其作戰的兩名部下,卻都有封賞,以阿史那忠爲左屯衛大將軍,阿史那泥熟爲右屯衛大將軍。

李業詡所關心的其他人,封賞都不以蘇定芳爲檢校特衛大將軍,仍兼領第二近縣師將軍,鄭仁泰爲左衛大將軍,爵位皆爲縣公。

李業嗣因戰功被升爲第一近衛師將軍。程處默爲第三近衛師將軍,尉遲寶琳爲第四近衛師將軍。牛進達轉任右衛大將軍,這些將領都有爵位提升,及食邑的增加,還有錢物的獎賞。其他各近衛師將軍仍居原職,李業詡原先的副手辛獠兒轉任第十近衛師將軍。

薛仁貴爲第一團中郎將。席君賣爲第二團中郎將,裴行儉轉任第四團中郎將,劉仁軌爲第六團中郎將”

對諸將的封賞雖然豐厚,但因爲侍御史的在奉彈劾,使的封賞朝會也失去了喜慶的氣氛,宣佈完對諸將的封賞後,李世民也就宣佈散朝了,

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25章 顯神威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8章 凱旋之師第56章 爭功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9章 解惑第158章 出海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7章 較量第22章 剖析第22章 論理第96章 太子監國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9章 新事物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10章 開始募兵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78章 禮節真多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33章 皇帝巡視第30章 朕看好你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7章 拜訪房府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6章 成爲軍人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8章 高山流水第27章 共餐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54章 大軍班師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78章 異常情況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95章 刻石記功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72章 這是誣告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59章 回家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
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25章 顯神威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8章 凱旋之師第56章 爭功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9章 解惑第158章 出海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7章 較量第22章 剖析第22章 論理第96章 太子監國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9章 新事物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10章 開始募兵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78章 禮節真多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33章 皇帝巡視第30章 朕看好你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7章 拜訪房府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6章 成爲軍人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8章 高山流水第27章 共餐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54章 大軍班師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78章 異常情況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95章 刻石記功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72章 這是誣告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59章 回家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