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長離

第84章 長離

在李琅和李屹還在上頭爭吵的時候,左相府和右相府的人同時來到靈翠樓外。

右相府來的是李岫,此時他也是怒氣衝衝。

這樣的事情,肯定不能讓李林甫出面。

一年之間,他第二次因此來青樓。

“李監。”

李霅與李岫相遇,礙於顏面,向李岫執禮。

“李將軍,李少卿。”

李瑄的官職更大,李岫也必須向李瑄行禮。

不過他們並沒有多說話。

得知大人物前來,慕三娘連忙出來迎接:“拜見李將軍,李監,李少卿。”

昔日李瑄來靈翠樓的時候,俊逸中帶着青澀。

再見已是威名赫赫的將軍,身上的氣質也迥然不同。

一襲圓領長袍,像收鞘的寶劍一樣,不再鋒芒畢露。

“爲什麼總在你們靈翠樓發生這樣的事情?”

李岫倒沒客氣,嚮慕三娘質問道。

“李監恕罪。”

慕三娘有苦說不出。

普通的士人她不放心眼中,但李屹、李琅之輩都不是善茬,她若多事,連她一起打。

“先帶我們過去吧!”

李瑄沒有那麼盛氣凌人,發生衝突總是有原因的。

“諸君請!”

慕三娘鬆一口氣,帶李瑄等人到爭端之地。

還未到儀門,就聽到各種謾罵爭吵。

當李屹和李琅看到進來的人後,罵聲戛然而止。

家主不在,一家長子,代家主之權。

李屹怕李岫,李琅怕李霅,是衆所周知的事情。

“啪啪……”

李岫上前就是兩巴掌。

上次李屹是橫着出去的,李岫沒有忍心教訓。

這次他不再手軟,一定讓李屹長長記性,以免日後爲家族帶來災禍。

“大兄……是李琅這兵痞先動手。”

李屹捂着臉,不敢相信大兄會打他,一時懵了。

“右相是百官之首,右相的兒子,亦當天下的表率。在煙花柳巷鬥毆,誰先動手很重要嗎?”

李岫不聽李屹的解釋:“啪啪!”

又是兩巴掌甩出去,打得李屹眼冒金星。

“五郎,因何事?當衆解釋清楚。”

李霅雖想教訓李琅,但不能在衆目睽睽之下,他要給李琅留點面子。

他想要了解事情的經過,看他們左相府是否是無理取鬧的過錯一方。

周邊這麼多達官貴人圍觀,事情很快就會傳遍長安。

挑事的一方,將來會更加難堪。

不得已怒之,會挽回一些顏面。

以李霅對李琅的瞭解,絕對不會故意尋釁滋事,大打出手。

“大兄,李屹威脅離娘委身於他,我看不慣他,自然要教訓他一頓。”

李琅揚起脖子,他雖然怕李霅,但他覺得自己做得沒錯。

要不是他兄弟們不在,今天非把李屹腦殼敲爛。

“靈翠樓還有逼良爲娼嗎?”

李瑄抓住這一點問道。

“將軍豈能,長離掛籍於教坊,入樂籍。”慕三娘連忙解釋。

意思是那叫長離的女子爲官妓。

平康坊的妓女除了私妓以後,還有一部分教坊女子,她們色藝雙絕,一般都是權貴們的玩物。

而樂籍,也是賤籍的一種,是罪臣、罪民、戰俘等的妻女及其後代籍入專門的名冊,迫使之世代從樂,幾乎與奴婢無異。

宮廷、教坊、貴族、官府、軍旅、青樓、郡縣,樂籍的足跡幾乎遍佈天下。

“那是何故?”

李瑄不明白李琅在搞什麼。

“長離潔身自好,不委身於人。只以舞樂,願者聽聞。”慕三娘向李瑄解釋。

靈翠樓雖是她建立,但和教坊是分不開的。她被教坊任爲“都知”,用以管理靈翠樓的官妓與私妓。

區別就是私妓她可以做主贈賣,甚至還可以強迫她們。

官妓她不能賣,只能以假母身份管理、教導。

長離八歲時,就被慕三娘在教坊中選中,帶到靈翠樓悉心培養詩文才氣,學習歌舞樂器。

九年時間,長離就琴棋書畫俱精。慕三娘目的是讓長離爲她帶來巨大利益。

事實上,自一個月前長離正式入靈翠樓以來,許多王公子弟一見如癡,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的名氣逐漸響亮,吸引着權貴們一睹芳容。

如長離這種色藝無雙,才貌雙絕的女子,很容易嫁給權貴爲妾。真正的權貴,可以將長離從“樂籍”中脫離。

所以慕三娘贊成長離賣藝不賣身,因爲這能釣更多權貴到來。

慕三娘是過來人,明白男人的佔有慾。許多權貴告知她要納長離爲妾,都被她搪塞。

因爲慕三孃的野心是平康坊那兩位有權勢的家族。

在她刻意引導下,果然吸引到李屹和李琅。

她以爲長離會在他們之中選擇一個,但長離誰都不選,讓慕三娘很生氣。

果然,沒過多久就發生這樣的事情。

李屹橫行霸道,見長離幾次三番不給面子,直接出言威脅,連帶慕三娘一起辱罵。 正好李琅到來,得知此事後。要求穆三娘將長離交給他。然後李屹就罵李琅兵痞,李琅被激怒,率先出手一拳打在李屹臉上。

李屹的狐朋狗友在其他閣樓飲酒,等他們發現的時候,兩人已經被奴僕們拉住。

李瑄沒有再接慕三孃的話。

如果私妓就算了。

樂籍從小破家,入賤籍,無命運!

雖能成爲貴族侍妾,但這個時代的權貴,包括文人都有很不好的習慣。就是自己妾室、歌妓玩膩後,會贈送給其他人。

即便如此,妓女一般都會委身,若被達官貴人看重,哪怕是一時風光。

“你就爲這些事,與李屹起衝突嗎?”

李霅頓時覺得李琅沒事找事。

再怎麼說是青樓女子,難道還想納入相府嗎?

父親最反感這種事情,哪怕是妾都不行。

“大兄不能這麼說,李屹爲得一青樓女子,竟還要用威脅。家風如此,這行事風格太像了。”

李瑄勸說李霅一句。

還不忘暗示李屹是廢物,並指桑罵槐。

李琅聽後很高興,還是七郎關心他這個兄長。

“李瑄,你不要太囂張了。”

李屹一聽頓時火大,他又想起一些不美好的回憶。

“李瑄是伱能叫的嗎?連你兄長都要稱我一句將軍。”

李瑄不屑地道。

李屹就算以門蔭入仕也不被他放在眼裡。李林甫那麼多兒子,史載的就那幾個。

其他的都是酒囊飯袋,即便入朝堂,也是站在最後排,幾年都不一定會在朝堂說出一句話。

“啪……”

李岫反手又是一巴掌,並向奴僕們下令:“將八郎帶回去!”

他覺得自己顏面掃地。

正如李瑄所說,對一個青樓女子都要威脅,傳出去讓人笑掉大牙。

李屹不敢再說話,只能被奴僕們夾着離開,他看李瑄時恨意愈發濃烈……

李岫並未離開,他對慕三娘道:“去將那長離叫來,我倒要看看她怎麼個自命清高,連我家八郎都看不上。”

前幾天,李屹向他說過要納一青樓女子爲妾,卻遭青樓女子拒絕,李屹請他幫忙將其從教坊樂籍中脫離歸入右相府,但他沒有答應。

他當時應該同意,就不會再有這樣難堪的事情。

“妾身在此!”

李岫話落,一名女子款款而來。

她穿着淡青色的襦裙,梳着雲鬟。柳葉彎眉,眼眸如星,肌膚如雪一般,身材玲瓏動人。

她像是一輪明月一樣,清寒中讓人感覺到到溫暖。

又像是帶來和煦春風,撫人之面。

她氣質婉約,又如空谷幽蘭一樣,芳香縈繞在衆人鼻間。

但她看起來又很柔弱,彷彿會被一陣輕風吹倒一樣。

這種我見猶憐的氣質,令讓在場的每一個男子心動。

包括李瑄,也覺得很驚豔。

“李監請問。”

見李岫目不轉睛地看着自己,長離提醒他一句。

“爲什麼看不上我家八郎,你不知道他是右相之子嗎?”

意識到自己失態,爲掩飾自己尷尬,李岫恢復嚴厲的語氣質問。

“妾身卑微,只是賣技藝之人,怎敢無視王公?不願爲他之妾,又怎能強迫。”

長離反駁李岫。誰都知道李屹的惡名,動輒打罵人。

“賤籍能自己決定命運嗎?”李岫就這一點說事。

權貴隨便操弄奴婢的命運,哪怕是教坊樂籍。

李岫隨便知會一聲,長離就會被調到右相府。

“不能!德行、才華、能力如果都不具備,那我就如我的瑤琴一樣絃斷。”

長離果決地說道。

這句話令人讚歎,也讓如李琅這樣的紈絝子弟羞愧。

李琅在思考這三者哪一樣與自己沾邊。

令他悲傷的是,好像沒有。

“李監。大丈夫何必強迫於人?李八郎朽木不可雕也,長安的權貴誰不清楚?有這時間,還不如去教教李八郎如何爲人,如何做事,如何提升自己。”

李瑄見李岫咄咄相逼,沉聲提醒他一句。

現場一時很安靜。

這是在教訓李岫啊!

“告辭!”

李岫想說什麼,但最終只吐出這兩個字。

他不是李屹。李瑄的地位比他更高,名聲更是碾壓他。

他不能當面與李瑄起衝突。

長離之事,等回相府再考慮。

慕三娘見李岫離開,向李瑄、李霅躬身一禮後,一路追出去,連連致歉。

“離娘,李屹這……”

李琅趁此時機,又向長離靠過去,但卻被李霅一聲喝斷:“五郎!”

李琅身體一顫,立刻回到李霅身邊。

就在他們也要離開的時候,長離突然道:“李將軍且慢。”

第456章 回紇大敗,汗國崩塌第17章 楊玉環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20章 皇帝問策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60章 峽口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完結感言新書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72章 心在動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15章 大勝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70章 陷陣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41章 豐安令第44章 殺人滅口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間,黑衣者死第49章 賣馬人第22章 寧遠將軍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500章 使命完成,大航海開啓(全書完)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492章 重城淪陷,哈里發窮途末路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
第456章 回紇大敗,汗國崩塌第17章 楊玉環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20章 皇帝問策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60章 峽口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完結感言新書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72章 心在動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15章 大勝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70章 陷陣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41章 豐安令第44章 殺人滅口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間,黑衣者死第49章 賣馬人第22章 寧遠將軍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500章 使命完成,大航海開啓(全書完)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492章 重城淪陷,哈里發窮途末路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