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言而決

從李隆基的整個表情來看,他相信羣臣的話,那就是楊氏很囂張、霸道、狂妄,不把大唐律法放在眼裡,無惡不作,罪惡累累。然而,楊貴妃是他的心頭肉,他捨不得,不想治楊氏的罪。

羣臣都明白他的想法,無不暗歎,楊氏挺過這一關不是問題了。只要挺過這一次,楊氏就會捲土重來,會更加囂張。

就連李林甫這個老『奸』巨猾的巨『奸』也是暗歎,他這輩子整人無數,只要他出手,就沒有整不死的。唯有這個楊氏,他是無可奈何。

只要是明眼人,都明白李隆基的心思,聰明的作法就是不要再諫,不論你有多麼大的委屈。偏偏李昌國不識趣,在這緊要關頭說話了,惹得李隆基不快。

李昌國剛剛立了大功,平定了吐蕃,是李隆基的紅人,即使他惹惱了李隆基,李隆基也會忍着,不會當着這麼多人的面發作纔是。

李隆基之所以不給李昌國面子,當着這麼多人的面發作,那是因爲他對李昌國寄予厚望,不想李昌國摻和到這些事中。更別說,扳倒楊氏一事是由李林甫、太子李亨和安祿山聯手而爲,他們三人是『尿』不到一個壺裡的,連他們都聯手了,可見事態之嚴重。

若是李昌國這個新貴再參與進來,那麼,後果就更加嚴重了,李隆基身爲唐朝的皇帝,不得不考慮這事。

是以,他氣不打一處來,對李昌國絲毫不客氣。

“聰明反被聰明誤啊!”羣臣暗歎一聲,爲李昌國擔心。

“陛下,您多慮了,臣不是。”然而,讓所有人意外的是。李昌國一口否決。

李林甫眼中精光一閃,在李昌國身上一掠而過。李昌國和他是暫時的盟友,對付楊氏的盟友。若是李昌國不顧李隆基的喝斥,而是直承其事的話,他還會欣賞。李昌國直接否認,這是妥協,是背叛盟友。要李林甫不生氣都不成。

好在李林甫城府極深,沒有表現出來。卻在心裡暗自決定。一定要找機會收拾李昌國。

有這種想法的還有太子李亨,一轉念間,李亨就把李昌國劃入了不可與之謀的行列,儘管李昌國對他有莫大的幫助。一個背棄盟友的人,就算有再大的價值,也不值得投資。

安祿山也是不爽,只不過他害怕李昌國。不敢有任何心思。

“哦,那你有何話要說?”李隆基很是意外,又是長吁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李昌國和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祿山他們走到一起。只要李昌國不與這些人走到一起,他就不再擔心,神『色』一緩。

“陛下,臣馳騁疆場,稍有微功,臣是想請陛下爲臣賜婚,不知陛下可否?”李昌國聲調平緩,不疾不徐。

“賜婚?”羣臣很是意外。

“你果然不可交。”李林甫和太子李亨立時給李昌國帖上了不可交往的標籤。

“這是好事呀。有何不準的?準了!”李隆基想也沒有想,一臉的笑容,重重點頭,欣然應允。

李昌國是他的愛將,他正要想法設方攏絡李昌國,爲李昌國賜婚就有這種效果,他當然不會錯失。

“你的未婚妻是高妙麗,高仙芝之女?”李隆基眉頭一挑。問道。

“正是。”李昌國大聲回答。

“嗯。”李隆基沉『吟』道:“按理說,立即賜婚也不是問題。然而,高仙芝正在西域打生打死。你就和他的女兒完婚,這於人情不符。朕的意思是。等西域解圍後,朕再賜你與高妙麗完婚。”

“謝陛下。”李昌國道謝道:“臣與臣妻也是這般心思。還是陛下了解臣,謝陛下爲臣全名節。”

若李昌國眼下和高妙麗完婚,必然會招致很多人指責。因爲高仙芝在西域拼命,你卻和他的女兒完婚,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李隆基要他們等到西域解圍之後,高仙芝安全了再完婚,是爲他們的名節着想。

“你是大唐的功臣嘛。”李隆基對李昌國着實欣賞,捋着鬍鬚,問道:“你和高妙麗的婚事是高仙芝指定的?你在安西都護府時,勇冠三軍,高仙芝把女兒嫁給你也在情理中。高仙芝真有眼光。”

象李昌國這樣的人,只要他說一聲,會有很多豪門世家願把女兒嫁給他。這是冉冉升起的新星,誰個不想與之攀上關係?

“陛下,臣與臣妻之事,並非岳父大人指定,而是臣與臣妻自相結識。說起來,還有一段曲折呢。”李昌國的話乍聽起來如同在述說自己的說,然而很有吸引力,讓人好奇。

“哦。怎樣的曲折?”李隆基被李昌國勾起了興致。

羣臣的興致也來了。

八卦不分古今,在哪裡都吃香。尤其是李昌國這樣的大名人的緋聞,更有吸引力,羣臣的目光集中在李昌國身上。

“陛下,是這樣的……”李昌國簡要把與高妙麗結識的過程說了。

當然,他很有斟酌『性』,儘可能不損害到高妙麗。

“呵呵!”羣臣聽完,開懷大笑。

李昌國與高妙麗之間的戀情與他們奉引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爲不同,他們感到很新鮮,可以佐酒,不少大臣更是連乾幾杯。

“朕也是頭一遭聽說你這般的戀情。你數次三番戲耍高妙麗,高妙麗卻深深的戀上你,有趣有趣。”李隆基當作笑話聽的,很是歡喜,端起酒杯,連數杯。

“陛下,您可知這是爲何?”按理說,這話題到此就結束了,沒必要再進行下去,李昌國卻是出人意料的接着往下說。

“爲何?你有何等見識?快說,快說。”李隆基的八卦之心被勾起,興致很大。

“陛下,臣是將軍,就以治軍來說。”李昌國坐得筆直,一臉的肅穆,道:“臣在軍中觀察所知,若是將令荒廢。兵士們就會懈怠,不聽號令,更不會遵重將帥。若是號令嚴明,軍紀森嚴,將士們不僅不會埋怨,反而會對將帥倍加敬重。”

“嗯。”李隆隆重重點頭,大爲贊成這話。眉頭一擰。奇怪的問道:“這與男女之戀有何相干呢?”

這話問到羣臣心坎上了,無不是點頭附和。

治軍和戀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李昌國卻是把這兩件事扯到一起了,真讓人想不明白。

“臣思來索去,以爲對付女人與治軍一般無二。”說到最重要的話題了,李昌國的聲調有些高,道:“若是一味遷就女人,她們就會氣焰高張,今天不准你這樣。明天不准你那樣,後天就有可能不准你上榻,再過上幾天,她就是家裡的主宰了,男人反而成了陪襯。”

家有河東獅的大臣不在少數,不少人的臉『色』變了,一臉的羞『色』。

在家裡擡不起頭這事,無論如何是很丟臉的事,是男人的通病,能不羞愧?

李隆基的臉『色』極爲不自在。他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啊。

楊貴妃的驕縱,天下皆知。爲了討楊貴妃的歡心,李隆基是費盡了心思。要不然的話,楊氏也不會如此滿門富貴,更不會如此作惡多端。

更要命的是,昨天晚上,虢國夫人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衝李隆基兇,還揚言不要李隆基上榻。這太丟臉了,他的臉皮即使比城牆還要厚,也會很不自在。

李林甫若有所悟。眼中精光一閃,微微點頭。

太子李亨似乎明白了什麼。暗自點頭。

安祿山只覺心中一陣發寒,李昌國是他害怕之人,果是不凡。

“你們不會有人就是如此?抱歉,抱歉。”偏偏李昌國還調侃一句。

這不是當面揭人短麼?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也是讓人羞愧呀,那些家有河東獅的大臣,一顆頭顱埋得很低很低。

李隆基一張臉臊得緋紅,比雞冠還要紅,以袖掩面,裝作喝酒掩飾過去。

“噗!”一片噴酒聲響成一片,羣臣指點着李昌國,笑得前仰後合。

這種事情,正是男人愛聽的話題,這些能降住女人的大臣自覺很有男兒氣慨,歡喜得緊。

“你們說,遇到這種情形該當如何處置?”李昌國大聲問道,臉上泛起笑容。

“怎麼處置?”一片問話聲響成一片。

那些家有河東獅的大臣,個個睜大了眼睛,死盯着李昌國,盼望李昌國給他們支高招。

家有河東獅之苦,他們太有體會了,那是無上折磨,無時無刻不在盼着有人能教他們幾手高招。如今,終於盼到這機會了,他們能不心急嗎?

以他們那急切的心情,恨不得從李昌國嘴裡摳出答案。

李隆基眼中精光暴『射』,盯着李昌國,一臉的『色』切。

這裡這麼多人,河東獅吼得最厲害的,就是他李隆基了。若是有辦法讓楊貴妃既歡心,又不爲難他,他想上榻就上榻,那該多好。

“其實這辦法很簡單。”李昌國笑着支招,道:“女人是拿來疼的。不過,在疼女人之前,你先得征服她。只要是女人,不管是怎樣的女人,總會盼着有一個英雄了得的男人來征服她,讓她依靠。只要你征服了她,那麼,她就會對你柔情似水,百依百順,你要她東她不會西,你要她站她不會坐,你要她抓雞她不敢攆狗。”

家有河東獅的大臣似有所悟,微微點頭。仔細回想起來,家裡的河東獅吼得那麼厲害,還不是因爲自己不夠高大全,不能征服女人。

李隆基沉『吟』不悟。

“你們不信,是不是。我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就從未妥協過,卻是過得最好的。”李昌國拍着胸脯,一副我比你們厲害的樣兒。

“呼!”李隆基吐出一口濁氣,眼中精光暴『射』,神『色』前所未有的輕鬆。

第10章 安西都護府的危機第16章 王維第17章 無上榮耀第27章 大唐軍舞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32章 決戰西域(一)第13章 石國叛變第2章 猛將如雲第35章 吐蕃中計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26章 未雨綢繆第49章 拯救李隆基第64章 兵臨邏些第59章 杜甫來訪第13章 石國叛變第82章 邏些大火第29章 初戰阿布?穆斯林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50章 毒計第38章 封常清第24章 率先登城第18章 邂逅第52章 楊貴妃出家第9章 雷伊之戰第13章 杜甫很忙第25章 中亞泣血第91章 自相殘殺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28章 傾國之兵第24章 號令大漠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五)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8章 哥哥我要!第34章 衝擊楊氏第64章 兵臨邏些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43章 東方總督第44章 安祿山的狠辣第33章 信不信?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24章 軍心何在?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43章 破壺口第19章 自投羅網第9章 雷伊之戰第26章 狼狽爲奸第28章 贊普獻舞第15章 疏勒戰事第3章 哥舒翰第22章 衝突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30章 血戰龜茲第39章 楊氏之災第1章 千古奇功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31章 後宮風波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26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進攻受阻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58章 奔赴邊關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30章 妙計解困第5章 進軍方略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52章 楊貴妃出家第78章 亂起第73章 勝券在握第2章 第一寵臣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3章 就打你!第87章 困獸之鬥第2章 范陽精銳第85章 吐蕃求和第58章 和談第55章 封賞第91章 自相殘殺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33章 生擒活捉第38章 封常清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31章 龜茲解圍第55章 監軍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5章 吐蕃要報仇第56章 爲何?
第10章 安西都護府的危機第16章 王維第17章 無上榮耀第27章 大唐軍舞第84章 王忠嗣復職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32章 決戰西域(一)第13章 石國叛變第2章 猛將如雲第35章 吐蕃中計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26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26章 未雨綢繆第49章 拯救李隆基第64章 兵臨邏些第59章 杜甫來訪第13章 石國叛變第82章 邏些大火第29章 初戰阿布?穆斯林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50章 毒計第38章 封常清第24章 率先登城第18章 邂逅第52章 楊貴妃出家第9章 雷伊之戰第13章 杜甫很忙第25章 中亞泣血第91章 自相殘殺第9章 楊國忠遭罰第28章 傾國之兵第24章 號令大漠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五)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8章 哥哥我要!第34章 衝擊楊氏第64章 兵臨邏些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43章 東方總督第44章 安祿山的狠辣第33章 信不信?第69章 血戰邏些(下)第17章 郭子儀的決斷第24章 軍心何在?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43章 破壺口第19章 自投羅網第9章 雷伊之戰第26章 狼狽爲奸第28章 贊普獻舞第15章 疏勒戰事第3章 哥舒翰第22章 衝突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30章 血戰龜茲第39章 楊氏之災第1章 千古奇功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31章 後宮風波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26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進攻受阻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58章 奔赴邊關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30章 妙計解困第5章 進軍方略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52章 楊貴妃出家第78章 亂起第73章 勝券在握第2章 第一寵臣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28章 石堡城大捷第23章 就打你!第87章 困獸之鬥第2章 范陽精銳第85章 吐蕃求和第58章 和談第55章 封賞第91章 自相殘殺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33章 生擒活捉第38章 封常清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88章 封常清,出擊!第31章 龜茲解圍第55章 監軍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33章 伏屍千里(上)第5章 吐蕃要報仇第56章 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