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幽州營

“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李嘉鎮定心神,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平緩些,雁門關要是真守不住,那太原,他都感覺待不下去了。

面子哪有性命重要啊!

“信使面露歡喜,口稱報捷——”田福小步而來,看着衆人,對着皇帝說道。

“讓他進來吧!”李嘉微微頷首,榮辱不驚地坐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讓大家格外的讚歎,殊不知他已經忍的很艱難了。

“啓稟陛下!”信使氣喘吁吁而來,單膝跪地,直言道:“雁門關大捷,雁門關大捷,契丹人戰敗而逃——”

隨之,報捷的書信,呈交到了李嘉手中,他攤開,仔細看將起來,過了許久,衆人的也被吊足了胃口,皇帝這才合上,露出一絲笑意:

“北方傳來的消息,楊業突襲契丹後營,一舉擊潰其兵,俘虜兩萬有餘,逃回大同的兵馬,不足一半。”

嘩啦——

所有人都驚詫了。

這句話仔細理解,不就是楊業等人襲擊契丹人,以寡敵衆,將十萬人打得潰不成軍,幾乎攔腰斬斷,損失一半的兵馬,那還有戰鬥力嗎?

一時間,衆將歡喜,聲響雷動,讚歎聲,恭賀聲,不一而足,所有人都很歡喜,這就意味着,北漢,真正的被吞沒。

而,聽聞楊業僅僅憑藉二萬兵馬,就能擊潰十萬契丹人,如此懸殊的差距,讓他們格外的難以置信。

他們不敢相信楊業有這般本事,不然北漢怎麼會被攻克?

那麼,就只有一條,那就是契丹人太弱了,才能合理的解釋。

於是,許多人都膨脹了,他們好像是發覺了新世界,龐然大物的契丹人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恐怖。

這般一來,乘勝追擊,甚至趁機收復幽雲的呼聲,也是不斷地高漲。

對此,李嘉默然以對,你們這是想考驗我的驢車技術?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止聲——”皇帝沉聲道,衆將紛紛恍然,立馬停下來探討。

“契丹人此次雖然兵敗,但只是傷及了皮毛罷了!”

李嘉目視衆人,心情頗有些不爽,這就是驕兵了?

“況且,你們是不是忘了,這是攻城戰,契丹人最擅長的是野戰,攻城戰勝之,本就是常有的事,野戰勝,纔是真正的勝利。”

“我想要問你們,攻伐契丹人,可有騎兵?”

李嘉見衆人不再出聲,繼續說道:“總數不過兩三萬的騎兵,撒在草原上,就不見蹤影,怎麼打?”

這一下,衆人更不敢言語了。

“陛下,幽雲數百里之外,可望不可即,又有高城強兵,自然不可取!”

李繼勳頗有些不甘,這次平滅北漢,他只是撈個輔助,根本就沒多少功勞,於是,他出聲道:

“山後九州,代北之地,雖然不可盡取,但大同卻可窺探一二。”

“契丹人兵馬損失慘重,正所謂趁其病,要其命,只要拿下大同,代北就安穩如山,徐徐圖之,儘可復之。”

這話一出來,瞬間打開了話匣子,所有人都探討着必要性,這可是大功,這下子,可算是能撈點功勞了。

李嘉聽聞他們討論的如此熱烈,雖然頗有些心動,但卻依舊面無表情,直言道:“大同雖重,卻是契丹之西京,宛若捅了馬蜂窩,到時候契丹再舉十萬鐵騎,又如何守之?”

不待衆人反應,他直接擺了擺手,說道:“此戰而守雁門,至此,北漢覆滅,山西府也正好成立,其他的就不必談了。”

“喏——”皇帝態度如此堅決,衆人自然不敢忤逆,沒得辦法,只能偃旗息鼓了。

隨即,待衆人走後,李嘉攤開書信,再次看將起來。

楊業將自己的行動描繪的非常仔細,兵分爲二,夜間突襲,火馬相戰,逼降漢軍,乘勝追擊,力竭而還。

俘虜上,除了四千的漢軍外,還有被燒糊塗的漠南部落,約有七千人,以及被追擊而迫降的兵馬,三千餘人。

至於斬首,約莫一萬,其餘的,俘虜的戰馬,就有近三萬匹,糧食,牛羊等,上十萬頭,如今他們正漫山遍野的抓牛羊呢!

自身的損失,兩萬人中,僅僅傷亡五千餘人,算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了。

至此,契丹南下的援軍,被一舉擊潰,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援軍了。

對於這些俘虜,李嘉並沒有歧視的意思,契丹人,如今依舊是個部落聯盟型國家,只是逐步在封建化罷了。

而草原部落,遊牧民族,根本就沒有民族國家概念,從不講究感情,所謂的有奶就是娘。

歷史上,西漢反擊匈奴,唐朝擴充西域,明初北伐,主力軍基本上都是異族人。

有鑑於此,再加上收穫了大量的戰馬,李嘉準備組建一支真正的鐵騎,重騎兵,由漢人與少族一起構建而成。

名字,則喚作幽州營,以示北伐恢復江山之意。

御營的騎兵,雖然戰士着甲,但卻是輕甲,而不是連馬都遮掩的重甲,輕騎兵談不上,只能算作是中等罷了。

所以,以北漢禁軍,御營,以及俘虜的騎兵,混合篩選出萬人,組成幽州營重甲騎兵,以鐵鉤爲武器。

其餘的人馬,則補充到御營中,再次組建一營萬人的輕騎兵。

說道重甲騎兵,北宋其實也有過,靜塞軍,一人五馬,鐵鉤爲刃,無往不勝,一舉斬首萬五,打破了耶律休哥的不敗戰績。

後來,精銳的靜塞軍,被衆將瓜分,任命爲親衛,保護自己的安全,由此無法形成規模的重騎兵,自然再也不復存在了。

扯遠了。

北漢的戰馬,加上俘虜的戰馬,勉強能達成一人三馬,幽州營重甲騎兵,也算是受到極大重視吧!

如果沒有重騎兵,李嘉是不敢與契丹人野戰的,這點騎兵純屬找虐。

“希望這是我的靜塞軍吧!”

皇帝對此抱有極大的期望。

而對於楊業,李嘉也是頗爲讚賞,總算不負歷史盛名,索性直接任命其駐守雁門關,封其爲雲州(大同)伯,食邑兩千五百戶,正五品定遠將軍,兼任代北防禦使,漠南招撫使。

郭進爲忻州伯,食邑兩千五百戶,從四品宣威將軍,河北府總兵,掌管一府軍都司。

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1228章子嗣第1253章教訓第1341章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1176章贖人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1289章心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144章後宮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1315章水師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1274章伴當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244章治浙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124章討論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168章安撫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四百章捉拿番外2——觸目驚心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七百八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七百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171章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
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1228章子嗣第1253章教訓第1341章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1176章贖人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1289章心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144章後宮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1315章水師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1274章伴當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244章治浙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124章討論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168章安撫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四百章捉拿番外2——觸目驚心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七百八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七百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171章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