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烈日當空,灰塵飛揚。

曹彬看不見前方的情況,但卻明顯感覺地面震動的幅度越來越小,他推測可能是幽州營遇到了特殊情況。

畢竟幽州營也是第二次對戰,經驗不足,而如今對戰的是皮室軍,精銳中的精銳,不敵也是應當的。

“衝鋒——”曹彬立即發號施令,加快騎兵的步伐,對於對峙中的兩軍,進行最後一刀。

而耶律休哥也有些遲疑。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他沒想到皮室軍竟然真的勉強遲懈了對方重騎兵的步伐,而且,尷尬在於,他已經撤出了戰場。

不過,他看的出來,皮室軍已經是筋疲力盡,所謂的遲懈,也不過是勉強支應,過不了就會被沖垮。

“該死——”對面又有新力軍加入,他怎麼敢拋棄?

於是,硬着腦袋,他帶領軍隊,繼續進去拼殺,爭取將軍隊救出來。

耶律休哥草原征戰多年,經驗極其豐富,他立馬組織人手從兩翼散開,給對面的重騎兵讓開道路,使其衝施消散,然後不待其再次衝殺,立馬就一鬨而散,化整爲零。

於是,當曹彬帶領兄弟們衝擊而來時,就只見一地的血腥,以及殘骸斷臂,還有竟然奔跑的馬兒,至於衆多的契丹騎兵,已經不見了蹤影。

“斷尾求生——”曹彬頗爲詫異,真是個果決的人物,幾千上萬人,就這麼被拋棄了。

“不過,想要逃走,沒那麼容易!”

隨即,曹彬帶領下沒立下什麼戰功的輕騎兵,緊隨耶律休哥而去,窮追不捨。

耶律休哥何曾這般狼狽過,被追了半日,他收拾心情,反倒是來了一波衝殺,而曹彬則避而不見,只是不斷地騷擾着,阻礙他們回程。

就這樣,從平州,一直追到了營州,耶律休哥才喘了口氣。

結果,一清點,三萬人去的,回來時只有不到兩萬人,真是吃了大虧。

“奇恥大辱!”耶律休哥怒了,這是他此生第一次敗績,出自一個不知名的將領,真是讓人難受。

他又怎能知道,自己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下,他可是在高梁河之戰輕車追逐趙光義一夜,歧溝關之戰連敗三路宋軍,被封宋國王,威名赫赫。

如今三十來歲的他,初次接觸中原軍隊,就感受到巨大的不同,對待遊牧部落的經驗,完全用不上。

只要一陣衝鋒,兩翼包抄,那些部落就會潰敗,何曾這般敢硬生生的與皮室軍對戰。

“唐人果然不容小覷。”

耶律休哥嘆了口氣,隨即,他想到自己還年輕不過三十,有的是機會報仇,立即咬着牙說道:“此戰非人之罪,而是甲冑,我定要讓大汗組建大遼的重騎兵,甲具齊全,讓唐人見識契丹鐵騎的厲害。”

敗軍修整幾日,士氣有所恢復,覬覦這支唐騎多日,耶律休哥多次試探進攻,但未取得什麼好處。

關鍵是,皮室軍並不會守城,待在營州城,並無好處,反而無法及時補給,被陷入其中。

無奈地分析一番後,耶律休哥只能悵然而去,眼眸中藏着深深的恨意。

曹彬不費吹灰之力,獲得營州,以及不遠處的榆關,他大爲驚喜,一邊徵調民夫重新修城,一邊連忙向幽州報捷。

耶律休哥快馬而回,帶來的是一系列的壞消息,這讓整個上京大爲動盪,契丹貴族們義憤填膺,不斷地叫囂着報仇。

而這些時日,由於契丹可汗的徵召令,大大小小的貴族帶着私兵,聚集在上京附近,規模達到了五萬之巨,而且,還在源源不斷地匯聚,其他的非契丹部落,也自覺着帶着兵馬前來。

可以預見,不消半個月,匯聚在上京的軍隊,會超過十萬。

而就在去年,契丹就已經組建了一次十萬規模的騎兵,這是第二次。

這還不到契丹人的極限。

如果再有時間寬限的話,更遠處的部落傳召,規模能達到二十萬。

遼國制定這樣的規定:“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

也就是說,遼國的成年男子,幾乎都是士兵。

契丹軍隊分爲五等,一類就是御帳親軍,這是遼軍的主力,也就是皇帝親自掌管的軍隊,皮室軍。

第二是宮衛騎軍,契丹部落的青壯騎兵,約莫十萬左右;第三則是王公貴族的部落私兵,規模不知。

第四,部族軍,這是以部落爲單位,這是由契丹族各個部落的首領組成的軍隊。包括契丹、奚、渤海、室韋、唐古、突厥、女直諸部等,潛力無限,戰力不知。

最後,則是普通的五京鄉丁,由隸屬上京、中京、東京、南京、西京的民丁組成。

實際上來說,契丹的常規軍隊,在三十萬左右,這也是整個契丹部落真正的青壯力,死傷太多,就傷到了根本。

歷史上蕭太后南下,也不過是二十萬罷了,傾國之軍,其一勞永逸想要解決北宋的心思,昭然若揭。

“惕隱——”耶律休哥歸來,讓整個上京都驚動了,他一路上來到行宮,路上的契丹貴族不斷地行禮。

作爲契丹六部的惕隱,大汗的代言人,耶律休哥可謂是人人皆知。

“大汗在嗎?”耶律休哥問道。

“我去通稟!”侍從連忙回道。

很快,耶律休哥就被請了進來,他就看見契丹人的大汗,耶律賢,正在看書。

漢人的書籍。

這讓耶律休哥頗爲不爽利,尤其是剛吃敗仗的情況下。

“休哥,如何?”耶律賢放下書,一臉期待道。

耶律休哥沉默了片刻,不由得說道:“臣下有罪,幽州已經被破,聽聞是被一種霹靂攻迫的——”

“也就是說,燕燕,已經不知所蹤了嗎?”

耶律賢聞言,先是一呆,然後悵然若失道。

蕭燕燕青梅竹馬,是他的感情寄託,蕭思溫的勢力,也是他汗位的有力支撐。

於公於私,他都不願意消減戰爭。

放下書籍,耶律賢掀起軍帳,看着不遠處成羣結隊的青壯軍隊,對着耶律休哥,咬着牙說道:“如今,已經聚集了五萬兵馬,皮室軍也還剩下五萬,這個仇,一定要報——”

這一刻,耶律休哥在這位俗稱“漢兒汗”的大漢身上,見到了契丹人真正的氣魄影子,不由得寬慰許多。

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七百零九章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249章想法第1226章取暖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1276章實踐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1287章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1298章規格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1341章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303章清明第1319章就國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1145章建議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九百六十四章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一千零七十章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177章走了第1343章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1339章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1149章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1181章天可汗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一十八章廟堂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七百零二章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1399章大動作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1138章尊老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1268章總兵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1315章水師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七百零九章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249章想法第1226章取暖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1276章實踐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1287章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1298章規格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1341章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303章清明第1319章就國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1145章建議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九百六十四章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一千零七十章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177章走了第1343章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1339章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1149章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1181章天可汗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一十八章廟堂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七百零二章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1399章大動作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1138章尊老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1268章總兵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1315章水師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