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蜀奸

待其走後,林仁肇並沒有着急的去追,反而停在虔州城,整理軍務。

神衛軍還有一些人殘兵需要整理一下,以及各種器械輜重,都需要整理,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準備等待自己的幾萬大軍到來。

區區的龍衛軍,他指揮起來並不通暢。

這邊。

黃陽雖然被消滅了一千多人,但作爲一個優秀的將領,他顯然知曉什麼決斷。

連夜果斷地撤退,坐着船,逆流而上,回到了汀州。

這裡,經過一個多月的經營,城池被加深了不少了,來自泉州的援兵,以及朝廷的援兵也陸續到來。

第一個到達的,就是金山軍的統軍陳兵,他率領着五千人,安置好劍、建、泉三州後,就火速來到汀州,幫助其建設。

所以,一夜後,回到汀州時,汀州的城牆已經超過了三丈,可以說是閩地第一高城。

動用的勞動力超過了兩萬人,耗費錢財超過了三萬貫,頗有些得不償失的意思。

“黃將軍——”陳兵親自出城迎接,看着一臉疲憊黃子爵,不由得愣了。

“將軍何以至此?”

“哎,說來也是可笑!”黃陽對於陳兵,雖然有些陌生,但卻也是識得的,苦笑道:“這次可算是丟臉了,落荒而逃。”

說着,黃陽就將林仁肇空營,以及偷襲,說了一遍,他感嘆道:“雖然射聲司傳信,但終究還是晚了,某還是低估了林仁肇,他畢竟不是皇甫繼勳這般的人物,朝廷重視他,不無道理的。”

“林仁肇不曾有過多少功勳,我還以爲他乃是憑藉着江南國主的寵幸,而坐鎮洪州,不曾想到,他竟然還真有些本事。”聞言,陳兵也收起輕視之心,感慨道。

朝廷的誘敵之策,本是皇帝以及軍機處的設定,將領們其實並不怎麼認可,畢竟林仁肇的能力沒有得到檢驗。

一下就高居南都留守,不只是南唐的百官們不認可,就連他們這些將領們也不認可,實在太荒唐了。

無名之輩如此認真對待。

但,如今,連黃陽都落荒而逃,着實令人意外,這一番操作,一個能將的是免不了了。

輕視之心,瞬間大減。

而黃陽見到防守極其得當的汀州城後,看了一眼陳兵,說道:“陳統軍,也是一員能將啊!”

“將軍哪裡的話!”陳兵謙虛地說道。

無論是資歷還是爵位,他都位於黃陽之下,所以只能謙虛。

黃陽則很是欣賞陳兵這種謙虛儒雅的性格,亂世中,跋扈的武人太多,這種反而是最少的,令人舒服。

由於一個承讓,一個歡喜,所以一場主次之爭,並沒有起波瀾,風平浪靜。

終於,經過了半個月的時間,林仁肇終於等到了自己的大軍以及必要的器械,也打造運來了許多船隻,合計約五萬人,號稱十萬,浩浩蕩蕩的朝着汀州而來,氣勢驚人。

而來到汀州的援軍,也有了萬人,守軍差不多有兩萬人。

黃陽與陳兵並沒有輕率的出兵迎戰,而是一個紮營城外,一個在城內指揮,相互配合,進行守衛戰。

一到汀州,林仁肇就見到了高聳的城牆,足足有三丈,心中大忌,又見城外嚴整的軍寨,又彷彿一座小城,着實難受。

“這些大概有多少人?”林仁肇問道。

“據探子的消息,約有兩三萬人,而且各個着甲,着實令人猜不透。”

“可恨,這是一塊硬骨頭啊!”林仁肇嘆了口氣,說道:“十則圍之,咱們不過人家的一倍,這還怎麼打?若真是要啃下來,咱們的這些人,可得磨沒了!”

“派兵去勸降吧!總得去試試。”

林仁肇皺起眉頭,這樣硬碰硬,着實不是他樂意的,攻城戰,總是沒有些許樂趣。

哪怕明知道這勸降沒有多大的用處,但最後得知結果,林仁肇還是有些失望。

“安營紮寨,我就不行,我啃不下這塊骨頭!!!”林仁肇也是個倔犟的人,從不肯認輸,哪怕遇到人人害怕畏懼的中原禁軍,也不曾畏懼過。

時間,就這樣僵持着。

得力於富庶多年江西供應,夏糧徵收後,以及贛江的輸送,林仁肇從不爲糧草發愁。

黃陽等人也是如此,漳泉富庶多年,又有港口貿易支撐,糧食從不缺少,糧餉也能及時的供應,可以說,半斤八兩。

就這樣對峙着,時間,一下子就來到了六月初。

這時候,就在北宋磨刀霍霍,準備攻蜀之時,上天爲他送來了一個張鬆。

原來是孟昶看到宋國日益強大,而且具備了兼併各國的實力,兼併的勢頭也是如箭在弦,終於想起來與別的國家聯合起來,準備採取以攻爲守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遏止宋國的擴張,延長自己享福的時間。

於是,他委派大臣趙彥韜等人作爲後蜀國的秘密使者,前往北漢國秘密聯絡,相約北漢派兵南下,後蜀出兵東進,唐國北上,三國相互配合,西北南三路同時攻打宋國。

還有一路也來到了長沙府,畢竟如今的大唐還是氣勢洶洶的,而且並不怕中原,甚至兩者關係還很惡劣。

趙彥韜等人身負重大使命,關係着後蜀生死存亡,卻辜負了後蜀國君臣的重託。他們出了後蜀的地界後,並沒有按照原定的行走線路去往北漢,而是改變了方向,前往宋國。

也許是趙彥韜看清了天下大勢,認爲宋國實力強盛,統一天下是必然的趨勢,不可阻擋,後蜀和北漢要抵抗,只是雞蛋碰石頭,必敗無疑,滅亡是遲早的事。

與其跟着孟昶他們一起在死亡之路上走到底,最後落個國亡身死的下場,還不如利用手中的高價值情報,作爲進身之禮送給宋國,爲自己重新找一個靠山,謀一條新的出路。

於是其便決定改換門庭,叛蜀投宋。

趙彥韜他們到了宋國的都城汴州,把隨身秘藏的蠟封密信獻給了趙匡胤。

趙匡胤大喜過望,說道:“如今,巴蜀已經瓜熟蒂落,就等着我採摘了。”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115行事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1192章嚴家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1324章氣惱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1184章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1142章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1328章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一千零六章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1236章僧人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1223章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364章第1188章空獄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407章禪讓第一千零七十章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1314章凜然第1345章第1392章復立安西弟1119章瓜州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1305章談話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1388章黃龍府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七百零七章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1298章規格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1249章想法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1112章老君山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1168章安撫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115行事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1192章嚴家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1324章氣惱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1184章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1142章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1328章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一千零六章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1236章僧人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1223章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364章第1188章空獄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407章禪讓第一千零七十章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1314章凜然第1345章第1392章復立安西弟1119章瓜州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1305章談話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1388章黃龍府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七百零七章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1298章規格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1249章想法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1112章老君山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1168章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