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及時

卻說這邊,張維卿帶着一萬大軍,從嶽州上船,然後直奔江西而去。

百艘大船浩浩蕩蕩,幾乎要兩長江給鋪滿,風掣紅旗,氣勢磅礴。

面對如此龐大的軍隊,鄂州直接就跪了。

大開城門,低頭納降。

鄂州位於長江之邊,金陵城被破十餘日了,商賈往來不絕,自然對於目前的情報一清二楚,而且,很有自知之明。

即使城內還有幾千州兵,但依舊選擇了投降。

“識時務者爲俊傑!”張維卿感覺,現在的自己,就像人家種好了地,除了草,施好了肥料,澆灌了水,直接進行收割,簡直不要太舒服。

“刺史識時務,陛下又豈會虧待於你?”張維卿面對恭維的鄂州刺史,笑着說道:“這兵我帶走一半,使君也與我一起去金陵,升官乃是必然的。”

“下官走了,這鄂州該如何是好?”鄂州刺史瞬間懵了,他猶豫地說道。

“這不是有司馬嗎?讓司馬代理刺史!”張維卿大大咧咧地說道,讓落魄模樣的司馬爲之大喜,其餘的官吏則滿臉的失望。

他這樣辦,也是有道理的,自唐以來,司馬一直是無權無勢,乃是貶官落魄者的必要安置所在,比如,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就是如此,感懷身受。

如此一來,驟然登高位的司馬,根基不勞,必然依賴於他,而刺史留下的舊官又會不服,從而形成制衡,暫時穩定下來。

粗粗的解決一番,再洗刷明面上一些頑固者,帶着刺史以及一衆軍中的校尉等,張維卿就離開了鄂州,這只是他的第一站罷了。

隨後,他來到了江州,也就是後世的九江。

江州刺史劉萬青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船隻,心中極爲震撼,他有些驚慌:“這又該如何是好,金陵城破了咱們江州,又沒多少兵馬,又怎能抵擋過去呢,這不就是送死嗎?”

一旁的幕僚則看透了他的虛僞,都送死了,你還說個甚,但是主家,只能一臉凝重的勸說道:“使君,陛下既沒,咱們在抵抗,也是無用功,而且若是惹怒了他們,遷怒到了,陛下這可就不好了。”

“你說的對!”劉萬青萬分高興,這個理由不錯,他隨即一臉誠懇地說道:“我不能連累陛下,更是不能讓城內百姓無辜受傷。”

說到這裡,江風拂面,吹散了他的長髮,他彷彿自己都信了這番言詞,一臉感懷地說道:

“寧可犧牲我一人的名譽,也不能連累到陛下和百姓們,這是我作爲一州刺史的責任。”

“來人,開城門吧!!”

“使君,真是博懷萬里啊!”

“這番襟懷,任誰有之?”

跟隨其後的屬吏們也長長舒了口氣,能活着,誰也不想死,這番馬屁,倒是拍的真心實意。

於是,待張維卿來到江州時,就眼見城門大開的場景。

與在鄂州相同,提拔司馬,帶友軍中的高官以及刺史,然後就直趨鄱陽湖而去。

江州是鄱陽湖的入口。

鄱陽湖很大,雖然找了嚮導,但依舊走了一天一夜,才逆流而下,來到了洪州,或者說是洪都。

刀山劍林,箭射如雨,殺聲震天,血肉飛濺絞殺……

抱歉,這些在洪州城,都沒有。

只有巨大的軍營圍在洪州城外,數百名聲音洪亮,膀大腰圓的水賊,正大聲的吶喊着:

“降了吧,你們的國主已經被俘虜了!”

“現在投降,既往不咎!”

“投降有肉吃——”

“大家都別信,這是謠言,金陵城穩如泰山!”洪州城守將黑餅臉,鬍子拉碴的,大聲嚷嚷道:

“都是假的,大家要記住,這些水賊若是進了城,你們的家小怎麼保住?”

“將軍,那勸降信呢?聽說是皇帝御筆所書的……”有人問道。

“呸,皇帝的字,只有那些相公們清楚,咱們懂個甚,字看起來又那麼像,十有八九就是胡亂找個人寫的。”

黑臉大將不屑地說道:“這些伎倆,都是小兒玩的,怎能騙得了我?”

“好好守着,反正咱們糧食多,再過一些時日,留守就會回來救我們了,到時候就把這羣水賊殺個乾淨!”

城外,邱雙刀抱着胳膊,瞅着這番景象,愁緒萬千。

哪怕他再低估了水賊的,厲害,但也實在沒有想到一座洪州城,阻攔了他們大半個月,既定目標還是沒有完成。

按理說,大可以撇開洪州,直接去別的城池。

但,洪州不一樣,這裡是林仁肇南征大軍的主要糧草彙集地,江西十數州的夏糧都匯聚在這,一半交金陵,一半充作軍餉和糧草。

二來,洪州的地位不一樣,它是整個江西的中心,貴爲南唐的南都,政治地位很高,象徵意義很大。

可以說,拿下了洪州,基本上就是傳檄而定,而不是像如今這般,搖擺不定。

“聽聞朝廷派大軍來了,洪州城看來是要破了——”錦帆賊副指揮李大劍則憂慮得嘆了口氣。

“哎!”邱雙刀懊惱道:“那麼大的功勞,就拱手相讓,真是令人不痛快,該死的洪州城,怎麼就不破呢?投降也好啊!”

“不該是咱們的,就必定不是咱們的,這一切都是天意啊!”李大劍安慰道。

“快看,那些船?”這時,李大劍看見不遠處,贛江之北,逆流而下,滿是船隻,大大的張字,令人振奮。

“是禁軍來了!”邱雙刀感懷萬千,曾幾何時,他也是禁軍中的一員。

“末將見過張將軍!”兩人連忙拜見。

“我從射聲司那裡聽過你們,正是你們圍攻洪州,促使林仁肇困守虔州,也因此難以支援金陵,可以說,金陵城破,也有你們的一份功勞啊!”

張維卿性格很好,見到兩個黑黝黝的大漢,不由得誇讚道。

“將軍謬讚!”兩人心中開懷,這番話,聽着舒坦。

“這洪州城將破,某來的正是時候,兩位不介意我出一份力吧?”

張維卿的話,讓他們有些羞赧,不由得說道:“一切聽將軍吩咐!”

第1255章驚詫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244章治浙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1278章拉薩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346章教子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1236章僧人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五百八十二章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1229章戰略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九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1228章子嗣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1364章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1316章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278章拉薩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128章中秋宴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307章愛憐第1360章談話第1249章想法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1283章談心第1169章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番外3世系變更第1151章野望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七百四十章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326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
第1255章驚詫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244章治浙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1278章拉薩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346章教子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1236章僧人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五百八十二章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1229章戰略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九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1228章子嗣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1364章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1316章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278章拉薩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128章中秋宴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307章愛憐第1360章談話第1249章想法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1283章談心第1169章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番外3世系變更第1151章野望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七百四十章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326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