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如魚得水,說的就是李威此時的狀態。

刺探消息,有射聲司負責,對於兗州的境況一直了解。

而,在他打出“剿宋助周”的旗幟後,還沒等他散發糧食,那些義軍們就如聞到血肉的蒼蠅一般聚集過來,短短數日,就有了數千人。

一路走,等於是一路聚人,到了兗州,那些義軍就超過了萬人,對於宋軍憤恨的百姓,聽聞是打宋兵的,連忙指路。

地方的豪右地主們,也深受其害,甚至主動貢獻糧食,蜂擁而來的文人也越來多,幕府的文士也越來越多。

必須說的是,文宣公孔宜,也被招入幕府,掛個錄事參軍的頭銜,自由還是可以保證的。

有鑑於此,他越發的寬容了,對於那些文人們禮遇有加,甚至聽從幕府的建議,進行送糧,走一路,送一路。

也不多,每戶二十斤。

幾百里路,散發給流民的,也不過三四千石,但卻聚斂了大量的人氣。

從梁山泊轉運的糧食,流民們雖然覬覦萬分,但卻沒有一人劫掠。

而,聽聞鄆州也被梁山泊拿下事,李威這纔信心萬丈:宋軍的糧路已然斷絕。

除非其主動南下就糧,不然就得活活困在兗州城下。

面對唐軍突然而來的進軍,高懷德毫不畏懼,立馬收縮兵力,盯住兗州城,雖然損失了五千兵,攻城折損了些,但他依舊四萬精銳大軍。

唐軍的戰力,他心中已經有了底,所以面對這般的對戰,他信心十足:“那羣南兵,躲藏多日,心中想必就沒有底氣,還未交戰就矮小一籌,只要正面對戰,一舉擊潰其主力,河南道就會不戰而平——”

緊鑼密鼓地準備即將到來的決戰,高懷德卻聽到了一個壞消息:本來前日到達的糧隊,直到今日也不曾到。

“糧路被堵塞了?”高懷德心中大驚,他連忙問道:“是哪北面還是西面?”

背面是鄆州,西面是曹州,都是他主要的糧草來源,兗州就不要想了,已經霍霍完了,一片狼藉。

“是西面那一路!”糧官嚥了咽口水,緊張地說道。

“定是那曾經圍困曹州的宋軍堵住了道路,過上一兩日,待曹州疏通後,就可好了。”

高懷德微微鬆了口氣。

“可是,招討,本該今日到的北面糧食,但如今太陽快要西斜,還不見糧隊的蹤影。”

“嗯?”高懷德心中翻江倒海,他有個不絕對不可能的猜想:鄆州與曹州一般,被圍困,或者,其兩地已經被攻佔。

“還有幾日的存糧?”高懷德皺起眉頭,問道。

“不足十日。”糧官凝聲道。

“你下去吧——”高懷德面無表情地說道:“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亂說——”

待其走後,高懷德深吸一口氣,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自從出兵河南道,他就彷彿陷入了泥潭之中,又像是被人牽着鼻子走,極爲不妥當。

無論他怎麼找,這夥唐軍就是不主動應戰,要麼斷他的糧道,要麼去圍困曹州,思路完全看不清,他也不明白,唐軍來到河南道幹嘛。

突襲東京?近十萬的禁軍教他做人。

斷漕運?但這些時日,漕運一直正常運營,讓他身上的壓力減輕不少。

打不下兗州,又莫名其妙地面臨主力作戰,然後又是糧道的斷絕。

更苦逼在於,朝廷並沒有給予他應有的糧草,逼迫他向地方徵糧,這樣也依舊不足以用,幾乎得罪了曹州,鄆州,兗州,齊州,單州等地。

這樣一來,亂民羣起,更是讓他舉步維艱。

當然,只要拿下唐軍,這些跳樑小醜不足爲慮。

沉下心,這位悍將腦袋清明——不管如何,打就是了。

接下來幾日,這夥唐軍,卻安營紮寨與城下,與宋營相隔數裡而望,似乎在等待其糧盡而勝。

既然如此,高懷德則私底下散發謠言,言存糧不及五日,然後又將糧食調整爲一干一稀。

瞬間,宋軍沸騰,甚至有營嘯的危險。

見此,高懷德連忙出面,言語,糧食本來是夠補給到來的那天,但糧官監守自盜,所以才糧食不足,只要在堅持幾日,糧食就會到了。

隨着無辜的糧官掛在轅門外,軍心瞬間就穩定下來。

古往今來,這樣的手段屢試不爽,兵卒們怨氣得到發泄,將帥置身事外。

軍營封閉,射聲司消息斷絕,猜測不了其糧食多少,又看到轅門外的人頭,李威瞬間就察覺,決戰來了。

果然,第二天,飽餐一頓後,宋軍齊齊出動,準備集中精力,將數萬唐軍主力殲滅。

李威自然不會將兵卒們約束在軍營中,太狹窄,束手束腳,又太被動,所以他也讓軍隊們出列對戰。

至於那些義軍,他不敢讓其參戰,豬隊友,還是守護軍營,等順風時進行追殺罷了。

太陽初升,天地間也沒有霧氣,但晨露依舊讓打個寒顫,沉寂數日的宋軍出動了。

宋軍兵馬四萬,其中鐵騎五千,這些時日毫無用武之地,今日終於出馬,其餘三萬餘人的黑袍步兵,滿身彪悍,雄壯之氣。

由於郭榮,趙匡胤兩代人進行篩選,選將,基本上禁軍身高六尺左右,看上去比唐軍高上半個頭,極有氣勢。

雖然其是禁軍,但其着鐵甲不多,約莫三成左右,其餘的兵卒,又有近四成着皮甲,布袍的約莫三成,着甲率超過七成。

雖然喜歡劫掠百姓,喜歡錢財,但毋庸置疑,宋軍戰力極爲不俗,人高馬大,着甲又多,打南唐時,一打二,打三,毫不稀奇。

宋軍騎兵中,則有許多沙陀人,漢人,沿襲了沙陀人的戰法,十分偏好利用精銳騎兵發動長距離機動作戰,或迂迴敵後,或斷敵糧道,或穿插分割,或集中突破。

而且,人、馬配置重甲護身的比例很高,連很少與敵短兵相接的弓騎手也身着全套鎧甲防具,比之契丹人,也不落下風。

歷史宋初,牙將田敏,就以數百靜塞騎兵沖垮遼軍萬人大陣。

對於騎兵的應用,北宋是絲毫不下於契丹人,甚至編寫兵書《武經總要》。

其專門就騎兵戰術總結出了從偵察敵情、襲擾敵陣、側擊合圍,到斷敵糧道、追逐敗寇等一系列內容,因此說宋軍騎兵不如遊牧民族政權騎兵會打仗的言論顯然是不對頭的。

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1106章修法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1298章規格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1138章尊老第1317章島嶼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七百一十四章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282章羈糜?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223章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七百一十九章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1263章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九章(重發)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1356章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1327章內軋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1253章教訓第1144章後宮第七百零二章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404章安排第一千零六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1384章呂端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1269章漠北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224炭火第1293章自己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
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1106章修法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1298章規格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1138章尊老第1317章島嶼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七百一十四章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282章羈糜?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223章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七百一十九章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1263章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九章(重發)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1356章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1327章內軋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1253章教訓第1144章後宮第七百零二章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404章安排第一千零六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1384章呂端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1269章漠北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224炭火第1293章自己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