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

“請少待!”

源平秀拘謹地隨從禮部尚書黃天佑入了皇宮,見着這般寬大明亮的皇宮,金碧輝煌,與平安京的風格極爲相像,心中越發的激動起來。

這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有日本使臣踏足唐國皇宮,眼瞅着這般大唐的風華,他心中頗爲盪漾。

他的父親大納言源高明,乃是醍醐天皇第十皇子,被降爲臣籍,賜姓源,作爲其次子,源平秀百般懇求,才獲得這次出使唐國的機會。

這不僅是一場政治活動,更是一場貿易,日本的貨物賣至唐國,獲利翻倍,而且,他也可以採買需要的唐詩,以獲得在平安京中詩會吟唱的地位。

一想起回到平安京就能組織詩會,獲取名望,他就抑制不住心中的開懷,至於往來長沙的任務,反而在其次了。

“莫要緊張!”黃天佑微微一笑,回頭看了一眼日本使臣,言語道:“汝乃外臣,合乎禮儀即可,莫太拘束,有問則必答。”

“是!”源平秀低聲應下,反而更拘謹了許多。

瞅着這位寬衣長袍,唐風盎然的日本使臣,黃天佑倒是有些興致,前唐亡了五十多年,安史之亂也有了兩百年,中原的衣物服飾早就變化了許多的,更貼身,衣袖更窄了,日本這種唐裝反而顯得很稀罕。

“中原失禮,求諸四夷ꓹ 果真是有幾分道理的。”

心中感嘆,等待了一會兒ꓹ 就有內侍帶路,言語皇帝准許。

兩人一板一眼地行進,進了甘露殿ꓹ 見中一個身着黃袍的年輕男子,以及一旁站立恭敬憨厚的男人ꓹ 連忙跪下:“臣等叩見陛下。”

“日本使臣從六位下少判事源平秀,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源平秀畢恭畢敬地行禮ꓹ 一舉一動都那麼自然ꓹ 有風度,果然不愧是平安時代的貴族,禮儀方面還真挑不出個不是。

不過,名字確實長。

“貴使前來,有何要事?”

皇帝輕聲道,聽着日本人那一口正宗的洛陽正音,其不帶一絲的雜音ꓹ 比朝堂上大半的朝臣還要標準,心中不由得親切了一些。

“啓稟陛下ꓹ 外臣前來ꓹ 乃是狀告貴國黑水都護府越權西來ꓹ 在吾國蝦夷島ꓹ 擅自開採金礦,並且掠奪我國平民數百人ꓹ 還請陛下爲我國做主。”

源平秀低着頭ꓹ 一臉委屈地說道。

“蝦夷島ꓹ 黑水都護府?金礦?”

這番話,李嘉着重關注與金礦ꓹ 分外的在意,他扭頭問起李安國:“李致遠私自開採金礦,你可曾知曉?”

“陛下,若是在黑水都護府,臣定然曉得,但蝦夷島,微臣都不知曉在哪裡。”

李安國眼睛一亮,又是金礦,他孃的,收入大增啊。

“哦!”李嘉眯着眼睛,看着日本使臣,言語道:“蝦夷島,若是不出朕所料,並非貴國所有吧!”

“據我所知,貴國仿前唐時,劃分爲五畿七道,其中,並沒有蝦夷道,況且,蝦夷人一向與貴國抗衡,怎會隸屬於貴國?”

“這……”源平秀沒有想到,唐朝皇帝竟然對自己國家那麼清楚,他原打算糊弄一下,反正相隔萬里,長沙府的皇帝哪裡知道這些。

一旁的黃天佑也驚呆了,皇帝啥時候知道了那麼多。

李安國則暗想,莫非是射聲司已然摸索到了日本,那少府寺定然也不少探子。

“蝦夷人已然臣服與我國,自然蝦夷島也歸屬我國。”源平秀無奈,只能瞎掰。

“哼!”李嘉哪裡不曉得其詭辯,冷笑道:“貴使言語,錯漏百出,蝦夷人部落成百上千,何來臣服之理?若是臣服,貴國關東地區,怎會有蝦夷人襲擾?”

“莫不是看到了金礦,貪念而起,想要奪取?”

“外臣不敢!”源平秀連忙趴下,瑟瑟發抖,不提唐國了,就言語金山城的上萬軍隊,以及那規模龐大的商船水師,就不是目前日本能抗衡的。

“回去告訴你們國主,蝦夷地改名了,自今日起,就喚作北海,貴國就不要惦記了。”

李嘉擺擺手,言語威脅道:“我怎麼還聽聞,貴國國主,擅自稱爲天皇,如此僭越,冒犯高宗皇帝,怕是圖謀不軌,或許小覷我大唐?”

天皇一詞,來自於唐高宗李治的尊號,就像是後來宋徽宗自稱道君皇帝一樣,都屬於皇帝的自我誇讚,武則天當時是天后,天皇天后並列。

而日本當時天皇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天武天皇制定的689年頒佈的《飛鳥淨御原令》,肯定是抄襲無疑了。

這要是在高麗等藩屬國,大唐的堅兵,肯定讓他嚐嚐什麼是滅國的滋味,但日本隔海而望,傳播不廣,所以就沒事。

如今李嘉知曉了,這種冒犯天威的行爲,就是在褻瀆君權。

正所謂君權天授,天底下只能有一個天子,一個皇帝,萬不可動搖。

“果真有此事?”黃天佑氣得直打哆嗦,咬牙切齒道:“天無二日,人無二主,措爾小國,竟然妄稱天皇?”

天皇的意思,在如今與天子等同,天底下只有一個天子,這天何曾有二胎了?

這在執着於禮儀儒學的讀書人看來,乃是大逆不道之言,哪怕是夜郎自大,也得糾正過來,不然對不起孔夫子。

“外臣,外臣……”源平秀驚呆了,匍匐在地上,不敢再做狡辯,這等事實,知曉的人很多,若是被揭穿,那就是一刀子的事了。

“日本夜郎自大,如此不遵王道,枉自稱帝,已然偏離藩屬之道遠矣,還請陛下發旨呵斥,命其改更。”

黃天佑終究說不出用兵,只是言語用兵,畢竟在他眼裡,日本與當年的夜郎沒兩樣,若是去發兵,明顯是虧本的買賣,不值得。

“尚書,日本國還不是藩屬,也未曾朝貢。”李安國小聲的提醒道。

黃天佑說了臉色漲紅,不知如何言語。

“我也不難爲你,回去吧,告訴你們的國主,天皇之稱,必須更改,不然天兵降臨,就有苦頭吃了。”

李嘉笑了笑,揮了揮手,然後對着一旁的田福道:“將這件事交給政事堂議一議。”

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1206章覬覦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311章威逼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312章餘熱番外2——觸目驚心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八百章度田第1112章老君山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173章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1360章談話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110章信念第1195章第1401章入祀第1265章死戰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141章手段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1361章東去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1382章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1381章紕漏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342章驚喜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1352章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1399章大動作第1341章第九百三十四章第1192章嚴家第1257章安南府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1341章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1381章紕漏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千零四十章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1328章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1230章出宮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
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1206章覬覦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311章威逼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312章餘熱番外2——觸目驚心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八百章度田第1112章老君山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173章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1360章談話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110章信念第1195章第1401章入祀第1265章死戰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141章手段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1361章東去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1382章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1381章紕漏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342章驚喜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1352章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1399章大動作第1341章第九百三十四章第1192章嚴家第1257章安南府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1341章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1381章紕漏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千零四十章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1328章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1230章出宮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