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胡昌翼

這一番話語,以及一行人的站列,終究是打擾了到了孩童們的讀書。

很快,一箇中年人走了出來,面色凝重,皺起眉頭看着李淮這羣人,心中不解,但卻有禮有節道:“不知貴客上門,還望見諒。”

“敢問這位貴人,來我考川村,所爲何事?”

“我是來找胡明經,眉軒公的!”

胡昌翼,字宏遠,號眉軒。

李淮看着眼前這個人,感覺不可能會胡昌翼。

胡昌翼是天覆年(公元904年)三月朔日所生,怎麼會如此年輕,按照道理來說,也是七十歲了。

“原來是找我爺爺!”

男子這才恍然大悟,說道:“吾祖父年歲已高,不見外客了,還望貴人見諒。”

“某自然清楚!”

李淮笑了笑,說道:“貴祖父在唐天覆四年出聲,如今已有七十歲了吧,只是身體依舊健碩!”

“看來貴客是有備而來!”

“沒錯,此次所來,就是專門拜訪胡公,還望海涵!”

男人嘆了口氣,隨即吩咐一聲孩童們自習,就帶着李淮等人,左轉右拐,來到了一處大院。

胡昌翼當年被養父胡三公帶出宮廷,身上懷揣着不少的宮廷錢財,而且其一輩子無兒無女,很有可能是宦官出身,近侍,不然也不會深受唐昭宗的信賴。

也正因爲如此,一個年老宦官的失蹤,並不會引起朱溫的注意。

正是帶出來大量的錢財,所以胡昌翼才能夠讀書,考上明經進士。

要知道,在五代時期,一科進士,頂多十幾人罷了。

錢財寬裕,纔會讓胡昌翼辭官歸家,悠哉悠哉地種田讀書,開設明經學院。

寬敞的院落,只有幾個石桌,樹木花草點綴,但在這婺源,已經屬於富庶的。

只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正拿着蒲扇,在樹蔭下乘涼,幾個孩童圍繞在一旁吵鬧玩耍,他也不在意,就這麼笑吟吟地看着,悠然自得。

“祖父——”

中年人走了過去,輕聲道:“有客人來,非得見您一面!”

“嗯?”老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一羣人,只見他們衣衫華麗,心中不由一沉,隨即道:“你把孩兒們待下去,我來招待他們吧!”

“記住,都下去,不要過來!”

很快,孩童,丫鬟等等,盡皆離去。

李淮見之,也點點頭,讓其他人都離去,只有他與老宗室,以及胡昌翼三人在院中。

“胡公!”

無論是年紀,還是身份,李淮都對其尊敬的很。

“貴人姓李吧!”

胡昌翼捋了捋鬍鬚,輕笑道。

“胡公沒有猜錯!”

李淮點頭坐下,介紹道:“這位乃是族中的年長者,與昭宗皇帝同屬一輩。”

胡昌翼眼皮微微動了動。

“在下,則不過是軍機處首席大臣,負責一些軍國要事罷了。”

“你們的來意,我明白!”

胡昌翼聽後,沉默了片刻,說道:“我早就想到會有這麼一天,我願意配合你們,無論是什麼!”

“事實就在那裡,並不會有所改變!”

李淮環顧四周,輕聲道:“只要您還在,胡氏還在,虛妄的宣揚,並不會帶來什麼好處,那些鬼祟的人,終究還是會找來的!”

“您,您要我怎麼辦?”

胡昌翼慌了:“對於天下什麼的,我們並不在意,也不想認祖歸宗,甚至,我子孫,都不得改姓李。”

“李與胡,並無差別!”

李淮輕聲道:“您也莫要太慌張,陛下對並沒有什麼惡意,只要想要驗證一下您的身份,無論真假。”

胡昌翼恢復了心情,到底活了七十歲,他這才道:“真的能如何?假的又會如何?”

“假的自然相安無事,就當我們沒來過!”

李淮慢慢說道,語氣誠懇:“如果真的真的,那就只能去往洛陽。”

“陛下明言,封王就藩,必然之事,宗室貴胄的血脈,總不能流落民間吧,長久下去,心懷不軌之人利用了,這就不好了。”

見着胡昌翼依舊心惴惴不安,李淮這才說道:“放心,大唐滅了十國,那些國主們依舊好好的,對於您這樣的宗室血親,自然不會吝嗇,污了名聲。”

話已至此,胡昌翼無奈,只能回到房間中,拿出了一些衣物,玉器,以及寶玩等等,都是皇帝皇后貼身的私藏之物,甚至有孩童的裹衣,也是御用的。

就算他騙取,搶來,買來,也不會那麼齊全,完整。

老宗室看了看,仔細辨別,感覺是御用之物。

隨即,又交給院外的工匠們看看,又等了小半個時辰,得到一個肯定的答覆。

李淮心中波濤洶涌。

竟然是真的。

一下子,他就對於胡昌翼態度,恭敬了許多,無論什麼,光是一個昭宗的血脈,就足以讓他敬重萬分。

無他,嫡庶之別,實在太過於深入人心。

又談了會話,李淮與一衆人等,心事重重而去。

臨行前,讓人安排監視起來。

胡氏一家人頗有些不安,忙問爲何。

胡昌翼嘆了口氣,說道:“事到如今也只能賭一把了,期望,陛下能表裡如一吧!”

李淮回到老君山時,已經到了七月。

夏稅已經被徵收,正源源不斷地送往洛陽,長江之上的糧船,數不勝數,橫行無忌,商人們連忙躲避,生怕出事。

到了避暑山莊,皇帝正有雅興,在山泉中,悠哉悠哉地游泳,並沒女子作陪,讓李淮鬆了口氣。

“陛下!”

李淮輕聲問候道。

“回來了?”

李嘉看着一臉疲憊的李淮,不由得問道:“怎麼樣,可屬實?”

“應當屬實!”李淮輕聲道:

“無論是衣物,還是玉器,寶玩,都是珍藏,而且還是貼身之物,不大可能是盜取的。”

“另外,我還打探清楚,胡三公,的確是婺源人,年輕時去了長安,老時歸來,帶着孩童。”

“考川附近的人也言語,胡三公,面上無須,聲音尖細,天覆四年歸來,賣售了不少的金銀,而且其出葬時,有人驗了身子,卻是宦官。”

“宮廷的老人,本冊上,也記載,當時昭宗之近侍,乃是金紫光祿大夫胡清,也就是胡三公,當時年過花甲而歸鄉。”

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375章傳響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1165章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1370章煽動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289章心情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182章第1351章折騰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章野外啼哭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308章諸王第九百一十六章第1403章教子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1118章親臨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1390章治河第1124章討論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1357章人選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1384章呂端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1213章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1105章安頓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1211章第1388章黃龍府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一千零四章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
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375章傳響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1165章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1370章煽動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289章心情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182章第1351章折騰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章野外啼哭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308章諸王第九百一十六章第1403章教子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1118章親臨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1390章治河第1124章討論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1357章人選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1384章呂端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1213章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1105章安頓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1211章第1388章黃龍府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一千零四章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