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

值得注意的是,蜀地兩府的秋稅,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截留下來,與潘崇徹的禁軍補給,八萬禁軍,每月耗費的糧食,就是十萬石。

再加上蜀地兩府官吏預留的年俸,實際上蜀地秋稅約五百三十萬石,截留二百七十萬石,輸送朝廷二百六十萬石。

荊南府則輸送一百四十萬石。

至於占城都護府,由於不到十萬的人口,所產出僅能自己,而交州都護府則用秋糧來作爲軍餉,平定丁部領之亂。

由於交州這鬼地方雨林密佈,山嶺崎嶇,夏日又屬於雨季,至少得拖延到年底才堪堪平定。

這兩地自然沒指望了。

而令李嘉且憂且喜的是,糧食太多,長沙府一時間難以招架。

“夏糧府庫中還存有三百萬石,如今秋糧盡入府庫,卻仍舊有三百餘萬石糧船,徘徊於湘江之上,須得儘快的上岸纔是!”

李嘉感慨萬千,各糧倉已經滿了,只有衆多的糧船在湘江上,且不說損耗,就若是一個火災什麼的,他就欲哭無淚了。

而且那麼多糧船,也堵塞了湘江航道,連忙十餘里,對於長沙城日常商業活動,也是不少的壓力。

“陛下,爲今之計,須強壓長沙城的糧價,不得再降了!”

孫釗連忙出列,沉聲道:“如今秋糧入城,每石糧食,已降至三百錢,若是湘江上的糧船被商賈得知,怕是得降到兩百錢,無論是對於百姓還是朝廷,損失極重!”

朝廷府庫存量約莫兩千二百萬石,若是糧價降一百錢,朝廷損失就得三分之一,而對於農戶而言,賣糧的價格則更低,反而會逼迫許多農戶破產。

民間借貸業務極多,糧種,耕牛,疾病等,都需要銀錢,一經借貸,本指望秋糧後還貸,若是糧價太低,穀賤傷農不是假話。

當然,孫釗考慮的主要是朝廷,百姓只是順便。

“說到糧商,京都之地,其必然控之,一道正經即可!”

李嘉一臉正色道:“其定然有許多糧倉儲存,咱們將糧食發賣與他們,應該有一百萬石吧!”

“陛下聖明!”趙誠連忙說道:“價格公道,糧商自然不無不可,長沙城二十萬百姓,加上來往的商人,月耗糧食數十萬石,其定然有倉庫的,發賣與他們,正好一舉兩得!”

“那麼,還有兩百萬石!”

李嘉鬆了口氣,繼續言語道。

他感覺自己就像是王多魚,突擊花錢,尤其是三百萬石糧食,可不能輕易捨棄,浪費也不能。

“勳貴、京官的年俸,雖然是明年開春發放,但咱們若是提前數月發下,也能去掉一百五十萬石左右!”

皇帝的急迫,對於宰相們而言,簡直是大驚小怪,偌大的朝廷,還怕沒地方花錢,只是時間緊迫一些罷了。

孫光憲稍微一思量,就有了主意。

“甚好!”李嘉讚歎道:“讓司農司儘快去辦,今年也就罷了,明年定要多修建些糧倉,今年的窘境,定然不能再復!”

司農寺是九卿之一,掌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及京朝官之祿米供應等事務,這次糧倉不夠,也是其負擔主要責任。

不過,秋糧竟然比夏糧還多上兩百萬石,再加上高麗、吳越的納貢,尤其是吳越供奉翻倍,更是造就倉庫不足,也是他們沒有想到。

“剩餘的五十萬石又如何?”

“如今長沙數萬禁軍,可以糧抵錢,五十萬石,也不過十幾萬貫錢,不足一月之費!”

鄧斌連忙湊過來,露了回臉。

“不可,兵卒愛財甚於糧,如今糧價低迷持續不了一個月,若以糧抵錢,朝廷虧損太大!”

秋糧後的降價,三百錢每石,約莫比平日低了三四十錢,若是按市價發糧,那麼得虧損數萬貫錢,孫釗怎麼會肯,這會造成虧空。

孫釗痛心疾首地言語道:

“這樣一來,朝廷豈不是白白損失了數萬貫錢,數州的秋稅?陛下萬萬不可啊!”

“孫相公所言極是,禁軍一向以錢餉爲重,其次爲布帛,如今朝廷若是發糧,怕是不妥!”

孫光憲看了一眼趙誠,輕聲說道,惹得孫釗詫異。

“這樣啊!”李嘉瞟了一眼諸位宰相,又考慮到軍隊的穩定性,也就不想打破軍隊的規矩,他站立而起,笑着說道:

“這五十萬石糧食,也莫要在儲存了,一併獎賞與朝廷的大臣們吧!”

“臣等惶恐!”幾位宰相連忙跪下,一臉詫異之色。

“朕是這般想的!”李嘉一臉正色道:“朝廷從廣州北入長沙,如今又並數國而劃江而治,也不過區區四年時間,可謂是國勢極盛。”

“雖然依託列祖列宗庇佑,但諸位臣工的辛勞,也是難以抹除的,沒有你們,何來大唐的復興?所以,這五十萬石糧食,就當做獎賞,亦或者鼓勵,希望諸位奮發圖強,助我大唐再復舊國!”

“臣等尺寸之功,豈敢居功,此皆陛下英果決斷,祖宗庇佑所致……”

被皇帝誇讚,宰相們心裡歡喜,但爲人臣者,功委其上,過攬自身,畢竟聖明不過皇帝,這是上千年來的傳統規則,他們哪裡敢正大光明的打破。

“罷了,不用再言語了!”李嘉也懂得這話不過是謙虛罷了,況且朝廷每年發放百官的俸祿,差不多五百萬石,這不過是一個月的月俸,看起來多,其實不值一提。

“臣等叩謝陛下隆恩!”

憑空得了一個月月俸,宰相們自然高興,歡喜地拜謝。

接下來,就是喜聞樂見的商稅了。

在商稅上,爲了避免運送的麻煩,以及其他腳費,基本上也是實行夏秋兩稅制。

而,鐵、茶、鹽、酒,這四項朝廷專賣的產品,由於屬於壟斷項目,貢獻了約六百萬貫錢財,隨着人口的增長,以及商業的暢通,肯定會一如既往的增多的。

商稅給朝廷帶來了九百二十五萬貫。

一年差不多一千八百萬貫,過糧稅約六百萬貫!

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1369章騎兵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1124章討論第1402章宗藩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一千零八章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1307章愛憐第八百二十九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333章收買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1203章羣議第六百八十六章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1199章立足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戲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214章遺民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弟1119章瓜州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171章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284章誘惑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1284章誘惑第1303章清明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1321章皇事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1281章當家做主
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1369章騎兵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1124章討論第1402章宗藩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一千零八章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1307章愛憐第八百二十九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333章收買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1203章羣議第六百八十六章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1199章立足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戲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214章遺民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弟1119章瓜州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1171章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284章誘惑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1284章誘惑第1303章清明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1321章皇事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1281章當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