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

“這麼說,泉州城就那麼拿下了?”

四月初一,長沙城還有些料峭春寒,李嘉披了件裘衣,坐在依稀能看見露水的湖心亭中,正享受着陽光,釣着魚。

幾個宦官凝聲屏氣,端着水果,茶水,生怕驚擾到了皇帝的興致,小心翼翼。

而一旁,急匆匆而來的軍機處大臣王寧,以及射聲司指揮使吳清,兩人悄然而立,輕聲說着。

“是的,陛下!”王相公頗爲歡喜地說道:“按照軍機處的謀劃,射聲司配合,借船之便,突入泉州,然後將陳洪進與留紹磁等人一舉拿下,只是陳、留二人逃竄,只據有泉州城。”

“陳洪進領清源軍萬人攻城,又城內不靖,堪難維持,不過清源軍上下,家眷皆在城內,陳兵,縛其眷於城上,短短半個時辰,清源軍不戰自潰!”

說道最後,王相公不由得摸了摸鬍鬚,笑了起來。

“清源軍全廢了!”李嘉手握魚竿,搖搖頭,感嘆道:“承平日久,連這等陣勢也不知應對。”

“些許家人,咬着牙,一鼓作氣就能拿下城池,到時候再報仇也不遲,而不戰自潰,則是下下策!”

“陛下所言極是!”王寧點頭稱是:“但,此時以彼一時!”

“留從效剛剛故去,陳洪進還未完全掌握清源軍,若是那些將領鬧騰起來,拿下他的腦袋只是等閒!”

“也對,不可以等閒視之!”李嘉望着平靜而起漣漪的湖面,頗有些急躁的拋棄魚竿,又投撒了一些魚食,吸引魚羣的注意。

這湖雖小,但魚卻多,膘肥體壯的,一般的魚竿還奈何不了它們,李嘉閒來無事,就釣魚起來,老是投喂,長得肥美,不吃可惜了。

“清源軍所重者,唯有泉州城與漳州城,如今泉州已下,漳州呢?”

“爲了避免打草驚蛇,所以就與同一日發動,潛伏在城內的兄弟們與城外的大軍匯合,輕易地就奪下了城門,漳州就入了手。”

吳青淡淡地笑道,這場攻城戰,他們射聲司可是出了不少的力氣,作用極大,功勞是無法抹殺的。

“讓黃陽好好守住漳州城,而且,大軍休整些許後,按照既定方略,立馬直撲汀州,要打他個措手不及!”

黃陽此人,乃是南漢時的禁軍大將,也是個閹人,話說當時禁軍大高級軍官都是閹人,所以除了他們的經驗豐富外,在這點上,李嘉用起來,也是極爲放心的。

畢竟,造反的可能性太低。

所以,在李威、李信、潘崇徹等人出禁軍而守地方後,此人就擔任了嶺東府的衛將,然後按照軍機處的調遣,在臨近漳州的潮州附近,秘密調兵遣將,等待機會。

而這次,機會就來了,出其不意地奪取漳州城,然後,又將目光瞄準汀州。

此次行動,光是清源軍,有可能無法讓南唐兵馬出動,畢竟財政不豐,又連年損兵折將,再出動軍隊就強人所難了。

況且,李煜的性格比較軟弱,嘴炮倒是厲害,但行動上卻是猶豫。

所以,加上汀州,絕對能使得南唐動兵南下。

“黃將軍能力出衆,攻克汀州倒是不難,但守住卻很困難,汀州入僞國十幾年,早已經人心歸附,而我軍人生地不熟,民心難以利用,光憑藉着軍隊,是很難抵抗其兵的。”

王相公皺起眉頭,沉聲道。

“汀州不要太在意,這只是驚擾老虎的誘餌,守住漳州才重要!”李嘉開口道:

“軍械司一定要保障大軍的消耗,而且,軍機處,定要協調好輜重的配送!”

“諾——”

…………

四月的閩南,依舊是晴空萬里,綠紅一片,端是一片誘人的風景。

但陳洪進卻心思重重,他坐在驢車上,仰望着天空,面無表情。

在他的周邊,還圍坐着一羣風塵僕僕的軍隊,這些是跟從離開泉州的部隊。

而在另一邊,則垂頭喪氣坐着數百個衣衫不整的兵卒,他們是從漳州逃出來的,正準備向泉州進發,結果兩夥人就遇到了,撞了個滿懷。

“統軍使,咱們漳州城着實陷的冤枉。”都指揮使劉惟嘆了口氣,坐在草地上,渾身上下衣衫襤褸的,仿若是乞丐一般。

看着陳洪進這副模樣,心中雖然有心不滿,但只能硬着頭皮說道:“咱們這萬來人,都散在各縣,漳州城只有四五千人。”

“而且還有內賊,在夜間大肆放火,轉移咱們的目光,然後突然的就奪城了,快如閃電。”

“漳州城高兵衆,你當時在做甚?”陳洪進開口問道。

“末將,末將正帶人滅國,以至於賊人有機可乘。”

劉惟看着陳洪進,又看了一眼年輕的節度使,突然就跪下,哭泣道:“末將對統軍使可是一片忠心啊……”

“好了,我知曉了!”陳洪進吐了口痰,起身,看了一眼綠油油的樹木。

此時的他們,不正像是一羣喪家之犬嗎?繁華而又熱鬧的泉州與漳州,已經沒有了他一席之地,緊緊憑藉着這一千多人,能做個甚?人家順手就能滅掉。

爲今之計,只能脫困,才能求活。

“走,咱們去汀州!”陳洪進立馬精神地說道:“汀州還有數千唐軍,咱們可以借兵剿賊,些許嶺南毛賊,怎麼會是大唐的對手?”

話音一出,衆人瞬間精神一震。

對啊!大唐可是南國的霸主,軍勢不可小覷,雖然經常敗在中原手裡,但依舊掩蓋不了其地位。

亡楚,分閩,壓吳越,實力強勁。

眼見士氣終於又恢復了些,陳洪進這才暗暗嘆了口氣,沒有這些軍隊,他這一家老可就保不住了。

唐國,成爲他們翻身的希望所在。

汀州,原屬於閩國所有,之後閩國被瓜分,南唐佔建州和汀州,又從建州析出劍州。

而汀州地處武夷山脈南麓,南與嶺南近鄰,西與江西接壤,爲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被稱作“福建西大門”。

南唐駐兵數千,壓制閩南,如今,卻成爲了陳洪進唯一的救命稻草。

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1126章刑統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1275章木軌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335章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364章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115行事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1122章于闐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八百九十四章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1195章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1181章天可汗第八百八十三章第1263章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1207章獻土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千零四章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1186章第1362章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232章喜事第1196章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1210章夏王第1316章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
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1126章刑統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1275章木軌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335章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364章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115行事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1122章于闐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八百九十四章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1195章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1181章天可汗第八百八十三章第1263章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1207章獻土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千零四章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1186章第1362章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232章喜事第1196章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1210章夏王第1316章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