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那曲盟會

那曲這座不過千人的小城,從來沒有那麼熱鬧過。

新改建的寺廟,涌入了大量信徒,他們滿臉虔誠地用磚木,來修建屬於佛家的寺廟,其中,甚至還有許多的唐軍中的番兵。

不過十來天的時間,一座雄偉的佛寺,就屹立而起,成爲那曲最爲雄偉的建築。

衆貴族們,獲知了唐軍的消息,自然也知曉了吐蕃本部的危機,許多人迫不及待的改姓佛教,然後心生忐忑的來到那曲城。

而所謂的那曲贊普,自然是戰敗被殺,土地被完全的收下,那曲家族自此落敗。

吐蕃本部約莫有十一國,攻伐了七國,還剩下四國,基本上在邏些,以及約如附近,算是比較富裕,但卻狹小的國度了。

面對唐人的邀請,他們毫不猶豫的丟棄了贊普的稱呼,而以貴族的身份,來到那曲,進行拜服。

除了是被唐軍強大的實力震懾外,更要緊的是,這些家族們很清楚,他們纔是整個高原的統治階級。

沒有他們,唐軍根本就無法統治吐蕃,也無法親自下場,與那些牧民交流,支配。

就是倚仗着這種優勢,他們半是忐忑,半是平靜地來到那曲。

郭守文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接見這些貴族的時候,他很放鬆,且和藹可親。

一時間,他們仿若是多年未見的朋友,討論着吐蕃的情況,風土人情,以及對佛法的理解。

這個時候,必須說明一下,吐蕃帝國前期,其實並不是封建國家,也不是奴隸制國家,而是半原始半奴隸制的國家。

換句話來說,劫掠的土地,財富,必須由贊普進行劃分,而不是自己打自己拿。

同樣,牧民們不是奴隸,也不是普通納稅人,他們沒有自己的土地,只能耕種公有的土地。

國家,就是由一個個部落組合而成,耕種部落土地,爲部落出力,向贊普效力。

然後軍戶是桂,交稅的民戶是庸,屬於自由民。

等到後來,戰爭的進行,從而導致奴隸制不斷地發展,大量的部落消亡,牧民因爲戰爭淪落爲奴隸,土地被貴族掠奪。

到了吐蕃帝國崩潰後的如今,吐蕃已經完全奴隸制化,沒有自由民,基本上都是以奴隸主爲中心。

所以,統治這個吐蕃本部,就必須向奴隸主妥協,統治階級妥協。

交流了一陣子後,這場那曲盟會正式召開。

由於郭守文屬於主導方,所以,由他提出條件,讓貴族們統一,不同意就協同商議,實在不行就只能打了。

首先,郭守文強制要求遵從佛教,不得施行滅佛抑佛舉措,正式宣告佛法黑暗時代的結束。

這是因有之意,苯教一家獨大,沒有競爭對手,已經開始沒落,這時候大家都贊同這個條件。

或者說,這是郭守文的基本線,入吐蕃的法理所在,這個不同意,豈不是明擺着不配合?

佛法前提談完後,郭守文露出了笑容:“如今,大唐皇帝也應允了諸位世襲所在之地,吐蕃人可爲官,可經商,也耕農,更可以去往洛陽朝覲。”

衆貴族歡喜,這纔是他們想要的,可惜,還有下文:

“不過,作爲懲戒,爾等需要獻出五成的土地,奴隸,才能得到世襲的土地,承認其地位。”

一半的土地與奴隸。

這讓貴族們瞠目結舌,滿臉的不可置信。

除非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不然他們是絕對不會屈從的,利益的割捨,絕對的艱難。

而郭守文也不講究直接與他們討價還價,從五成,改到了兩成,這才勉強讓貴族們鬆了口氣。

能用兩成的土地,農奴,獲得合法和權力,這一切都是值當的。

而對於這兩成土地,郭守文決定全部分給來到吐蕃的番兵,讓他們成爲小的奴隸主,負責監視那些吐蕃貴族。

由於土地是掠奪來的,所以兩者之間必然水火不容,有利於鞏固統治。

兩成就夠了,再多,還沒那麼多人分。

至於邏些城所在的伍如,以及葉如,自然是朝廷直屬的所在,頑抗的身死族滅,土地沒收。

屈服的,剝奪大半土地和奴隸,成爲小奴隸主。

這些土地,郭守文決定分給這些奴隸,讓他們成爲軍戶,直屬於朝廷的軍戶,也是真正統治根基。

“諸位必須呈上文書效忠大唐皇帝陛下,誓死不渝,世代相承,在佛祖的見證下,發出誓言!”

郭守文擲地有聲地說道,只有讓他們口頭上,以及文字上,遞交文書,有了實質性的證據,纔會讓大唐真正的法理上,可以統治吐蕃。

至於是設府,還是都護府什麼的,就由不得他來決定了。

效忠一事,乃是必須的。

以姓名,家族起誓,遞交漢字文書,上面有土地,奴隸,封地等,按照手印。

如此,纔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統治吐蕃。

那曲大會,名義上承認了大唐對於吐蕃的統治,轉而,大唐也承認了這些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位,相互得利。

至於已經死去的貴族,自然沒有在意。

圓滿結束後,全場的貴族們,一起口唸佛經,表達對於佛教的信仰。

佛教與大唐,徹底地綁定在一起了。

不過,郭守文還是派遣千餘人,去往邏些城,這座吐蕃的曾經首都,極具象徵意義的存在。

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都將是屬於大唐皇帝的。

“快,將這些快馬加鞭,將這些文書送去洛陽!”

郭守文鬆了口氣,望着議論紛紛地貴族們,不由得連忙吩咐道。

共一百七十四家貴族,佔據高原七成的土地,一半的人口,他們簽訂的效忠文書,向大唐皇帝稱臣。

就如同吐蕃帝國時代那樣,皇帝不干涉奴隸主貴族的內政,但貴族們卻有效忠服從,出兵等義務。

一如西周的邦國。

而郭守文,也向諸位貴族承諾,若是有發動戰爭者,將受到唐軍以及其他的貴族們的剿滅。

換句話來說,貴族們再也不能隨意發動戰爭,擴大領土了。

而在阿里地區,山南地區的兩大王子勢力,則突兀起來。

第1376章無名第九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410章危機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九百三十一章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248章暫住證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1163章贖回?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328章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1197章想法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1193章借住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1172章準備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1141章手段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165章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一千零四章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1186章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一千一百章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1388章黃龍府第1225章隱情第1177章走了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1404章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1118章親臨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
第1376章無名第九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410章危機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九百三十一章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248章暫住證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1163章贖回?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328章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1197章想法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1193章借住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1172章準備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1141章手段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165章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一千零四章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1186章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一千一百章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1388章黃龍府第1225章隱情第1177章走了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1404章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1118章親臨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