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零章東進

其實,拿下洛陽後,忙活的事情其實更多了,比打仗還要麻煩。

比如,六七萬的禁軍,以及洛陽城內的一萬多守軍,該如何安排?

己方的死傷兵卒,以及留下來的八九萬人,又該如何安排去往開封?

對此,向曹彬,劉光義等,就直接傾向於收編,快速地轉換成自己人,然後再一鼓作氣地東去開封。

而,以潘崇徹爲首的唐軍,則直接拒絕了這項提議。

“按照大唐的規矩,無論是舊軍,亦或者歸降的兵卒,皆需要入練兵大營一遭,洗露鉛華,知曉軍規,條令,指揮,以及作戰規則等。”

潘崇徹搖搖頭,大聲說道:“若是一股腦地收容,那唐軍還是以前的唐軍嗎?這還不成了唐末以來的亂軍?”

“我軍之所以勝於宋軍,其道理就在於此。”

聽到這,張維卿等雖然認可其道理,但聽到這句總結,仍舊不可避免地有着羞赧。

能打贏,還不是憑藉神威大將軍嗎?

與之相反,劉光義等人則陷入了沉思,這番話,着實道理,他們被俘的時候,可沒有火炮。

楊廷璋,王彥超等,則相顧無言,此戰關中軍可算是丟盡了臉,死傷最多,戰果最少,他們對此完全沒有發言權。

最後,李嘉一錘定音,目光明亮地看着衆人,說道:“規矩在這,自然不能更改,這是我軍長勝不敗的因由。”

“但,戰機轉瞬即逝,練兵大營也不急於一時,待開封城下後,再設不遲,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東去。”

“所以,我意,如下——”

聽到這,所有人低頭拱手,聽候吩咐。

“以潘崇徹爲洛陽留守,率領疲乏的關中軍,鎮守洛陽,順便看顧宋軍俘虜。”

“另外,以張維卿爲漕運使,利用宋軍俘虜,疏通洛陽至開封府的漕運,記住,莫要逼迫太急切。”

“諾——”潘、張二人雖然迷惑,但卻直接應下。

兩人立下的功勳已經夠大了,去往開封這波就不需要了,況且,開封也不一定有功勳拿,留守洛陽看顧纔是最好的選擇。

李嘉目光又看向了劉、曹、王三人,說道:“劉光義,曹彬,王全斌——”

“末將在——”三人心思重重的應下。

“爾等從禁軍中,每人再挑五千,湊足一萬,新編三營成三萬人,隨我一起東去開封,練兵大營之事,日後再說。”

“諾——”三人大喜過望。

而像楊師璠、陳兵等元從老將,自然得跟隨,楊廷璋、王彥超等關中將校,也要跟隨,至於部下則留在洛陽修養。

如此,東進的軍隊規模,達到了八萬。

其中,御營五萬人,劉、曹、王,三股禁軍降將三萬人,其餘的兵馬,加上俘虜,將留在洛陽修整。

就在他們商議時,從河中府南下的郭守文、郭從義二人,終於來到了洛陽人,還是沒有趕上大決戰。

河中府遏守黃河渡口,算是杜絕宋軍自河東南下的企圖,也算是立有功勳。

但這點功勞怎麼能與洛陽苦戰相比,兩人後悔不迭。

不過,李嘉倒是安撫了一下,允許兩人帶領手下的萬人,一同去往開封,算是提攜他們一些功勞吧!

東進的兵馬,再次膨脹到了九萬人。

第二日,李嘉就暫別了洛陽城,率領這九萬兵馬,一同東去。

洛陽距離開封,約莫四百里,幾乎是一馬平川,中間隔着孟州與鄭州,可謂是無險可守。 шшш¸ тт kān¸ ℃o

換句話來說,洛陽就是開封府西面屏障。

就沿着隋唐運河走,這下路好走多了,速度自然也快了起來,加上勝利的渴望,每天四五十里不在話下,甚至,騎兵忍耐不住這般的速度,直接作爲前鋒,在前面開路。

所以,一路上,州縣奉上雞鴨魚肉,酒肉錢財,可謂是殷勤至極,都準備巴結這個唐國皇帝。

孟州,鄭州皆不戰而降,李嘉也真正體驗了一把,什麼叫橫推,碾壓。

大軍基本上都在行軍的路上,即使如此,依舊走了五日功夫,到了七月初四,來到了開封城外。

別說,開封城的確繁華,即使還有幾十裡地,李嘉就感覺到附近的村落稠密許多。

開封府畢竟當了幾十年的國都,別的不提,至少開封府戰亂少,比較安穩,這樣就吸引了大量的百姓聚居。

農業的恢復力是非常強的,只要土地在,沒有戰亂,哪怕是苛捐雜稅,也能生存繁衍,有了糧食,纔會有發展。

李嘉很明白,無論何時,帝都的百姓都是敏感的,他們佔據着輿論的上游,拐着彎,都能聯繫但朝堂上的人物。

所以,他嚴厲要求軍隊恪守軍規,尤其是曹劉等人的歸降禁軍,不準有擄掠舉措。

到了開封府後,這些百姓瞬間就活躍起來,第一次看到如此秩序的軍隊,他們驚奇不已。

犒勞的豪右,鄉紳,數不勝數,九萬兵馬,根本就不虞缺糧。

顯然,所有人都已經知曉勝利者是誰了。

開封城即使被修繕,但依舊屬於一座商業城市,自然而然的遠離易守難攻這個詞彙,所以,李嘉直接駐軍城下,發出了信使。

趙匡胤與趙光義兄弟們,緊趕慢趕,兩天時間,就回到了開封城,即使他們封閉,但兵敗的消息還是傳開了。

開封城頓時譁然,一夜之間,逃離出城的百姓達到十萬之巨,與當年開封流傳點檢做天子傳聞後的情況,是不相上下的。

無論是誰,都在恐懼戰爭。

趙匡胤誰都不再相信,唯獨將趙普,趙光義,趙光美幾人召集,一同商量對策。

可憐,趙光美不過二十歲,就被告知了即將家破人亡的消息,整個人都不好了。

“如今城中還有多少守軍?”趙匡胤神色憔悴,低沉地問道。

“不到三萬人。”趙普凝重地說道:“即使蒐羅那些廂軍,也只有這般。”

“而且,由於上次借貸了那些商賈,如今賒借不得,軍隊組織起來,也毫無士氣可言。”

“三萬人,連汴梁城牆都站不滿,談何守城?”

趙光義低沉而頹廢地說道。

第1190章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1249章想法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1330章支援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1106章修法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1193章借住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1293章自己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1182章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1224炭火第1239章佛難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六百八十六章第1189章拿人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356章第七百章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1302章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一千零八十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1190章第八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1143章柔情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1153章第1142章第1200章唐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七百五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353章民艱
第1190章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1249章想法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1330章支援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1106章修法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1193章借住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1293章自己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1182章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1224炭火第1239章佛難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六百八十六章第1189章拿人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356章第七百章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1302章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一千零八十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1190章第八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1143章柔情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1153章第1142章第1200章唐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七百五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353章民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