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俸祿增減

剛借給戶部五十萬貫,到了第二天,來自於吳越國的十萬貫錢,以及三十萬匹不帛就到賬了。

隨後,戶部立馬就還了借款,甚至還有點多餘,中秋節看來是能好好度過了。

李嘉到是無所謂,戶部的錢,其實也算是他的錢,只要他伸手要,就沒有敢拒絕的。

那二十五萬匹,吳越國的犒軍錢,事實上又呈交給了軍機處,沒有人敢輕易地分奪賞賜,不要命的到是可以試試。

軍機處對於這些布帛到是不敢貪墨,按照級別大小,進行劃分,是的,兩萬降軍也有份。

不過,藉着朝廷無職田的局面,李嘉迫不及待地開始對官僚俸祿進行改革。

唐朝的官員俸祿叫俸料,包括月俸、食料、雜用,職事官又有防合或庶僕。

唐代官員的俸料法定額數與實際收入往往差別很大,這在地方官尤其爲甚。其俸錢的來源有幾個方面,或以公廨錢充,或以戶稅充,或以青苗錢充等等。

其中,公廨錢,是各州令史經營,每人以五萬錢作爲本金,交商人經營,每月利息約4000文,年息約和本金相等,所收利息分月按人發給,名“月料錢。

其他的雜稅充任地方官吏的俸料,更是加大了對於百姓的剝削,當然,大部分雜稅完全併入了春秋兩稅中。

舉個例子,晚唐時期的大詩人杜牧,他在京城裡當司勳員外郎時,每月俸錢四萬,但需要贍養兄弟姐妹,十分困苦,然後上書宰相想去杭州,結果不允,最後被外放去了湖州。

僅僅當了一年,就回京升官爲吏部考功司郎中,杜牧去湖州前那是全家餓得慌,可回來後不但全家衣食無憂,居然還開始在長安外的樊川營造起別墅來。

有了別墅,杜牧就嘚瑟了,自號樊川居士,有房一族就是牛逼。

扯遠了,反正可以說,自唐以來,地方官吏的上下其手,貪污腐敗,起義連綿不絕,其地方官祿不明,就佔據很大的因素。

如今南方初平,李嘉自然騰出手,準備對官僚們進行一番改革,最開始,就是俸祿。

政事堂。

“今日與諸位卿家一起論事,主要還是軍隊勝利歸來的賞賜一事。”

李嘉端坐着,淡淡地笑道。

“陛下,昨日不是已經規劃了嗎?不知微臣能做些什麼?”

作爲首相,昨天軍機處的事情一發生,崔泉就立馬知曉了,此時話語間不滿的意味很濃厚。

畢竟政事堂的權力削減,對於首相而言,更是一種削弱,他若是不表示一下,皇帝還不得得寸進尺。

其實,作爲宰相,他是可以直接封駁皇帝的旨意的,但他卻不能這麼做,開國皇帝的威嚴,不容挑釁。

他可以保證,今天封駁,下午他就得回家養老。

“哈哈哈,政事堂纔是議政之地。”李嘉打個哈哈,企圖混過去。

“賞賜的已經規劃好了,但有一事,賜田已經將官田一空,咱們大唐的官員們可就沒了職田,這該如何是好?”

“按照規矩,凡給田而無地者,畝給粟二斗!”

皇帝企圖混過去了,他也不追究,崔泉這才輕聲道。

“湖南無田,但荊南府,以及嶺南三府可有不少的職田,這對於湖南的官吏而言,是不是不太公平?”

李嘉繼續拋磚引玉。

“陛下的意思,是增加折糧?”孫召掌控轉運使司,對於錢一向很敏感。

此言一出,崔泉瞬間就皺起了眉頭,他掌管戶部,這可是增加不少支出,尤其是沒了職田,一進一出,可就真是不少。

而次相趙誠則沉默不語,他掌管的是吏部,對其不置可否。

“對也不對。”

李嘉搖搖頭。

“每畝二斗的確是低了,可增添至三鬥。”

“陛下恩澤百官,實乃我等之福分!”幾位宰相連忙起身謝恩。

“這是小事罷了!”李嘉搖搖頭,看着幾位宰相,頗爲認真說道:

“這朝廷的俸祿,又是俸料,又是職田,還有雜料,有的小吏本來僕從就不多,職田又因天災而減少,高官們自然無需擔憂,但底層的小官小吏們卻是深受其害。”

“況且,對於地方官吏而言,各地土地肥沃不等,職田自然收入不等,潔貪慕上縣而恨下縣,須知,無論是民多民少,皆是大唐天下,前唐官吏皆愛慕京城而恥於地方,這難道不是唐亡的教訓嗎?”

看皇帝這樣一五一十的分析官員俸祿問題,哪怕再白癡,他們也知曉,皇帝是準備對官吏的俸祿下手了。

“陛下所言正是!”王寧連忙發言配合皇帝:“此一時彼一時,錢賤而米貴,貞觀時鬥米三錢,開元天寶也不過鬥米十錢,如今朝廷連年豐收,但鬥米依舊二十餘錢,但百官俸祿依舊未變,比之開元、貞觀,何止數倍?”

“況且,朝廷下發,除了祿米外,食料,碳、娟、布,金銀器,雜彩等,不一而足,對百官而言多而無用,對朝廷而言又是繁多雜亂,戶部早就不堪重負,其中的損耗難以計量,更是養了不少的蛀蟲。”

總結來說,就是下發的東西太雜亂了,戶部忙不過來,還要拿真金白銀去採購,而百官們又被迫發下一些用不着的東西,不如祿米銅錢來的實在。

“如此,可見前朝的俸祿發放已經不合時宜了,那麼,王卿家的意思是?”李嘉很是配合地驚訝了一聲,然後問道。

其餘的幾位相公們則低頭,互相看了一眼,相繼無言。

得,這又是一場皇帝的雙簧,他們這幾個人就是過來見證的。

“請陛下順應百官意願,對俸祿進行增改。”王寧低頭拜下。

“諸位相公是什麼意思?”李嘉終究還沒忘記幾個宰相。

“臣等附議!”

這種境況了,還能如何?只能附議。

“既然這般,那就進行一下增改吧!”

李嘉這才順應時勢地笑了笑,說道:“依朕來看,祿米銅錢可以增添,而其餘的都減去,省得戶部太過於麻煩。”

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1127章八議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1338章諸王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145章建議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九百八十九章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285章中秋第1208章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1295章門檻第1370章煽動第1114章利刃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1229章戰略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九百九十五章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285章中秋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1121章沙州第1336章鼓動第九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127章八議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七百七十七章番外3——震雷第1121章沙州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140章第1407章禪讓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六百三十章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1291章京城事第1410章危機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
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1127章八議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1338章諸王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145章建議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九百八十九章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285章中秋第1208章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1295章門檻第1370章煽動第1114章利刃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1229章戰略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九百九十五章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285章中秋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1121章沙州第1336章鼓動第九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127章八議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七百七十七章番外3——震雷第1121章沙州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140章第1407章禪讓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六百三十章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1291章京城事第1410章危機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