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李嘉點點頭,然後問道:“若是諸將不服呢?”

李繼勳露出訝異的表情,隨即吐露道:“諸將家眷皆在汴梁——”

大家的家小都在汴梁,你若是。違背軍令,就得家小盡滅了,又不是奪權,不就是換個地方待着,爲這點事,不值得。

李嘉恍然。

趙匡胤把諸將放去地方邊疆,又允許他們掌控榷場之利,而且還讓他們家的商隊免稅,除了贖回軍權外,看押家小,也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

不過,邊疆的關稅,以及貿易免稅,這讓李嘉接受不得。

沉默了些許時間後,李嘉這才輕聲道:“多謝卿家指點了,朕受益匪淺。”

李繼勳這才退下,皇帝思慮的太深,他還是弄不清到底是何種意思。

回到家中,他頗有憂慮,妻子兒女皆因其歸來而歡喜,只有當親兵的兒子問道:“父親因何事而面帶愁緒?”

“唉!”李繼勳嘆了口氣,說道:“皇帝賞賜我一些金銀珠寶,想必並非對我不利,又談話許多,問起了河東之事。”

“想來,如今朝廷新立,皇帝就已經開始思量如何應付邊疆的軍將了,我們沾親帶故的,一損俱損,何不憂愁?”

“想來父親還不知曉,符王之女,準備嫁入皇宮了,而且還是三女和八女。”兒子輕聲說道。

“這又如何,他符家就女兒多,天天聯姻,等等,符三姐兒?那不是晉、趙光義的繼室嗎?二十多歲的老女人了,皇帝也能下的去口?”

李繼勳詫異不已。

“只要是符氏女,皇帝是不挑的,而符王也正好洗脫與趙氏的關係,可以說一舉兩得。”

“這又與我們有何關係?”李繼勳感嘆一聲,說道:“其符家世代繁榮,由他去吧。”

“大人,符氏與皇帝聯姻,整個河北道的藩鎮,哪裡敢妄動?”

“你是說,皇帝現在有恃無恐,怕是對河東不利?”李繼勳大驚。

“未嘗不可。”兒子思量道:“河東諸將,皆前朝趙氏之部將,又居高臨下窺伺汴梁,洛陽,怕是皇帝睡的都不安寧。”

“而且,兒子聽說,皇帝準備定都洛陽,以河東的地勢,局勢,怎能安生?”

如果說汴梁還有黃河天險,以及衛州等隔絕,那洛陽盆地,就與絳州直接相鄰,危險大增。

“看來,河東的局勢的確要變了。”

李繼勳恍然,難怪皇帝再三追問,思慮萬千,原來還是洛陽爲都這個原因在。

“如今這個境況,咱們什麼都不要去做,也莫要多言。”

李繼勳一下子就回到了昔日改朝換代的思維,他沉聲吩咐道:“若是有人請客,相訪,就言語我不見客,不對,直接閉門謝客,等待朝廷的旨意吧!”

河東諸將盤根結錯,自然不可能一舉拿下,只能動一兩個,殺雞儆猴,順便再按照慣例易鎮,這恐怕就是皇帝的打算。

而,關係這般深,人家求上門了,自然抹不開臉,還不如閉門謝客,熬過這段時間再說道。

隨即,他看着自己的幾個孫兒,不由得感慨道:“老子就是羨慕符彥卿,女兒各個俊俏多姿,年齡大小都有適合的,而我女兒皆嫁,只有孫女,又太小,天意,天意啊!”

問策與李繼勳後,李嘉思慮片刻,又準備召集衆人商議。

如今入主汴梁後,李嘉開始準備面對最大的難題,藩鎮。

而藩鎮,又分爲三部分,河北,河東,關中。

關中的藩鎮,如王彥超,郭從義,楊廷璋,李洪義歸降,而如董遵誨,姚內斌,趙贊,王彥升,馮繼等,基本上與趙匡胤關係疏遠,屬於中立狀態。

況且,距離太遠,又地方殘破,收不到稅,還不如放養。

而在河北路,大名府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威望素著,而且大名府靠近汴梁,只要大名府不亂,河北哪怕都叛變了,都無所謂。

安國軍節度使羅彥瓌,彰德軍節度使祁廷訓,橫海軍節度使李萬全,

而,最關鍵,也就是懸在頭頂上的河東地區。

前面說了,杯酒釋兵權後,趙匡胤讓韓令坤鎮常山,何繼筠領棣州,郭進控山西,武守琪戍晉陽,李謙溥守隰州。

這些還有党進等人。

可以說,河北很雜亂,而河東則很危險。

圍繞在北漢附近的軍州,基本上都是趙匡胤的禁軍大將。

若是不震懾其人,李嘉待在汴梁都沒安全感,哪怕他擁兵數十萬。

對於皇帝的處境,趙普等人也是明白的,他們感同身受。

時至如今,他們這些開封府的官,幾乎成爲臨時宰相,一旦有事,就是召集,可以說成了習慣。

“陛下,河東牽一髮而動全身。”

魏仁浦率先發言,他年歲大了,一向穩重:“須得徐徐圖之,不可妄動,即使那些軍將的家小都在汴梁,但,難保其不私下納妾,有了子嗣,徒生妄逆之舉。”

“朕明白。”

李嘉點點頭,說道:“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勳敘職,我與他討論了些許,都認爲不可輕動,當然,李繼勳能夠快速而來,想必是忠貞之心還是有的。”

“只要昭義軍不亂,汴梁就還是安全的。”

“不過,河北,關中可以暫緩,但河東之地,卻不得不有所動作,北漢如今動作頻頻,一個不好就會釀成大禍。”

“陛下所言甚是。”趙普連忙附和道:“不過,諸將並無可能與北漢交和,且不提多年來兩國交戰頻頻,早已經滿是血仇。”

“就言語,如今大唐兵強馬壯,洛陽近十萬兵馬,汴梁也有十萬,河東之前又選兵兩萬入京,其兵馬總和,未過五萬,精銳甚少,不可能做無用功。”

“也對!”李嘉笑了:“這亂世沒有一個傻子。”

“陛下可行易鎮之事。”王溥輕聲道:“河東之地,可派親信大將,而河東諸將,則可以去往關中,亦或者河北河南道,就近看管。”

“隨後,再派遣京官,當任判官,兵馬使,削其權,輕易可拿下。”

“若是不願者,再動刀兵不遲。”

第1398章喜憂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七百章第1114章利刃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1331章威逼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一章我有嘉賓第1336章鼓動第1187章哼,女人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1291章京城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番外4——再興第1186章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1209章白眼狼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149章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1346章教子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七百九十章第七百九十章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一千零八章第1337章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1126章刑統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1287章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1318章澎湖縣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
第1398章喜憂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七百章第1114章利刃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1331章威逼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一章我有嘉賓第1336章鼓動第1187章哼,女人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1291章京城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番外4——再興第1186章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獸事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1209章白眼狼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149章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1346章教子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七百九十章第七百九十章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一千零八章第1337章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1126章刑統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1287章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1318章澎湖縣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