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

不提一點還好,一提起漢中,趙匡胤臉黑地發青了,他蒲扇大小的拳頭狠狠地拍打了下桌子,嚇得幾位宰相一愣。

“若不是佔了漢中,某早就殺了他了!”趙匡胤憤怒地說道:“好好的一個蜀國,數十州,幾百萬人口,就這麼被他的疏忽大意貪婪無度,給丟失了,只需要數千精兵去往夔州,孟昶就是手到擒來的!”

“結果蜀中叛亂,無數民心不安,多虧了劉光義和曹彬二人才勉強平定,結果讓僞唐有了可乘之機,二將被俘,生死不知!”

說着,趙匡胤感覺時機到了,眼眶發紅,聲音帶着顫抖:“劉光義與曹彬,可是咱們大宋難得的將才,本是看着王全斌數十年老將,經驗豐富,結果,二人也能施展一下,誰知,竟然是這個下場……”

“數萬將士,乃是南征北戰之精銳,如今東京一片縞素,而朝廷也錢糧空乏,王全斌,責任不淺!”

幾人默不作聲,這次損失,着實慘重,哪怕之前世宗皇帝徵淮南,也沒那麼慘,如今倒是見到了,將士損傷是小,對於朝廷而言,威信的損傷纔是不可彌補的,尤其是趙宋代周不久。

這也是趙匡胤震怒的主要原因,他已經猜到後果了,漢中乃是朝廷無奈之下的顏面。

“陛下,無論無何,漢中數州之地,乃蜀中的門戶,其被拿下,已然讓蜀中暴露在朝廷眼前,這次疏忽大意,下次就任免他將,僞唐必不是咱們的對手!”

作爲跟隨趙匡胤多年的人,趙普給了皇帝一個臺階下,然後義正言辭地說道:

“如今隴右道(秦鳳四州)以及關中抽調了數萬將士,而漢中新得,糧草雖然不缺乏,但兵心不穩,須得重新派遣將士才行!”

趙普的話很明確,大肉跑了,小肉可到了嘴裡,也不能溜了,王全斌不靠譜,就換一個靠譜的,蜀中已經到嘴皮子跟前,跑不掉的。

“你作爲樞密使,對於軍將也瞭解一二,不知可有人選?”

趙匡胤平定氣息,看了趙普不慌不亂的目光,這才沉聲問道。

“臣有兩個人選,請陛下選擇!”趙普笑着說道。

“快說!”趙匡胤不以爲意,笑道。

一旁的魏仁浦、範質、王溥三位宰相彷彿木像一般,端坐着,豎起耳朵聽,閉着嘴巴不言語,將這一切都交給這兩位君臣。

自從趙普成爲了樞密使,軍國大事就沒他們宰相份了,只能聽着受之。

“其一,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武信軍節度,鳳州路行營前軍副都部署,崔彥進!”

趙普眼睛微微睜開,仔細地說道:“崔部署雖然與王老將軍一般,都會犯了輕敵放縱的過錯,說到底,他不過是副部署,而且屢立戰功,此次西征,他的功勞也不小,況且熟悉蜀境情況,威望不淺,如今讓他戴罪立功,定然效果不凡!”

“說到底,徵蜀的將校,也是被蜀國的富庶迷花了眼,也算情有可原,咱們中原經年戰亂,還是太過於貧困!”

“本來派他去蜀國,就是成全之意,誰知竟然如此過錯,下一個是誰?”趙匡胤嘆了口氣,又搖搖頭,擡眼問道。

“其二,就是淮南巡檢、泰州團練使,潘美,潘仲詢。”

“潘將軍在世宗皇帝時,曾統率永興的屯兵,管理西部戰事,又曾單馬入陝州,勸袁彥入朝,又曾在陛下平定淮南李重進叛亂之時,以石使君招討使,潘美爲行營都監,進退得當,有勇有謀,又對蜀國熟悉,可謂是良將之選!”

潘美,其實就是演義裡陷害楊業的潘仁美原型,人家配合楊業打了一場雁門關大捷,殺了十萬遼兵,第二次就不行了,然後污名就來了。

歷史上他安定湖南,平定南漢,又參與了平定南唐,北漢的滅國大戰中,可謂是功勳卓著,功業比楊業多上數倍。

陳橋兵變後,陝州主將袁彥兇悍,信任奸佞小人,喜歡殺人貪財,而且修理兵器,太祖怕他叛亂,派潘美監視他的軍隊準備處置他。

結果潘美一人騎馬前去宣諭,袁彥攝服,於是歸朝。

隨後,被改鎮曹州。

當然袁彥可能是對趙匡胤不滿,蠢蠢欲動而被加了罪名,但如果是真的殺人貪財,可謂是罪孽不小,趙匡胤這樣輕鬆放過也是不當。

反正,對於潘美,趙匡胤挺滿意的,不然也不會讓他作爲石守信的監軍,屬於很看好的禁軍後輩,在義社十兄弟去往各地後。

“潘仲詢嗎?”趙匡胤猶豫了,他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但,目前來說,他還沒獨當一面的資歷。

潘崇徹如今可是享譽天下,將劉光義與曹彬俘虜,讓趙匡胤忌憚非凡,潘美資歷太淺,怕是對付不了他。

“他資歷太淺,雖然能力不錯,但,算了吧,讓崔彥進去了吧,任命他爲興元府招討使,攻略蜀中!”

趙匡胤思慮再三,感覺不能拔苗助長,還是穩妥些,讓崔彥進統領吧!

“關中缺乏將校,你作爲樞密使,從各藩鎮抽調一些,去往興元府!”

“喏!”趙普微微一笑,點頭應下。

如今中央實力遭受削弱,自然地方蠢蠢欲動,這時候就槍打出頭鳥,把實力最大的削一削,若是不肯去恭喜你,禁軍會讓你來東京喝茶。

若是首肯了,那更好,強幹弱枝嘛!

“讓崔彥進接替後,我得好好教訓一下王全斌,虧他還是老將,哼!!”趙匡胤怒氣衝衝地說道。

“陛下,王將軍雖然沒有功勞,但是有苦勞,也不能太過分了!”

“過分?沒了數萬大軍,又失去了蜀中,還有比這更過分的嗎?”

“陛下,城門處送來許多車東西,說是王部署送來的!”這時,宦官輕聲說道。

“什麼東西?”趙匡胤皺着眉頭,煩躁地說道。

“他怎麼想送東西過來了,想賄賂我這個皇帝嗎?”

“奴婢看了看,足足有上百車,裡面都是銅錢,以及金銀珠寶,怕有近百萬貫之多……”

“趙卿家,你說的對,王部署還是有點苦勞的,畢竟年紀大了,有點過錯也是難免的!”

這下,國庫困擾解決了,趙匡胤眉毛瞬間一跳。

第七百章第1336章鼓動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1175章談判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番外3世系變更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1371章三路第1144章後宮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八章家長裡短第1338章諸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1362章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1375章傳響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1227章家宴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六百三十章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1270章草原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391章藩王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1106章修法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1160章幽州營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157章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
第七百章第1336章鼓動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1175章談判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番外3世系變更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1371章三路第1144章後宮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八章家長裡短第1338章諸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1362章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1375章傳響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1227章家宴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六百三十章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1270章草原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391章藩王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1106章修法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1160章幽州營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157章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