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

軍事上,飛龍都已經滿員一千人,以騾馬化的步兵爲主,訓練方法依舊是軍訓的那一套,嚴格紀律,薪酬豐厚;白沙都五百之數,以三才陣爲中心,精銳的步兵,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訓練着。

農業上,每月數以萬畝的土地一直在開墾着,大量的僚人被安排到農業上,燒荒,開墾,填埋。

等到春耕時分,李嘉將期望的良田數目擴大到萬頃,這是最基本的,大量的農具不斷地在生產,如曲轅犁,鋤頭,鐮刀,以及李嘉小時候經常見的腳踩打稻機,也被髮明出來的。

爲了保證大豐收,李嘉特別命令大顯神威的海龍海盜團,去荒島運送鳥糞回來,施肥。

欽州的船廠,每個月都會產出一艘八百料的大船,補充海龍海盜團的消耗,而儋州的船廠則由於精良船工的缺乏,緩緩未立。

海龍海盜團由於突襲了媚川都的緣故,最近一段時間人員還算充足,在整個南海名氣大增,已經作爲第一海盜團了,不枉李嘉的一番苦心。

雖然說具體的實力猶未可知,但規模已經足以嚇人,整整二十艘六百料以上的大船,五千些許水手中,強悍的跳幫約有一千之數。

而對於儋州的萬頃良田上,李嘉做出了安排,其中稻田用一半,剩下的,將全部用來種植甘蔗。

海南島,除了最適合香料外,甘蔗就是最有價值的的東西了。

杜甫在自己的《遣興五首·其五》中是這樣說的:

吾憐孟浩然,裋褐即長夜。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清江空舊魚,春雨餘甘蔗。每望東南雲,令人幾悲吒。

由此可見,甘蔗在唐時,就已經名聲大噪了,尤其是安南的甘蔗,與嶺南的荔枝一般,都是朝貢給皇帝使用的。

李嘉則用其製糖。

古時,糖一直是價格昂貴奢侈品,唐時安南和嶺南還能供奉些許蔗糖,但到了五代末世,中原人已經久不聞蔗糖之甜了。

“在邕州,某也多見一些農戶在野地種植甘蔗,只爲得其些許甘甜,或售賣,或嚐鮮,但卻鮮有人將其製糖的,想來,不在乎邕州偏僻,無人知曉製糖之法了!”

李嘉搖了搖頭,看着一望無際的半開墾的荒地,黑色的草灰遮蓋住了地面,僚人們則拿着鋤頭,不斷地將石頭草跟刨出,有的時候,甚至能抓住一些野兔之類的。

“番禺,閩地人丁興旺,知曉製糖的自然多些,所以市面上還能見到些許砂糖,建武鎮人丁稀少,自然難尋!”

王寧王先生目視着這些土地,沉吟了片刻,說道:

“若是制砂糖,自然可行,其利遠甚於米糧,也能彌補些許虧空!”

“砂糖雖貴,但市面上並不稀缺,吾所求的,是白糖!”李嘉淡淡的說道。

“白糖?某也不過從前唐人的書中聽聞過,自唐安史之亂至今,已有數百年,白糖早已不見蹤影,某從番禺應尚書省選時,居番禺多日,未曾聽聞過!”王先生很震驚,這種傳聞中的東西,簡直是太令人驚奇。

“吾自有妙招,先生只需安排好民事就好,只有甘蔗出現,纔能有白糖!”保持點神秘感,還是有必要的,有利於提高主君的威望,好像是韓非子說過的。

況且,制白糖也算是秘方了,若是傳出去,豈不是失去了一個財源?

“若是用五千頃田地種植甘蔗,郎君考慮估過人手足否?”王先生問道。

“這不是有僚人嗎?”李嘉隨口答道。

“我等手中的僚人,不過五千之數,由於抓緊過甚,許多僚人逃離到了叢林深處,增長乏力了!”

“且,五千人中,大半被拉到了鐵礦,剩下的不足千人,又怎地會伺候這些稻田,以及甘蔗?”

“人力依舊不足否?”

“非也,擅長於農事的人,過少,僚人再多,也難以對付農事,其最佳的選擇,還是礦山吧!”王先生搖了搖頭,直言不諱地說道。

“海南島本就人丁稀少,嶺南更不必言,若要農事嫺熟的農戶,難也!”李嘉嘆口氣,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農戶確實是稀缺的,哪個政府都會緊緊地看着,因爲這些是政權的基礎。

但,以重商爲稅的南漢例外,橫徵暴斂,無所不用其極。

“郎君只盯着嶺南不成?”王先生說道。

“此話何意?”

“自閩國被唐所滅後,建州、汀州被唐所並,福州爲吳越所偷,獨剩清源軍兩州之地苟延殘喘,幸得忠懿王(王審知,開閩聖王)遺澤,區區兩州之地,據商賈所言,其戶竟然不亞於漢,泉州之繁華,甚於番禺!”

“閩地自古耕地稀少,如今卻人丁滋生,只能從商賈之業,如此,豈不是郎君之福也?”

“這……”李嘉聽到這,才明白,原來區區一個佔據福建兩州的清源軍,竟然人口與南漢相當,人煙稠密,而地貧,所以許多人被迫從事商業,出海討生活。

不過,能夠將自古以來的荒蕪之地,治理成沃土,李嘉不得不佩服開閩的王審知,簡直是種田的高手。

所以,一切又回到了原地,擺在李嘉面前的,依舊是缺乏人力,只不過變高級了,缺乏的是有技術的農戶,以及船匠。

而想要取得這些,只能去往北而去了。

“沒有想到,阿卜杜勒你的漢話近來越發的好了,都學會罵人了!”屹立在船頭,李嘉的心情頗爲不錯。

自儋州後,除了安排些許墾荒之外,李嘉又去往了瓊州,李氏商會已經坐穩了四大商會的位置,開始領導整個瓊州商業的發展。

再然後,就帶着阿卜杜勒,以及三艘八百料大船啓航,北上……

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九百八十章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1290章軟肋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224炭火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1166章安排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1250章文教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1298章規格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1181章天可汗第1361章東去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1161章勝之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1346章教子第1317章島嶼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1175章談判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九百章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352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四百八十章城內
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九百八十章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1290章軟肋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224炭火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1166章安排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1250章文教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1298章規格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1181章天可汗第1361章東去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1161章勝之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1346章教子第1317章島嶼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1175章談判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九百章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352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四百八十章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