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

對於淮南兵,李嘉眼饞的很。

可以毫無顧忌的說,整個東亞地區,最精銳的部隊,除了契丹人的皮室軍(親衛),就屬中原地區的禁軍了。

這夥人是郭威、郭榮南征北戰十來年,又挑選了地方的精銳部隊,組合而成的,二十萬強大的禁軍。

削弱地方,增強中央,五代各中原國家都在做,一步一步的進行着,所造成的後果,就是中央越發的強大,地方越發的薄弱,這等中央集權制是隨歷史發展的。

後唐、後晉、後漢,都是地方實力派,轉化爲中央的,篡奪了皇位,而後周與北宋,則是篡奪了禁軍的控制權,從而改朝換代。

得禁軍者,得天下。

可以這樣說,郭榮死後哪怕奪權的不是趙匡胤而是別人,哪怕是個普通人,但只要他佔據了禁軍,照樣能趕朝換代,照樣能統一列國,打敗南唐後周等,擁有大半個天下,是可以預料的。

實際上趙匡胤統一天下基本上就沒遇到過什麼大仗,順風順水至極,到了趙光義,唯一的硬仗還只是北漢的太原城,照樣被攻下來了。

禁軍的威力可見一斑。

當然,再厲害的軍隊也架不住豬統領,在擁有十級驢車技術,外加天命的微操作,中原王朝數十年來積累的禁軍精銳,被一朝敗壞大半,然後再加上崇文抑武,兵將分離等操作,北宋軍隊直接廢了。

若是此時,趙匡胤沒有去攻打揚州,而是直接來到湖南,李嘉可以保證,不超過一個月的功夫,整個湖南就會被丟失。

當然,水土不服之下,再加上全副武裝,以鎧甲以及強大的軍械武器,大唐還是能守住嶺南的。

淮南軍能夠抵抗禁軍攻城數月,不可否認,他們在這個時代,屬於絕對的精銳,只是略遜東京禁軍一籌,李嘉屬非常眼饞。

如果有淮南軍,再加上大唐的軍械鎧甲,絕對能媲美東京禁軍,數萬精銳在手,不說北伐,但保存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於是,李嘉召見了洞庭水師指揮使張望海。

“之前我說的長江訓練,可曾用到?”

“回稟陛下,您提的法子,着實不錯,我們還北上了長江嘗試了一番,效果極佳!”張望海笑着說道,誇讚了一下皇帝。

李嘉聞言,這才笑了笑,再次問道。

“水師中,可用的船艦有多少?能載多少人?”

“可用船艦一百三十二艘,可載三千餘人!”

“不行,太少了!”李嘉搖搖頭,他走了幾步,揚州城至少還有兩萬餘人,水師一次才送三千多人,需要跑多趟,時間緊迫,多運送一趟,就多一分危險,這樣的運載量是遠遠不夠的。

“徵調整個洞庭湖的船隻,只能能上長江的,都給我徵調過來,你對洞庭湖比較熟,給你半日功夫徵調,然後準備一下,北上長江,然後東去揚州,將揚州城所有的將士都運送到嶽州,可能辦到?”

“若是辦不到,軍法從事!”

李嘉直視這位水師指揮使,目光中的逼迫,令他心生恐懼,雙腿一軟,就跪了下來,他撅着屁股,哭泣聲越來越大,最後哀嚎道:

“八百里洞庭湖,臣自然熟悉,半日功夫,若是徵調船隻,只能是那些大戶,最多徵調百艘大船,多載四千多人,除去水手外,一次只能運送五千人!”

“陛下,自嶽州而去揚州,哪怕走長江,也有近一千五百里,哪怕順風而去,日行也不過五六百里,三日而至揚州,已然不易,臣何其難也——”

聽到這大老爺們悲慘的哭泣聲,李嘉也知曉自己想當然了,這樣的命令,的確是強人所難,他心中有些愧疚,但依舊強硬地說道:

“朕知曉此次任務艱鉅,不然爲何派遣卿家前往,朕相信卿家定能完成任務!”

“啊!”聽到這,張望海瞬間啞然,這不對勁啊?怎麼皇帝還不死心,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怎麼改強加於我,猶豫不到眨眼功夫,他繼續悲痛哭,頭磕得梆梆響,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好了,我早就有安排了,不會讓你送死的!”李嘉被哭的心煩,心中琢磨了一下,忽然想到一個地方,計上心頭。

“臣,臣愚鈍——”張望海紅着眼,擡起頭看着皇帝,滿臉的渴求之色。

“桑落洲可曾知曉?”李嘉問道。

“臣,臣愚鈍——”張望海又低下頭,似乎很羞愧。

“你不知曉,也是應該的!”李嘉淡淡地說道:

“桑落洲,古之練兵地,位於舒州宿松縣外的長江中,乃是一處江心州,臨鄱陽湖,居長江,靠雷池,進可攻,退可守,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此地距離揚州不過數百里,你就地徵集船隻,又可將淮南軍運送至此地,況且,若實在來不及,長江極爲寬大,可在長江尋覓些許江心州,先將他們轉移出揚州即可!”

想到桑落州,李嘉就想起了周瑜,周瑜曾在這修建了著名的防禦工事---點將臺。此臺,依水而建,南臨鄱陽,中居長江,北依雷池。得天獨道的黃金水道讓周瑜成就了赤壁之戰。

而且,這裡還可以入侵鄱陽湖,進入江西之地,要知道,江西是被羣山給包圍的,鄱陽湖等於是入口,極爲便利,等於是入侵江西的前哨站。

“對了,爾等徵調船隻,一味的強硬,只會適得其反,朕會撥下些許銅錢,每徵調一艘,就分發去,當做安撫,然後還要登記賬簿,日後還是要還與人家的,若是有殘損,需要賠付!”

“這——”張望海輕聲道:“朝廷徵調他們船隻,乃是他們的幸運,若是如此,就顯得朝廷可欺了!”

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1152章心思第1200章唐奴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1324章氣惱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1348章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1338章諸王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千零一十章第1157章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1225章隱情第1232章喜事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270章草原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1328章第1257章安南府第1312章餘熱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六百三十章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七百零二章第一千零三章崩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171章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1112章老君山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1383章安國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1293章自己第1242章手段第1201章唐旗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200章唐奴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1225章隱情
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1152章心思第1200章唐奴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1324章氣惱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1348章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1338章諸王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千零一十章第1157章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1225章隱情第1232章喜事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270章草原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1328章第1257章安南府第1312章餘熱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六百三十章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七百零二章第一千零三章崩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1171章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1112章老君山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1383章安國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1293章自己第1242章手段第1201章唐旗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200章唐奴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1225章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