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他們這是要撤回莒州去,也不知道留守人員叛變未否。”楊妙真淡淡的說,此時她的心情已經陰鬱至極,讓他帶出來的莒州紅襖軍卻發生瞭如此揮刀相向的慘劇,無論如何心情都不會好受的。

“讓我們看看就知道了,我說,不跟我們一塊走嗎?”高俊站起身來,楊妙真將信將疑的跟着,此時高家軍在節節勝利,敵軍果然是向莒州方向敗退。兩個人安步當車,跟在追擊的高家軍後面。

朱貴在人羣當中氣喘吁吁:“大家往莒州方向走,那裡自然有咱們的人接應,莒州是咱們兄弟的,日照也是咱們兄弟的。”

殘存的紅襖軍將們叫苦不迭,只能跟着朱貴走,然而行及未遠,立刻就有人對朱貴發難:

“老東西!都是你害的,我們跟着楊妙真幾戰幾勝,打得高俊潰不成軍,信了你的鬼話,在這裡起反,搞成現在這副模樣,我們根本就不應該離開楊妙真頭領,兄弟們,咱們不跟這老東西走了,回密州去!”有幾個人大聲呼喝道,即刻有紅襖軍軍兵有所遲疑,想要跟着他們走。

朱貴眼疾手快,一聲令下,十幾名親信殺出來,將那幾個要起反的紅襖軍將當場亂刀砍死。

“你!”剩下幾個沒有起反的軍將也震驚了,他們憤怒的指着朱貴:“咱們山東綠林向來好合好散,哪怕是楊安兒劉二祖這樣的統領,也沒說誰要走就殺了誰,你竟然在這裡妄殺好漢?”

“好合好散那是平時,眼下後有追兵,這些人臨陣起反,是要把咱們兄弟陷入死地,我不殺他們,那就大家一塊死!”朱貴的鬍子尖兒都在顫抖,指着眼前諸人:“現在大家都把楊妙真和高俊得罪透了,難道還想着過逍遙日子嗎?唯有到莒州城下拼死一搏,城池堅固,量他們也攻不上來!”

朱貴說得也有道理,剛剛已然造反,現在再回到楊妙真旗下也沒有好果子吃——更何況楊妙真怕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所以儘管腹誹,大家眼下卻只能跟着朱貴走,莒州城池堅固,高俊只帶了1000多人,未必就能打得下城池,等到鹽幫武裝一擁而上,咱們莒州就保住了。

又走了一段,就看到一羣人跌跌撞撞而來。

“是在莒州的兄弟!”立刻有眼尖的人發覺不對,聒噪起來。

“別擔心,是我下令動的手。”朱貴朗然道,大家即刻略微放下心,楊妙真下令留守莒州的都是她的親信,這些人的態度還不明確,朱貴要是先下手爲強,趁這會盟的機會讓城內潛伏的武裝一擁而出將這些人趕出城外,倒也不失爲迅速奪取莒州的一個妙計。紅襖軍將們雖然覺得彆扭,卻也能接受這種結局。

這羣人個個帶傷,狼突豕奔的跑到跟前來:“有人趁會盟的時候偷襲莒州城,城池吃他們奪去了。”隨即他們就愣住了,發現正往回趕的軍馬個個帶傷,不僅有紅襖軍,還有另外一些雜七雜八的人馬,最要緊的是楊妙真不在其中。

朱貴一聲令下,即刻有人衝上來圍住這羣敗軍。

“妙真婦人見識,我等已然起反,你們若是跟着,咱們回到莒州共商大業,共享富貴,如若還想跟着楊妙真,就一人在這吃一刀!”

這羣人左看右看,齊齊下拜:“願隨明公。”

終於撤到了莒州城下,鹽幫和紅襖軍們都聒噪起來,讓城上早日開門。

但是城頭上的紅襖軍旗幟突然都被拔下,換上了黑色的高俊旗幟,一人志得意滿的來到了城門樓上,對城下的敵軍大呼:“爾等可看看我是何人!”

高家軍已然追上,看着城頭上的高家軍旗,軍兵們爆發出歡呼。

“這是誰?”楊妙真第一次露出了極度吃驚的表情,比他剛纔遭受紅襖軍諸將的背叛時的驚訝還要大。

“這是我的部下路哲,奉我之命,已經偷襲奪取莒州。”

楊妙真咬牙切齒的看着高俊:“從一開始你就沒有打算和談?”

“這你可就真的冤枉我了,確實想的是和談,讓他的人馬布置在此,吩咐他們今日午時攻城,那如果我傳來命令讓他們停止,那麼就不必攻城,返身回營便好。

所以如果今天早上咱們的談判一切順利的話,我就會派人讓他們回來,但結果你也看見了。”高俊苦笑着說:“我可不是熱衷於搞小詭計的人,讓山東百姓多流血,對於我來說又有什麼好處?”

“但你這番佈置,顯然是有備而來,難道你就真的讓自己的軍馬空手而歸?”

“那倒是也沒有,儘管我不願意佈置陰謀詭計,但你的莒州紅襖軍遲早是要出事的,所以說,日後必然有所收穫。”高俊遲疑了一下,但還是語重心長的對楊妙真說:“事已至此,楊姑娘已經沒什麼本錢了,爲了全軍上下一條活路,我希望楊姑娘能夠歸順於我軍,與水火之間拯救膠東百姓。”

“癡心妄想。”

城池下立刻展開激戰,已經失去退路的紅襖軍和鹽幫武裝困獸猶鬥,但終究抵不過高家軍的鐵壁合圍,被一點點的絞殺、崩潰。

觀戰中的楊妙真突然哭了,這樣在她身旁的高俊驚訝不已,這個美麗高傲的女人此刻身心俱疲,她遭到了可怕的背叛,真正服從自己的人全部被殺,看到自己率領的人馬徹底覆滅,她感覺到自己無比失敗。

高俊想了想,還是遞來一方手帕,平時很注重自己形象的楊妙真此刻哭得梨花帶雨,搶過手帕就往臉上抹。

紅襖軍被殺得大敗虧輸,紛紛跪地請降,而朱貴帶領的死硬分子繼續撤走,在高家軍的一路追擊下損失慘重,被圍困在磨旗山一帶。

正在州城下收拾戰場,楊妙真捏緊了手帕,對高俊說了一聲語調奇怪的:“謝謝。”

高俊還沒反應過來,就感覺脖子被人捏住了,整個頭都被夾在楊妙真的胳膊底下。楊妙真拔出短劍大喝一聲:“爾等都不可擅動,將紅襖軍俘虜都帶上來!”

尾聲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尾聲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尾聲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糧(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尾聲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
尾聲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尾聲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尾聲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糧(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尾聲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