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

聽完沂州討伐歌,高俊忍不住流淚了,這首歌唱的是蒙古人佔領沂州之後大肆殺掠,當地百姓的慘狀。

“明天唱這首歌,會不會影響大家的士氣?”郭延嗣等人有些擔心,但是趙昉卻極力支持:“正所謂哀兵必勝,蒙古人既然已經犯下滔天血債,那就把它們都唱出來,我軍憑着一股復仇怨氣,定然可以沖垮敵軍!”

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了,命令很快被髮到軍樂隊的劉德那裡,明天軍樂隊就要帶領軍兵們唱這首歌。

處理完這件事,高俊又接到了一個請求,隨軍的僧人法機希望能夠爲契丹公主增添幾名護衛,他的那三名契丹騎手全都被打傷了。

“這是怎麼回事?是誰動的手?”

沒有人回答,高俊感覺事情有些蹊蹺,就親自趕往醫院去看那三個契丹旗手,三個人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別叫耶律質山、耶律質海、耶律質林,原來是兄弟三人。

一番支支吾吾之後,還是最小的質林道出了實情:原本耶律齊是跟着太平軍一起撤退的,在寒冷的冬天一路敗退,士兵們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而契丹人們對此似乎沒有太多考慮。由於車上的熱水不足,害怕公主凍着,所以車伕向身旁經過的軍兵們討要熱水。

車伕不會說漢話,嘀咕了幾句契丹語之後,那軍兵就發怒了,大喊的來抓間諜。在那種飢寒交迫倉皇撤退的情況下,人們很難保持理智,他們發瘋一樣衝上來把車伕打倒在地,幾拳就要了他的命,然後就要往車裡面衝,三名騎手奮力抵擋,也都受了不少傷,那個法機和尚揹着公主從車上跳下來逃走,幸運的沒出大事,只是小腿上中了一箭。

隨即,有騎馬的軍官趕過來,制止了軍兵的騷動。

這樣的情景也很容易理解,就在前不久,幾名軍兵也打傷了一位年過四十的老母親,那個女人也是來尋找他兒子的,在隊伍裡轉悠來轉悠去,反覆的問人騎兵在哪裡,同樣是被在撤退中不能保持理智的軍兵所毆傷,所幸並無大礙。只不過醫院的繡工們至今也不敢告訴她,她的兒子也受了重傷,右腿很有可能保不住了。

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之後,高俊鬆了一口氣。安慰了這幾名契丹騎手幾句,回去準備讓軍官們注意調整軍兵的情緒,防止大家壓力過大,再幹出這麼出格的事情來。

至於契丹公主,高俊還覺得有些慚愧,自己撤退的實在是太過匆忙,以至於完全忘記了耶律齊這檔子事,這段時間耶律齊和她的侍從們一定過得很糟糕。給

在中軍營帳附近的一座小帳篷裡,耶律齊已經完全失去了郡主的神采,歪着頭斜躺在一處乾草上。她想睡覺,但是卻有些怕冷。

“請公主用茶。”法機穩穩的端着一盂茶走了進來,那茶還冒着一絲熱氣,耶律齊有些驚喜的坐起身來,用手接過,滾熱的茶一下子讓她感覺溫暖無比。

“真是好茶,這是從哪兒來的?”

“這並不是什麼好茶,公主這段時間受了太多的苦,因而知曉了世間萬物的珍貴。”法機盤腿胡坐在耶律齊對面:“我來爲公主分茶。”

耶律齊微微笑了,用手扶起散在額前的頭髮:“法機師傅,這段時間多虧有你照顧。”

“公主們的侍從纔是出了大力的人。”

“是啊,是啊。”耶律齊擡起頭,小巧的嘴輕輕的嘆了口氣:“這些天來,我纔對飢餓、凍綏、死亡有了親身體會,若非如此,我這輩子都處於矇昧之中。我等凡夫俗子的心智不比佛祖,佛祖在菩提樹下夜觀七星便能悟道,而像耶律齊這等矇昧之心,必須要下狠藥才能略微通慧一點,受此飢寒苦楚,我卻覺得心境清明瞭許多。”

耶律齊微微笑了起來,低下頭來看着法機:“法機師傅,你可曾有這種感覺嗎?”

“我?我……哦,有。”法機突然臉色一紅,低下頭來繼續分茶。

“法機師傅,說實話,到現在我一點也不氣惱那些想要殺我的人,反而卻覺得他們做得對。受到了敵人如此的凌辱,處於如此悲慘的境地,依舊有拼死抵抗的決心,法機師傅,你說可不可笑,當你們還有半個山東的時候,我對你們嗤之以鼻,現在高俊只剩下幾州之地,我卻對他欽佩之至。你說的太平軍那些可貴的東西,現如今我真的體會到了。高郎君是了不起的人,太平軍是了不起的軍隊,法機師傅,你,你也是個了不起的人。”

法機低下頭來,不敢答話。

而此時,高俊已經有了考慮。

孫庭這次將天勝寨的留守兵馬帶來會合,也帶來了原本關押在天勝寨的俘虜,包括董俊等人,高俊已經有打算將這些人全部釋放。

“釋放俘虜,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減輕了俘虜作亂的風險,也解放了用來看守俘虜的兵力,與此同時,又可以顯示我軍的寬仁大度,還能示弱於敵,迷惑鐵木真。”

這一決定受到了上下的一致贊同,這次被釋放的俘虜都是河北漢人,以董俊爲首,高俊寬宏大量的宣佈不用斬去他們的手指,直接將他們放走。

董俊等人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喜過望,原本他們一度以爲,處於困境的太平軍甚至會殺掉他們泄憤,沒有想到等來的卻是這樣寬厚的命令,這讓全體俘虜都對高俊此人有所感觸。

夜晚,應該是準備行裝的時候,法機和尚看上去也有些悶悶不樂,正在敲着木魚誦經,耶律齊取了一個蒲團,坐在他的對面,過了良久,突然張口問道:“法機師傅,我倒是不想回去了,你覺得如何?”

法機萬萬沒有想到耶律齊居然這麼說,愣了片刻,突然明白了這句問話中的深意,手中的木槌鐺的一聲掉到了地上。

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章 血酬(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章 羊(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尾聲
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章 血酬(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章 羊(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