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

投降不是簡簡單單的舉起雙手,它意味着你放棄對自己命運的主宰,放棄你珍視的名譽,放棄你舊時所擁有的一切。將自己交由敵人宰割,交由曾經與你敵對,傷害過你,使你疲累,讓你憤怒,殺害你同伴,蹂躪你父兄的人。

www⊙тtkan⊙c○

誰也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儘管是被包圍着,儘管所有人都意識到只有投降才能活下來,但是飛虎軍並沒有立刻投降,軍官們爭吵不休。

就在此時,斡脫策馬前來說,他們的高郎君有一件東西要送給飛虎軍的軍官們一看,他相信這裡面一定有人認識這樣東西。

此時在飛虎軍的軍陣中間,統領官廖法起已經焦頭爛額,手下的兩千多名兄弟們一定要保住,但是堂堂飛虎軍又怎麼能屈膝投降?

就在這個時候,傔從趕緊將高俊送來的東西呈上,這名統領官有些好奇的打開這個小小的包裹,不由得瞪大的眼睛。

整整一個時辰過去了,殘餘的宋軍依舊緊張的與聯軍對峙,不少軍兵有些不耐煩了,開始詢問各自的軍官爲何還不對殘餘敵人發動最後打擊。

“同袍們,咱們再等一等,稍微給他們點時間。”高俊親自騎着馬,沒有披甲冑,到陣前揮手壓住大家的聲音,告訴大家說:“咱們來江南不是殺人的,是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的!”

大約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宋軍軍陣突然變化,從原本的空心方陣切換成橫排,廖法起率領四名將官策馬而出,齊齊到高俊面前翻馬拜倒。

“某等不能爲國盡忠,手下這兩千多將士的性命,就交給高郎君了!”

太平軍軍兵們立刻歡呼起來,雖然多站了一個時辰,但是沒有人陣亡,敵人投降了。

聯軍迅速的開入揚州城,此時的揚州城內已經井然有序,運河依舊暢通無阻,似乎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任何變化。

但即便是從大江南岸,也能看到揚州城的輪廓,在揚州城靠近大江的那一面城壁上,高高的豎立着一面白色大纛,上面六個大字儘管模糊不清,但所有人都知道寫的是什麼。

必殺史,始可和!

高俊很快接到了西路軍的消息,潘正已經包圍了六合,但是六合也是一座堅城,輕易之間難以攻克。最要緊的是,宿州的宋軍殘部已經南下歸來,在建康以西的地區與江州戎司會合,兵力共計三萬餘人,這是南宋在江北能拼湊出的最後一點力量,正在向東進發,準備解六合之圍。

“眼下雖然攻克了揚州,但揚州西面的真州,真州西面的六合還在敵人的控制之下,我們還沒有對臨安小朝廷實現全方位的心理震懾,所以,一定要打垮剩下這支敵軍的部隊。最好能夠佔領真州或者六合中的一座城市。到那個時候,臨安小朝廷不想求和都不行啊!”高俊在地圖上比劃着,將佐們都上來觀看:“我們還是選一個老地方,就是這裡。”

高俊用手一指,畫出了這次面對敵人的預定戰場,在六合以東,真州以西的信一條河上:“就是這裡,胥浦橋。”

軍將們開始去做準備,而在此時,高俊纔去提審倒黴的李開文和蕭從儉,這兩個人在兵敗之後再次選擇投降,又一次成爲了高俊的階下囚。

“事到如今,兩位就沒什麼好說的嗎?”高俊好整以暇,看着垂頭喪氣的二人。

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蕭從儉說先說話:“我等世受國恩,爲國藩籬,不能殺賊報國,反而還要從逆助戰,已經深愧於國家。事到如今,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高俊略微摸索着下巴:“強扭的瓜不甜,既然你二人不願意參與,我也不勉強你。這樣吧,你們各挑二十五名願意隨你們南歸的士兵,即刻就可以過江去。”

兩個人一下子都擡起頭來,眼神中是掩飾不住的震驚,萬萬沒想到這個高俊不但再次網開一面,而且還願意讓二人南歸。

“高郎君果然是厚德之人,小將佩服之至,此等胸懷,南國從未能見。”這下子兩個人對高俊算是服氣了,各自老老實實的挑了人,大多是自己的親戚子弟,各自成了一艘小船,搖搖晃晃的過江而去。

掌握了揚州,也就掌握了整個運河,從山東根據地來的船隊搖搖晃晃的進了揚州城,其中一大部分是太平軍的各類補給,尤其是各類軍器,但是還有不少其他玩意兒,其中最多的就是彩票。

此番緊急向南方運送了五十萬枚彩票以及相應的各類獎品,高俊已經聯絡佔領區的各路守將,準備銷售這些東西。

平價味美的食鹽和精巧的玻璃器當然也運來不少,一部分用來售賣發放,另一部分直接送給聯軍的南方戰友們。

高俊已經有計劃在揚州城內開個聯歡會,讓南北軍兵士卒們一起樂一樂,增加了解。

但是船隊的最後一艘船卻蒙得嚴嚴實實的,高俊孤身進去檢查了一下,表示非常滿意。

高俊去求見喬行簡,而後者卻不像真德秀那麼給面子,表示義不受辱,幾次三番的尋死覓活,高俊在無奈之下,乾脆也委託喬行簡身邊的親信之人,給他們一艘小船,厚備禮品,送喬行簡、真德秀歸江南。

古代那種封建式的掠奪實在是太低效率了,高俊要搞的是個土味兒的回形針計劃,在何志也那裡,各部門都主動提出本部門需要南方佔領區的東西,彙總成總清單,各自派人手前來查收,行動非常有效率,而且過程也並不暴力,還往往伴隨着好評。

就連農業部門也專門派人來,查訪南方的優良家雞、家豬品種,準備挑品相好的回去協助育種。

揚州陷落的消息在大火燃燒的第二天傍晚到了臨安城,頓時京師震怖,人人不自安。

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無標題章節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尾聲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尾聲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
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七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南(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無標題章節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尾聲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尾聲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四章 魚(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