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血策(上)

片刻之後,永昌軍騎兵主動撤出了包圍,殘餘的進攻部隊像潮水一般回頭涌來,他們不但沒有撞破敵軍,反而把本方的騎兵擠下了山。

西壁囉乜在剛纔的戰鬥中表現得十分勇猛,不愧爲西夏知名的猛將。然而,他也無法阻止潰敗,並且也在敗軍的潮水中向後方潰退,衝上來的永昌軍士兵們叫嚷着,十幾名弓箭手一起張弓,準備給這個老朋友送最後一程。

跟着西壁囉乜一起撤退的一名騎兵尖叫一聲,摘掉自己的頭盔,伸開手臂張開衣服,阻擋在西壁囉乜背後。

“將軍,快看啊,是小和尚!X的,河西老和尚還有點兒人味兒,沒把兒子殺了。”蓋着天激動的叫起來,而他隨即就在潘正面前老老實實的閉上了嘴,繼續牢牢把着帥旗。

“我當然看見了。”潘正沒好氣的說了一句,隨即派下令箭:“你去一趟,對將士們說,不應對一個孝子彎弓搭箭,我們放他一馬!”

西壁囉乜已經準備迎接從背後而來的箭雨,但他回頭張望時,卻發現永昌軍都放下了弓箭,立即就明白了這是潘正的意思。

“你們這是想幹什麼!”他憤怒的叫嚷。

“潘將軍有令,不應該對一個孝子張弓搭箭,你們現在可以去任何你們想去的地方了。”

囉乜一下子有些侷促不安起來:“好,好吧,等下次如果你被俘,我可以給你一個痛快,除非……除非你加入我們,再見了。”

夏軍前鋒受挫,進攻也變得毫無重點,而潘正有條不紊的加以防禦,長達一天一夜。

然而,西夏軍隊破釜沉舟,第二天進攻矛頭尖銳,就是奔着山上使勁,他們步兵騎兵輪番上陣,還動用了駱駝炮。而永昌軍也勇敢地與之相對,戰鬥進行到中午時,雙方死傷已不下三千人,整個山坡上到處都是死屍,讓人一看就腿肚子發軟。

西夏步兵們也牢牢的糾纏住了永昌軍主力,就在這時,騎兵突然集中到了西夏軍右翼,開始向永昌軍山頭左邊的道路發動猛攻,在這裡守衛的士兵猝不及防,不得不連連後撤。

形勢一下子出現巨大變化,西夏騎兵確實名不虛傳,當他們一起發動衝鋒的時候,就算是在山路上據險把守永昌軍也完全不能阻擋。

眼看着左翼山路被破,敵軍騎兵開始繼續奔馳,向自己身後插進,潘正在沉吟之後,卻下達了一個讓大家非常驚訝的決定:“加強我軍右翼,準備向前進攻!”

大家還以爲潘正在焦急之中說錯了方向,然而,潘正卻斬釘截鐵的指了指鎮守着右翼、現在還沒有遭遇敵軍摧殘的隊伍:“把左翼的預備隊加給右翼,立刻發動進攻,既然敵軍想玩把大的,那我們就陪他玩把大的!”

僧虔帶着騎兵衝下山去,果不其然,敵軍左翼缺少防備,一下子也被永昌軍所擊破。

雙方各自擊破對方一翼,潘正在山嶺上,用長劍拄着身子,看着山下敵我兩軍往來的煙塵,矗立了好一會兒才下達命令:“正面攻擊山坡的西夏軍隊已經喪氣,讓預備隊都做好準備,現在發起反擊,把敵軍打退!”

在山上據守的永昌軍確實要比正在發動進攻的西夏軍隊更有底氣,他們猶如猛虎下山一般,正面摧垮了還在進攻的西夏步兵。

在山腳處的是回鶻步兵,看着山坡上的党項兵已經潰敗,這羣人毫不猶豫的立馬掉頭就跑,而在他們後面的吐蕃人更是邊跑邊喊,大呼夏軍敗了。

也就是在一個小時之後,西夏軍隊真的失敗了,騎兵呼嘯着逃離,而永昌軍騎兵則截斷了相當數量敗軍的退路,讓這些人不得不投降。

整個慶陽府之戰前後,潘正利用永昌軍馬匹衆多,能夠快速運動的優勢,四越隴山,在東西方向連續打了幾場硬仗,充分調動西夏軍隊之後,選擇預定戰場,以逸待勞,以劣勢兵力擊潰了西夏的絕對主力。累計消滅西夏軍隊一萬四千多人,生俘夏軍四千多人,夏軍主力損失慘重,在陝西不能再發動任何有意義的軍事行動了。

得知這一消息的高俊喜不自勝:“潘正居然在陝西消滅了將近兩萬西夏軍隊,這是了不起的大勝利……永昌軍的戰鬥力值得肯定,應該給他們擴編了……去告訴潘正,他自己擬訂理想編制,然後報到總部這裡來,只要能穩固陝西根據地,他要多少我給多少!”

俗話說,好事成雙,也就是兩天之後,另外一份捷報同樣送到高俊案頭:在東北方向,孫庭與高麗的聯軍消滅蒲鮮萬奴的軍隊兩千多人,迫使其退出遼東丘陵。目前,孫庭的控制區已經和高麗領土直接接壤。不過,在對蒙古的態度上,高麗人依舊十分曖昧,不願意與蒙古公開爲敵。

好事成雙,但也是樂極生悲,又在幾天之後,高俊得到消息:潘正受了重傷,並且可能暫時無法履職。

“這是什麼情況?怎麼受的傷?西夏人乾的還是蒙古人乾的!”高俊就差跳起來直接揪着信使的領子問了,而後者結結巴巴的解釋則讓在場的人都忍俊不禁。

德順州之戰是金夏雙方交戰數年來,金軍前所未有的大捷,喜不自勝的潘正看到戰場上繳獲的西夏將軍的鎏金盔甲,一時高興,穿在身上出去招搖一番。萬萬沒想到剛好遇上了河南友軍,那方的將領一看前面有個西夏將軍,直接在馬上張弓搭箭,把潘正射了個發昏章第十一,好歹沒有性命危險。

“何等人,這麼遠的距離上能射的這麼準!”高俊異常吃驚。

“剛從河南調過來的鎮防軍而已,但是領頭的軍官確實有些本領,此人姓完顏,名彝,字良佐,小字陳和尚,現如今已經被收監到延安府獄中,準備聽候發落呢。”

“這可真是!”,高俊得知潘正沒有生命危險之後,也有些哭笑不得了:“現如今潘正重傷,我建議讓裴真、僧虔、趙昉三人組織委員會來暫時領導工作,總部方面信任你們,就不再派人過去了。

讓高俊感到緊張的是,還在河北西南部的木華黎得到消息之後,突然點起蒙古兵馬一夜向西,似乎是準備到陝西去討伐潘正。

然而,蒙軍走了一半,就在山西大同府停了下來,並且突然向南開始進攻河東,情況遠遠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向西增援只是個幌子,木華黎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既定策略,開始策劃征服河東。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河東的三位公爵就被打的部隊離散,太原、平陽先後遭遇包圍。

當年十月份的時候,全世界的焦點開始集中在山西南部最重要的地理屏障:中條山。

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尾聲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四章 狗(下)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尾聲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
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尾聲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四章 狗(下)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尾聲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