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

抗擊鐵木真親征之戰,太平軍是第一次使用內線野戰的方式擊敗敵軍,六州之戰,太平軍第一次攻取了一片新土地之後成功固守,而最近攻打德州博州之戰則是第一次主動出擊,攻打敵軍有所防備的城池並取得成功。

現如今,在根據地戰爭技術的神殿上,只有大規模進攻這麼一顆璀璨的明珠還未被摘取——在河北平原或者是河東山地這樣的地區,我方大規模進攻,敵方的主力也在防守,最終克敵制勝,奪取失地,這需要極爲高超的戰爭藝術。

全根據地上下的軍事指揮員和技術人員都開始向着這個目標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兵站後勤,配備更多的輔助兵種,完善相應的指揮技能,培育相關指揮人才,並準備編制更大規模的進攻性軍團。

隨着山東境內各路節度使的分封,野戰大兵團、地方機動兵和鎮守兵力已經三級分開,野戰兵團今後將專注於境外的攻防爭取,這次太平軍將四個營上萬人集中使用,效果很好,相應的編制也呼之欲出。

剛剛回到山東,高俊就宣佈了“準備營”的編制,現如今太平軍在山東只有六個營部,這是由於軍官不足,以至於編制設立跟不上軍隊擴張。爲了儘快培養軍官,高俊在每個營之內都設立了準備營機構,作爲新營的預備,一旦時機成熟,就將準備營獨立編出,並且將原有各營代管的兵力交付之。

這個“有絲分裂”的辦法得到了一致肯定,六個營都編制了相應的準備:馮達帶熊開國,樓升帶韓武平,郭延嗣帶徐規,唐太平帶叢方印,湯貴帶陳辭,只有袁鏡打完這一仗之後也要去遼東,所以該營的統制和準備都換了人,由賀萬歲帶白長年。

相應的,一大批英勇的青年軍官也被提拔起來擔任指揮,包括費文孝的長柄錘,王則的骨朵,秦寧的鉤鐮槍這些裝備特殊的軍馬,他們尤其爲高俊所看重。

工兵們也終於統一起來,由林一舟擔任指揮兼炮兵處長,任福擔任副指揮兼工兵處長,變成了工程、火炮、大型弩三結合的重裝部隊。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太平軍在熱烈慶祝的時候,剛剛趕到景州的蒙古援軍卻遭遇了當頭一棒,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防守如此完備的兩座城池居然被高俊輕易的攻破一座,逼降一座。山東的北大門和西大門都被他牢牢緊閉,根據地如今自成一體,想要攻破更是千難萬難。

蒙古軍將們紛紛請戰,主張應該趁敵軍剛剛拿下兩城,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收復二城,將嚴實這樣反覆無常之人繩之以法。

建議是合理的,推測是有據的,想法是全面的,而木華黎是拒絕的。

這自然讓大家更加大惑不解:這兩個州是何等的險要,太師國王爲何不要這二處?

“我是瞭解嚴忠濟的,此人還是心向本朝,一時投降也是迫不得已,更何況眼下我軍還要在河北圍剿叛賊,必然不能在博州久留,我軍離開,高俊又至,嚴實又當何如?我且修書與他,勸他放下心來,日後擇機反正,總比她現在就立刻反正歸來要好。

大家這下子聽明白了,也都稱讚木華黎是神機妙算,但木華黎也深深嘆氣:“幾年前還不過是一隻小小的叛逆,現如今卻已雄居山東,成尾大不掉之勢,高俊必成大害。”

此言一出,大家又忍不住搖頭嘆氣,木華黎所說的一點不錯,到了現在,就算是最愚昧的人也能看出來高俊是金朝最有戰鬥力的將領,他還統帥着如此廣大的地盤,如果放縱他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我也聽幾位將軍講過當年女真人南下滅掉北宋的故事,想當初,完顏斡離不和完顏粘罕兩路南下,不過月餘即至開封,生擒二帝,功德北疆,取勝何其速也?然而,短短十年之內則勝負易手,先敗於黃天蕩,再敗於和尚原,三敗於郾城,只能取半壁江山而已。現如今,我大蒙古國難道也要重蹈覆轍了嗎?”

如果高俊是金朝的岳飛,那蒙古能吃下多少地盤?難道僅僅是金朝的北方燕雲加上遼東嗎?這對於這頭餓狼的胃口來說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看着諸將如此憂愁,木華黎終於提出了他的方略。

“岳飛就算再神勇無敵足智多謀,也抵不過一個昏庸的趙構,他高俊又能如何?現如今我們不應該費力氣與他糾纏,而是要打擊金朝政權本身。對於山東,我們這段時間要採取防禦態勢,轉而把精力放在河北與河東,河北素饒,有了此處,我等就有了不敗之本,而河東乃是天下肩背,居高臨下,俯瞰河北,河南,陝西之地,守備諸將僅駙馬安貞尚可大用之外,餘人皆闇弱不堪,這正是我們一舉奪取這些地方的好機會。打下河東之後,從衛州等地渡河,直撲開封,完顏珣必然讓高俊撤軍回援,屆時山東空虛,則大局可定。

大家都承認了這番分析,確實,就連鐵木真率領蒙古主力親征最終都沒有摁死高俊,現如今,僅僅以木華黎的實力,主動進攻山東根據地無疑是一個冒險的選擇。就像他所說的那樣,應該先集中力量去攻打那些薄弱的敵人,如果河北、河東、河南、陝西都被蒙古佔據,高俊就算有一個山東,還能翻出多大的浪花來呢?

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尾聲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尾聲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尾聲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
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尾聲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尾聲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尾聲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