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血案(上)

所以,孛涅察爾不得不噴着酒氣,跟着一幫殺人如麻的徵糧隊員押車前往鎮江軍營,一路上,徵糧隊員們炫耀着砍下來的斷手斷腳,開玩笑說要把這東西片了熬湯喝。

但是軍營裡又是另一種可怖的情況,士兵們骨瘦如柴,懶洋洋的躺在營地裡,烏青的臉甚至看不出是生是死。

“弟兄們,咱們拿到糧了,趕緊下鍋造飯,讓弟兄們吃飽飯啊!”,剛纔還哈哈大笑,有如惡魔的徵糧隊員們此時卻全都換了一副臉色,急匆匆的跳下車,把糧食搬進軍營,趕緊刷鍋造飯,熬出粥來,餵給那些站不起來的弟兄們吃。

“老七,小青皮哪去了?”一名徵糧隊員端着剛剛熬好的粥,焦急着問留守營房裡的人,他就是當初凶神惡煞的砍掉那個老太太右手的人,然而此時他滿臉的關切,問着營帳裡唯一能勉強坐起來的人。

那人也不回話,只是略微偏過頭。

“個婊子養的,不是說好了照顧弟兄們,糧食勻着吃嗎,怎麼小青皮就死了,你他媽還能坐起來!”這名徵糧隊員說話間居然帶了點哭腔:“前年在黃州,要沒有小青皮,老子早做了孤魂野鬼了,現在好不容易弄來了糧食,怎麼人就沒了呢?”

就在這裡,孛涅察爾看到了另一面:軍隊已經餓急眼了,孟宗政從湖北帶來了兩萬精兵,然而這些軍隊還沒展示其過硬的軍事素質,就被糧荒所擊倒。

“東邊營帳裡是還能站起來的人,他們能挺三個月,再往邊上一些的是能坐起來的,能挺兩個月,這幾位只能躺着了,還能活上一個月,那幾位不但躺着,而且還失禁了,這幾天就要斷氣,趕緊熬粥!”

確實不少江南士林蒙受了巨大損失,那也確實是因爲暴力征收。但是,誰逼着這支曾經威名赫赫的敢戰之師舉起刀來?是誰讓他們餓成了這個樣子?是誰讓南宋的鋼鐵長城變成了一羣搖搖晃晃的廢人?這個問題,是那些還在殺豬般嚎叫自己如何悲慘的士林們不願意去想的。

也沒有人願意說服他們去想這些問題,大頭兵們確實沒什麼文化:“講道理咱嘴笨,就喜歡打人。”

百姓們可憐,士兵們也可憐,孛涅察爾現在也不知道應該同情哪一方,應該支持哪一方了。爲了高太尉的大業,此時也只能閉着眼睛,帶着徵收隊員們再次回到淮南,把沾了血的大米一次次的運回軍營。

作爲北方人,他早就吃慣了粟米飯,幾次任務執行下來,徵糧隊員們笑嘻嘻的給這位帶頭人做了一點大米:“先生也來嚐嚐鮮,看看大米的味道怎麼樣。”

大米真的很軟很甜,就像人皮膚下的脂肪粒一樣,感覺到米粒在脣間跳動,突然,孛涅察爾猛的睜開眼睛,似乎從米中聞到了一股血腥味兒……那米不是米!是一隻小蟲子!這蟲子正在他舌頭上慢慢的爬,這不是大米,是那個老太太,她正在往自己的喉嚨裡爬,要去找自己的那隻手!

“蟲子!”只是含糊不清的喊了一聲,孛涅察爾猛的嘔吐出來,讓軍兵們大惑不解:“大米不比粟米飯好吃,先生怎麼還吃不慣這東西呢?”

孛涅察爾猛烈的嘔吐,伸手去掏:“啊,啊,嗷,啊!蟲子爬進去了。”他猛地跑到牛車邊上,解開皮囊咚咚咚地往喉嚨裡倒酒。

片刻後,孛涅察爾右手拎着皮囊,渾身僵着,閉上了眼睛,感覺灼熱的液體順着喉嚨滑下去,此刻他又有了命。

從此以後,孛涅察爾在沒有吃過大米。

黃之孝趕到,正趕上隊員前來催收,這些人直接殺進莊園內,敢於反抗的男人們一個不留,所有的糧食歸催收隊員們分配。

莊客們失去了一切,甚至於生產工具都被催收隊員砸毀了,而彼此之間的大規模武鬥更是帶來了數以百千計的死傷,整個淮南硝煙滾滾,甚至於上次高俊過境都沒造成如此大的破壞與停滯。

“就算田地是被侵佔的,百姓莊戶們又有什麼錯?爲什麼要用刀槍逼着百姓去餓死!”黃之孝雖然立即主動退還了田地,還上繳了大部分糧食,給自己莊上的莊客們留下餘糧,但是卻對徵糧隊的粗暴工作極爲反感,好在當年他也是出使過彭義斌那裡的人,現如今在朝廷的聲望還熱乎着,他立刻寫下上萬字的禁言,請求相識的官員遞到臨安那邊去。

關於淮南混亂的奏疏早就如雪片般飛來,但是,黃之孝的這本是最有分量的,他不但寫了大致情況,還細緻的舉了幾個例子,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此時淮南的恐怖狀況。

江南士林們本來就被割了肉,更是殺豬般的大聲嚎叫,要求薛極立刻停止餘糧徵集制,立刻否認所有的期貨契約,並且一定要嚴查謝傳風此人。

“淮南之事,也不能不查了。”在御前會議上,趙擴一錘定音,薛極也不敢反駁。“諸位卿家以爲,何人可以前往淮南?”

“臣願保舉一人,可查此案。”史彌遠倒臺後,才從江西監獄裡釋放出來的魏了翁站了出來,他雖然也是理學門人,但是卻並沒有在淮南侵吞田地,此人素來品行端正,對於部分同僚的行徑也十分反感,他站出來,大家都沒得說。

“所保舉者何人?”

“是前年在淮南立下功勞,被朝廷授予瑞州主事的宋慈。”魏了翁說完,朝堂之人立刻都表示贊同,宋慈素來以勘察刑獄聞名,而且堅毅果敢,也能帶兵打仗。最重要的是,此人眼睛不揉沙子,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魏了翁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私心,前年南北交戰,宋慈本來還要對付明年的科舉,卻不得不跟着真德秀去楚州,一來二去,把功名的正事也給耽誤了。雖然因功授予了主事之職,但是南宋官場最講出身,科舉出來的官員提拔很快,像他這種補官的,以後升遷的途徑就要麻煩許多。因此,魏了翁這是特意幫這個年輕人鋪路。

宋慈是在瑞州主事的任上知道自己受命前往淮南調查的事情,他想也沒想,立刻捲起包袱星夜兼程趕赴臨安,在這裡親受皇命之後,前往淮南展開調查。

這次臨安小朝廷把他捧到了天上,破格授予他監察御史,新郎官走馬進揚州,很快就把當地的幾個小案子解決得清楚明白,並且順藤摸瓜,逐漸掌握了花靨謝家的實際情況,而且對於淮南眼下的亂局也有了自己的判斷。

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尾聲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尾聲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七章 牛(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五章 勸?恨?歸(上)尾聲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二章 人(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尾聲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尾聲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尾聲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尾聲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
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尾聲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尾聲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七章 牛(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五章 勸?恨?歸(上)尾聲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二章 人(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尾聲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尾聲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尾聲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尾聲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