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南?亂(下)

高俊又向紇石烈志問及淮北的民政情況,提到這個,紇石烈志對張亮讚不絕口。

“你也知道我平生最恨大頭巾,但張先生確實出手不凡,把徐邳海三州的民政打理得井井有條,另外還能蓄養戰馬,放牧牛羊,使得民心安定。我本以爲淮北窮困之至,不能養兵,但是在張先生的調理之下,每月可供我萬石軍糧,我也不用爲軍兵的糧餉發愁了。”紇石烈志哈哈大笑:“要是沒有張先生,軍兵還要去搶百姓的糧食,我也只能去打南家的秋風了。”

“咱們既然是國家軍隊,就應該有餓死不擄掠的精神,我也得勸你一句,以後千萬不要輕易搶掠百姓,那樣會讓咱們民心盡失。”高俊忍不住勸導:“當年正是因爲國家不顧山東百姓的死活,甚至大興擴地之舉,以至於百姓轉眼間傾家蕩產,資產盡輸于軍,其人安得不怨!”

“當年擴地的時候,確實走了一些彎路,但是國家也進行了反思,怎麼能以這種理由就在關鍵時刻落井下石呢?”讓高俊有點意外的是,紇石烈志這次好像真的生氣了:“溫敦郎君,就算是有冤屈,但叛逆終究是叛逆,害得咱們將大部分力量投入山東,以至於中都淪陷,九廟蒙塵。他們既然反叛了,那咱們還何必爲他們想什麼大道理,尤其是彭義斌這種死性不改的頑固匪類,這種人要怎麼改變,只有死!你也要明白你的位置,你是打算替百姓說話,還是打算替朝廷說話?”

“朝廷和百姓本就應該一體,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能不察!”高俊的氣性也上來了——我兩萬多人馬抓在手裡了,怎麼還要說違心的話嗎?

紇石烈志沒想到高俊突然這麼反駁,一瞬間瞠目結舌,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自己好像沒錯,但怎麼對方說的這麼有道理。

但是畢竟是在皇帝身邊站過崗的人,紇石烈志迅速拋棄了胡思亂想,轉過頭來語重心長的對高俊說:“郎君,你可不要亂想,這話對我說就行了,千萬不要跟別人說。你也不必擔心,國家還是在向好走的,今上賢明,斷然不會讓我等寒心。”

“朝廷還有他自己的問題,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些問題解決不了,是不會安寧,也無法驅除外敵的。”

嚴肅的來說,高俊一點都不討厭紇石烈志,這個人非常好理解。他是個忠於金朝,忠於女真貴族利益的人,但是對於朝廷的亂象也有所知曉,並且感到不滿。他的出身還是鄉間小地主,世世代代爲皇帝當兵的人,而他本人也曾經當過皇帝的侍衛,見過朝堂上的大場面。他有自己的道德準則,蔑視文人,並且對平民的利益不屑一顧,但也豪爽講義氣,對有能力的人推心置腹。他經常魯莽衝動,在真實的歷史中,因此葬送了一支能征慣戰的軍馬,但是能與士卒同甘共苦。

雙方的對話不歡而散,但是紇石烈志還不至於因爲這件事而對高俊大加防備,沒過幾天,根據高俊的要求,淮北的牧場送來了400匹健壯的戰馬,以及同等數量的馱馬。

目前,高俊的牧業分爲軍隊的軍馬場和民用的典牧署,前者養馬五千多匹,而後者現如今也有兩千多匹馬,以及上萬頭牛羊,驢子、駱駝近千。

負責軍馬場的老頭叫蔑兀者,是阿里哲孛部人,但是和桑真並不同姓。據桑真所說,阿里哲孛部共有十個氏族,分別來自其中兩個氏族的四個家族是有資格成爲部落首領的,而桑真正處於其中,他本人又是全部落最英勇的勇士,自然是首領。

而這位滅武者則是部落裡面的長者,而且很精通放牧,他也是這個部落的智囊,由於年齡很大,不能再上征伐,所以他負責帶領不必上戰場的阿里哲孛人,爲高俊放牧牛馬。

而目前負責典牧署的是孛涅察爾,從南宋回來之後,他就留在淮北,轉而負責放牧牛羊——在經歷幾次戰亂之後,全山東的牛馬數量大幅度減少,因而高俊也要搞集中化的養殖,多路齊下,趕緊蓄養牛馬。

這兩個人的表態完全一致:今年對於畜牧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牛馬數量能否成規模就要看今年的了,如果因爲戰爭而提前召集牛馬的話,那麼會對根據地的戰馬選育和畜牧業造成嚴重影響,至少兩三年內是彌補不過來的。

“這個也不能動,那個也不能動,你們人人都說自己重要,現在根據地都這麼危險了,等到蒙古人殺過來,先把我砍了,然後再搶走你們的妻女,到時候你們就可以把馬牽出來,配上雕花的馬鞍和鑲金的轡頭,給鐵木真當坐騎了!”高俊令人意外的發了火。

兩個人苦着臉出去,何志也很快就得知了這一情況,趕緊去找高俊。

“高俊,你這是何必呢?牛馬養殖有自己的規律,人家就算心急,也沒有辦法給你變出成年的牛馬來。”

高俊用手揉了揉臉:“這件事情是我做的不對,回頭我會跟他們說的,唉,現在實在是心亂如麻。”

“你對蒙古人可能的進攻心裡沒有防備嗎?”

“說實話,確實沒有防備,在我看來,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的進攻應該是蒙古人的極限。你來看看這幾個文件,其中有一些研究你也參與了,當時咱們發動了那麼多分析,敵人在下半年根本不足以打一場大戰,就算是他們真的要幹,也一定會迅速激發其佔領區的矛盾,造成內部的嚴重不穩。可現如今敵軍的兵力已經壓到家門了,可是內部不穩呢,根本不存在!”

“爲什麼不讓子彈飛一會兒?”

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五章 決(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尾聲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尾聲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尾聲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
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五章 決(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尾聲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尾聲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尾聲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