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

陸娘本來一直在幫助縫紉設計軍服,並且改善紡織流程,然而高俊南征歸來之後還有很多事情要辦,其中就包括讓歸順高俊的南宋軍將盡快熟悉根據地的生活,爲此劉德和他的軍樂團又不得不拉去排演戲劇,人手很不充足。

始終沒有固定着落的陸娘又一次的被借調出去擔任演員,萬萬沒有想到,就在莒州城外,她以這樣的身份被蒙古人俘虜,因而被推上軍帳。

“啊,這不是石抹明安將軍的兒子,我的忽都華兄弟嗎?你認識這個女人?”

“如果我並不隱瞞自己羞辱的過去,坦誠的面對自己曾經經歷的那一種每個正直忠誠的契丹人都不堪忍受的恥辱經歷的話,那我就必須誠實的說,是的,我認識她。”忽都華坐在右邊第二排的座位上,在蒙古軍將當中地位不算很高。

這幾年來,明安日漸感覺自己身體衰老,因而致力於培養自己的子女們爲大蒙古國多多立功。此番明安的長子鹹得不還在鎮守燕京,忽都華跟隨出征,就在察合臺的軍中。

“幾年前,我跟隨父親和也古王爺南征之際,曾經被高俊俘虜過,那時我身上負傷,正是這個女人照料的我,她是高俊麾下軍中的繡工,就是專門負責照顧傷病員的人。”

“有趣的制度,但不值得效仿,我們可以直接就地徵召當地的婦女來照顧我們的勇士,不是嗎?我的博爾術叔叔。”察合臺詢問坐在自己下手的博爾術,後者舉起酒杯點點頭,同樣表示對高俊政策的不解。

“女人,你卑賤的雙手曾經服侍過大蒙古國高貴的軍將,既然如此的話,你在這裡爲我們跳一支舞,讓我們高興高興,我會厚厚的賞賜你的。”察合臺噴着酒氣。

陸娘冷冷的盯着察合臺,此時她的衣服上還沾有血漬——蒙古人爲了恐嚇他們,殺死了劇團的一名演員。此時她的心中沒有恐懼,但卻有一絲後悔——劇團的生活很有意思,爲了讓自己的好朋友散散心,她讓小冷請了假過來看自己演出,現如今卻把小冷也害了,兩個人一起被俘。

“我不願意。”陸娘清晰的吐出這4個字。

整個營帳一下子安靜下來,蒙古軍將帶着不可置信的眼光看着陸娘,察合臺重重地放下酒杯:“女人,你這是在玩火。”

陸娘心裡面也有一絲害怕,但依舊是那句話:“不,我不願意。”

“她只是糊塗了,也許是害了什麼病!”忽都華不知爲什麼特別想爲陸娘辯護,也許是當初陸娘照顧自己留下的印象。

“好吧,有尊貴的人爲你辯護,所以我慷慨的給予你三次犯錯的機會,現在我再問你一遍,你願不願意在此跳舞!”

門口的蒙古衛士已經把手按在刀柄上,陸娘崩潰的大哭出來:“不願意就是不願意,我不願意!”

這句話說完的時候,突然彷彿有某種力量支撐着陸娘,讓她停止了哭泣,也站得筆直了,這麼多年來,陸娘第一次無比清晰的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人。

忽都華本來還想爲她說幾句好話,但是他爲陸娘那神采飛揚的臉所驚詫。

被押赴刑場的時候,陸孃的心裡卻意外的飄忽到若干年前的某個深夜,他在高俊的帳篷裡,高俊告訴她要給予她說不的權力。

這麼多年來,她一直把這種憧憬壓在心底,一次次的忍受工作的不斷變換,不知道那個權力何時到來,直到今天,直到現在,她才猛然意識到,這個權力不是高俊能給予的,只有自己能夠爭取。

“如果還能活下去的話,一定要把這件事告訴所有的女人。”陸娘在心裡默默想。

可是已經沒有機會了,劊子手開始打量着她的脖子,遠處的中軍營帳響起了音樂聲,想必其他舞女已經開始跳舞了。

負責監斬的小軍官懶洋洋的看了一下犯人的反應,揮了揮手,劊子手的刀重重地落了下來。

宴會進行到很晚,忽都華喝了很多酒,他來到刑場,屍體已經被拉走,不知爲什麼,他去找監斬的頭領,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把陸孃的屍體交給當地的漢人安葬。

即便是殺了一個硬骨頭的女人,也不能防止蒙古兵在火焰中翻滾,之後幾天對莒州的進攻都宣告失敗,周邊地區經過劫掠之後也無法提供壯丁,倖存者都躲進了各處的村寨裡。

當南線的蒙古軍陷入火海的時候,在北線同樣上演着一起火攻,只不過攻防雙方掉了個個,高俊在漫天嗆人的煙霧裡大聲呼喊:“盯緊旗手的旗幟!看到火苗的喊聲到!”

納牙阿儘管經歷了喪子之痛,儘管高俊挑恤似的將他兒子的人頭掛在了寨門上,但是他依舊堅守着鐵木真給予的命令,沒有主動對寶勝寨發動進攻。他以巨大的毅力戰勝了敵軍的挑釁。

但是鐵木真在東州的戰事也不算順利,完顏合達在死死抵抗着,王澮用徵來的新兵加以補充,兩支軍隊配合的彷彿是一支軍隊一樣。

納牙阿也不得不採取行動,在鐵木真主力歸來之前就儘可能的弱化高俊,高俊已經建立了幾道寨門,將附近的山口牢牢的把守起來,太平軍散佈在幾座山頭上遙相呼應,在山間道上佈置了大量的路障和溝壕,步兵和騎兵穿梭其間。

面對這樣佈置完善的體系,納牙阿無法強攻,畢竟高俊手下也有自己一半的兵力,作爲防守來看,力量並不薄弱。

因此,納牙阿選擇了火攻,儘管周圍的樹林都已經砍光了,但是用煙燻一薰還是可以做到的,趁着山谷間的風向,蒙古騎兵們很快找到了合適的上風口,堆了二三十個大火堆,滾滾濃煙向營寨方向撲來。

第三天的時候方向略微偏轉了一些,營地的東北方向終於有了稍微清晰些的一角,高俊將不少部隊不知道這裡暫時休整,輪換着進入煙霧區站崗放哨,所幸煙霧雖大,但能見度依舊不低,士兵們睜着痠痛的眼睛,防止蒙古人偷襲。

不知是有誰在叫嚷:“同袍們堅持住,老根據地那邊打了大勝仗了,敵人的尾巴搖不了幾天了!”

高俊在寶勝寨這裡堅守,爲的就是讓潘正騰出手來,後者正在進行的是贊州反擊戰。

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尾聲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尾聲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尾聲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十二章 人(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
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尾聲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尾聲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尾聲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十二章 人(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