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

此時東平府上下已經如臨大敵,紅襖軍五路來攻的消息路人皆知,東平本來是山東重鎮,軍馬上萬,但是自從前年北方用兵以來,軍馬消耗十不存一,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殘兵,器械也早已消耗一空,東平府變成了一塊不設防的肥肉,也難怪有這麼多人惦記着。

知府烏林答與急忙選調軍將,寫信求援,然後又是金朝臨戰前傳統的括粟、籤軍、徵發三板斧,紅襖軍先沒圍上來,東平府城內已經是哀鴻遍野。

東平畢竟是一個大府,不過是五六日的時間,已經簽了上萬人上牆守城,徵發的各項物資也堆積如山,看到這個情景,烏林答與略微鬆了一口氣,但是隨即,其他各地的態度又讓他既驚又怒。

按照金朝的官制,全國分爲十九路,路的軍事長官稱爲兵馬都總管,而這個職位一向由會府的知府兼任,東平府是山東西路的會府,知府烏林答與兼任山東西路兵馬都總管,按理來說,山東西路各地的節度使、防禦使、兵馬指揮使都應該聽其調遣。可是這次烏林答與發出徵求援軍的命令時,各地卻百般推諉,理由無非是本地兵力薄弱,守備尚且不足。

各地鎮防軍、射糧軍調不來,猛安謀克的軍戶又不歸他管,烏林答與又感覺到一絲不安,這個李全據說也是個厲害角色,萬一有什麼差池,自己怕是人頭不保。

一想到這裡,烏林答與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紅襖軍對女真人的態度是極爲嚴酷的,幾十年來的土地矛盾,使得雙方對立極爲尖銳,根本不存在任何講和的可能,其他官員被俘後都有可能生還,甚至有可能受到紅襖軍的禮遇和招降,可是自己因爲背後那兩條辮子,基本上不存在任何活着的希望。

正在這位朝廷三品大員胡思亂想的時候,一名從己人力恭敬地稟報:“耿同知求見。”

“哦?”烏林答與坐直身子:“趕緊請人進來。”

同知東平府事耿端義,字忠嗣,博州博平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這個人的履歷可以說是金光閃閃,一路上順風順水的坐到如今的從四品同知,此時他才四十餘歲,日後大有希望出將入相,節鎮一方。只是此人身體也不算太好,此時的臉上就有一種病態的青色。

“耿同知蒞臨,有失訝迎。”烏林答與非常尊重眼前這位漢人同知,或者說不定哪日就能一飛沖天,而自己年歲已大,又不是進士入官,做到今天這個地位恐怕已經是極限了。

“見過知府。”兩個人都是官服在身,按照金代制度:官服則漢禮,私服則女真禮。

“同知爲何來訪?”烏林答與有些好奇的詢問。

耿端義示意了一下,烏林答與屏退下人,此時客廳只剩下兩個人、兩杯茶、一扇屏風。

“府君,各州的援軍可有動靜?”

烏林答與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紅襖賊行蹤莫測,官軍處處防不勝防,不能輕易調離啊。”

“紅襖賊確實行蹤詭異,而且早有陰謀。”耿端義從懷中掏出幾張信箋,遞給了烏林答與。“這是在下最近幾日剛剛截獲的信息,請府君一觀。”

烏林達與拿着紙信紙的手在微微顫抖,這些信都是高俊精心挑選出來的東平呂家和時全的對話,明確的表達了兩夥人沆瀣一氣的意思,但是唯獨漏掉時全想要投誠的一節。

“這些密信是從何而來?”

“這些是壽張縣主簿翟呈信給我的,前年我曾經去過壽張縣,和他相識,此人有君子之行,斷不會僞造騙人。”

“壽張縣主簿……”烏林答與默默唸叨着這個名字,雖然壽張縣就是東平府屬縣,但是這位正三品知府對於那些正九品的主簿卻毫無印象。“一個小小的主簿,怎麼能拿到這些機密的東西?”

“在下原本也有所懷疑,但是拒翟呈信所說,截獲這些密信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高俊。”

“高俊!”烏林答與頗爲驚訝。“竟然是這小子!”

高俊萬萬想不到,他來到山東一年多,一個上官也沒有去拜見,可是這些上官沒有記住那些上趕着求見的人,卻牢牢記住了這個胡作非爲、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一開始,這個高俊就在押剌百戶分地,好吧,這也是軍戶的傳統,按照女真舊俗,百戶本就是一家人,勃極烈就是族長,自己家的事自己說了算,任由他折騰。之後可就越發不像話了,先是兼併了壽張縣周圍不少的村子,之後又趁着紅襖賊之亂奪取壽張——一直有小道流言說,壽張知縣張通古並非是死於叛匪,而正是死於這個高俊之手。

之後這個傢伙也不知道是從哪學來的本事,做出來香皂這麼個極受市場歡迎的東西,就連烏林答與家的女眷都在用這種看上去幹乾淨淨、用起來滑滑膩膩、用完後香香嫩嫩的玩意兒。

這些問題只能證明高俊有礙官箴,但是智商基本在線,隨後北上勤王那就真是神作了——長期逗留在清州,等到黑韃來了之後且戰且退,護送數十萬百姓進山東避難,黑韃狂攻十餘日不克,由此而一戰成名。

而且這麼一個有花花心腸的人,此戰之後居然沒向災民要一點兒東西,反而準備種子和口食,把他們送回去了。

總而言之,這個高俊在山東西路都是個新聞人物,以至於烏林答與幾乎產生了一種錯覺:這麼一個牛氣哄哄的人不拜見自己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消息來源可靠嗎?”烏林答與還是有些擔心:“你我都知道,呂家並不是一般門戶,這種人居然會通賊,實在是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據我所知,高俊此人的品行雖然略有瑕疵,但是大節不虧,應該不會因爲什麼個人恩怨而栽贓陷害,所以此事必是空穴來風,有所依據。”耿端義捋捋鬍鬚:“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是所謂有備無患,這些日子不妨盯緊呂家,以防出現什麼差池。”

烏林答與下令監視呂家的人很快就就位了,可惜還是稍微晚了一步,就在他們到位之前,一個女人敲開了呂家的後門,昂首闊步走了進去。

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尾聲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尾聲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一章 糧(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尾聲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
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尾聲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尾聲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一章 糧(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尾聲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