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梅花獎

……讓接下來的日子。劉浩然在五位大學士、外務部尚書的兒門“親切地小。會見了法蘭西、英吉利、阿拉貢、卡斯蒂利亞、葡萄牙、熱那亞、教皇國、神聖羅馬帝國等諸國的駐明使節,並收下了他們按照大明的要求遞交的正式國書。

這些歐洲貴族自從進入南海之後就已經被繁忙的航海商路所震撼小而過了廣州之後,他們便被大明日新月異的氣象所吸引,到了上海,進入長江,抵達南京,他們便完全折服於大明氣吞萬里,雄視夭下的氣魄和實力。這個時候這些貴族終於相信費雷格使團隨從說的話,讓大明一個普通老百姓現下的生活與和歐洲貴族換,人家還不稀罕。

看看那林立的工廠,大片整齊的農田,一條條寬闊的大道,川流不息的河道,還有百姓們臉上洋溢着的健康紅潤和自信。當然了,這些貴族從南海開始便看到了大明海軍的實力,到處都是與玫瑰號類似的武裝商船在行駛,偶爾看到大明海軍艦隊巡邏的巡洋艦、三級戰列艦,這些貴族們都傻眼了,這個世界果真還有如此巨大的戰艦,再看看船體兩側沒有打開的窗口,那全是一門門火炮呀。算下來,那一艘三級戰列艦配置的火炮估計比現如今歐洲一個強國的火炮總數還要多。

因此,這些貴族在覷見這片廣袤土地的統治者一大明皇帝劉浩然時,都壓抑不住激動,他們都知道,他們面見的是這個世界最富有、最強勢的君主。這些貴族虔誠地單膝跪在地上,獻上各自的禮品:神情激動咦哩哇啦向自己表達真分崇敬之情,劉浩然始終保持着微笑,通過通事翻論向這些貴族表示慰問以及對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和君主的崇敬之情。

坐在一起談了談大明與諸國的友誼天長地久之類的話之後,劉浩然下午在皇城外偏殿舉行了宴會,爲這些使節接風。

根據內閣的商議,大明在北城西部戈1出一大塊區域作爲使館區,並且大明掏錢爲這些使節修建了一兩棟樓房建築,將來駐明使節入駐之後,會有一營巡防營負責該地區的巡邏警戒。既然要跟人家做大生意,這些投入還是要捨得的。

以前只是傳說中的泰西諸國居然遣使來到大明,這前無古人的事情讓國史館的院士們激動不已。毫不猶豫地寫下,明歷七年九月初十,泰西九國至南京來朝,大明之萬國來朝已達前所未有之盛況。

劉浩然看了這條將要寫入國史的記錄,心裡覺得好笑。這些老夫子頭腦裡還是沒有一點經濟頭腦,盡喜歡幹些顧了面子卻折了錢財的事情。如果是來朝,按照天朝的慣例,是要進行賞賜的,而且這賞賜必須豐厚,這樣才顯得天朝上國的氣派。正因爲如此,前宋時期就生不良的大食商人利用天朝上國的虛榮心和對海外世界的睜眼瞎,找人冒充海外國家來朝使節,騙取賞賜,獲利還不少,據說最後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小。

大明初立的時候,也出現過類似的案件,一夥大食商人冒充黑海地區傳說中的一個國家來朝使節,而且下了重本,加上那個國家過於遙遠,又隔着大食、波斯、拜占庭等國家,連通曉天下事的外務部都知司都吃不準。誰知道劉浩然擁有一雙穿越者的火眼金睛,黑海地區的國家,就是要朝拜也是去拜占庭、威尼斯和奧斯曼帝國,那三家纔是黑海地區實力最大的,犯得着越過諸多國家、不遠萬里重洋到大明來朝賀,擺明就是來騙錢的。劉浩然當即下令將這些人拿下收監,一審訊便原形

從此刻浩然便傳詔外務部,此後大明不再接受來朝,只接受來使。不過劉浩然不打算直接干預國史館的這件事情,他將此事交給楊憲,讓這位外務部尚書給那些老夫子好好講解一下大明的外交政策。

現在大明的外交政策是與他國金部是“平等勺,的地位,建立“互助互利”的外交關係。

所以大明此後不接受什麼來朝,只接受來使。就是如朝鮮、日本、占城等這樣的藩屬國也一樣。不過與其它海外國家不同的是,朝鮮、日本將與大明簽訂一系列如《共同安全條約》、《自由貿易協議》等兩國關係條約。

《共同安全條約》主要意思就是大明對那些簽約國承擔起國防安全的責任和義務,而這些國家也有責任和義務協助大明對付共同的敵人。根據這個條約,大明在這些簽約國駐有一定的軍隊,所有港口對大明海軍開放,畢竟大明要負責你們的6海方面的安全防禦,你們就要提供便

《自由貿易協議》則是大明與簽約國互相免除關稅,商品自由流通,對外關稅一致等等。

可能老夫子們還不明白,但是知道內幕的楊憲卻非常清楚,簽訂這些條約對大明來說比什麼藩屬國制要強多了。藩屬國制頂多就是每年按時納貢稱臣,平日裡對大明恭順些,大明是一點實際的好處都撈不到,還要每年納妾回賜時貼進去大筆錢財。而簽署這些條約,就意味着這些國家的軍事國防、經濟命脈被大明死死地抓在手裡,你要是有一點小異心,立馬叫你萬劫不復。

按照大明與諸幕屬國的關係,朝鮮是絕對會一口答應籤,日本可能會猶豫一下,說不定還要敲打一二纔會籤,占城就不好說,不過這不是楊憲擔心的事情,那是大明海軍關心的事情。

忙完這些,劉浩然受胡惟庸的邀請,參加了大明第一屆戲劇盛會梅花獎會賽。經過十天的角逐。主辦方大明禮部從;十五家劇團,包括除徽劇、崑曲、秦腔在內的一十九個戲劇劇種選送的六十八部劇目中評選出獲梅花金獎劇目:《青衣鎮》、《兀魯回河》,梅花銀獎劇目:《戰太平》、《海津鎮》、《正氣歌》,梅花銅獎劇目:《金沙灘》、《朱仙鎮》、《臥薪嚐膽》、《包龍圖》。

劉浩然親自出席頒獎儀式,爲梅花金獎獲得劇團成員頒了由幾家商社贊助、純金打造的梅花獎章。

過了一日,九月二十五日,胡惟庸便向劉浩然彙報這次賽事的得失總結。

劉浩然對這次梅花獎賽事非常滿意,除了參賽和獲獎劇目符合他的要求,而且質量非常高。有利於“開化民智。”讓百姓們受到忠君愛國、改變舊觀念的教育。最關鍵的是胡惟庸不知揣摩了劉浩然哪一個暗示,居然在這次賽事中採用了算學研究所正在研究的統籌學。

統籌學是劉浩然提出的,他萬刁披在另個世界中學時期讀華羅庚事蹟時瞭解到衆門學眺”的說法是研究如何在實現整體目標的全過程中施行統籌管理的有關理論、模型、方法和手段,而在劉浩然看來,就是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和其它條件下,站在整體的層面上對各組成部分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調度,以求達到效率最佳化和效果最好化。統籌學可是管理學的重要基礎學科,它在軍隊建設、行政管理、工業組織等方面將揮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門學科是數學和社會學的交叉學科,牽涉的東西太多了,大明格物院算學研究所也只走進行了初步研究,還在完善和繼續探索着。胡惟庸居然用它來組織一場衆人矚目的重大賽事,的確是擔了風險,有點魄力。

而算學研究所接到胡惟庸的邀請,剛好正中下懷。此前他們一直只是在工廠、農村、軍隊進行實踐研究,還沒有進行大型賽事這種充滿變數的實踐,當即便答應下來了。還將同屬格物院的營造研究所的一幫人也請來了。

根據賽事要求和安排算學研究所和營造研究所在劃定的空地進行佈置。由於有六十八部劇目,場地安排非常重要,即要容納足夠的觀衆,並讓兩個演出場地互不影響,又要充分利用範圍有限的場地,這讓營造研究所的一幫主研究員、研究員、副研究員頗費了一番腦筋,而算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們也幫着做了一些數學模型計算。

場地安排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每個,劇種或者相近的劇種放在一起,方便喜歡該劇種或類似劇種的觀衆就近觀看,另外,由於胡惟庸領悟了劉浩然的意思,對於這場梅花獎大賽不採用“專家”評選,直接採用羣衆“投票評選”。所以在場地安排上,必須設置一個入口,一個出口,觀衆從入口進入演出場地時領取一張選票,看完後覺得非常好,便將選票投入到分設的幾個選票箱裡,如果覺得一般不值得投票,那麼在經出口時必須將選票歸還。而每個演出場地的選票都不一樣,以避免“串票”的儀式。

爲了保證公正,例如徽劇在南卓非常流行,自然有主場優勢,秦腔受軍人歡迎,而南京的駐軍、軍校學員不少,自然也會有大量人來投票,崑曲雖然江淅流行,但是它受文人喜歡,而南京各大學的學子也不少。關鍵是一些地方戲曲,如戈陽腔,河南亂彈,蒲劇,在南京可能不受矚目。爲了照顧這些沒有名氣的劇團和劇種,算學研究所還設計了一個小“投票率。”也就是入口出去多少選票是總數,投入票箱中是有效數,再結合出口回收的無效數,便可以知道某一劇目雖然慕名前去觀看的人少,但是演得精彩,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使得大部分觀衆都投票了。這個投票率也算在成績裡面,按照一定的權重與投票數進行計

接着是劇目時間的安排,武戲和文戲要錯開如,有的觀衆喜歡看武戲,可以各個劇團和劇種連着看,這樣反而有了比較;但是又要照顧劇團演出人員的休息,不能讓人家過於疲勞。

算學研究所在大會場各處設立了十六個諮詢處,各處豎着一塊大牌子,上面書着各劇目的演出時間和地點,指明是文戲還是武戲,讓觀衆一目瞭然,諮詢處還有幾個工作人員,以便解答觀衆的疑問。

此外,算學研究所還將成績按名次排列每半日公佈一次,這樣便於觀衆知道哪些劇目名氣高,投票總數高,哪些劇目雖然沒有名氣小但是質量高,投票率高。看完這些排列。觀衆就很容易有的放矢,即可以方便地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劇目,又能直接找到好的劇目。

當時劉浩然看完這次賽事的安排,當即有點目瞪口呆,這也太前了吧,但是沉下心來後看向胡惟庸的眼神便多了幾分讚賞,果然是“改革創新性”人才。這不輕易露出的讚賞讓胡惟庸心裡美滋滋的,這次揣摩上意有點冒險,但是好歹押中了,看來自己在陛下心目中的分量又重了不少。

胡惟庸知道趁熱打鐵,所以賽事一結束便趕緊來彙報總結,並聽取劉浩然對這次賽事還有什麼指導性意見。

“維庸,這件事情你辦得不錯劉浩然先好好讚揚了胡惟庸的能力和魄力,接着便說起自己的一些意見。

“我的意見有兩點,有些劇目還要改進。惟庸,我早就給你說過,我們大興戲劇,就是要藉着百姓喜愛的這種方式讓他們受教育,所以這戲劇的內容一定要注意

“陛下,不知你指的是哪部戲曲?。胡維庸小心翼翼地問道。

“嗯,我舉個例子,就拿獲的梅花銅獎的《包龍圖》來說,弘揚廉政和公正是沒錯,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我們老百姓把公正的希望寄託在包公這種青天身上,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要記住,我大明是靠律法制度來治理天下,不是完全靠人來治理

“人是有喜惡悲樂,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如果我們把公正、公平放在某些人身上是靠不住的。惟庸,我們必須讓大明的百姓知道,制定出來的律法不僅僅是管理他們。讓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是在保護他們的權益。”

“百姓們在官府和某些官員司政手裡吃了虧,不要只是寄希望於某一位青天爲他們來伸冤,而是要勇敢地站出來,找駐地的都察御史申述,甚至可以找當地的按察司告官!這兩個衙門是獨立的,跟當地官府互不統轄,責任之一就是保護百姓們在律法範圍內的權益。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加強老百姓們的法律意識,要讓他們知道法大於天,而且法不僅是管他們的,也是保護他們的

胡惟庸一言不,只是坐在那裡默默地聽着。旁邊的國務秘書在忙碌地記錄着,談話完畢,這份記錄不僅要歸檔,還要抄錄一份給胡惟

“我們不僅要對百姓們進行宣傳,還要對官員和司政進行宣傳。內閣和資政院不是在商議修改我大明《行政組織法》嗎?修改的重心是明確責任。我們不僅要讓百姓們明白,也要讓官員和司政們自己明白,當官最重要的不是權力和福利,而是責任。權力是爲了方便他們去履行責任,福利是對他們履行責任的酬勞。”

“說到責任,我們必須要讓官員司政和百姓真正明白責任的含義。籠統地說是各司其職,具體的說如一位巡捕,他必須在百姓世冽記險和犯罪時挺身而出。不管自己會不會有危險,這就貞刊怔,又比如說一個知縣在任上不是說無過便是功,而是具體的統計小這位知縣在三年任上興辦了多少學校,讓多少童子入學;修建了多少道路橋樑,讓百姓們出行便利;是否調度得當,讓百姓們及時春耕播種;是否組織得力,讓百姓們及時秋收稻穀;地方百姓戶籍是否登記完備,沒有遺漏;成年百姓是否都按律分到了田地等等。這些就是責任。做得好應該受到獎勵,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懲罰。”

劉浩然大談了一通,他現在正在逐步對大明行政機構進行進一步改革。修改《大明行政組織法》就是第一步。

劉浩然此前一直覺得,法律不要怕繁瑣,越細越好。他最討厭有含糊意義的法律條款,例如此前他看到過《中華以共和國“法》規定,有關部門現某企業違反某規定,應取消其營業執照。可是如果有關部門不依法取消又當如何?沒有下文。又比如,《“法》中規定,破產清算企業的法人代表和“高聳,對企業破產負有責任者,三年內不得擔任其它企業法人代表和高管,可是要是三年內又被其他企業聘請爲法人代表或高管又如何?依然是沒有下文。

所以劉浩然制定律法很有特點,先由內閣或相關部門擬定草案,再從律師聯合會找十幾位相關方面的律師,讓他們從中找出可以打擦邊球的空子來。找得好的律師記錄在案,可以在被任命爲都察御史和按察使一事上加分。在大明現行司法體制中,律師雖然來錢多,但是社會地位並不是突出。因此一般律師都是將律師職業當做熟悉法律、進行歷練的過渡職業。他們夢想的職業是先當上都察御史、最後當上按察使。都察御史和按察使不僅收入高,不比當律師差,最關鍵的其社會地位極高,尤其是按察使,不僅百姓們十分恭敬,就是當地地方主管官員見了也要禮讓三分。客客氣氣。不過現在律師又將多了一條路,根據大明新頒佈的《大明勞工法》(第二次修正案)和即將頒佈的《大明資政法》,爲勞工聯合會打官司、保護勞工權益的律師有可能被勞工聯合會推舉,代表該聯合會所有的勞工在資政院佔據一個席位。參與到立法當中去。

“在戲劇內容上,我們不僅要揚善,讚美真、善、美等一切美好的東西,相對的。我們也要勇於揭露那些醜陋的東西,沒有醜做對比,百姓們如何知道什麼是美?沒有庸官做對比,百姓們如何知道什麼好官?沒有違法的下場做對比,百姓們如何知道守法的好處?沒有愚昧落後的習俗和思想做對比,百姓們如何知道什麼是開明正確的習俗和思想?”

胡惟庸聽到劉浩然這最後一句話,眼睛不由一閃,好像領悟到了什麼。

劉浩然看在眼裡,不由心裡嘆道,這個胡惟庸,揣摩上意的能力還真不簡單,自己只是這麼隱約一點,他就知道劍指何方了。

說完這裡。劉浩然轉到另外一個意見上:“我們戲劇宣傳的對象是誰?是廣大的百姓,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從他們中走出來,再走回到他們中間去。因此劇團的演員和劇本創作者要去熟悉百姓,知道他們的習性,這樣才能知道他們那些習俗和思想不正確,才能知道用什麼方式去感化打動他們。劇團演員不能因爲演出成功獲的了巨大名氣就擺起架子來,要讓他們記住,離開百姓他們什麼也不是!還有那些劇本創作者,不要以爲自己是讀書人,看不起沒有什麼文化的老百姓,要不是百姓給他們創作的靈感,他們能寫出好劇本來嗎?”

“還有這戲劇的形式也要變一變。我聽說如徽劇有幾種固定角色,而每種角色又有固定的唱法,算下來徽劇總計就那麼幾十種固定套路。這樣太死板了不好,要以自己劇種特色爲基礎。如秦腔高亢激昂,流行於西北的區,可以深入各地,收集各地的唱腔和唱法,吸收到秦腔當中去。這樣的話就形成了豐富多變的唱腔和曲目,能夠讓百姓們久聽不厭

劉浩然無論穿越前還是穿越後都對戲曲不感興趣,主要是認爲其節奏太慢,而且翻來覆去就是那麼一些唱腔和格式,跟八股文一樣,初聽幾次還勉強可以。聽多了就煩了。

“還要注意在戲劇形式上吸收和創新,要不斷吸取其它地區甚至其它國家的唱腔和樂曲,勇於革新,在保持自己戲曲特點靈魂和吸取別人長處的基礎多嘗試一些新的唱腔和樂曲,只哼哼所創新才能保持長期蓬勃的活力和魅力

劉浩然不指望大明的戲曲向西方的歌劇展。但是可以吸取它們的長處,要知道西方的音樂展,歌劇和戲曲就起了不小的作用。大明要創作冉屬於自己的燦爛文明,光靠那八股文式的舊唱腔和地方小調可示行,必須海納百川,有所突破。

“此外還可以嘗試三下沒有唱腔的戲劇,以對話、動作、表情和故事情節爲主。一齣戲曲描述一件事情依依呀呀唱上個一個時辰,這不耽誤事嗎?試一試這沒有唱腔的話劇,說不定戲曲一個時辰說的事,話劇半個小時就說明白了

自從大明鐘錶展起來後,時間概念由過去的十二時辰變爲二十四小時,由過於一刻鐘精確到一分鐘甚至秒鐘。

“禮部可以與學部協商一下,看是不是開辦一個音樂學堂,專門培養戲曲、話劇、樂曲等方面的人才。這樣即能保證他們有足夠的音樂水平,又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創作和演出是爲了什麼?”

胡惟庸靜靜的聽着,他已經慢慢把握住皇帝陛下對於禮部工作要求的脈搏了。原來如此,正如自己此前所猜想的小陛下加重禮部的責權的確是有深意的。如果說學部進行的是對此前教育體制的改革,讓百姓們都能接受國民教育,而禮部要做的就是易風移俗。將老百姓此前遵從的習俗和思想徹底改造過來。看來皇帝陛下將進行一場非常龐大的變革,而禮部要做的就是先用春風化雨的形式把變革苗頭植入到老百姓的心裡去。

很快,劉浩然與胡惟庸的談話進入到尾聲,這時侍衛長劉存玄進來稟報道:“啓稟陛下,廉政公署都使專員張大人攜廉政公署副理專員羅大人在宮外叩見。”()

正文 第二百二十九章 梅花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帝國的榮耀》

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45章 吳國公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188章 制蓬峨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88章 大事件(二)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84章 越陳第128章 敗仗(二)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13章 新四省第89章 大事件(三)第330章 天山(一)第184章 越陳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86章 藍玉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14章 清澗山(一)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113章 中樞(四)第6章 桃園結義第45章 吳國公第180章 巡視第36章 戰東南(二)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129章 敗仗(三)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191章 治政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227章 馬六甲第303章 南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5章 常遇春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107章 武昌(三)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22章 新大陸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319 泰西攻略第184章 越陳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146章 耽羅島第292章 再亂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297章 定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248章 陶希言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92章 家宴第84章 江州(三)第17章 定遠城外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66章 勇氣號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112章 中樞(三)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298章 定(二)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302章 事後(四)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45章 吳國公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91章 鬥(二)第61章 信州戰役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
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45章 吳國公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188章 制蓬峨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88章 大事件(二)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184章 越陳第128章 敗仗(二)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213章 新四省第89章 大事件(三)第330章 天山(一)第184章 越陳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86章 藍玉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14章 清澗山(一)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113章 中樞(四)第6章 桃園結義第45章 吳國公第180章 巡視第36章 戰東南(二)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129章 敗仗(三)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191章 治政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227章 馬六甲第303章 南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5章 常遇春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107章 武昌(三)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22章 新大陸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319 泰西攻略第184章 越陳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146章 耽羅島第292章 再亂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297章 定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248章 陶希言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89章 大事件(三)第192章 家宴第84章 江州(三)第17章 定遠城外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66章 勇氣號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112章 中樞(三)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298章 定(二)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302章 事後(四)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45章 吳國公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291章 鬥(二)第61章 信州戰役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