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

船隊在海上航行着,雖然算是風平浪靜,但是海船的顛簸開始的時候把王金貴折騰得夠嗆,每天他強行要求自己吃四個饅頭,可是一吃進去沒有多久又吐出來了,但是吐完了還得繼續吃。

醫護官開具的『藥』也沒有太大的作用,王金貴每天做的事情就躺在坐在艙內,抱着個從水兵那裡借來的錫鐵桶只是吐。吐啊吐啊也就習慣了,一天過去,王金貴居然可以放下那個鐵桶了,第二天居然可以上甲板了,真的算是奇蹟。

不過王金貴卻發愁了,自己這個狀態如何作戰,頭重腳輕,人都看不清,還如何『射』擊?如此虛弱,還如何堅持高強度行軍和作戰?千萬不要一到日本就出了個大丑!

不過當他第三天看到陸地時,隊正笑嘻嘻地告訴他,前面的目的地是朝鮮,部隊先到漢陽港靠岸,然後沿着朝鮮國南海岸一路前行,直到大明海軍控制的對馬島。至於軍隊在日本哪裡登陸作戰,估計這會只有參軍總署和指揮部的人知道。

王金貴不由舒了一口氣,想來是參軍總署的人預料這次參戰的陸軍部隊會有部分將士暈船,所以儘量留出一些時間和緩衝,加上前元征討日本時吃了大虧,參軍總署推演和制定戰略時不得不小心,步步爲營,儘可能保證明軍的優勢和戰鬥力。

又經過五天的航行,王金貴已經被磨練出來了,可以上甲板和水手們吹牛打屁了,聽他們講海上趣聞。王金貴所做的船是一艘應徵的民用商船,專門跑朝鮮和日本航線,船上的水手們對這兩國的情況非常熟悉,有閒的時候專門給王金貴等人講兩國的風土人情。

什麼朝鮮女人好看一點的這數百年都送到天朝去了,剩下的沒有看頭了,只剩下胸脯和屁股還有些意頭。日本的女人雖然個子不高,但是貴在吃苦耐勞,雖然長相多半不敢恭維,但要『操』持家裡的確是把好手,東北、漠北地區很多守邊疆的將士就是從日本娶了老婆,那是相當不錯。而且『性』格溫順,可以讓你享受當男子漢大丈夫的樂趣。

日本國普通百姓非常窮苦,上層又多糜爛,所以你只要有錢或者有xx特異(如文采之類的),再加上方法得當,多半能夠勾搭上普通良家『婦』人或者是貴族『婦』人。其中一個水手開玩笑地說道:“你們不要以爲我在吹牛,你們到了日本就知道我說的是真是假。日本『婦』人都喜歡背個包袱,爲啥?還不是方便隨時隨地可以苟合。”

他的話引起衆人的一片大笑,倒是爲枯燥無味的航程增添了幾分樂趣,日子也容易打發得多了。

到了對馬島,這裡早就成了大明海軍控制朝鮮和日本的重要港口和基地,島上常年有上萬海軍官兵和工作人,這裡經過十年數以十萬計朝鮮勞工們的建設,早就已經頗具規模了。不過讓王金貴等上島的官兵感到遺憾的是這裡已經沒有日本人了,或者說剩下不到千數的原日本居民也已經被明化,所以無法去驗證那位水手說得是真還是假。

到了對馬島,由於這裡緊挨着朝鮮釜山港,而朝鮮國根據與大明的共同安全條約,加上他們原本與日本是死敵,所以不遺餘力地支持大明,物資源源運到對馬島,再說了,朝鮮還欠了大明一屁股的債務,還不趕緊藉着這個機會償還一部分債務,因此在朝鮮方的積極配合下,島上軍隊不用擔心物資和彈『藥』的缺乏。

什麼時候登陸日本,誰也不知道,各部隊都抓緊時間開始『操』練,經過一段時間的海上航程,官兵們的體力都有所下降,得趕緊恢復過來,而且還要加強登陸作戰的訓練以及對日本地區地理風俗人情的知識普及。

王金貴每天上午列隊、『射』擊訓練,中午午休一個小時便開始學習簡單的日語和日本國情講座。

“放下武器,投降不殺!”“我是大明陸軍,趴下!”“東,南,西,北。”“武士,足輕,貴族。”幾句日常用語,王金貴等人翻來覆去地背,學會這些日語,可以在人生地不熟的日本獲取一些信息甚至情報,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亡。

接着各隊錄事給王金貴等官兵講解起日本軍隊的構成,什麼足輕,侍大將,部將,家老,大概是什麼一個級別的軍官或將領,然後又講日本軍隊大致的作戰風格,他們一般以武士爲主,足輕多半是些稍加訓練的農民青壯,他們喜歡擺什麼鶴翼陣,不過這些是隊、營以上主官們關心的事情,王金貴只是略微一聽,他們更關注日本軍隊的一般裝備是什麼。

到了十一月十日,天氣已經變得非常涼快了,開始有了刺骨的寒意,冬裝都已經發了下來,王金貴與戰友們私下聊天時推測,登陸日本估計差不多就是這個時節了,再晚估計就要下大雪了。而爲什麼選在十一月份作戰,王金貴偶爾聽傅雍向隊正們提及過,估計是參軍總署的那幫高參害怕明軍像前元伐日軍一樣遇上臺風,不戰自敗。大明海軍雖然強勢無比,但是還沒有到與天抗衡的地步,所以將正式作戰的時間一再延遲,一直推遲到沒有什麼大臺風的初冬。

這一天,王金貴和同哨的戰友一起進行實彈『射』擊訓練,這是一塊空地,一百米遠的地方擺了三十多個木靶,有前有後,並不整齊。

“裝彈!”哨士官長下令道,王金貴和戰友們掏出彈『藥』一體的紙筒,裝進槍口裡,然後用通條戳紮實。王金貴在加入常備軍接受武器培訓時就被告知,這彈『藥』紙筒是特製的,是什麼竹纖維製成的,又經過其它特殊工藝處理,防水防『潮』易燃,最重要的是能夠迅速燃燒,沒有什麼殘餘灰燼。而且這紙筒厚度適中,裝進槍口剛好將彈頭與槍膛之間的空隙塞滿,再用通條戳實,多出一部分紙筒就剛好成爲彈頭的填塞物,保證觸發時的氣密『性』。

“裝通條!”王金貴將彈『藥』戳實之後將通條放在手裡,等到士官長口令後便立即將通條『插』回到槍管下面。經過實戰,很多士兵可能因爲驚慌會出現很多問題,如多裝彈丸,通條忘記取出,依然『插』在槍管裡。採用彈『藥』一體紙筒彈後,多裝彈丸的『毛』病基本上解決了,但是忘記取通條卻一直是個大問題,要是通條被打出去,這步槍基本上就無法使用了,因爲彈『藥』無法被送到底部,也就無法用火帽引燃,所以大明步兵『操』典中特意加了這麼一條,士官長通過口令來提醒和引導士兵將通條取出放回原位。

“裝底火!”

王金貴按照『操』典要求,將裝好彈『藥』的步槍槍口斜朝上,對着虛空,然後開始裝底火火帽。裝底火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要求動作力度適中,不能用力將底火扣在引火孔上。雖然引火孔上有一圈凸出邊緣,剛好卡住火帽銅邊,讓底火底部不至於直接與引火孔接觸。但是一旦用力過度,依然有可能將底火底部壓在了引火孔的鐵製邊緣上,如果萬一底火質量不好,過於敏感,就有可能壓燃,點燃槍膛裡面的彈『藥』。

“準備『射』擊!”

王金貴將擊鐵搬至擊發狀態,然後平舉起了槍,槍口對準前面的靶子。由於是齊『射』,爲了避免所有的火力集中在一處,造成火力分配不勻,按照『操』典,每個步兵的目標是離自己鼻尖左右距離最近的,這樣可以儘可能地在齊『射』時覆蓋最多的目標。

“『射』擊!”王金貴毫不猶豫地搬動扳機,“砰砰”一陣齊響,在硝煙中,王金貴聽到前面的木靶被打得噼裡啪啦『亂』響,甚至還聽到噗噗的子彈鑽土的聲音。自從大明陸軍換上靖康戊式步槍之後,威力大增,一百米的距離基本上可以穿透木靶。所以在木靶後面都會有堵土牆,防止子彈飛出去。

“裝填彈『藥』!”士官長面無表情地繼續下令道,按照步兵『操』典,他開始用口令間隔時間來調整士兵們的『射』擊速度,以求達到最高『射』速。但是這也不是一味追求高『射』速,而是需要根據戰場的變化,士兵們的情況進行調整。所以在實彈訓練時,士官長一會提高『射』速,一會降低『射』速,就是要訓練士兵們的沉着冷靜,以及調整士兵們的情緒,讓他們達到最佳狀態。

“砰!”有幾聲零落的槍聲在王金貴耳邊響起,他知道,這是同什的狙擊手在開槍。按照換裝後的配置,每一什都會有一個槍法好的士兵使用靖康庚式步槍,這種步槍也是前裝線膛槍,口徑只有十四毫米,使用單獨的十二點五毫米彈『藥』。這種彈『藥』與王金貴所用的一體彈『藥』不同,需要將推進『藥』和子彈分別裝填。由於靖康庚式步槍追求的是準確度,所以就犧牲了『射』速。而每什的狙擊手和遊獵隊的狙擊手有着完全不同的意義,每什的狙擊手的任務是在齊『射』時負責消滅有威脅的單獨目標,散兵狀態時爲該什提供準確的火力打擊。而遊獵隊的狙擊手人數與每什狙擊手總數相比要少些,他們的槍法更準,任務是獵殺有價值的目標。

一口氣打了十發子彈,『射』速時快時慢,而王金貴一直精神緊張,時時牢記着每一個步驟,因爲要是哪個步驟錯了,在後面一直巡視的一位三級士官會毫不猶豫朝你屁股上提上一腳,要是連續錯了兩次,實彈『射』擊訓練完畢你自個去場子上跑二十圈,然後像一隻死狗一樣去吃飯。

十一月十五日,王金貴終於又再一次登上了船,這一次是一艘應徵的武裝商船,他有幸和傅雍同在一條船上。

船隊駛過九州島與本州島之間的關門海峽,然後沿着瀨戶內海向四國島駛去。整個船隊大約有兩百餘艘,其中有八十艘是大明海軍的巡洋艦、護航艦、快速警戒船,其中還有兩艘三級戰列艦。

看着北邊如隱如現的日本本州島,王金貴悄悄地問已經熟悉的傅雍道:“長官,咱們這是去哪?四國島還是本州島?”

“應該是本州島,四國島的局面已經控制了。上個月,駐耽羅島的第二海軍陸戰師已經在四國島登陸,擊潰河野家爲首的當地武裝,搶佔了兩處港口,接應甲六十五師順利上岸,估計這會已經與日本僱傭兵反抗軍匯合了。”

“長官,那我們豈不是要在本州島進行登陸戰?”

“誰說我們要進行登陸戰?”傅雍詫異地問道。

“長官,前些天我們不是天天練這個嗎?”

“我們是陸軍,擅長的是陸上作戰,跨海登陸作戰是海軍陸戰師的專長,我們練習登陸戰,一是熟悉海上航行,二是以防萬一戰事不利,我們可以上去支援海軍陸戰師,現在戰事順利,就沒我們什麼事了。”

“哦,原來這樣。”

入夜,船隊駛入談路島的一處港口,這裡已經由第二海軍陸戰師的一個團佔據,根據命令,甲七十七師全體官兵全部留在船上,隨時待命。王金貴和戰友們剛在船上吃了兩個饅頭當晚餐,就看到東面火光四起,不一會隆隆的炮聲從那邊傳來。

大家都趴在船舷上,舉目向東看去。夜『色』非常晴朗,可以清楚地看到東邊時不時地閃過一團又一團的火光,而沉悶的炮聲和爆炸聲撕破夜幕遠遠地傳來,讓每一個人的心都在不由地爲之微顫。

“長官,這是咱們海軍在炮擊哪裡?”王金貴問旁邊的傅雍道。

“應該是日本本州島的兵庫津,據說是日本本州島在瀨戶內海處一處重要的港口。”傅雍在對馬島就進行過戰事情報通報,所以熟悉這一帶的情況。

“乖乖,這得多少戰艦在開火。”旁邊的什長賈四會咂舌道。

“應該大部分是巡洋艦,機會難得,不由他們不賣力。”傅雍笑着說道。

“長官,這話怎麼說?”王金貴有些不解。

“巡洋艦是咱大明海軍第一代主力艦,曾經幫助咱大明打平了東海一帶。可是隨着咱大明海軍的迅速發展,巡洋艦的地位便尷尬了,火力不及戰列艦,速度不及護航艦,於是便被編入海防艦隊。這次攻打日本,樞密院不願再大規模調集海軍主力的戰列艦,於是便以巡洋艦爲主力,以後恐怕難以再碰到這樣的好機會了。”

大家都默不作聲了,衆人心情複雜地看着東邊的火光,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明天會怎樣?會上岸作戰嗎?會遇到怎麼樣的對手?這一切都像隱藏在夜『色』中的日本海岸一樣,讓人捉『摸』不定。

深夜,王金貴和戰友們都回到船艙裡休息,剛纔密集的炮聲已經疏落下來,只是偶爾聽到幾聲炮聲,但是東邊的火光卻越發地衝天,幾乎映紅了東邊的夜空。王金貴『摸』着母親在自己入伍前從寺廟裡求來的平安符,雙眼盯着隨着海浪晃動的上甲板。船艙裡一片寂靜,往常很熟悉的鼾聲今天卻沒有如期出現,只有時不時傳來戰友們在翻轉身子的微微動靜,不知過了多久,王金貴終於『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6章 桃園結義第93章 張定邊(一)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90章 鬥(一)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229章 阿瓦國第93章 張定邊(一)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304章 南掌(二)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63章 準備第231章 衝突第262章 李存義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290章 鬥(一)第303章 南掌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80章 餘波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12章 馮氏兄弟第130章 福州(一)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12章 中樞(三)第17章 定遠城外第86章 江州(五)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319 泰西攻略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292章 再亂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70章 石嶺關戰役(二)第26章 渡江第300章 事後(二)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146章 耽羅島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48章 陶希言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92章 再亂第199章 宮內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75章 入大都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88章 大事件(二)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179章 春夏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章第16章 清澗山(三)第84章 江州(三)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199章 宮內第34章 鎮江第86章 江州(五)
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6章 桃園結義第93章 張定邊(一)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90章 鬥(一)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229章 阿瓦國第93章 張定邊(一)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304章 南掌(二)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63章 準備第231章 衝突第262章 李存義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290章 鬥(一)第303章 南掌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80章 餘波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54章 士兵王金貴(三)第12章 馮氏兄弟第130章 福州(一)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12章 中樞(三)第17章 定遠城外第86章 江州(五)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319 泰西攻略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292章 再亂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70章 石嶺關戰役(二)第26章 渡江第300章 事後(二)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146章 耽羅島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48章 陶希言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92章 再亂第199章 宮內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75章 入大都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88章 大事件(二)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179章 春夏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章第16章 清澗山(三)第84章 江州(三)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199章 宮內第34章 鎮江第86章 江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