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

川浩然一行人先至江西南昌。在江西布政使的陪同下。氣。…江西參政、參議等人。然後又召見了九江等地知府,細細切談,臨行前囑咐道:“江西地處大江之中,上承九曲之荊江,下連富庶之京揚,洪訊之患大於天。爾等當牢記職責,以民安爲重,不可一日懈怠。”

劉浩然走吉安入湖南,接見了湖南軍政司官,然後一路南下,經衡陽、綁州入廣東韶州。在韶州,劉浩然接到消息說南京又起波瀾。

劉浩然一番法大於禮的言論傳到南京,內閣自然照此執行,準備制定詳盡規章草案,提交資政院。誰知道理學弟子們卻對此提出了異議,他們怎麼能夠容忍廢除德主刑輔這套說法呢?要知道,理學在這方面是儒學的“加強版”。三綱五常幾乎上升到了天理的地步,自然可以凌駕於律法之上,現在劉浩然和內閣準備以法爲尊,禮德相輔,這就等於挖了理學的根基。

而且江南學派認爲自己已經“佔據”東宮,有了皇太子這咋,大靠山,便覺得腰桿硬了許多,說話的聲音也洪亮許多。他們先糾集江南學派相關的資政大夫,對內閣出的質詢案。他們不敢直接將矛頭指向劉浩然,只好指桑罵格,拿內閣來出氣,一正“綱常”!

但是內閣也不是吃素的,這套思想理論是劉浩然提出的,而太平派是無條件支持劉浩然,加上引的因素一那篇調查報告又是李道君,太平學派的俊才所寫。當然要力挺到底。而淮西派也接到了李善長等人的密信,知道其中很多“內幕”自然也會力挺內閣。

於是內閣學士會議上,諸派爭論不休。不過淮西派和太平派聯手,優勢非常明顯。而大學士孫安、劉基、楊憲雖然與江南派關係密切,但是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他們也不敢隨意出言支持江南派,於是就和江西學派保

在內閣學士會議上,江南派佔了劣勢,於是他們就轉變策略。在東宮衆屬官的慫恿下,皇太子以監國的身體召開學士會議,隱隱指責了一番衆位堅持法大於禮的學士們。

可走到了當晚,宋鐮面見太子,問道:“法大於禮,乃天子之言,在忠,太子當循陛下之制。在孝,太子當遵陛下之言。”

皇太子一下子醒悟過來,這法大於禮是父皇劉浩然提出來的,無論從忠還是從孝而言。自己都應當支持,否則就是給自己堅持的“三綱五常”打臉。儘管這席話不符孔聖人之言,但是後人不是總是以自己的言論去解釋聖人之微言嗎?而皇帝無疑擁有了“最高解釋權。”

而劉浩然在正式文書中講得很清楚,孔子言,“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意思就是要求君主和上位者的個人道德修養達到完滿,只有君主佔領了道德的制高點,才能夠使被領導者和左民自然而然的信服。就好像北極星一樣,處於中心的位置,自然被羣星圍繞、拱衛;而在另外一方面,“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教化民衆的方法就是君主做出道德表率。對於少數“困而不學的愚人。就要施之以“刑

劉浩然指出。孔聖之言在於指導君主和君子們該如何做,而對於萬民,除了教化。必須以刑約之。所以孔聖之言在於明德,而不是指治國,完全是董仲舒這介。“僞儒”將此提高到“以德治國”的程度,以德代法,成爲前朝歷代亡國滅朝的根源之一。

反正大家都是拿孔聖的話揮,劉浩然又佔據“最高解釋權”這咋。有利位置,劉煥章聽宋源提醒,當即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並且對江南派拿自己當槍使心中隱隱不快,於是便第二日以監國的名義,批准了內閣的草案,提交資政院討論通過。

太子的態度轉變,讓江南派大吃一驚,頓時亂了件腳。

“學士中是什麼態度?”劉浩然問南京密使道。

“回稟陛下。孫大人、劉大、楊大人關係密切,言論基本一致,而胡大人與直學士王大人、葉大人往來甚密。其餘學士中,羅大人與陳大人時常閒時相聚云云

劉浩然點了點頭,學士中出現這種局面是他預料之中的,孫炎、楊憲和劉基原本關係就密切,走到一起來當然很自然。不過楊憲估計這會已經和劉基面和心不合,因爲上次劉浩然向劉基“詢繼相”一事,事後如劉基所猜想的,消息很快便傳到楊憲、夏煜等人的耳朵裡,不管這兩人是否意識到這是劉浩然離間之計,但至少明白了帝意:你們不要過往太密切,我忌諱着呢!

而胡惟庸這個淮西派的代表,在大學士中已經成爲少數,自然會在直學士中拉人。爲了增強實力,他自然也會拉攏王侍堯和葉綜溫這兩位太平派的領軍人物。從傳承上來說,淮西派和太平派都是劉浩然的嫡系,只是有新舊之分而已。而這新舊兩派能夠聯合、進而融合,又何嘗不是劉浩然當初所希望的?

劉浩然在韶州停留了幾日,繼續南下廣州。廣東布政使開濟率廣東文武官列三十里外相迎。而廣州大都督朱亮祖原本也要來接駕。羔凡。些日子,安南突然從南掌方向竄入一股亂軍,肆擾忠誠、承化等地,影響很大,職責在身的他只好告假,坐海軍快船趕去處理。想來很快便會回

進入廣州城。此時的廣州城分爲南海和番離兩縣,現在的城池是前北宋時期修建的。共分爲中、東、西兩座城池。中城又稱子城,是以五代南漢國舊都城爲基礎,周長5裡,東城以前漢南越國都城番禹爲基礎,而西城則是前宋年間增築的,周長十三裡。大明佔據廣州之後,這裡便被設立爲廣州府,是爲廣東省的府。

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鑑於廣州在南海地區商貿以及南海戰略的重要位置,內閣對廣州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先是將並宋的三城合併爲一城,是爲番禹城,也稱爲老城,然後又在老城的南邊增築一座周長十五里的新城,是爲南海城。

南海城的作用是碼頭、商貿,造船和維修等功能,爲了拱衛這座富甲嶺南的要城。朱亮祖赴任廣州衛戍區大都督後,向樞密院和內閣打了報告,在南海城東西方向修建了兩座翼城,便於控制河灣和水路,在將北城牆擴建到越秀山上時順便修建了廣州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方圓近一里,幾乎佔據了半個越秀山,主建築是一棟大樓。全樓高二十五米,呈長方形,闊三十一米,深十六米。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爲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檐五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柚鰲魚花脊,硃紅牆綠瓦砌成,巍峨壯觀。不過這棟樓的名字讓駐在香江的海軍第三艦隊很不爽,因爲這棟樓的名字叫鎮海樓。

劉浩然一行人沒有進城,而是直接從北門入了越秀工,上的大都督府,在接下來的幾天日子裡,劉浩然按例接見廣東、廣西兩省的軍政司官。廣州、惠州、肇慶、高州等地的地方官員。而他的屬下的侍衛武官、通政司秘書也紛紛喬裝打扮,深入廣州城及周邊鄉鎮。掌握第仁手資

劉浩然知道,在自己“御駕”到來之前,廣東地方官就已經把廣州城內外細細梳理了一遍,早就披上了一層“太平盛世”的外裝,但是不管如何掩飾,百姓們總要過日子,而這些侍衛武官和通政司秘書的職責走了解廣州百姓們的日常生活,觀察整個廣州城的運作,儘量獲取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這一日,皇后薛如雲聞得報恩廣孝禪寺不僅是嶺南年代最久,最具規模的佛寺,而且在這裡祈福拜佛最爲靈驗,於是便懇請劉浩然一同去爲忠武王太后高氏祈福延壽。

шшш▪ Tтkд n▪ ¢ ○

劉浩然雖然現在貴爲皇帝,但是穿越前好歹也是紅旗下成長的新一代主人翁,不畏天地,不懼鬼神小時候央視的西遊記又看多了,所以對佛祖沒有什麼好感。不過事關義母高氏,劉浩然便想了想,最後答應了。自從三哥常遇春去世後,高氏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眼看就到了風煙殘燭的的步了,不管拜佛有沒有效果,總是一片心意。當一個人對事情束手無措時,有時候會把希望寄託在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上,劉浩然身爲皇帝也不能免俗。

報恩廣孝禪寺初爲南越王趙建德之故宅,三國東吳名臣虞翻謫居於此,世稱虞苑。其死後施宅爲寺,名曰制止寺。東晉時改爲王園寺,前唐改稱“乾明法性寺”。北宋初稱“乾明禪院”。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口年)下詔正式改寺名爲“報恩廣孝禪寺”。

報恩廣孝禪寺有十一殿:大殿、盧殿、西方三聖殿、觀音殿、羅漢殿、六祖殿、伽藍殿、韋陀殿、天王殿、悉達太子殿、輪藏殿:六堂:戒堂、風幡堂、客堂、禪堂、檀越堂、十賢堂;三樓睡佛樓、鐘樓、鼓樓,極具嶺南風格,也保留了唐雜時期的建築風格。

劉浩然在大殿敬上三柱香,合掌默唸一番爲高氏祈福延壽的話,然後彎腰三鞠躬便成禮,罷了便走到庭院中那棵據聞爲爲三國虞翻種植的河子樹下,默然感受了一下這裡的清幽深邃。

薛如雲和秦羅給十一殿全部敬完香,施含了一些衣物、食品及香油,便與劉浩然離開了報恩廣孝禪寺。

報恩廣孝禪寺到越秀山有一段距離,劉浩然騎在馬上,在大內親軍的重重保護下緩緩地向前走着。網走到三橋鋪附近。突然旁邊不到五十米的地方生了一陣小變故,正在沉思的劉浩然突然聽到幾聲暴喝聲,然後是一哨大內親軍圍了過去,而擔任護衛任務的大內親軍第六團則立即展開警戒勢態。內層是手持零九式步槍的士兵,他們將步槍端着手裡,呈准備射擊狀態,面向對外;外圍則是數以百計的手持靖康戊式步槍的士兵,把裡面的圈子圍了個水泄不通。而數十位侍衛武官策馬圍了過來,用自己魁梧的身體將劉浩然圍了起來,擋住了所有的視

過了一會。侍衛長劉存勝走了過來,輕聲稟報道:“陛下,街邊現一個男子,身上揹着一支靖步詢問,此人是安南盤下來的老有此瘸興友人約他去狩獵。定在這裡會面,看到御駕儀仗過來,退讓不及,只好避入街邊樹林草叢中,結果被現

聽到這裡。劉浩然眉頭不由一皺。有人闖入警戒圈是一個問題,最關鍵的是這人還帶着滑膛槍。雖然這靖康乙式滑膛槍要想在五十米外打中一個目標除了擁有奇高的射擊水平外還需要前的運氣。但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今天是靖康乙式滑膛槍,明天就可能是靖康戌式或庚式。

“先帶回去,再細細審問

“是的陛下!”

回到越秀山,聞訊的李善長、馮國用等人都不由變色,而聞訊趕來的廣東布政使開濟臉都變青了。不過這件事情已經由侍衛司開始查辦了。開濟一時也插不上手,只能提供必要的協助。

“百室、國用、傳義,說說你們的看法?。在座的只有李善長、馮國用和這次調整中擢升爲通政使的劉承志。

三個人的腦袋轉得比酷睿還要快,他們將整件事情細細分析了一遍,又和當前的朝堂形勢結合在一起,很快得出了幾個可能。此人如果是刺客的話,按照誰收益最夫誰最有嫌疑的規則。派遣這個刺客的最大可能性是東宮,因爲只要皇帝陛下在出巡路上突然駕崩,已經行冠禮,正在監國的皇太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繼位,就算是對他沒有什麼親近感的淮西派和太平派也找不出藉口來。

可東宮那幫文人真的有那麼大的膽子嗎?而且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對一個皇帝陛下的刺殺上,這也太兒戲了吧,歷史上有幾個皇帝是被刺殺而死的?尤其是像劉浩然這種開國立朝皇帝?再說了,皇太子現在一點兵權都沒有。東宮就敢冒然下手?

如果不是東宮,那麼只能是淮西派了。淮西派不喜皇太子這是公開的秘密,因爲這位皇太子跟江南文人攪得太深了,所以一向尚武務實的淮西派暗中支持賢妃耿氏劉煥稍,甚至對皇貴妃秦羅所出的劉煥誠、劉煥理兩位皇子的好感還要高於皇太子。

淮西派派遣刺客裝裝樣子,估計很多人都會將注意力投向皇太子,因爲按照的思路。很多人都會想到如果刺殺成功。最大的利益獲得者一定是皇太子。而且從目前的情景看,那位刺客似乎根本沒有刺殺的企圖,因爲真要是刺殺,用一把好弩也比靖康戊式滑膛槍強。所以說,如果仔細分析,這場刺殺作秀的成分比較多,這就符合淮西派說什麼也不敢傷劉浩然一根毫毛,但是卻要栽贓給別人的需求。

關鍵是李善長、馮國用這兩位淮西派文武兩系的大佬們一點消息都不知道。這關係到整個淮西派,怎麼可能高層之間沒有一個,溝通呢?難道是激進的中層?

淮西派看上去是個龐然大物,但實力集中在高層,目前來說,爲將者十之七八出自淮西派,到了中低層軍官就不好說了。畢竟當年跟着劉浩然起事的淮西老兄弟就那麼多,這些年死的死,傷的傷。退伍的退伍,留在軍中的也不多了。所以大明軍中中低軍官分爲幾部分,淮西派反而佔少數。學院軍官系佔很大一部分,其餘分別爲收編的原各地義兵民軍、原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部等等。他們雖然也經過軍官學堂培,但是依然與“根正苗紅”的淮西派、科班出身的學院軍官系尿不到一個壺裡去。自成一大系,下面按照同鄉、舊同僚等等各種關係糾結成小集團,也時不時地與其他兩系生一些衝突。

因此,會不會是陸軍中層之間的矛盾而引的?只是那些中層軍官有那麼大的膽子和手段嗎?

淮西派不可能,那麼這個內幕到底是什麼?回到剛纔,誰都知東宮文人與軍方毫無聯繫,因此他們會不會故意安排這麼一齣戲,故設迷局,將大家的注意力引向淮西派,反過來栽贓給他們。畢竟有些江南派的文人治政領軍不行,卻是一肚子壞水。不管這局結局如何,只要皇帝陛下對準西派起了疑心,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又或許大家都多慮了,那位“刺客”真的如其所言,只是一次非常偶然和巧合的事情o

最後,三人先後說了一句:“陛下,此事過於詭異,臣想不出來。

劉浩然的目光閃了閃,點了點頭,網準備開口說話,突然遠處傳來幾聲槍響,大家的臉色一下子變了,室內一片寂靜。

過了好一會。侍衛長劉存勝疾步走進來,稟報道:“陛下,駐南海的甲一百九十二團生變故和騷亂,大都督府和都督府已經調兵彈壓,具體情況還不明。”

劉浩然嗖地站了起來,臉色籠上了一層寒霜,李善長、馮國用和劉承志也接連站了起來,神色不定地看着劉浩然,一言不。

,”

昨天一章已補。今天的下午或晚上安。

VIp章節目錄 第二百六十八章出巡之刺客事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帝國的榮耀》

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84章 江州(三)第206章 會盟(一)第55章 私話第34章 鎮江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183章 貨幣(二)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127章 敗仗(一)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30章 羅貫中第127章 敗仗(一)第132章 泉州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30章 福州(一)第七章第102章 中樞(二)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83章 江州(二)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222章 新大陸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78章 參觀第107章 武昌(三)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55章 私話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301章 事後(三)第81章 千里尋夫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134章 南平(二)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29章 梅花獎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290章 鬥(一)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304章 南掌(二)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303章 南掌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1章 風雲突變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56章 大內親軍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292章 再亂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66章 勇氣號第175章 入大都第34章 鎮江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
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84章 江州(三)第206章 會盟(一)第55章 私話第34章 鎮江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183章 貨幣(二)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127章 敗仗(一)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30章 羅貫中第127章 敗仗(一)第132章 泉州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30章 福州(一)第七章第102章 中樞(二)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83章 江州(二)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222章 新大陸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136章 列維希(二)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78章 參觀第107章 武昌(三)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55章 私話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301章 事後(三)第81章 千里尋夫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134章 南平(二)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29章 梅花獎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290章 鬥(一)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304章 南掌(二)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303章 南掌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36章 戰東南(二)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1章 風雲突變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56章 大內親軍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292章 再亂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66章 勇氣號第175章 入大都第34章 鎮江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