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過分要求

馮承乾不但兌現了承諾,還提前派來了艦隊。

十二月二十一日,“唐玄宗”號與“唐太宗”號就來到了關島,兩天之後,提前完成維修的“唐高宗”號也抵達阿拉普港。在此基礎上,顧祝同改編了第三艦隊,由這三艘艦隊航母爲核心組成了第31艦隊,八艘小型航母則組成了第32艦隊,只是每四艘小型航母辯爲一個航母戰鬥羣。

十二月二十四日,聖誕節的前一天,兩支艦隊開出了阿拉普港。

雖然很多參謀都認爲應該過了聖誕節再出徵,畢竟海軍中有不少官兵是基督徒,但是時間已經相當緊迫,顧祝同不想浪費這一週。再說了,美軍也會過聖誕節,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就能達到奇襲效果。

只是,美軍第七艦隊沒有等到過完聖誕節再出港。

一天之後,在收到確切消息的情況下,第七艦隊開出了珍珠港,指揮該艦隊的依然是斯普魯恩斯。

當然,斯普魯恩斯不是去找顧祝同決戰,他也沒有這個本錢。

此時的第七艦隊,主力依然是八艘小型航母,而且分別組成了第71艦隊與第72艦隊。

只是,在離港之前,斯普魯恩斯從尼米茲那裡得到了一條好消息,聖誕節過完之後,太平洋艦隊就會得到增強。當然,補充給太平洋艦隊的不是艦隊航母,當時美國海軍也沒有艦隊航母,而是快速戰列艦。

在十二月初,美國當局也認識到,繼續把艦隊留在大西洋,已經沒有多大價值了。

雖然有足夠多的情報證明,意大利海軍正準備遠征北大西洋,而且很有可能在一九四四年初把艦隊派往北海。到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還將獲得兩艘“腓特烈三世”級快速戰列艦,也肯定會前去迎接意大利艦隊。這樣一來,把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算上的話。德意海軍就能在北海集中十艘主力艦,而英國皇家海軍只有五艘快速戰列艦,如果把還沒有完全形成戰鬥力的“前衛”號排除在外。也就只有四艘戰列艦。顯然,英國皇家海肯定不是德意海軍的對手,在主力艦的數量甚至不如意大利海軍。但是有更多的理由相信,德意間就海軍聯合作戰的問題還沒有達成一致。而且存在較爲嚴重的分歧,比如到底由誰來指揮兩國的聯合艦隊。

只要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意大利艦隊就不會離開地中海。

此外,就算意大利艦隊從地中海殺了出來,也不是那麼可怕。

原因很簡單。意大利海軍的主力艦在設計的時候,都只針對在地中海作戰,並沒有考慮過到大西洋上作戰。由此,意大利海軍的主力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干舷高度過低、續航力偏短等等。

拿“維托裡奧維內託”級來說,其幹舷高度已經低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即便在地中海活動,遇到惡劣天氣的話。艦面上浪的情況都十分嚴重。甚至對首部主炮塔的正常使用產生了嚴重影響。此外,該級戰列艦的最大續航力只有可憐的四千五百海里,而且還是設計的最大值,實際根本達不到。原因很簡單,如果前往大西洋作戰,該級戰列艦肯定得降低排水量以增加幹舷高度。也就會減少燃油裝載量。此外,大西洋上的環境更加惡劣。因此會增加戰艦的燃油消耗率。按照英國皇家海軍的估計,“維托裡奧維內託”級的實際續航力在三千五百海里以內。

這是個什麼概念?

以三千五百海里爲準。“維托裡奧維內託”級在不進行中途加油的情況下,就只能經英吉利海峽進入北海。如果不走這條航線,而是繞過英倫三島,那麼就得在航行途中進行燃油補給。如果只進行一次燃油補給,那麼補給點就應該在航線中段,也就是葡萄牙西面、或者是比斯開灣西面某個地方。

對英國皇家海軍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機會。

正是如此,早在十月份,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就轉移到了朴茨茅斯,而且設法拓寬了多佛海峽裡的安全航道。

也就是說,英國皇家海軍打算截擊進入大西洋的意大利艦隊。

說得再直接一點,只要意大利艦隊通過了直布羅陀海峽,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就將南下前~~~~去截擊。到時候,德意海軍只有一個應對辦法,即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公海艦隊冒險通過水雷密佈的多佛海峽,走最短的航線去追擊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不然意大利艦隊就得單獨迎戰本土艦隊。

意大利艦隊有能力擊敗本土艦隊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雖然“維托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的設計指標非常高,在“俾斯麥”級出現前,還是歐洲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其九門三百八十毫米主炮的火力也極爲強大,但是這種戰列艦從來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火考驗。在英國皇家海軍退出地中海之前,“維托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根本就沒有與英國戰列艦交過手。

事實上,意大利海軍的艦隊官兵也嚴重缺少實戰經驗。

此外,意大利艦隊裡面,還有兩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建造的戰列艦,即“安德利亞多里亞”級戰列艦。雖然這兩艘戰列艦在服役期間進行了多次現代化改進,在此次大戰爆發前,還通過更換動力系統的方式,把主機輸出功率提高到了八萬七千馬力,最高航速增加到了二十七節,勉強邁入了快速戰列艦的行列。但是與真正的快速戰列艦相比,“安德利亞多里亞”級根本就不合格,其主炮口徑僅與大型巡洋艦相當,裝甲防護更是連“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都比不上。

顯然,這兩艘戰艦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快速戰列艦面前,根本沒有生存的機會。

更嚴重的是,這兩艘戰列艦必然會拖意大利艦隊的後腿。

可以說,當時英國皇家海軍上下都對擊敗意大利艦隊充滿了信心。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打了一場勝仗,基本上掌握了北海的制海權。在擊敗了公海艦隊之後,很多英國海軍官兵都認爲,在大西洋上就沒有他們打不敗的敵人。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很多將領都認爲,即便沒有美國海軍的支持,他們也能夠擊敗意大利艦隊,連坎寧安都持這一觀點。

只是,坎寧安並沒有盲目樂觀。

當時,他注意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這就是,意大利海軍還沒有獲得由中國提供的雷達火控系統,甚至沒有爲主力艦安裝專用的炮瞄雷達。

當時,中國與意大利的關係並不密切,因此沒有無償爲意大利提供援助。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海軍主要在地中海活動,而英國皇家海軍早就撤出了地中海,所以爲意大利的戰艦安裝先進的雷達火控系統並無必要。要知道,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有很多戰艦需要這種先進的火控系統呢。

有沒有雷達火控系統,區別非常大。

在之前的多次海戰中,雷達火控系統已經證明了其價值。甚至可以說,正是這種先進的火控系統,讓中國海軍的主力艦在太平洋上佔盡了便宜。如果沒有這種火控系統,中國海軍根本無法如此順利的取得勝利。更重要的是,在第二印度洋艦隊覆滅的戰鬥中,中英戰艦的差距主要就體現在火控系統上。如果當時兩艘“喬治五世”級上有雷達火控系統,即便海戰結果不會改變,也肯定能夠重創兩艘中國海軍的戰列艦,讓中國海軍嚐到苦頭,更讓中國海軍無力在一九四四年攻打中途島。

顯然,沒有雷達火控系統的意大利戰艦,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的四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都在設得蘭海戰之後,安裝了由美國提供的雷達火控系統。根據皇家海軍做的測試,在雷達火控系統的幫助下,戰列艦在夜戰與遠程炮戰中的命中率能夠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在夜間近距離炮戰中,命中率甚至能夠提高百分之百。

這是個什麼概念?

如果以命中率爲準,那麼在雷達火控系統的幫助下,四艘“喬治五世”級就能發揮出相當於六艘、甚至是八艘同型戰艦的戰鬥力。

這麼一比,意大利艦隊自然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只是,英國當局並不這麼看。

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的敵人不僅僅是意大利海軍,還有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而且後者的威脅更大。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在截擊意大利艦隊的戰鬥中遭受了慘重損失,英國皇家海軍肯定沒有能力戰勝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照樣會丟掉北海的制海權,而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會藉此機會攻打英國本土。

也就是說,英國皇家海軍必須擊敗意大利艦隊,還得儘可能的避免遭受嚴重損失。

這樣一來,四艘戰列艦顯然不夠。

爲此,英國海軍大臣向美國海軍部長提出,即便美軍要從大西洋抽調戰艦,也至少應該在大西洋上保留兩艘快速戰列艦,而且最好是戰鬥力更加強大的快速戰列艦,即將在一九四四年初服役的兩艘“依阿華”級戰列艦。

顯然,英國皇家海軍的這個要求非常過分。

第40章 擴軍第182章 最大化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10章 利益同盟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96章 關鍵一戰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5章 明爭暗鬥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81章 替身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420章 新挑戰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312章 撤軍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85章 陣營第211章 火藥桶第533章 陷阱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99章 別無選擇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20章 致命打擊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22章 進攻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176章 重頭戲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71章 恐慌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82章 最大化第413章 出征第90章 力挽狂瀾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96章 誘餌第244章 發現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214章 革命第28章 皇儲給力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94章 航空力量第175章 夜戰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利令智昏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177章 新局面第188章 選擇第451章 登陸前第69章 恩仇第42章 航母保鏢第184章 大選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36章 利益博弈第55章 人生目標第91章 棟樑之才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07章 妥協第18章 委曲求全第58章 時機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140章 失控第75章 臨時搭檔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43章 拖累第40章 擴軍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142章 南下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21章 大清首輔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274章 取捨兩難
第40章 擴軍第182章 最大化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10章 利益同盟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96章 關鍵一戰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5章 明爭暗鬥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81章 替身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420章 新挑戰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312章 撤軍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85章 陣營第211章 火藥桶第533章 陷阱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99章 別無選擇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20章 致命打擊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22章 進攻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176章 重頭戲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71章 恐慌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82章 最大化第413章 出征第90章 力挽狂瀾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96章 誘餌第244章 發現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214章 革命第28章 皇儲給力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94章 航空力量第175章 夜戰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利令智昏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177章 新局面第188章 選擇第451章 登陸前第69章 恩仇第42章 航母保鏢第184章 大選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36章 利益博弈第55章 人生目標第91章 棟樑之才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07章 妥協第18章 委曲求全第58章 時機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140章 失控第75章 臨時搭檔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43章 拖累第40章 擴軍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142章 南下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21章 大清首輔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274章 取捨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