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手到擒來

因爲意大利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國,所以機羣不能進入意大利領空。

直升機升空之後,首先飛往奧特朗托海峽南端的奧索尼島附近,與早已在此待命的加油機會合。

這十多年裡,軍事技術的變化,讓李承志歎爲觀止。

在危地馬拉戰爭期間,狙擊手部隊所使用的還主要是中型與小型直升機,飛行半徑一般在兩百公里以內。現在,不但有飛行距離超過一千公里、能夠一次搭載三十多名狙擊手的大型直升機,還擁有了專門爲直升機服務的加油機。

當然,這不是大型加油機。

危地馬拉戰爭結束後不久,國防部就在總參謀部下設立了“特種作戰司令部”,專門負責統籌管理特種部隊,以及規劃特種作戰裝備的發展計劃,負責爲各支特種部隊採購特種作戰裝備。

顯然,特種作戰司令部的建立,極大的提高了特種部隊的作戰能力。

一九七六年,應所有特種部隊的要求,特種作戰司令部向國防部提交了研製中型加油機的裝備發展計劃。

僅僅兩年之後,這種編號jy-64c的空中加油機就研製成功了。

jy-64c的前身就是中國空軍的y-64c型中型戰術運輸機。y-64c配備了四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最大運載能力達到了二十二噸,滿載時的飛行距離爲三千二百公里,輕載時能達到五千六百公里。具備在簡易機場上起降的能力。可以說,y-64c是一種性能非常出色的戰術運輸機。該機在一九六四年首飛,在一九六六年開始裝備中國空軍,在危地馬拉戰爭期間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出色的起降能力,以及在惡劣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得到了空軍的認可,並且獲得了空軍的大筆訂單。到危地馬拉戰爭結束的時候。y-64在中國空軍中的裝備量已經超過了五千架,此外中國海軍還採購了數十架。更重要的是,y-64還銷售到世界各地。有三十多個海外用戶,對外銷量高達四千架。得益於良好的基礎設計,y-64進行過多次大規模改進。在中國空軍中一直使用到二十一世紀,其服役時間超過了五十年,是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產量最多的運輸機。

當然,y-64只是戰術運輸機,只用於執行戰術運輸任務。

也正是如此,y-64才被選中,改造成了戰術加油機。

與大型運輸機相比,y-64除了在載重量與航程上有很大的差距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飛行速度慢得多。主要就是,y-64採用的是更適合在簡易跑道上起降的渦漿發動機。而不是更適合高速飛行的渦扇發動機。

只是,在做爲戰術加油機使用的時候,低速性能正是y-64的亮點。

要知道,jy-64c的主要服務對象不是速度快的戰鬥機,而是速度慢的直升機。因此需要出色的低空低速性能。

事實上,與運載狙擊手部隊的z-72型大型直升機相比,jy-64c大不了多少。

兩支機羣會合之後,四架運載着狙擊手的z-72開始進行空中加油。

這次,黎洪波出動了四個中隊,但是安排了五架直升機。多出的一架做爲備份,以應對特殊情況。

說得簡單一些,四架z-72把狙擊手送到目的地之後,將在附近徘徊。如果科濟奇被德軍處決,那麼這四架直升機就將接走狙擊手。如果出現的是另外一種情況,則需要出動第五架直升機,把科濟奇送往靠近阿爾巴尼亞的邊境地區,然後由軍事情報局的特工護送其前往阿爾巴尼亞。

按照黎洪波的估計,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戰鬥將在一個小時內結束。

當然,這就意味着,直升機要把狙擊手送到離目的地儘可能近的地方,縮短狙擊手徒步行軍的距離。

完成空中加油之後,四架直升機幾乎是貼着海面飛行。

要知道,這次的敵人是強大的德軍,而不是某個三流國家的弱小軍隊。

更重要的是,德軍肯定動用了預警機,因此直升機必須儘可能的飛低一些,以免被預警機發現。

到達陸地上空之後,飛行高度稍微高了一些,不過也幾乎是擦着樹梢在飛行。

雖然z-72上有自動駕駛儀,還有地形規避功能,能夠確保直升機在五十米的高度上安全飛行,但是在五十米以下,自動駕駛儀就不起作用了,必須由飛行員手動控制,而這極爲考驗飛行員的能力。

要知道,在夜間飛行,本身就充滿了危險,而貼近地面飛行,更是危險重重。

所幸的是,四架z-72的飛行員都十分厲害,而且經常協助狙擊手部隊執行任務,飛行時間都有數千小時。

在陸地上空,四架z-72幾乎都是在山谷裡飛行,很少飛出山谷。

也許,在不遠處的高空就有一架德軍的預警機,可是即便是中國空軍的預警機,也很難發現在山谷裡飛行的直升機。主要就是,地面反射的雜波,足夠淹沒直升機發射的信號,從而讓預警機無法察覺。

李承志坐在機艙的艙門邊,似乎伸手就能碰到從外面飛速掠過的樹梢。

當然,這只是錯覺。

即便直升機飛得很低,離樹梢也有十多米的距離。

機艙內亮起紅燈的時候,李承志回過頭來,機長朝他打出了準備的手語。

四架直升機開始減速,最終懸停在了一處空地上空。

按照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關押科濟奇的別墅就在山坡了的另外一邊,狙擊手着陸後只需步行半個小時就能到達。

受山坡阻擋,直升機能夠飛到足夠近的地方。

着陸行動較爲順利,李承志率領的第一中隊的二十四名狙擊手全部順利踏上地面,另外三個中隊也沒有遇到意外情況。

四架z-72沒有飛遠,而是在附近待命。

這次行動由黎洪波直接指揮,四名中隊長只負責各自的任務。

顯然,這也是黎洪波與錢壯飛最大的區別。

雖然黎洪波的年紀也不小了,但是與當年的錢壯飛相比依然顯得十分年輕,因此也就經常到前線指揮作戰行動。

李承志的第一中隊負責從左側迂迴,協助從正面進攻的第二中隊進入別墅。

凌晨四點不到,戰鬥打響。

守衛別墅的德軍有一個營的兵力,而不是像軍事情報局估計的那樣,只有一個加強連。

所幸的是,黎洪波早就做了準備,而且四個中隊有上百名狙擊手,還攜帶了包括輕型迫擊炮在內的支援武器,因此戰鬥打得較爲輕鬆。

當然,關鍵還是狙擊手的戰鬥力遠超過德軍。

戰鬥中,最主要的支援力量就是攜帶了狙擊步槍、執行外圍支援任務的狙擊手。雖然德軍也有精確射手,甚至有十幾挺重機槍,但是在與狙擊手的戰鬥中,德軍根本不可能對數百米外的狙擊手構成威脅。

要命的是,狙擊手則能幹掉狙擊步槍射程範圍內的德軍。

不到半個小時,戰鬥就結束了。

李承志趕到的時候,黎洪波親率的小隊已經攻佔了別墅的主體建築,而科濟奇並沒有像軍事情報局所想像的那樣被德軍處死。

這下,就不得不採用備用方案了。

“到達會合地點之後,你們把目標送上前來接應的直升機。”黎洪波拿出地圖,對李承志說明了情況。“然後,你們得儘快前往下一個撤離地點,我會安排直升機前去接應。你們得設法避開德軍的搜捕部隊,儘量不要與德軍遭遇。如果沒法及時到達,你們就得繼續往南撤退,爭取前往阿爾巴尼亞。”

李承志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黎洪波的意思。

雖然在理論上,他們可以跟隨前來接應科濟奇的直升機撤走,但是軍事情報局否決了這樣的安排。

原因就是,中國軍隊不能與這次襲擊行動產生關係。

說白了,把科濟奇送往阿爾巴尼亞存在風險,如果運送科濟奇的直升機在飛行途中被擊落,或者是科濟奇在前往阿爾巴尼亞的途中被德軍逮捕,那麼就絕對不能有中國軍人出現在他身邊。

也正是如此,李承志他們得通過別的方式離開南斯拉夫。

所幸的是,對李承志他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多麼艱難的任務。

這次,李承志只帶了三名狙擊手。

按照軍事情報局的安排,前來接應科濟奇的那架直升機將飛往南面五公里外的一處林間空地上。也就是說,即便步行前進,一個小時就能到達。隨後,李承志他們就得前往下一個撤離地點。

顯然,這樣的行動並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李承志等人帶着科濟奇離開後不久,前來接應狙擊手的四架直升機就趕到了,而黎洪波則讓手下加快了打掃戰場的速度。

雖然狙擊手都僞裝成了當地人,但是爲了保險起見,依然不能留下活口。

此外,在離開之前,還要製造一些克羅地亞游擊隊襲擊此地的證據,免得讓德軍懷疑是中國軍隊乾的。

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190章 收手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132章 時機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268章 臆測第116章 目的地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92章 信心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254章 下一步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67章 打就打第86章 圍攻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78章 覺悟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3章 帝國之路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84章 大選第206章 閃擊戰第63章 火藥桶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40章 列強幹涉第52章 奮戰到底第532章 攔路虎第32章 總統特權第119章 賭注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42章 南下第72章 相識恨晚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98章 游擊隊員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56章 撤退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88章 復出第190章 收手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63章 參謀長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187章 馬拉松第2章 大國角力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93章 特殊任務第63章 火藥桶第16章 慢半拍第171章 遠去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56章 利令智昏第212章 出動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60章 精氣神第28章 主力決戰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613章 反差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85章 點撥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38章 自我犧牲第82章 親自上陣
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190章 收手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132章 時機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268章 臆測第116章 目的地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92章 信心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254章 下一步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67章 打就打第86章 圍攻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78章 覺悟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3章 帝國之路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84章 大選第206章 閃擊戰第63章 火藥桶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40章 列強幹涉第52章 奮戰到底第532章 攔路虎第32章 總統特權第119章 賭注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42章 南下第72章 相識恨晚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98章 游擊隊員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56章 撤退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88章 復出第190章 收手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63章 參謀長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187章 馬拉松第2章 大國角力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93章 特殊任務第63章 火藥桶第16章 慢半拍第171章 遠去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56章 利令智昏第212章 出動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60章 精氣神第28章 主力決戰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613章 反差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85章 點撥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38章 自我犧牲第82章 親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