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進攻開始

水上飛機母艦的加入,解決了一個最迫切的問題,即偵察力量欠缺。 只是,顧祝同並沒有打算用水上飛機母艦賦予的偵察能力去對付第七艦隊,他甚至沒有想過在攻打威克島之前、或者是在攻打威克島期間與第七艦隊決戰,因爲顧祝同知道斯普魯恩斯不可能輕易與他決戰。

在馮承乾批准了攻打威克島的作戰行動時,顧祝同就想到,美軍會充分利用第七艦隊產生的牽制作用,但是不會輕易進行艦隊決戰,因爲美軍沒有打贏艦隊決戰的機會,也沒有承受損失的能力。

如此一來,美軍所能採取的策略,僅僅是用第七艦隊來牽制中國海軍。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讓第七艦隊在戰場附近活動,對中國艦隊構成威脅,從而使中國海軍無法順利攻打威克島。

當時,任何人都看得出來,美軍的基本戰略就是用空間換時間。

在一九四四年底、甚至一九四五年初之前,美軍沒有反敗爲勝的能力,也就只能儘量利用廣袤的太平洋,盡最大可能的拖延中國海軍的進軍速度,爭取在遭受決定性的失敗之前恢復元氣。

對顧祝同來說,這就意味着他必須儘快拿下威克島。

也就是說,他得避免浪費時間,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與第七艦隊決戰,或者說確保攻打威克島的作戰行動不受影響。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這就是水上飛機母艦的價值。

說得簡單一些,斯普魯恩斯同樣不想冒險,也就不會主動前來決戰,因此只要能夠嚴密監視威克島附近海域,第七艦隊就不可能偷襲登陸場,也就不可能對登陸部隊構成威脅,從而讓顧祝同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威克島。當然,如果斯普魯恩斯敢前來決戰,顧祝同也有足夠的力量將其擊敗。

很明顯,顧祝同可以把兩支戰鬥艦隊集中起來使用。

換句話說,在獲得了足夠的偵察力量之後,顧祝同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不管斯普魯恩斯採取何種策略,除非他率領第七艦隊前來決戰,而且在決戰中擊敗中國海軍第三艦隊,不然他都不可能阻止中國海軍攻打威克島。

六月二十二日凌晨,第三艦隊到達威克島西北大約五百公里處。

天亮前,第一波攻擊機羣就出發了。準確的說,首先出發的是由第一水上飛機母艦編隊派出的四架“海燕”式水上飛機。這四架水上飛機只比攻擊機羣早出發半個小時,其主要任務就是趕在攻擊機羣到達之前偵察威克島上的兵力部署情況,然後艦隊再據此給攻擊機羣分派打擊目標。

顯然,這對艦隊的指揮能力,以及飛行員的素質有較高要求。

所幸的是,在這兩方面,現在都不是問題了。

第31艦隊的主力是參與了南鳥島海戰的四艘小型航母,大部分飛行員已經有了實戰經驗,而新增的第32艦隊中的大部分飛行員來自第五艦隊,作戰經驗更加豐富,所有中隊長與小隊長的飛行時間都在三千小時以上,參加了上百場戰鬥,可以說是中國海軍航空兵中的精英。

至於艦隊指揮機構,就更加不是問題了。

雖然第五艦隊還沒有削弱,但是馮承乾已經把大部分參謀人員派了過來,而這些參謀之前都是顧祝同的手下。

按照顧祝同的安排,每個小隊在出發前都分到了打擊目標。如果情況有變,艦隊將在攻擊機羣到達威克島之前告知新的攻擊目標。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收到新的命令,就攻擊原定目標。

當然,變數不會很大,畢竟威克島就那麼大個地方。

清晨八點左右,第一支攻擊機羣到達威克島上空。

雖然美軍已經有所防備,特別是發現了那幾架前來偵察的水上飛機之後,美軍的戰鬥機就開始升空,當時威克島上已有近四十架防空戰鬥機,但是在攻擊機羣面前,這些防空戰鬥機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要知道,第一支攻擊機羣裡有足組六十架護航戰鬥機,而且爲轟炸機提供直接掩護的就有四十架。更重要的是,所有護航戰鬥機都是性能先進的“海鷹”,而且來自第32艦隊的還是改進型,而美軍的防空戰鬥機主要是f-4f,只有少數是性能較爲出色的f-6f,而能夠與“海鷹”航空的f-4u根本沒有裝備岸基航空兵,即便是艦載航空兵,裝備數量也很少,主要是這種戰鬥機在一九四三年初才正式定型,當時美國海軍的總裝備數量還不到一百架,僅能用於艦載航空兵。

與初期的“海鷹”相比,在一九四二年出現的第一種改進型,主要有兩個變化,一是換上了功率更大的航空發動機,二是火力得到全面加強,即用六門二十毫米機關炮取代了原來的火力配製。

經此一改,“海鷹”的性能與戰鬥力都有大幅度提升。

在最大飛行速度上,改進型“海鷹”已經超過了每小時六百二十公里,俯衝時能夠接近每小時七百公里。可以說,“海鷹”是f-4u誕生之前飛得最快的艦載戰鬥機,其速度甚至超過了同一時期的岸基戰鬥機。

更重要的是,“海鷹”的火力提升幅度十分巨大。

在服役之後,就有很多飛行員反映,“海鷹”的火力不夠強,即兩門二十毫米機關炮與六挺十二點七毫米航空機槍的火力偏弱,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擊落敵機,有的時候甚至擊中敵機數十發子彈都沒有用。針對這個問題,改進型“海鷹”換上了六門二十毫米機關炮,而且把每門機關炮的備彈量提高到了二百四十發。顯然,這個火力在當時絕對是第一,超過了任何一種艦載戰鬥機。

其他方面,變化並不是很大,操控性能上也沒有多大變化,所以飛行員很快就能適應這種新式戰鬥機。

與之相比,美軍只有f-4u能夠與改進型“海鷹”抗衡。

要知道,不管是f-4f、還是f-6f,在性能上都不足以與“海鷹”匹敵,如果算上飛行員的能力,那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當時,前出的二十架“海鷹”就衝散了美軍的防空戰鬥機。

等到轟炸機羣進入的時候,威克島上空已經沒有幾架美軍戰鬥機了,使得擔任直接掩護的“海鷹”不得不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當然,在換上了六門二十毫米機關炮之後,“海鷹”的對地打擊能力也有明顯提升。

只是,第一次轟炸並沒有徹底摧毀威克島上的主要軍事設施,只是炸燬了機場跑道,使美軍戰機無法起降。

原因也很簡單,第一支攻擊機羣只有一百架艦載機,其中只有四十架是俯衝轟炸機。

九點過,第二支攻擊機羣到達,對威克島進行了第二次轟炸。

兩次轟炸之後,威克島上的主要軍事設施均已癱瘓,機場被徹底炸燬,大部分岸防設施也遭到了嚴重破壞。

顧祝同沒有發起第三次攻擊,因爲沒有這個必要了。

在第一支攻擊機羣返航的時候,顧祝同就派出了由四艘防空巡洋艦與六艘輕巡洋艦組成的炮擊編隊。//

只要美軍沒有能夠在天黑之前修復威克島機場跑道,那麼就不可能修復了,因爲炮擊編隊將在日落後到達威克島附近,開始炮擊威克島。在炮火壓制下,威克島上的守軍根本不可能修復機場跑道。

成功打擊了威克島,並沒讓顧祝同感到高興。

要知道,在六月十三日,第七艦隊就離開了珍珠港,因此這個時候,第七艦隊有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

也就是說,在得知威克島遭到轟炸後,第七艦隊就有可能出現。

雖然顧祝同已經做好了準備,即在威克島北面、南面各安排了一支由兩艘水上飛機母艦爲核心的偵察分隊,在第三支分隊則在登陸場的西面活動,第四支分隊負責對其他分隊提供支援,並且協助從南鳥島起飛的大型水上巡邏機執行任務。如此一來,在主要方向上,都有二十多架水上飛機在執行偵察巡邏任務。

當然,這道偵察屏障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的發現逼近的第七艦隊。

只是,有了這道偵察屏障,顧祝同就不用時刻提防着第七艦隊,至少在登陸威克島期間他可以讓兩支戰鬥艦隊輪番上陣爲陸戰隊提供支援,而不是得讓一支戰鬥艦隊處於對海作戰狀態。

這樣一來,顧祝同就能在攻打威克島的時候投入全部艦載機。

顯然,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要知道,第三艦隊裡並不缺乏執行炮火支援任務的戰艦,僅兩支戰鬥艦隊裡就有八艘大型巡洋艦與防空巡洋艦,此外還有十多艘輕巡洋艦與數量更多的驅逐艦,真正缺少的就是航空支援力量。

在登陸作戰中,炮火支援與空中支援都必不可少。

在第一天的轟炸之後,顧祝同把登陸前的火力準備時間由三天延長到了五天,主要是偵察結果表明,美軍在威克島上修建的防禦工事極爲堅固,超過了預期,因此需要進行更長時間的火力打擊,才能確保陸戰隊順利登島。所羅門羣島的殘酷戰鬥早已證明,登陸前的火力準備極爲重要。

第5章 明爭暗鬥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12章 找事做第148章 警報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59章 深謀遠慮第22章 迫敵決戰第546章 協商第157章 僱傭兵第18章 逃跑第58章 急流勇退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9章 深入基層第2章 笑談天下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60章 盡力而爲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30章 以質爲本第394章 拉鋸戰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580章 新使命第503章 下一步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85章 陣營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582章 立場第198章 回家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138章 讓步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2章 大國角力第160章 餘熱第401章 將才第88章 同胞兄弟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385章 掉隊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145章 搜尋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93章 各有千秋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17章 算計第19章 事在人爲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129章 意義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45章 特立獨行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7章 矛盾根源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46章 歐陸變局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10章 海軍起航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98章 伏擊圈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54章 備戰第175章 好消息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158章 野心家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52章 同盟軸心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75章 好消息第176章 重頭戲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20章 致命打擊第101章 遠戰第76章 左顧右盼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254章 下一步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454章 南下
第5章 明爭暗鬥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12章 找事做第148章 警報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59章 深謀遠慮第22章 迫敵決戰第546章 協商第157章 僱傭兵第18章 逃跑第58章 急流勇退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9章 深入基層第2章 笑談天下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60章 盡力而爲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30章 以質爲本第394章 拉鋸戰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580章 新使命第503章 下一步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85章 陣營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582章 立場第198章 回家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138章 讓步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2章 大國角力第160章 餘熱第401章 將才第88章 同胞兄弟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385章 掉隊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145章 搜尋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93章 各有千秋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17章 算計第19章 事在人爲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129章 意義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45章 特立獨行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7章 矛盾根源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46章 歐陸變局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10章 海軍起航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98章 伏擊圈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54章 備戰第175章 好消息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158章 野心家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52章 同盟軸心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75章 好消息第176章 重頭戲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20章 致命打擊第101章 遠戰第76章 左顧右盼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254章 下一步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454章 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