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大舉進攻

在建設野戰機場的時候,工程兵一般會選擇在離登陸場或者是港口較近的地方,且最好在公路附近,如果能夠建在鐵路附近,那就更加理想了。只是,大部分時候,都沒有這麼理想的環境。

主要就是,大多數時候需要在奪取港口之前就建好野戰機場,而登陸場不見得靠近公路與鐵路。在選擇登陸地點的時候,出於遏制敵人的反擊行動,陸戰隊反而會選擇在遠離公路與鐵路的地點上岸。

這樣一來,在建設野戰機場的同時,還得建好通往登陸場的公路。

當然,在建設野戰機場之前,這條公路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簡易公路,無法讓重型載重卡車通行。

要知道,陸戰隊工程部隊有大量越野運輸車輛。

在必要的時候,工程部隊甚至會借用越野能力更強的裝甲車來運送工程設備與物資。

問題是,野戰機場投入使用之後,燃油、彈藥、食物、零備件等設備物資的消耗量十分巨大,根本不可能通過越野運輸的方式加以解決。此外,燃油與彈藥屬於危險物品,對運輸的要求非常高。

在攻打所羅門羣島的戰鬥中,就出現過因爲運輸方式不當,導致燃油在運輸途中泄露與爆炸的惡性安全事故。

爲此,就必須在野戰機場與登陸場之間修建高等級公路。

如果野戰機場離登陸場非常近,比如在五公里以內,工程兵就會以建造跑道的方式來修建公路。因爲車輛對地面產生的壓強低於作戰飛機,所以修建公路的標準還可以降低,從而大幅度縮短工程時間。

只是,絕大部分時候,機場離登陸場不會太近。

當時,陸戰隊對修建野戰機場的位置做了明確規定。在大規模登陸作戰行動中。野戰機場離登陸場的距離不得低於十公里,最好在十五公里以上。主要就是,登陸場裡有很多防空部隊,如果野戰機場離登陸場太近,在敵機來襲的時候,防空部隊很容易把緊急起飛的防空戰鬥機當成敵機。

顯然,這麼遠的距離。不可能以修建跑道的方式來修建公路。

結果就是,工程兵只能以老辦法來修建公路。

可以說。這也是營建野戰機場時最麻煩的一步。

受此影響,中國海軍陸戰隊在莫比爾與彭薩科拉之間修建的七座野戰機場,只有兩座離登陸場稍微近一點的在六月下旬投入使用,另外五座野戰機場都因爲公路沒建好,直到七月上旬才陸續投入使用。

這五座機場中,最先投入使用的是位於貝米內特附近,離登陸場最遠的那一座。

原因很簡單。從莫比爾到彭薩科拉的鐵路就得從這裡經過。雖然因爲布魯頓在美軍手裡使得這條鐵路還沒有辦法投入運行,但是中國軍隊在攻佔莫比爾的時候,就搞到了幾臺機車與幾十節車皮,隨後工程兵又修通了遭到美軍破壞的鐵路線,使得可以通過鐵路把物資由莫比爾運到貝米內特。

顯然,鐵路是更有效的運輸手段。

即便當時陸戰隊獲得的車皮並不多,其運輸能力也比公路高得多。

當然,選擇在貝米內特修建野戰機場,也正是因爲有這條鐵路可用。

到了七月上旬,部署到前線的作戰飛機已經接近一千架。僅貝米內特附近的那座被命名爲“龍”的野戰機場就能部署兩百多架戰鬥機,而且一次最多可以出動一百二十架,佔到了前線野戰機場出動總量的三分之一。

航空兵前置,爲陸戰隊提供了強有裡的支持。

以“海雕”式戰鬥機爲例,在執行制空任務的時候,即便不掛副油箱,從前線野戰機場起飛後,也能在戰場上空巡邏三個半小時。如果帶上副油箱。那麼制約戰鬥機巡邏時間的不再是作戰半徑,而是飛行員的精力。要知道,哪怕是大戰期間最厲害的王牌飛行員。持續飛行四個小時之後也會精疲力盡。如果執行的是對地攻擊任務,而且在到達戰場之後就接到了地面部隊的支援請求。那麼一名飛行員一天能夠出動四次,某些時候能達到六次。即便沒有接到地面部隊的支援請求,也能夠攜帶炸彈與火箭彈在戰場上空巡邏兩個小時,並且隨時都能攻擊地面目標。可以說,部署在前沿野戰機場之後,“海雕”的制空作戰效率提高了五倍以上,而對地打擊效率提高了三倍。這就意味着,可以用原先五分之一的戰鬥機來奪得戰場制空權,或者用原先三分之一的戰鬥機來承擔對地打擊任務。如果作戰飛機不變,則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戰鬥機來執行其他任務。航空兵的作戰效率大幅度提高之後,還減少了物資的消耗量。別的不說,如果部署在古巴,一架“海雕”往返飛行就要消耗掉一噸多的燃油,而部署在前沿野戰機場,這個燃油消耗量降低到了不到兩百公斤,等於每出動一次節省了一噸多的航空汽油。

當然,最大的好處,還是對地打擊更加有力了。

在此之前,陸戰隊不可能隨時都獲得空中支援。對在濱海地區作戰的第五陸戰師等部隊來說,這還不是大問題,因爲沒有空中支援,還有艦隊提供的炮火支援。可是對已經深入內陸的第三陸戰師來說,這就是個大問題了。即便第三陸戰師擁有最強大的炮兵,但是依然無法取代空中支援。在很多時候,因爲得不到足夠的空中支援,第三陸戰師不得不放棄有利的進攻與反擊態勢。

七月十二日,最後一座代號“馬”的野戰機場投入使用。

到此,部署在前線的作戰飛機達到了一千四百架。

當天,顧祝同給陸戰隊下達了新的命令,第三陸戰師立即攻打布魯頓,第五陸戰師則繼續向東推進。

只不過,這不是主攻方向。

在他的安排下,第二陸戰師與第四陸戰師,以及另外四個陸戰師將從亞拉巴馬河東岸向被推進。

也就是說,顧祝同打算把戰火燒到亞拉巴馬河西岸。

當然,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六月底,第一批四個師的陸軍部隊就已經到達了莫比爾。事實上,這比之前確定的兵力運送速度慢了許多。按照最初的作戰計劃,在六月底的時候,陸軍將派遣十二個師的兵力參與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當時還有八個師的陸軍部隊做好了戰鬥準備,只是沒有能夠到達。

調整兵力運送方案的正是顧祝同,而他給出的理由是,彭薩科拉港被炸燬,因此需要更多的船隻來運送作戰物資,也就必須降低陸軍兵力的運送速度。當然,真正原因是,肅清亞拉巴馬河東岸的戰鬥還沒有結束。

要知道,如果讓陸軍的作戰部隊按期到達,那麼陸戰隊就得靠邊站了。

顯然,沒有一名陸戰隊將領想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後,讓陸軍來摘取勝利的果實。

問題是,陸軍參與地面作戰行動是肯定的事情,而且取代陸戰隊也是肯定的事情,不管顧祝同找什麼理由,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陸軍作戰部隊到達,而在向內陸推進的時候,陸戰隊肯定得靠邊站。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應該給陸軍找點事情做。

顯然,最理想的選擇就是擴大進攻範圍,讓陸軍去承擔新的進攻任務,以免跟陸戰隊搶奪戰果。

正是如此,顧祝同才決定在亞拉巴馬河上尋找渡口。

如果能夠渡過亞拉巴馬河,他就能以穩固後方爲理由,讓陸軍去西岸作戰,把東岸的戰鬥留給陸戰隊。

當然,陸軍也樂於執行這樣的作戰任務。

別忘了,陸軍的主力還在新墨西哥州,而且正在向東推進,要不了多久就能攻入得克薩斯州。如果能夠讓另外一支部隊由東向西推進,陸軍就有往掃蕩亞拉巴馬河以西的美國南部地區。至於美國東南部地區,就算讓陸戰隊去攻打,等到向北推進的時候,依然得由陸軍來打主力。

除此之外,顧祝同還要解決一個問題。

這就是,已有三十個陸戰師到達,而受後勤保障限制,依然只能讓幾個陸戰師在前線作戰,更多的陸戰師在得不到足夠彈藥的情況下,就只能在登陸場的海灘上曬太陽。顯然,這是在浪費陸戰隊的寶貴戰鬥力,因此需要給這些陸戰師安排一些對後勤保障要求不高、能夠輕鬆完成的作戰任務。

在亞拉巴馬河上尋找渡口,並且強渡亞拉巴馬河,顯然符合這個要求。

主要就是,從莫比爾往北,有好幾條公路,且美軍的主力遠在塞爾馬,不但後勤補給線不算長,作戰強度也不會太高。

有了這兩個理由,顧祝同自然樂於把主攻方向放在莫比爾北面。

說白了,在彭薩科拉灣的登陸場建造完成之前,顧祝同不會指望第三陸戰師能夠拿下由第四十一裝甲師守衛的布魯頓,也就無法爲第五陸戰師等正向東推進的部隊提供足夠的後勤保障,自然沒辦法去攻佔佛羅里達州北部地區。在此期間,集中兵力沿着亞拉巴馬河向北推進,成了唯一的選擇。未完待續

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71章 下基層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3章 工業時代第592章 佔領軍第42章 低調行事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1章 越境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139章 轉折點第111章 突防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55章 人生目標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70章 目標出現第82章 親自上陣第47章 不怕死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0章 強者第47章 風波不歇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5章 元勳第101章 遠戰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11章 火藥桶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42章 低調行事第57章 開戰第14章 營救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148章 警報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97章 血戰蔚山第612章 決裂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139章 轉折點第84章 大禍臨頭第621章 核時代第15章 開拓者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532章 攔路虎第15章 熱身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584章 死衚衕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577章 信號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9章 義無返顧第4章 風起雲涌第92章 快馬加鞭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2章 重新開始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240章 下坡路第152章 足跡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565章 遭遇戰第14章 營救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9章 一八九二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211章 火藥桶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155章 得手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74章 機不可失
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71章 下基層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3章 工業時代第592章 佔領軍第42章 低調行事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1章 越境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139章 轉折點第111章 突防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55章 人生目標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70章 目標出現第82章 親自上陣第47章 不怕死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0章 強者第47章 風波不歇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5章 元勳第101章 遠戰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11章 火藥桶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42章 低調行事第57章 開戰第14章 營救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148章 警報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97章 血戰蔚山第612章 決裂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139章 轉折點第84章 大禍臨頭第621章 核時代第15章 開拓者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532章 攔路虎第15章 熱身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584章 死衚衕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577章 信號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9章 義無返顧第4章 風起雲涌第92章 快馬加鞭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2章 重新開始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240章 下坡路第152章 足跡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565章 遭遇戰第14章 營救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9章 一八九二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211章 火藥桶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155章 得手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74章 機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