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義無返顧

雖然在海軍航空兵中,陳振聲算不上是精英飛行員,頂多只是能力出衆的飛行員。在大戰結束的時候,他還只是海軍航校裡的一名學員,沒能在戰場上做出貢獻。但是絕不能因此否認陳振聲的才能。要知道,在大戰結束之後,海軍航空兵裁員百分之五十,很多跟陳振聲年紀相仿的飛行員都在晉升爲中尉之前退役,大部分去了民航公司,少數則開辦起了私人飛行培訓學校。陳振聲不但留在了海軍航空兵裡面,還晉升爲了上尉,並且再過兩年就肯定能晉升爲少校。?

更重要的是,陳振聲並不缺乏實戰經驗。?

在大戰後的所有有海軍航空兵參與的軍事行動中,陳振聲都有一席之地,執行過上百次戰鬥任務。?

現在的海軍航空兵中,陳振聲也是少數飛過所有機型的飛行員之一。?

事實上,陳振聲完全有資格成爲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而這也是絕大部分海航飛行員的終極夢想。?

只是,陳振聲選擇留在了攻擊機中隊。?

原因很簡單,他的搭檔閻國勇沒有能夠通過戰鬥機飛行員的體檢,被判定爲不適合駕駛戰鬥機。?

陳振聲並不介意跟誰搭檔,但是他知道,如果他去了戰鬥機中隊,閻國勇就很有可能提前退役。要知道,他們在海軍中沒有什麼關係。也沒有多少熟人,閻國勇很難獲得坐辦公室的機會。?

這意味着什麼??

也許,閻國勇能夠在民航公司找到工作,成爲一名駕駛客機或者貨機的飛行員,但是更有可能因此而失業。?

原因很簡單,民航企業吸收不了所有退役飛行員,而且在大戰結束後退役的飛行員大多還不到四十歲。正值壯年,民航企業沒有理由辭退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從新培養一名剛剛從部隊退役的飛行員。?

當然。陳振聲能夠在海軍航空兵中立足,而且獲得提拔,與他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這就是。他有着比別人更強的直覺。?

在十多年的飛行生涯中,陳振聲遇到過十幾次事故,而他每次都能轉危爲安,靠的就是超乎尋常的直覺。?

可以說,如果不是他不肯拋下閻國勇,就算成爲試飛飛行員都很有可能。?

這種直覺,不僅僅在空中管用。?

到了地面上,照樣存在。?

只是,陳振聲並非每一次都會聽從直覺。?

最讓他後悔的,就是發生在三年前的那場車禍。當時。他有很強的不安感,可是拗不過兩個孩子,讓他鋌而走險。?

這三年來,陳振聲一直承受着那場車禍的折磨。?

三年來,他爲閻國勇一家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彌補犯下的過錯,而且他知道即便用盡一生,他也不能補償萬一。?

很多時候,陳振聲甚至希望在車禍中摔壞腦袋、摔斷腿的是自己,而不是兩個孩子。?

當危險感再度升起,陳振聲猛的收住腳步。溜進了旁邊的灌木叢裡。?

片刻之後,腳步聲傳了過來,還有嘈雜的吵鬧聲,是陳振聲聽不懂的一種語言,也許是拉丁語。?

沒等陳振聲想出該怎麼辦,一隊政府軍官兵出現在了西面的叢林裡面。?

所幸的是,陳振聲已經藏到了灌木叢中,而且沒有擋在政府軍的前進路線上,那些政府軍官兵也沒有發現他。?

看清楚政府軍的前進方向,陳振聲倒吸了一口冷氣。?

顯然,這支政府軍的搜捕部隊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蹤跡,現在正朝着閻國勇藏身的地方前進。?

怎麼辦??

陳振聲拔出了手槍,除了一把多功能飛行員軍刀之外,這是他唯一的武器了,而且只有兩個彈匣,總共十二發子彈。?

顯然,陳振聲不會指望用這把手槍去對付幾十名拿着突擊步槍的政府軍士兵。?

即便他的槍法有低空投彈那麼準確,十二發子彈也不夠幹掉所有敵人,而且等他打出第一槍,政府軍就會發現他。到時候,他要考慮的不是如何用手槍去對付突擊步槍,而是如何應付那麼多敵人。?

陳振聲剋制住了衝出去的衝動。?

現在,就算他故意暴露,吸引了政府軍的注意力,也不可能阻止政府軍發現藏起來的閻國勇了。?

也許,政府軍不會立即殺害閻國勇。?

要知道,一名中國飛行員,不但是高價值的戰俘,還是高價值的人質,更是一件重大的政治工具。?

十多分鐘後,等政府軍走遠,陳振聲才從灌木叢裡爬了出來。?

讓他覺得很奇怪的是,他沒有聽到槍聲,也沒有聽到喊叫聲,甚至沒有聽到打鬥時發出的聲響。?

難道閻國勇已經死了??

陳振聲覺得這不可能,因爲在他離開的時候,閻國勇還好好的,就算有傷,也不會立即斷氣。?

來到閻國勇藏身的地方,陳振聲才明白過來。?

從地上的痕跡來看,政府軍沒有能夠在這裡找到閻國勇。也就是說,閻國勇在政府軍到來之前就已經離開了。?

只是,陳振聲並沒高興起來。?

他知道,閻國勇獨自離去,是不想拖他的後腿,是逼着他單獨逃生。?

更重要的是,地上的痕跡顯示,政府軍的巡邏隊改變了行進方向,而且這絕對不是陳振聲他們逃生所走的方向。?

很快,陳振聲就發現,在政府軍的行進路線上,有一些人爲留下的線索。?

顯然,這絕對不是政府軍留下的。?

雖然陳振聲並不瞭解危地馬拉政府軍,但是他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長期在叢林裡活動的政府軍肯定不會故意留下可供追蹤的線索。?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那些線索都是閻國勇留下來的。?

想到這,陳振聲猛然明白了過來。?

閻國勇不但單獨離開了,還故意留下了線索,好讓政府軍跟着他走,從而讓戰友不再受到威脅。?

擺在陳振聲面前的選擇有兩個,一是單獨逃生,二是跟在政府軍後面。?

直覺再次發出警告,如果他選擇後者,肯定會遇到很多危險,甚至會因此喪命,而選擇前者,則很有可能活着離開這片叢林。?

只是,陳振聲根本沒有遲疑。?

如同這三年來所做的選擇一樣,只要沒有見到閻國勇的屍體,他就絕對不會拋棄,哪怕需要爲之赴死。?

陳振聲追了上去,他知道把閻國勇救回來的希望很渺茫。?

他只是一名飛行員,而不是特種偵察兵。事實上,即便他是特種偵察兵,也絕不可能從敵人手裡把閻國勇救回來。?

陳振聲只有一個想法,即便要死,也要跟搭檔死在一塊。?

當然,陳振聲沒有想得更多,也沒有想過閻國勇爲什麼要單獨離開。?

此時,數公里之外,易建朝率領的特種偵察兵小隊已經到達了Q-59的墜毀地點,找到了還在燃燒的飛機殘骸。?

因爲在墜毀的時候,攻擊機上還有大部分燃油沒有用掉,所以在墜地時發生了爆炸,燒光了方圓一百多米內的所有植被,飛機也只剩下了骨架,以及用來存放飛行記錄儀器的黑匣子。?

那部電臺,就在黑匣子裡面。?

只要戰機墜毀,電臺就將自動開始工作,直到耗光電池的電能。?

“他們沒有來過這裡。”郭藹明在四周搜尋了一圈,沒有發現可疑痕跡。“也沒有發現政府軍留下的痕跡,我們是第一個到達的。”?

“把黑匣子取下來,關掉那部電臺。”易建朝看了眼手錶,說道,“快四個小時了,他們沒有到,也許永遠都到不了。”?

“現在怎麼辦?”郭藹明明白易建朝的意思,即兩名飛行員很有可能已經遭遇不測。?

在飛行員的求生守則中有明確規定,在敵方控制區上空被擊落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與後方聯繫所必須的無線電臺。只要兩名飛行員沒有死、或者沒有受重傷、或者沒有被敵人逮住,他們就肯定會到這裡來。顯然,這三種情況中,不管出現哪一種,都意味着必須調整營救方案。?

“根據僚機飛行員的報告,兩人跳傘之後,落在了戰機墜毀地點西南方向上。”易建朝長出口氣,“我們先做個假設,即他們沒有受傷,在着陸之後就朝這邊趕來,但是在路上遇到了政府軍的搜捕部隊。”?

“這樣的話,他們要麼已被政府軍逮住,要麼就藏了起來,或者改變了行進方向。”?

“那我們就朝他們跳傘着陸的方向前進。”易建朝收起地圖,說道,“把行進的正面搜索範圍擴大兩倍,你親自負責搜索,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行進速度也得加快,如果他們落到了政府軍手裡,我們就得趕在政府軍返回營地之前動手。要不然,我們這一趟恐怕就白跑了。”?

郭藹明點了點頭,表示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他們沒能把兩名飛行員救回去,肯定會讓甄志超非常失望,而第六小隊也將因此被打入黑名單之中。?

顯然,甄志超絕不會容忍一支小隊連續兩次把任務搞砸。?

十一名特種偵察兵悄無聲息的進入了叢林,朝着西南方向,開始與時間、與政府軍的搜捕部隊賽跑。(未完待續)

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98章 伏擊圈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46章 大使第55章 風雲再起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600章 馬歇爾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83章 神勇戰艦第588章 核技術第364章 性價比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85章 陰差陽錯第29章 落荒而逃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58章 野心家第489章 截擊機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596章 關鍵點第25章 能打就打第431章 冒險第72章 聲東擊西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80章 多此一舉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9章 事在人爲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138章 進攻第150章 拷問第94章 航空力量第137章 受夠了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88章 選擇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74章 各打各的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16章 目的地第38章 自我犧牲第33章 一意孤行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12章 危機浮現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119章 賭注第489章 截擊機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34章 首敗第8章 三權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44章 萬不得已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98章 伏擊圈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28章 主力決戰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83章 受捉弄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46章 核裁軍第73章 東線開打第87章 生於憂患第541章 大潰退
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98章 伏擊圈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46章 大使第55章 風雲再起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600章 馬歇爾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83章 神勇戰艦第588章 核技術第364章 性價比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85章 陰差陽錯第29章 落荒而逃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58章 野心家第489章 截擊機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596章 關鍵點第25章 能打就打第431章 冒險第72章 聲東擊西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80章 多此一舉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9章 事在人爲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138章 進攻第150章 拷問第94章 航空力量第137章 受夠了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88章 選擇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74章 各打各的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16章 目的地第38章 自我犧牲第33章 一意孤行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12章 危機浮現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119章 賭注第489章 截擊機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34章 首敗第8章 三權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44章 萬不得已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98章 伏擊圈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28章 主力決戰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83章 受捉弄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46章 核裁軍第73章 東線開打第87章 生於憂患第541章 大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