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協同作戰

在貼近地面的高度,也就是常說的樹梢高度上進行空戰,一直是世界難題。

雖然在兩伊戰爭中,直升機空戰就已成爲常態,但是到戰爭結束,交戰雙方都沒有總結出可行的戰術。

在長達8年的交戰期間,雙方大部分時候都在混戰。

至於備受矚目的直升機空戰,基本都是遭遇戰。

當然,這也不是波伊國與伊拉克的錯。

直升機空戰的最大問題,就是飛行高度實在太低了,對機動範圍有嚴格的限制,導致很多戰術根本行不通。

可見,直升機空戰的戰術仍然在摸索當中。

正是如此,帝國陸軍航空兵纔在6年之前,仿照空軍假想敵部隊,組建了全球第一支陸航假想敵部隊。

爲了能更好的模擬敵機,陸航假想敵部隊不但想法搞到了幾架AH-1與MI-24,還拿自己的“直-7”改造,並且招聘數十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組建了一支以對抗訓練爲主的教官團隊。

此後,陸航空中突擊旅的所有飛行員,特別是武裝直升機飛行員,每年都要前往假想敵部隊進行實戰對抗訓練。

也就是在對抗訓練當中,“直-10A”的性能缺陷暴露了出來。

因爲使用的是“直-7W”的“WZ-6F”發動機,配套的“WZ-9”沒能按照計劃量產,導致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遠遠低於設計指標,而且熱負荷偏高,所以“直-10A”的機動性存在很嚴重的缺陷。

當然,往根本上講,問題出在設計上。

在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要用這種安裝了厚重裝甲,以打擊地面裝甲目標爲主的直升機執行空戰任務。

其實,在設計“直-10A”的時候,帝國陸軍對直升機空戰還沒有明確認識。

受此種種因素限制,“直-10A”的空戰性能確實很一般。

當然,通過訓練找到了改進辦法。

最爲簡單,也是最爲直接的辦法,其實就換上功率更大的發動機,提高功重比,以此提高直升機的敏捷性。

正是如此,帝國陸軍纔在“WZ-9”發動機上繼續投資,要求改進型輸出功率比基礎型提高25%。

如果能夠做到,那麼“直-10”的敏捷性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不過,也就是對抗訓練,讓帝國陸軍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直-10”並不是一種完美的武裝直升機。

這個問題,同樣能夠追溯到設計階段,準確說是在設計之前,陸軍提出的性能指標。

發展武裝直升機的概念,其實比“直-10”項目正式啓動早了十幾年。

早在波伊戰爭期間,帝國陸軍就提出,研製一種能夠伴隨運輸直升機行動,並且掩護運輸直升機的戰鬥直升機,主要負責壓制敵人的地面火力,消滅對運輸直升機構成威脅的地面敵人。

這也是被敵人打出來的需求。

當時,帝國陸軍已經在波伊戰場上損失了上千架直升機,其中的絕大部分是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

關鍵還有,大部分毀於高射機槍之類輕便防空武器!

出於應急之需,帝國陸軍已經把一部分運輸直升機改裝成“炮艇直升機”,也就是裝上機槍或機關炮,掛上火箭發射巢,爲其他的運輸直升機提供掩護。此外還給幾乎所有的運輸直升機增加了武裝,主要是安裝艙門機槍,在起降的時候用來壓制附近的敵人,以增強起降階段的安全性。

只是,這些措施的效果都不是很突出。

正是如此,帝國陸軍才決定研製專門的“戰鬥直升機”。

只是,當時提出的性能指標實在是太高了,遠遠超過技術所能達到的高度,因此研製工作進行得極爲緩慢。

與之相比,作戰需要卻極爲迫切。

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大量採用成熟技術與設備,性能指標很一般,不過能夠在幾個月內完成試飛,並且投產的“直-7A”才脫穎而出,獲得了陸軍青睞,最後拿到了300架的訂單。

在最初的時候,帝國陸軍只是用“直-7A”來應急。

當時,沒有人想到,這種“簡陋”的武裝直升機最終會生產3000多架!

其實,也就是在“直-7”大規模服役,而且在戰場上表現出強悍的戰鬥力之後,帝國陸軍纔有足夠多的時間研製更加先進的“直-10”,或者說不再那麼急迫,讓設計單位能夠從容完成技術積累。

此外,波伊戰爭結束對“直-10”的研製工作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總而言之,在波伊戰爭結束之後,又過了大約5年,帝國陸軍才覺得,需要一種更先進的武裝直升機。

直到這個時候,“直-10”的研製工作才步入快車道。

可見,“直-10”的戰術性能指標,其實都是帝國陸軍在波伊戰爭當中,用慘痛的損失換來的。

wωω▪ тt kдn▪ C○

這也造就了“直-10”。

簡單的說,“直-10”是一臺在樹梢高度活動的飛行坦克,其兇悍的火力幾乎都針對地面目標。

至於空戰,根本就不在考慮之中。

當年,帝國陸軍在直升機上測試格鬥導彈,初衷不是對付直升機,而是對付也在超低空活動的攻擊機。

如果需要,還得用來對付戰鬥機。

可見,也只是給了直升機一種勉強夠用的自衛手段。

在波伊戰爭中,帝國陸軍的直升機就沒遇到過空中威脅!

此外,在設計“直-10”的時候,很多新技術,或者說是新戰術思想還沒誕生,也就不可能被設計師採納。

最典型的,也就是隱身。

以“攻-11”爲代表的隱身作戰飛機,是在“直-10”完成設計之後才誕生,而通過實戰證明,那還是4年前的事了。

結果就是,“直-10”根本就沒有爲隱身考慮。

在前幾年,帝國陸軍還在“直升機是否需要隱身”的問題上糾纏不清,或者說是不想隨大流。

這些,全都是“直-10”的短板。

不過,也成爲帝國陸軍啓動“直-X”項目的直接動因,或者說是爲“直-X”項目訂下的戰術性能指標。

雖然這種還在設計的先進武裝直升機準備取代的不是“直-10”,而是“直-7”,但是帝國陸軍提出的性能要求,其實就是針對“直-10”的缺陷,所有“直-10”存在的問題都必須在“直-X”上得到解決。

與“直-10”相比,“直-X”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定位於“中型多用途戰鬥直升機”。

可惜的是,“直-X”還處於設計階段,哪怕是快馬加鞭,也需要幾年之後,纔有望加入帝國陸軍戰鬥序列。

與當初研製“直-10”一樣,“直-X”的研製工作推進緩慢的主要原因,就是陸軍訂下的戰術性能指標太高,現有技術根本達不到,所以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解決技術難題,或者等相關技術成熟。

至於現在,只能將就使用還沒達到完全態的“直-10A”。

當然,廉明陽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把握。

通過跟假想敵部隊進行對抗訓練,廉明陽等飛行員早就知道,遇到敵方直升機,特別是更加敏捷的武裝直升機,最理想的交戰方式就是在儘可能遠的距離上開火,儘量避免跟敵機纏鬥。

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也需要謀求速戰速決。

簡單的說,就是儘量避免跟那些比自己靈活的敵機進行格鬥。

所幸,直升機的格鬥戰術還處於摸索階段。

準確的說,基本上沒有戰術可以依循。唯一的原則,就是搶在敵人的前面開火,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

其實,在進入機關炮的射程範圍之後,直升機空戰幾乎都是一擊斃命式的“秒殺”。

別說是中型武裝直升機,即便是“直-10A”,也扛不住幾枚30毫米炮彈。

因爲爬升性能太差,而且不存在俯衝攻擊所需要的空間,所以在空戰當中,直升機都以水平機動爲主,也就是設法避開對方機關炮的射擊範圍,儘可能繞到對方身後,然後將對方擊落。

這裡,關鍵就是直升機的機關炮,以及主要負責控制機關炮的武器操作員。

這也是“直-10A”最突出的優勢。

專門爲“直-10A”研製的30毫米機關炮,不但擁有巨大的威力,設在腹部的炮塔,有着當今所有武裝直升機當中,最爲開闊的射界,其水平轉動角度爲正負120度,垂直轉動角度爲正15度到負75度。

在武器操作員的控制下,這門機關炮能攻擊除了後方120度範圍,以及正下方外的幾乎所有目標。

此外,對付直升機這類目標,30毫米炮彈能夠做到秒殺。

與之相比,“虎”式的機關炮明顯差得多。

雖然“虎”式採用的也是30毫米機關炮,威力並不差,但是安裝在機首,準確說是機鼻的下方。

受到機體遮擋,這門M781型機關炮的方向射界比“直-10A”的差了許多。

至於生存能力,兩者更加不在一個層面上。

“直-10A”的關鍵部位,比如旋翼被30毫米炮彈擊中之後,還能工作30分鐘,爲飛行員提供緊急迫降的機會。分別安裝在機體兩側的2臺發動機,因爲有機體分隔,所以被一枚炮彈全部摧毀的概率非常低。即便只有一臺發動機,“直-10A”也能夠讓另外一臺發動機以超載方式工作15分鐘。

這些能力,“虎”式都沒有。

簡單的說,如果雙方都打中對方,那麼“虎”式會立即墜毀,而“直-10A”有很大的概率還能夠飛行至少15分鐘。

千萬別小看這15分鐘。

在戰場上,這意味着能夠飛到己方戰線的後方,然後在己方的控制區着陸,飛行員能獲得更高的生存概率。

當然,這些都不是廉明陽考慮的問題。

夜間7點,廉明陽就帶着隊伍出發了。

最新偵查報告表明,敵人的前鋒部隊已經從阿赫圖賓斯克向南推進了數十千米,離東駱沙軍隊的防線還有大約80千米。

以敵人的推進速度,最快能夠在夜間9點到10點之間發起進攻。

哪怕期間遇到麻煩,比如需要花一些時間爲進攻做準備,也肯定能在凌晨0點之前發動進攻。

此外就是,第4機步師的裝甲部隊在凌晨1點過後才能趕到。

之前幾個小時,除了防線上的東駱沙軍隊之外,唯一能夠阻擋敵軍的,也就只有廉明陽的這支低空突擊部隊了。

至於空軍的攻擊機,主要在北面活動,轟炸正在向奧倫堡推進的敵軍。

東駱沙空軍則主要負責南面,阻擊向新羅西斯克突擊的敵軍。

此外,帝國空軍已經開始對西陸集團進行戰略轟炸,打擊的是戰線後方的目標,對阻擋敵人的裝甲突擊部隊沒多大貢獻。

用鄭直爽的話來說,能否把敵人擋在阿斯特拉罕的外面,關鍵就得看今晚。

在今晚挫敗敵人的進攻銳氣,打掉敵人的突擊部隊,讓敵人停止前進,並重新調集兵力組織進攻,纔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防禦部署,也纔有機會在阿斯特拉罕北面組建防線,然後與敵方主力決一死戰。

如果今晚的反擊行動失敗了,後果將難以設想。

不要忘了,北面殺來的是足足3個裝甲旅,其中有1個是迢曼陸軍的精銳部隊。

此外,還有迢曼低空突擊旅。

如果沒能檔住敵人,最多隻需要2天,敵人的裝甲洪流就能夠殺到阿斯特拉罕。

當然,廉明陽他們並非孤軍奮戰。

第4機步師的04101營已經北上,而且正全速趕往戰場,預計大概能提前半個小時到達前線。

鄭直爽爲此臨時調整了任務。

廉明陽他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制空權,也就是阻擊敵人的武裝直升機,確保第4機步師的裝甲部隊能順利投入戰鬥。

如此一來,就要與裝甲部隊協同作戰。

所幸,這不是什麼難事。

協同裝甲部隊作戰本身就是低空突擊部隊,即武裝直升機的頭號任務,也是日常訓練的重中之重。

爲此,帝國陸軍還專門建立起了覆蓋全軍的通信與指揮系統。

依託這套系統,在到達戰場之後,廉明陽他們得聽從裝甲旅指揮官的命令,成爲該裝甲旅的臨時加強部隊。

其實,這也是一種解脫。

在協同裝甲部隊作戰的時候,廉明陽他們不再需要考慮後勤問題。

按照鄭直爽的安排,該旅會在戰線後方設置幾處臨時起降場,並安排後勤部隊,爲武裝直升機提供必要的保障。

當然,主要提供燃油與炮彈。

燃油不用多說,渦軸發動機能夠直接使用柴油。步兵戰車用的也是30毫米機關炮,彈藥跟“直-10A”的通用。

至於導彈,需要後方派運輸直升機送上來。

不過,這能有效的提高武裝直升機的作戰效率。

總而言之,這次不再是充當孤膽英雄,而是跟兄弟部隊協同作戰!

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88章 攻擊得手第419章 炎海前線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200章 大起大落第59章 深謀遠慮第90章 天火第15章 虎落平陽第467章 取捨第51章 變與不變第194章 再接再厲第56章 大蕭條之禍第328章 一分爲三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304章 傾巢而出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275章 帝國的準駙馬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3章 陸戰之王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530章 求穩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6章 傷亡慘重第49章 奔赴前沿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第50章 速歸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260章 軍事顧問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364章 一面倒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270章 帝國的恩怨情仇第91章 敵機來襲第99章 戰略欺騙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368章 回國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80章 失之東隅第433章 猜疑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277章 冤大頭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87章 挨炸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21章 恥辱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30章 系統之戰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227章 哮天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5章 拳拳到肉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64章 風雲際會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18章 論功行賞第530章 求穩第626章 尼茲的選擇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239章 緊急叫停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16章 驚天動地第379章 利益所使
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88章 攻擊得手第419章 炎海前線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200章 大起大落第59章 深謀遠慮第90章 天火第15章 虎落平陽第467章 取捨第51章 變與不變第194章 再接再厲第56章 大蕭條之禍第328章 一分爲三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304章 傾巢而出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275章 帝國的準駙馬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3章 陸戰之王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530章 求穩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6章 傷亡慘重第49章 奔赴前沿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第50章 速歸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260章 軍事顧問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364章 一面倒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270章 帝國的恩怨情仇第91章 敵機來襲第99章 戰略欺騙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368章 回國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80章 失之東隅第433章 猜疑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277章 冤大頭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87章 挨炸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21章 恥辱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30章 系統之戰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227章 哮天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5章 拳拳到肉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64章 風雲際會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18章 論功行賞第530章 求穩第626章 尼茲的選擇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239章 緊急叫停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16章 驚天動地第379章 利益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