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戰略收縮

周涌濤翻看情報文件的時候,林世平走到窗戶旁邊,點上了香菸。

嚴格說來,第51特混艦隊遭到重創確實是在預料之外,必然會逼迫帝國海軍調整作戰部署。

簡單的說,南方次大陸與東望洋,這兩個跟海軍相關的戰略方向已經受到影響。

在林世平帶來的情報文件中,已經針對這個問題做了詳細的闡述。

首先是南方次大陸。

在第51特混艦隊遭到重創之後,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帝國海軍部署在梵炎洋的3艘航母,無論如何無法完成對梵羅國的戰略封鎖任務,即在穆阿海與孟加拉灣各需要一支三航母戰鬥羣,才能夠保持戰略封鎖,纔有足夠的戰略威懾,從而使得一直對帝國耿耿於懷的梵羅國按兵不動。

有第51特混艦隊,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

只要梵羅國敢輕舉妄動,帝國海軍能讓第31特混艦隊機動到東北梵炎洋,並且同時讓第51特混艦隊進駐穆阿海。

雖然少了一艘航母,但是能切斷梵羅國的海運航線,對其實施全面的戰略封鎖。

遭到封鎖,沒辦法獲得來自紐蘭共和國的援助,梵羅當局必然會有所顧慮,也就未必會積極參戰。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其實是把擁有2艘航母,部署在西南東望洋的第61特混艦隊進駐梵炎洋。

這樣一來,依然能跟第31特混艦隊協同作戰,在東西兩個方向上封鎖梵羅國。

顯然,這就牽扯到東望洋這邊的戰略部署。

第61特混艦隊的一個主要任務,其實是策應部署在霍瓦依羣島,平常以珍寶港爲母港的第41特混艦隊。

其實,第四艦隊是帝國海軍唯一部署在海外的艦隊

按帝國海軍的戰略部署,在與紐蘭共和國開戰之後,第61特混艦隊主動前出,視情況決定具體作戰行動。關鍵就一點,如果第41特混艦隊所承擔的壓力太大,第61特混艦隊就要表現得主動一些。

說得直接一點,得在必要的時候奔襲望夕運河。

可見,在東望洋方向上,第61特混艦隊其實是第41特混艦隊的備胎,有着舉足輕重的價值。

要說的話,還可以把第六艦隊看成東望洋這邊的戰略預備隊。

因爲可以前出到東望洋中部,以約頓港爲前進基地,所以從軍事的角度看,第六艦隊對紐蘭共和國構成的戰略威懾,並不在第四艦隊之下,甚至要更強一些,具有控制整體戰略的地位。

如果讓第61特混艦隊去梵炎洋,那麼在東望洋上,第41特混艦隊就要孤軍奮戰了。

這種局面,在過去幾十年裡,從來沒有出現過!

哪怕是在波伊戰爭期間,帝國海軍也在西南東望洋上保留了一支擁有數艘航母,實力強大的特混艦隊。

當然,在那個時候,紐蘭海軍沒有挑戰帝國海軍的資本。

現在,紐蘭海軍能夠在東望洋上部署5艘航母,甚至是6艘,只有3艘航母的第41特混艦隊未必頂得住。

當前這個局面,說得直接點,也就是兩頭不顧。

這還不是全部。

要說的話,其實在帝國的戰略計劃中有針對這種局面的預案。

變被動爲主動,在局勢完全失去控制之前,通過主動出擊來改變戰略態勢,或者說讓局面變得對帝國有利。

簡單的說,就是調集所有的兵力,主動找紐蘭海軍決戰,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考慮採用偷襲的方法。哪怕再不濟,也能夠奔襲望夕運河,通過炸燬運河船閘來阻止紐蘭海軍迅速向東望洋增兵。

只有在穩住了東望洋的局面之後,纔會考慮讓第61特混艦隊馳援梵炎洋。

當然,如果有把握,甚至可以像上次大戰那樣,首先在梵炎洋取得決定性勝利,再回頭來對付紐蘭共和國。

可問題是,這一套戰略,根本算不上秘密。

早在十多年前,也就是波伊戰爭結束,帝國海軍的發展受到限制,軍情局就獲得了可靠情報。

紐蘭海軍已針對帝國海軍做出的戰略調整,全面修改了戰略計劃。

其中關鍵,就是利用梵羅國牽制帝國海軍,然後尋找機會殲滅帝國東望洋艦隊,奪取東望洋的制海權,並且攻佔霍瓦依羣島。至於是否繼續打下去,則要看交戰情況,特別是雙方兵力對比。

紐蘭海軍有明確的目的。

在開戰後,首先奪取制海權,然後攻佔霍瓦依羣島。

如何達到這個目的?

要說的話,這不是什麼秘密。

如果帝國海軍把重兵留在東望洋,那就是以逸待勞,等帝國海軍找上門去,再依託本土優勢擊敗帝國海軍。

紐蘭空軍擁有上千架戰略轟炸機,能擊潰任何靠近其本土的艦隊。

如果帝國海軍向梵炎洋增兵,先解決後顧之憂,紐蘭海軍就主動出擊,爭取在霍瓦依羣島的附近打一場殲滅戰。

其實,這也是紐蘭空軍堅持發展重型戰略轟炸機的關鍵所在。

像B-52H與B-1B這類重型戰略轟炸機,能夠掛載數十枚反艦導彈,對6000千米之外的艦隊發起攻擊。

這個打擊範圍,足夠覆蓋霍瓦依羣島。

可見,紐蘭海軍的作戰方案也很有針對性。

現在擺在帝國當局面前的問題是,到底是主動出擊,還是首先穩住梵炎洋。

其實,林世平更傾向於後者。

不是說怕跟紐蘭共和國交戰,而是現在沒有能戰勝紐蘭共和國的絕對把握。

問題,其實就出在了情報上。

因爲軍事衛星系統遭到西陸集團攻擊,損失了約三分之二的偵察衛星,所以帝國已經無法對望夕運河保持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而在茫茫大海上搜尋紐蘭艦隊,那就更加的不靠譜了。

不要忘了,帝國海軍已經放棄在北夕落洋上唯一的海軍基地。

現在,只有幾艘潛艇在北夕落洋活動。

也就是說,不要指望安排潛艇去執行偵查任務。

至於軍事衛星補網發射,以目前進度,至少需要3個月,最多需要4個月,纔有可能恢復到戰前水準。

連紐蘭艦隊在哪裡都不知道,談什麼長途奔襲?

再說,5艘航母就夠了?

如果是要去東北東望洋,也就是靠近紐蘭西海岸的海域作戰,首先要考慮的其實是紐蘭空軍的戰略轟炸機。

按照第51特混艦隊的表現,至少要3支三航母戰鬥羣,纔有足夠的把握。

這等於說,需要等到封存的航母啓封,並且形成戰鬥力,帝國海軍纔有發動進攻所需的兵力。

這就不是幾個月能搞定的了。

按海軍提交的計劃,最快都需要1年,才能夠讓第一批封存的大型航母恢復完整的作戰能力。

綜合這些因素,林世平纔在情報文件中強調了一點,紐蘭共和國有可能會提前參戰。

其實,這也是在暗示周涌濤。

如果第61特混艦隊去了梵炎洋,填補第51特混艦隊受創產生的空缺,那麼就有希望在霍瓦依羣島跟紐蘭艦隊決戰。

這樣一來,哪怕只有第41特混艦隊,也有不小的勝算。

攻守易勢之後,局面自然是大不相同。

防禦作戰,能夠在岸基航空兵掩護下活動,並且藉助岸基航空兵的支援,從多個方向上發起攻擊。

哪怕紐蘭海軍派來5艘航母,也不會有多大的勝算。

說得直接一點,紐蘭海軍強攻霍瓦依羣島,所要面對的挑戰,跟帝國海軍強攻孤大陸是如出一轍,沒什麼區別。

抓住機會,或許能夠在此取得決定性勝利。

其實,只要能夠爭取到一年時間,那就足夠了。

“梵炎洋這邊,怎麼辦?”

在周涌濤提出問題之後,林世平才轉過身。

“如果這裡面的推測都是對的,”周涌濤一邊說着,一邊把已經合上了的文件丟到面前的茶几上。“那麼在紐蘭共和國參戰的時候,梵羅國就會向我們宣戰,而我們在那邊的兵力無法頂住梵羅國的進攻。”

“巴鐵不至於那麼差吧?”

林世平這麼說了後,周涌濤笑了起來。

做爲專門負責軍事情報的軍情局局長,竟然搞不清楚盟友的情況!

當然,林世平也不是不瞭解,只是用了比較委婉的方式表達對盟友的質疑。

“往根本上講,其實還是時間的問題。只要能多爭取到一些時間,哪怕一個月,情況也大不相同。”

這次,周涌濤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林世平這番話的意思。

只要擊敗了伊拉克,現在部署在波沙灣那邊的兵力,就能穩住南方次大陸,即便無法擊敗梵羅國,也能夠頂住梵羅國的進攻。

因爲梵羅國還沒實現工業化,甚至連工業化的門檻都沒有跨過去,沒有打持久消耗戰的資本,所以只要能穩住局面,然後再拖上一段時間,該方向就不再是問題,至少不會消耗太多的兵力。

以守成爲目的,主要是依靠巴鐵軍隊,帝國要做的,也就是派幾個師過去,充當戰略預備隊。

當然,前期還要負責奪取制空權。

總而言之,在戰略封鎖到位的情況下,幫助巴鐵戰勝梵羅國,在軍事層面上不存在太大的挑戰性。

那麼,如何才能獲得這一個月的時間?

這也是整份情報文件的核心內容。

派第61特混艦隊去梵炎洋,梵羅國當局在感到切身的軍事威脅之後,必然會要求紐蘭共和國率先向樑夏帝國宣戰,並且採取實質的軍事行動,比如在東望洋上發動進攻,纔會考慮向樑夏帝國宣戰。

要說的話,這或許還是梵羅國參戰的先決挑戰。

如此一來,紐蘭海軍只是調兵遣將就要半個月,算上其他的準備工作,至少需要20天才能完成。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要做的,其實也就是爭取到另外10天。

怎麼爭取?

讓第41特混艦隊主動後撤,避免跟紐蘭海軍決戰!

道理也很簡單。

只要第41特混艦隊還在霍瓦依羣島附近活動,紐蘭海軍就絕不會攻打霍瓦依羣島,紐蘭共和國甚至不會在偷襲得手之前向樑夏帝國宣戰,或者說,紐蘭共和國會以偷襲的方式向樑夏帝國宣戰。

總而言之,只要第41特混艦隊還在,就有很大把握爭取到10天時間。

當然,林世平還強調了一點。

受局勢的逼迫,在確實沒辦法找到第41特混艦隊,或者說沒有獲得跟第41特混艦隊決戰的有利條件,紐蘭共和國很有可能把矛頭轉向霍瓦依羣島,比如首先通過戰略轟炸摧毀霍瓦依羣島上的軍事設施。

在霍瓦依羣島上的軍事基地全都癱瘓之後,第41特混艦隊也就喪失了依託的靠山。

如此一來,讓第41特混艦隊主動後撤,其實就是逼迫紐蘭共和國強攻霍瓦依羣島,打一場硬仗。

就算紐蘭空軍用有上千架戰略轟炸機,也需要大量時間才能摧毀羣島上的軍事設施。

當然,還能消耗紐蘭空軍的作戰能力。

爲此,在情報文件裡面也提到了一點,即需要加強霍瓦依羣島的防禦部署,特別是防空系統。

紐蘭空軍有足夠多的戰略轟炸機,也有足夠的巡航導彈。

打起來後,現在部署在霍瓦依羣島上的那幾套防空系統,肯定頂不住!

不過,林世平提出的這套方案的核心,其實是戰略收縮。

在紐蘭共和國參戰的情況下,以帝國現今狀態,在完成戰爭動員之前,無論如何都無法守住現在這條戰線,或者說是控制現在的勢力範圍。要保住核心區域,就必須在次要方向上做出退讓。

這是很理智的決定,也只有林世平這樣的情報官員,才能夠保持理智。

之前,秦風烈這些軍方要員,沒一個提到戰略收縮。

顯然,這也是林世平受到重視的關鍵所在。

沉思一陣,周涌濤才長長的嘆了口氣。

“你覺得,誰去指揮第41特混艦隊最爲合適?”

林世平很驚訝,因爲第41特混艦隊有自己的指揮班子,更因爲這樣的問題輪不到軍情局局長來發言。

“就我倆,算私下討論。”

林世平點點頭,又思索一番,說道:“白華偉是不是已經去了珍寶港?我覺得,他就很合適。”

“他在第31特混艦隊。不過說能力,他確實是理想的人選。”

這次,林世平沒有接話,因爲他知道周涌濤的意思。

白華偉有才能,可是太年輕,而且在外人眼裡,他是白止戰的小兒子,多少有點“紙上將軍”的味道。

不過要說的話,白華偉也是白止戰的幾個兒子當中,最有才能的一個。

此外,他現在還是海軍上校。

“行,這件事我再考慮考慮。”

“有新的消息,我再來找你。”

周涌濤也沒再耽擱,把林世平送出了書房。

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164章 對攻局面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514章 奧援第40章 全票通過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433章 猜疑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185章 簡宴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287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268章 各懷鬼胎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40章 九天雷霆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62章 低空之虎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287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584章 穩步推進第368章 回國第187章 誅心第31章 臨危受命第37章 地面部隊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43章 討教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126章 以身作餌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207章 勝乎敗乎第230章 別的可能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527章 電磁對抗第31章 臨危受命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15章 虎落平陽第100章 正式宣戰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183章 鳴金收兵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41章 動員機制第21章 恥辱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77章 一錘子買賣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55章 戰火重燃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150章 左右爲難第39章 內憂外困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66章 方向之爭第98章 初來乍到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84章 飛行巴士第552章 兜底第5章 拳拳到肉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38章 情景設定第35章 清理庫存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126章 敵人反擊第125章 突襲得手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47章 空中防線第41章 天賦的天花板第72章 斯文野獸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92章 防空截擊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08章 替代之選
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164章 對攻局面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514章 奧援第40章 全票通過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433章 猜疑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185章 簡宴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287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268章 各懷鬼胎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40章 九天雷霆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62章 低空之虎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287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584章 穩步推進第368章 回國第187章 誅心第31章 臨危受命第37章 地面部隊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43章 討教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126章 以身作餌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207章 勝乎敗乎第230章 別的可能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527章 電磁對抗第31章 臨危受命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15章 虎落平陽第100章 正式宣戰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183章 鳴金收兵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41章 動員機制第21章 恥辱第332章 投奔紐蘭的田實第77章 一錘子買賣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55章 戰火重燃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150章 左右爲難第39章 內憂外困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66章 方向之爭第98章 初來乍到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84章 飛行巴士第552章 兜底第5章 拳拳到肉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38章 情景設定第35章 清理庫存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126章 敵人反擊第125章 突襲得手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47章 空中防線第41章 天賦的天花板第72章 斯文野獸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92章 防空截擊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08章 替代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