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陸戰之王

到了前線,劉尊山沒再跟丁鎮南呆在一起,而是去了自己的營長座車,一輛增配了幾部電臺的指揮型坦克。

要說的話,陸戰隊這次也是出了血本。

迄今爲止,陸戰隊就只有2個裝甲營完成換裝工作,用“ZT-99AL”主戰坦克,替換下已經服役了30多年的“ZTT-69BL”中型坦克,陸戰隊也由此首次擁有了跟陸軍主力部隊同等的技術裝備。

過去的幾十年,陸戰隊一直都被當成“養子”對待,主要技術裝備要比陸軍差一代。

其實,在成爲獨立兵種之前,除了兩棲戰車與水陸坦克這類專用裝備之外,陸戰隊的主戰裝備幾乎都是從陸軍那裡揀來的二手貨。

即便到了現在,也沒有多大改變。

“ZT-99”系列主戰坦克的產量已經超過了7000輛,已發展到第二代,僅“ZT-99B”的裝備數量就超過了2000臺,在陸軍主力部隊早已取代“ZT-80”系列主戰坦克,成爲了一線部隊的頂樑柱。

結果,陸戰隊是在去年才獲得採購權,至今的裝備數量還不到100輛。

要說的話,陸戰隊的地位還不如盟國陸軍。

在此之前,已經向幾個主要盟國出口了大約1000輛“ZT-99AG”,其中至少有400輛是陸軍的二手貨。

其實,陸戰隊接手的第一批“ZT-99AL”也是陸軍淘汰下來的二手貨,只是按陸戰隊的要求做了改進。

最主要的改造,就是換上最新式的52倍徑125毫米坦克炮。

至於電子設備,特別是至關重要的紅外成像夜視儀,受經費限制,仍然是老款,並沒有換成“ZT-99B”的新款。

不過,換炮是最關鍵的改進項目。

跟率先裝備“ZT-80DG”的48倍徑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比,爲“ZT-99”研製,卻沒有能夠趕上進度,在“ZT-99B”才正式列裝的52倍徑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最大的變化,並不是身管更長,而是採用了整裝炮彈,因此能夠使用長徑比更大,也就是威力更大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按照帝國陸軍做的測試,用配套研製的新式尾翼穩定穿甲彈,在2000米上的等效穿甲深度高達600毫米。之前爲48倍徑125毫米坦克炮研製的,性能最好的分裝穿甲彈的等效穿深也就500毫米。

性能提高20%,可以說是非常驚人了。

不過,這還不是最好的。

已經完成研製,即將開始量產的第二代穿甲彈,理論穿甲深度爲750毫米,而第三代穿甲彈的設計指標更高達850毫米。

其實,就算是第一代穿甲彈,都能打穿現役所有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

靠這門坦克炮,陸戰隊首次擁有了跟陸軍相當的反裝甲力量!

在此之前,除了反坦克導彈,陸戰隊擁有的最犀利的反坦克武器,是“ZTT-69BL”的那門105毫米線膛跑。

在某種意義上,“ZT-99AL”也是劉尊山最大的底氣。

去年的“西進149”聯合演習中,另外一個裝備“ZT-99A”的裝甲營,在競賽部分拿到全軍最好成績,其中火力部分的得分碾壓了所有陸軍裝甲營,表現非常的搶眼,可以說給陸戰隊大大長臉。

此外,在演習期間進行的火力測試中,一輛“ZT-99AL”打出的穿甲彈竟然在打穿了充當靶標的“ZT-55”的炮塔前後裝甲之後,鑽進後方的沙牆,而最終測試出來的穿透深度超過了2米。

要把坦克炮的威力發揮出來,需要同樣先進的觀瞄設備。

相對以往所有主戰坦克,“ZT-99”的最大變化,其實是在觀瞄系統上,或者說是發展坦克的思路。

在上次大戰結束後,特別是波伊戰爭結束之前,帝國陸軍的主導軍事思想,依然是爲全球大戰做準備。因此在對待主戰裝備的態度上,帝國陸軍一直堅持以數量爲重,質量差一點都無所謂。

結果就是,從“ZT-55”到“ZT-80”,在設計的時候都是力求簡單。

當然,也不能說這樣的思路有錯。

在上次大戰中,特別是在前三年,坦克的平均服役壽命不到半年,巨大的戰爭損耗讓任何先進技術都變得十分蒼白。

到了戰爭後期,就連一向注重技術的迢曼帝國,都放下工匠精神,開始抓產量。

此外,技術帶來的變化,沒有大到足夠改變戰場平衡的程度。

波伊戰爭結束,也就是戰後的第二次軍事革命開始之後,這種靠數量取勝的發展思路受到了挑戰。

要說的話,關鍵還是在技術上面。

說得簡單一點,用新技術武裝起來的坦克,擁有更強的機動性能,更堅固的裝甲防護與更兇猛的火力。

此外,火力準確性提高了幾個數量級。

依靠雙向穩定系統,主戰坦克首次擁有對2000米外目標進行準確開火的能力。

按照帝國陸軍做的測試,“ZT-99A”對2000米外以每小時35千米速度行駛的目標,首發命中率不低於80%。即便自身也以同樣的速度運動,“ZT-99A”的首發命中率都能達到驚人的60%。

要在以往,這絕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整個大戰期間,坦克炮對1000米外目標的命中率不到20%,在動對動的情況下連一成都沒。

上一代的“ZT-80”都沒有真正意義的動對動射擊能力,而在靜對動的情況下,命中率不到50%。

也就是如此高的命中率,讓由坦克主導的裝甲戰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

此外,由熱成像夜視儀賦予的強大的夜戰能力,也首次讓裝甲部隊獲得了在夜間發起突擊的能力。

準確的說,是提高了夜戰的門檻,讓夜晚成爲了掌握先進技術一方的主場。

總而言之,正是技術的進步,讓坦克性能突飛猛進,並由此讓裝甲戰術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

也就是在“ZT-99”問世後,帝國裝甲部隊纔開始由多向精轉變。

在此背景之下,陸軍才更加重視以武裝直升機爲首的航空兵。

用陸軍將領的話說,過去是依靠海量的坦克對付敵人的鋼鐵洪流,而在坦克不夠用的情況下,就只能指望以反坦克爲主的武裝直升機,也就是憑藉航空兵提供的打擊力量來彌補裝甲力量的不足。

當然,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更關鍵的問題。

導致陸軍裝甲部隊由多向精轉變,根源是在成本上,也可以說是錢的問題。

“ZT-99A”的出廠價幾乎是“ZT-80DG”的兩倍,日常維護成本也高出了50%,全壽命費用更是貴得離譜。

單價貴了,自然就只能少買一點。

此外,坦克變貴了,反到讓陸軍覺得十分昂貴的武裝直升機顯得平易近人,也就更容易接受。

雖然“ZT-99”系列的採購數量已經超過了7000臺,看上去很多,但是從正式列裝至今已經有13年,而同樣是在13年時間裡面,“ZT-80”的產量超過2萬臺,而“ZT-55”更多達3萬臺。

可見,“ZT-99”的相對產量其實並不多。

要說的話,也正是因爲採購價格過於昂貴,所以陸戰隊在等了10多年後,才下定決心採購“ZT-99AL”。

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ZT-99A”的戰鬥力,最需要擔心的就是2個營總共才68輛。

其實,這也是“指-10A”體現價值的地方。

沒有“指-10A”提供的戰場信息,就必須部署更多裝甲部隊,也就肯定需要動用更多的主戰坦克。

有了聯合指揮機提供的信息,可以減少防禦部隊的數量,或者用相同部隊的數量守衛更長的戰線。

簡單的說,就是由固守陣地防禦戰術,轉變爲機動防禦戰術。

到達前線之後,部隊就開始向北運動。

按照“指-10A”提供的戰場信息,一支伊拉克的裝甲部隊正在向邊境運動,而且該部隊來自巴格達南面的納西里耶,因此有理由相信那是共和國衛隊的精銳部隊,很可能裝備了最新式的T-72坦克。

此外,這支裝甲部隊的規模非常龐大,坦克至少都有100輛。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丁鎮南收到了由施授良從聯合部隊司令部發來的消息。

首輔已經批准,將立即向哈立德國王軍事城部署“神箭手”遠程防空系統,還會提前部署以“戰-16A”爲主的遠程打擊部隊。

爲此,施授良讓丁鎮南儘快回去。

部署防空系統的事情不需要丁鎮南去操心,但是打擊伊拉克導彈發射車的行動,肯定需要丁鎮南擬定作戰方案。

按照施授良的意思,在“戰-16A”機羣到達後,就得考慮提前發起針對彈道導彈部隊的空中打擊行動。

也就是說,需要對作戰部署做出調整。

前後也就這麼幾天,根本就耽擱不得。

“長官,我們到了。”

聽到車長提醒,丁鎮南才注意到,指揮車已經停了下來,幾名隨行的官兵已經下車,正忙着把通信器材搬下去。

這裡就是前線!

往北大約2000米,就是沙烏地與伊拉克的邊境線。

說是邊境,其實什麼都沒有,能夠辨認的標誌,也就是每隔1千米一座用岩石雕刻成的界碑。

下車之後,丁鎮南在一名營部參謀帶領下,爬上前方的沙丘。

那名參謀還帶了一具微光夜視儀。

是特種部隊使用的型號,有激光測距功能,不過很笨重,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

夜空晴朗,而且是半月,能見度不算太差。

坦克戰車都已部署到位,並就地隱蔽。

所有的坦克與戰車都在炮塔的側面與側面,用熒光粉刷上了一個倒“V”圖案。

用微光夜視儀,在幾千米之外都能夠看到。

那東西其實是敵我識別標誌。

在側面與後方的友軍能看到,而正面的敵人看不到。

伊拉克裝甲部隊在大約20千米之外,包括劉尊山在內的幾名指揮官,正在給其他車長下達戰鬥命令。

雖然可以通過電臺聯繫,但是真的打起來,恐怕誰也顧不了別的。

與演習採用的戰術一樣,只有幾輛騎兵戰車衝到了前面,而且在坦克火力線的側面,以免被誤傷。

沒錯,這幾輛騎兵戰車執行的是偵查任務。

其他騎兵戰車,以排爲單位,集中部署在坦克後面。除了利用性能更好的紅外成像夜視儀爲坦克提供支持之外,還可以在戰鬥中,用射程高達8千米的重型反坦克導彈攻擊敵人的坦克。

充當主力的34輛坦克,全都沿着邊境線,由北向南部署。

這次,以排爲單位,每4輛坦克組成一個戰鬥小組,而且排長座車的敵我識別標誌是兩個重疊的倒“V”符號,一眼就能看出來。

戰術也很簡單,伊拉克坦克越過邊境線就立即開火。

簡單的說,就是儘可能遠的消滅敵人!

正是如此,8個排的32輛坦克,以及營長與副營長的坦克都在國境線南面2000米到2500米的區域內。

在這個距離上,“ZT-99AL”在靜止狀態下對靜止目標的首發命中率高達85%。

其實,還是差了點味道。

在去年的演習當中,在坦克部隊跟“敵人”交火前,空軍的攻擊機與陸航的武裝直升機先後發起兩輪空中打擊。

可惜的是,現在辦不到。

陸航的直升機還在帝國港口裡面準備裝船,而空軍的攻擊機部隊也在本土,預計最快都要一週之後才能夠部署到位。

如果要提前部署“戰-16A”機羣,提前發起搜尋與打擊彈道導彈發射車的行動,攻擊機的部署時間恐怕還得延遲好幾天。

現在能依靠的,也就只有陸戰隊的坦克了。

“長官,來了!”

在旁邊的營部參謀提醒之後,丁鎮南才舉起微光望遠鏡,朝北面看去。

地平線上有些動靜,只不過看得不太清楚,只能知道那邊肯定有很多坦克戰車,揚起的沙塵非常明顯。

目視判斷,大概在10千米之外。

能夠看到,不等於能夠開火。

施授良早就下達了命令,除非伊拉克軍隊越過邊境,進入沙烏地境內,也就是入侵了沙烏地,不然絕不準首先開火。

打響地面戰鬥跟設置禁飛區完全是兩碼事。

簡單的說,設置禁飛區是防禦性質的軍事行動,以保護沙烏地爲目的,不存在入侵伊拉克的可能。在地面上向伊拉克境內的軍隊開火,而且是主動發起攻擊,那麼跟軍事入侵就沒有區別了。

帝國是打着反侵略,幫助科威特復國的旗號出兵波沙灣,更加不能做出主動入侵他國的舉動。

正是如此,帝國採取的軍事行動才獲得衆多國家的支持。

其實,這麼遠的距離也沒法瞄準。

十來分鐘過後,伊拉克裝甲部隊推進到邊境線附近。

也就大約5千米的距離,已經能夠清楚看到伊拉克的坦克與戰車,不過伊拉克軍隊也已停止前進。

在越過邊境線之前,所有坦克戰車都停了下來。

難道,伊拉克軍隊發現了邊境線南面的陸戰隊!?

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523章 矇混過關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186章 神助攻第275章 帝國的準駙馬第50章 速歸第227章 哮天第13章 預料之中第88章 攻擊得手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211章 這就是兄弟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100章 正式宣戰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135章 超級航母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486章 出發第154章 大獲全勝第377章 小小的要求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114章 懷疑上蒼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357章 如法炮製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37章 基本盤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205章 宿醉醒來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246章 覆滅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43章 大戰之局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67章 亦步亦趨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73章 舉棋不定第356章 尾隨而至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91章 “赤誠”覆滅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127章 獨當一面第38章 戰機出逃第218章 輕重主次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373章 牆頭草第137章 現實難題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174章 雙管齊下第418章 狡猾的丘爾第392章 嚴防死守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342章 前後矛盾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211章 未來之選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433章 猜疑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32章 犯規搶跑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204章 魚雷襲擊第214章 慘兮兮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389章 只欠東風
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523章 矇混過關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186章 神助攻第275章 帝國的準駙馬第50章 速歸第227章 哮天第13章 預料之中第88章 攻擊得手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211章 這就是兄弟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100章 正式宣戰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135章 超級航母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486章 出發第154章 大獲全勝第377章 小小的要求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114章 懷疑上蒼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357章 如法炮製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37章 基本盤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205章 宿醉醒來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246章 覆滅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43章 大戰之局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67章 亦步亦趨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73章 舉棋不定第356章 尾隨而至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91章 “赤誠”覆滅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127章 獨當一面第38章 戰機出逃第218章 輕重主次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373章 牆頭草第137章 現實難題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174章 雙管齊下第418章 狡猾的丘爾第392章 嚴防死守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342章 前後矛盾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211章 未來之選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433章 猜疑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32章 犯規搶跑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204章 魚雷襲擊第214章 慘兮兮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389章 只欠東風